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难逃亡,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就不错了,理想和复仇理念总不能当饭吃吧。”
李密气得一跺脚:“王兄,怎么,怎么连你现在也这样意志消沉了,你难道不想起兵报仇了吗?”
王仲伯叹了口气:“李公,想我王仲伯,以前也算是仕途平衡,一路官至虎贲郎将,本来前程不错,但是感慨于杨元帅的神勇与你李公的睿智,觉得天下之人受苦太多,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候,这才一时冲动,跟着你们起兵。”
“可是起兵的结果是什么?大军崩溃,杨公战死,而你李公虽然救了我一命,带我逃亡,但现在这样东躲西藏,如丧家之犬,这样的日子,真的是我要的吗?是你李公要的吗?我王仲伯以前想的是从龙建功,以后可以出将入相,但现在我已经不报这个希望了,能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就是我唯一的目的。李公,我知道你雄心壮志,是做大事的人,但我王仲伯只能跟随你到这里了,以后的路,请你好自为之!”
王仲伯说到这里,跪了下来,向着李密磕了三个响头,起身时说道:“邯郸救命之恩,不敢言谢,只能这样先报一二,来世若有机会,一定结草衔环相报!”
他说到这里,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甚至没有挥挥手道别。
李密呆呆地坐在树下,看着王仲伯的身影消失不见,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悲凉涌上心头,眼泪终于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湿透了他那一身已经脏破不堪的布衣。
李密喃喃地自语道:“难道,难道我真的错了吗,难道,难道隋朝真的强大到无法战胜了吗?不,不会的,上次我们明明差一点就赢了,只差一点,李密,你不能放弃,你不可以放弃报仇,你不是王薄,不是郝孝德,也不是王仲伯,你生来就是要做出一番大事的,绝对不能放弃,更不能,更不能让王世充给看扁了!”
想到这里,李密的精神复振,王世充那张得意的笑脸在他的面前晃来晃去,他一咬牙,厉声道:“对,王世充,我李密绝不会输给你,你在江南现在有兵,可我李密三年之内,一定会比你兵更多,更强,你等着吧!”
发泄完了一通之后,李密开始闭上眼睛,梳理起思路来,现在缉捕自己的风头虽然比前一阵要小了一些,但是仍然有无数的人盯着自己的脑袋和赏格,自己在郝孝德和王薄这里都露了面,现在又失去了王仲伯的保护,难免有些歹人想要拿自己的脑袋去领赏,山东一带看起来没有能成事的人,只有先到两淮一带潜伏,待机再起。
李密打定了主意,站起身,向着南方走去,他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我李密就是吃草根树皮,也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活出个人样,绝不能让人看扁了!
一个月后,淮阳郡,葛家村,十余个小儿正在溪边玩耍,突然,一股子恶臭之味远远地袭来,进村的青石桥上,走过了一个枯瘦黝黑,形如乞丐的人,他的身子在摇晃着,一把浓密的大胡子,只有一双眼睛,还算清澈明亮,闪着智慧的光芒。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李密逃生记
这个乞丐一样的人,看着这些孩童们,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因为他闻到了米饭的香味,喃喃地说道:“好香啊!”然后他的眼前突然一黑,一下子就摔倒在了桥面上,不省人事。
当这个乞丐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明亮的小屋内,虽然睡的不过是一张木板硬床,但是床头的一张小墩上,却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粥面上放着几根切碎了的野菜,那味道无疑是饿了几个月的他所梦妹以求的,他一下子翻起了身,捧起了这个大碗,狼吞虎咽地往肚子里塞,也不顾斯文了。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正坐在他的面前,上下打量着他,手里却拿着一卷《汉书》,这卷书是李密最喜欢看的,他常常自命刘邦,而把杨玄感看成项羽,后来兵败之后,他别的藏书都没有取,偏偏留下了这一册,就是在心里希望自己也能跟刘邦一样,百折不回,甚至抛妻弃子,最后历经人世间的种种磨难,终于夺取天下。
李密三口两口地吞完了这一大碗野菜粥,若是换了以前,这种东西他看都不看一眼的,但是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类似野人的生活,甚至吃了不少树皮草根,连吃顿野果子都是奢求的情况下,这碗野菜粥却成了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东西了。
那老人开口道:“你是个读书人吗?”
李密吞下了碗里的最后一口粥,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那木头勺子,这种山野乡村,连筷子都很少有,反正吃饭多是各种米粥面糊,用勺子也就足够了。他看着那老人手里的《汉书》,心中一动,点了点头:“粗通些文字。老丈,请问这里是何处?”
那老人微微一笑:“此处乃是淮阳郡地界,这里是葛家村,因为在大山里面,很少和外界接触,看你这样子是个读书人,怎么会如此落魄,来到这山区不毛之地呢?”
李密心中迅速地思索起来,这淮阳郡乃是春秋时的古陈国地界,后来在两汉时属于豫州,在河南地区,他这一路上昼伏夜出,翻山越岭,想不到却进入了这个偏僻的山村。
李密想到这里,说道:“在下姓刘,名智远,本是一书生,奈何现在天下大乱,家乡遭遇了兵灾,刘某只得逃难,一路至此,多谢老丈收留。敢问恩公高姓大名?”
那老丈笑了笑,说道:“咱是乡野村夫,不象你们读书人这样说话文绉绉的,某姓葛,叫葛天雄,乃是这葛家村的村长,早年间天下还有乡学的时候,也到州里读过几年书,粗通些文字。”
他看着这卷手中的竹简,说道:“你这本是《汉书》吧,还是竹简的,一看你就是有学问的人,现在天底下兵荒马乱的,外面到处是乱兵贼寇,也就我们这种小山村还安宁一些,我看你不如就留在我们这里,教教村里的后生孩子们识文断字吧,有我们一口吃的,总亏待不了你的!”
李密笑道:“好,那就多谢葛村长的收留之恩了。刘某无以为报,叨扰啦。”
三天之后,化名刘智远的李密,已经可以在这个小村里下床走动了,葛天雄给他找了个独立的小屋居住,生活设施虽然仍然是简陋,但比起这段逃亡的日子,已经好了太多,一向爱干净,保持士子风范的李密,好好地洗了个澡,刮去了那一脸已经生出不少跳蚤的大胡子,换上了两套葛天雄以前儿子穿过的粗布衣衫,一下子又觉得清爽多了。
每日里,李密也就是在村头的一座临时搭起的草堂里,把这当成私塾,教村里的三十多个孩子念书习字,从三字经,小草千字文开始,与这些孩童为伴,李密倒也得到了难得的宁静,他突然觉得,也许在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山村里过一辈子,也不是件坏事。
而在这些天里,李密也不停地打听着外面的情况,尽管他暂时在这山村中潜伏,但那颗不安份的心,却是时不时地飞到了外面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天下,王世充在江南平叛之后,凶名可以止江南小儿夜哭,半年前还一片反旗的江南之地,给他杀得再也不敢动弹,为此,王世充又官升一级,成了江都郡丞,外兼江都宫监,掌管着这座陪都守卫之余,还要负责为杨广挑选江南美女,以充后宫。
至于杨广,他的第三次征伐高句丽,成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他虽然再次下达了全军总动员的命令,但是在营州三个月,按时来援的军队却不到二十万,各地的长官都以所在州郡盗匪横行,需要军队弹压为名,拖延出兵的时期,最后杨广无奈,只能让来护儿的水军直接登陆辽东,攻克毕奢城,为大军打前站。
高句丽方面,也困扰于隋朝的连年征伐,尽管前两次都打退了隋军,但是他们本国,尤其是辽东也是给打得一片狼籍,大量的民众被征发,千里田地荒芜,一向以兵多粮足著称的高句丽,居然也闹起了粮荒,不得已之下,高句丽国王高元,也只能不顾乙支文德的强烈反对,交出了斛斯政,向杨广求和。
杨广得了面子,也就顺水推舟,下令班师,派使节持节去召正在辽东攻城掠地的来护儿回师,来护儿这回孤军作战,没了杨广的瞎指挥,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渊太祚在前几次的大战中实力损耗太多,这回根本无力再战,只能退保辽东城,这让来护儿一路势如破竹,当杨广的使节来传令时,他还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想要抗命续战。
可是长史崔君肃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得罪杨广的,眼看说服不了来护儿,他就转而去一个个地向帐内众将晓以利害,告诉他们抗旨的后果可比打下几个城池要可怕的多,于是众将皆惧,都不想继续打了,来护儿眼看无法指挥军队继续作战,也只能悻悻而还,于是第三次征高句丽作战,就以这样虎头蛇尾的方式收了场,隋朝得了面子,而高句丽则赢得了难得的喘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醉酒题反诗
李密听到外面的这些情况,心里痒痒的,尤其是知道了在陇右一带自污避祸的李渊父子,又被重新起用成为晋阳留守,负责围剿并州一带越来越多的各路贼寇之后,他那颗已经平静下来的心,又变得躁动不安了。就在这一晚,和葛天雄喝了不少酒之后,李密趁醉在学堂的木墙上作诗一首,笔走龙蛇,写尽他心中的不平之气。
金凤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李密的眼泪,随着他手中的笔,在写出一个个字的同时,不停地也在往下流,他痛恨着自己的平庸和无所作为,更感慨着自己一身的才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