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0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高句丽的决断

    崔男生的浓眉一挑,大声说道:“逼反?高大人,现在这杨万春已经反了,辽东城给围攻,渊太祚一连派了十几拨使者来求救,全给他杀了。他想干什么?想让隋军攻下辽东城!就算他和渊太祚有再多的过节,现在国难当头,他这样帮着隋军攻陷辽东城,把整个辽东送给隋人,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高千惠叹了口气:“崔大人,若说跟渊太祚的关系,我可比你近得多了,跟他还拜了兄弟呢,这回若不是大王和乙支大对卢明令我南下保卫国都,这会儿我很可能已经带着八万骑兵在辽东与隋朝人厮杀了,但现在正是因为国难当头,我们才更应该团结,不能急着下结论,杨万春现在只是阻止渊太祚向大王求救兵,可并没有具体的反行,也没有带着隋军来进攻我高句丽本部,所以我觉得,这其中必然有原因。”

    崔男生还想再说,高元却摆了摆手:“好了,崔大人,乙支大对卢是从辽东那里回来的,我们先听听他的看法吧。”

    三个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一直沉吟不语的乙支文德,乙支文德长叹一声:“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成了事实,看起来,留下来在辽河殿后的杨千寿杨城主,是被渊太祚陷害而死的,要不然杨万春不会是现在这个反应。”

    高元轻轻地“哦”了一声:“这又是怎么回事?乙支大对卢可从没有跟孤提及啊,有什么隐情吗?”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大王明鉴,当时我离开辽河前线的时候,正是隋军要连夜强渡,我军无法抵挡,也只能连夜撤军的时候,渊太祚当时是使了激将法,激得杨千寿率领本城兵法,还有十几个小城城主的兵士留下来殿后,这些是老臣跟陛下汇报过的事情。果然。后来就传来了杨千寿殿后战死,所部军士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

    高元点了点头:“乙支大对卢认为是渊太祚故意不去接应,害死的杨千寿?”

    乙支文德正色道:“不错,渊太祚在辽东。一向是独立王国,连大王都不放在眼里,作为大王的直属军队,从来不能开进辽东,而渊太祚本人。也从不来平壤城任职,辽东各城,屈服于渊太祚的权势,多数是跟他一样,不奉王令,只有安市城主杨千寿,杨万春父子,可称忠心,一向听从大王的号令,还多次劝渊太祚向大王低头。这就是渊杨二人矛盾的来源。”

    高元叹了口气:“这么说来,倒是孤害了杨城主。”

    乙支文德摇了摇头:“在老臣离开辽河前线的时候,渊太祚给杨千寿下的令是只有接到了他的命令,才许撤退,要抵挡隋军至少三天以上,而以当时隋军全面强渡的表现来看,三天时间,足以包抄杨千寿的后路了,让杨千寿退兵的命令,捏在渊太祚的手上。若是他存了心要害死杨千寿,那就可以见死不救,甚至不发救兵,我想辽河那里最后的战况。应该也是跟老臣估计的八九不离十,最后杨万春只带了少数部队突围成功,所以他恨极了渊太祚,想要借隋军之手报仇。”

    崔男生的嘴角勾了勾:“可是杨万春为什么不直接来找大王鸣冤呢?大王是会为他们杨家主持公道的。”

    乙支文德长叹一声:“大王的势力,一向进不了辽东,即使渊太祚做了这件事情。大王也不可能处罚得了他,至少现在处罚不了,要是真的逼急了他,他真的投降隋军,那我们的辽东,就永远地要失去了。”

    高元点了点头:“此事确实麻烦,乙支大对卢,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还有,辽东城给这样攻击,还能不能撑得住?”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渊家在辽东经营两百多年,那辽东城修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加上渊太祚的亲卫部队,在辽河一战中没有伤筋动骨,各城听他号令的部队,都已经退入辽东城防守,加上城中的百姓,可战之兵不下二十万,以辽东城的坚固,再撑个一年半载的问题不大。”

    崔男生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隋军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我们也应该出击,里应外合,一举解辽东城之围,到时候大军进入了辽东,渊太祚想赶也赶不走,再慢慢治他的罪,乙支大人,你觉得这样如何?”

    乙支文德摆了摆手:“万万不可,隋军有百万之众,辽东城虽大,但这百万大军不需要全部投入,最多一次攻城时出动二十万人即可,所以现在的隋军,还远远没有到师老兵疲的时候,相反,他们手中还有大量的精锐部队,若是我们此时急着进攻隋军,在辽东城下与隋军决战的话,倒是反过来我军要远征作战,隋军反过来可以以逸待劳了,胜负的天平,只会倒向隋军。”

    高千惠点了点头:“我也同意乙支大人的看法,而且那南津浦的隋军,着实讨厌,这些天来不停地袭扰我军监视他们的部队,而我大军一出,他们又会缩回海滩大营,若是我军主力真的北上辽东,他们还真有可能趁虚而入,再攻平壤呢。”

    乙支文德咬了咬牙:“现在隋军的指挥,应该是那个该死的王世充,此人狡诈多端,智计百出,可比那个骄横狂妄的来护儿难对付多了,有他在,我们的大军还不能轻易出动。”

    高元点了点头:“那乙支大对卢的意思是什么?是不是先强攻隋军海滩大营,消灭掉这支登陆部队,然后再北上辽东呢?”

    乙支文德摆了摆手:“不,这正是王世充希望我军做的事情,隋军的大营里还有数万精锐,我们一口吃不下,即使强吃,也会损失惨重,失掉应对隋军南下主力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吸引隋军的辽东主力南下,让他们远道而来,到平壤城下,这,才是我们跟隋人决战的地点!”

    “大王,老臣已有一计,愿意为这个计划,亲身犯险,还请大王赐老臣一道赦免诏书,此计,非杨万春不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强渡萨水

    五天之后,鸭绿水边,宽阔的江面之上,已经架起了十几道浮桥,隋军的重装步兵,骑兵,辎重兵,正分成了十几道,如同连绵不绝的长龙一般,从这些浮桥上横空而过,人喊马嘶的声音,把这滔滔的江水流声都给掩盖住了,大江两岸,黑压压的隋军正在不断前行,前方过江三十里处,连绵不断的隋军营寨,依稀可见。

    宇文述和于仲文并肩而立,站在北岸的一处高坡之上,看着大军的前行,于仲文的神情轻松,轻轻地捋着自己的长髯,而宇文述则是眉头深锁,沉吟不语。

    于仲文微微一笑,自从逼得宇文述采取了自己的方案之后,他的心情就很不错,这些天都是欢声笑语不断,看着一脸愁容的宇文述,于仲文笑道:“怎么了,宇文大帅,我军顺利地渡过鸭绿水,可是你看起来好像一点也不开心啊。”

    宇文述长叹一声:“这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兵贵神速,来护儿那里不知道有没有打下平壤,别弄得我们大军到了,却看到来护儿已经在平壤城头,那可就是闹了大笑话了!”

    于仲文摇了摇头:“你我都清楚,这个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来护儿带的是江淮步兵,并不是关中精锐,战斗力和装备比起高句丽的御林军,并没有什么优势,上次他也只不过击败了高句丽的一支部队而已,那些北部骑兵,还有守城的精锐都没出动呢,要是来护儿真的有独自拿下平壤的本事,也不用借着报捷的名义,实际上要求援军了。”

    宇文述的眉头舒缓了一些,这些天来,这个问题折磨得他日夜不能安枕,于仲文的话让他安心了不少,说道:“但即使不管来护儿,我军的行进速度也着实太慢了。都五天了,还没有渡过鸭绿水,本帅担心这样下去,会贻误战机的。”

    于仲文微微一笑。一指着桥上那些吭哧吭哧往前运的大车,这些大车往往要十几个人前拖后来,上面堆得满满当当的军粮和兵器,铠甲,所过之处。压得浮桥都要下沉,几乎桥而与江面持平。

    “宇文大帅,看到了吗,主要就是这些大车实在难以通过,搭浮桥时就花了三天时间,就是因为这些车子麻烦,太重。现在军队和步兵差不多都过去了,但是这些辎重部队,却是拖在了后面。”

    宇文述的眼中冷芒一闪:“我军有八千辆这样的大车,照这个速度。只怕再有八天也过不了这鸭绿水,一道没有敌军防守的江水就要耽误这么长时间,再往前还有几百里的山地,还要过萨水,以这个行军速度,三个月也到不了平壤。”

    于仲文脸上的笑容也在慢慢地消失,他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军总不可能不带辎重粮草,让军士们饿着肚子前进,宇文将军。你也知道,来护儿现在能不能在平壤站住脚,还是未知数,我之所以提了那个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案,也是怕来护儿的粮草指望不上,我军还是得立足于自己才是。”

    宇文述摇了摇头:“不行,立足于自己没错,但这样太慢了,要是走山路的话。这些大车更是会拖累全军,我们不能让大军等这些车子,于将军,你看我军轻装前进,精兵只带一月干粮,走在前面,如何?”

    于仲文的嘴角勾了勾:“这样不太好,谁都想抢这个头功,要是让大部队慢行或者是原地等辎重车,只派精兵前行,那大家都不会服气的,再说了孤军深入,风险很大,这些大车上带的可不止是粮食,还有甲胄兵器盾牌和弓箭,总不能让士卒平时行军时就穿着盔甲吧,那样对体力的消耗太大了。”

    宇文述咬了咬牙:“那就不要大车了,每个人自带装备,再带两个月的干粮,也不用轮替,而是强行军,一个月内,打到平壤城下!”

    于仲文睁大了眼睛:“自带干粮和装备?宇文大帅,这样每个士兵要负担至少一两百斤重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