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太仓令衙门,里面竟是一片忙碌。
与时才在左右藏库所见的迎接上官忙碌不同,太仓衙门内的官吏们是真真正正在忙于公务。
陆瑾举目望去,不时有身穿黑衣的吏员从正堂内进进出出,前庭东西两间吏员们所用的公事房内也是人头攒动,隐隐有轻轻的议论声传来。
纪处讷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脸上依旧是青一阵红一阵暗含怒意,显然还在计较太仓署官员未曾出门迎接之事。
两人登上正堂,陆瑾这才看清楚正堂内的情况。
十来张长案呈不规则的形状排列,每张长案后均坐着三名黑衣吏员,一人负责拨动算筹、一人负责翻找文书卷宗,另一人则高声报号,一连串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数字声此起彼伏。
“启禀萧太仓,蓝田县目前有三千八百石。”
“奉天先县有五百三十石。”
“三原县有四百七十石。”
“栎阳有八百五十石。”
……
陆瑾听得半天,才明白这些吏员似乎在禀告关中地区县衙正仓存粮数量,而坐在正堂北面案几后的那位绿袍官员运笔如飞,似乎正在将吏员们所报出来的数字一一记录在案。
见到里面一片忙碌的模样,纪处讷终是忍不住了,跨入正堂内厉声喝斥道:“萧璿,你又在瞎忙活个甚来!连基本礼仪都不懂,你是如何当官的!”
一番铿锵有力的喝骂,顿时让里面的报号声停息,堂内诸人望着入内的纪处讷,仿若是看到了一只狰狞怪兽突然闯进来了一般,均是吓了一跳。
陆瑾这才看明白坐在北面长案后的那名绿袍官员的模样,他大概三十出头的年龄,面容清瘦颧骨高耸,颌下留着稀疏发黄的短须,称不上俊俏,但也算不得丑陋,普普通通的模样甚为不起眼,然而那双眼眸却流淌着一股让陆瑾甚为熟悉的光芒——是那种认真谋事干事之人,沉浸在事务中聚精会神的神光。
纪处讷负手上前了数步,站在甬道中间望着那绿袍官员怒声言道:“今晨本官便使人知会了你,言及本官与陆少卿将会前来太仓署视察一番,你看看你是如何准备的?居然都不出门迎接,如此藐视上官,蔑视礼法,有你这么当官的么?”
话音刚落,那位绿袍官员陡然回过神来,大手猛然一拍案几发出“啪”的一声大响,浓眉大皱语气凌厉的言道:“纪太府,下官萧璿并非是依靠门荫入仕的纨绔,而是明经头名入仕,自然懂得为官之道,这一点也不需要你来教。”
硬梆梆的一句话顿时让纪处讷气得面红耳赤,他抬手戟指萧璿,咬牙切齿的怒声道:“好你个萧璿,来到太府这么久,你可有尊重过我这个太府卿!本官告诉你,可不要把你担任长安县县尉的那一套风格带来我太府寺衙门,否者本官一定要参你一本,将你撵出去!”
萧璿冷哼一声,从案后站了起来,随手抓起搁在案上的一本账簿,冷冷言道:“纪太府,事情有轻重缓急,迎接上官固然很重要,然而却比不上下官现在正在忙碌之事!”
“好,你说说看!你在瞎忙活个甚!”纪处讷怒极反笑,显然余怒未泯。
萧璿硬梆梆的言道:“下官职司太仓令一职,为朝廷掌握粮食仓储,自然有责任关心举国粮食储存情况。今年入夏以来关中大旱,赤地千里,禾苗尽枯,收成不足往年两成,已隐隐可见饥馑之乱像,而在入冬以来,关中民众食粮全靠市场所卖度日,假若一早米铺断供粮价飞涨,必定会引来大乱。”
“尔真的是危言耸听!”纪处讷厉声一句,开口言道,“今年收成的确不佳,但是本官已经上书政事堂,请求宰相们调运各地粮食进入关中,而且那些唯利是图的粮商怎会甘见长安粮食断供?他们不断运来粮食进入长安贩卖,如何会发生大规模的缺粮乱像?”
“哼,那敢为纪太常,朝廷每月进入关中的粮食几多?粮商们运来几多?”
“朝廷每月调粮一百二十万石,至于粮商调粮之数本官如何知晓!”
萧璿冷笑言道:“哼,一百二十万石!纪太府可知关中口粮缺口还有多大?以每人每天两升粮食计算,每月便是六斗粮,关中六百万人口每月便要食粮三千六百万斗,也就是三百六十万石,这已是大半个含嘉仓存粮,其中还不算朝廷官员的禄米,而下官刚才统计了关中各县正仓、义仓存粮数,仅仅只得三十万石左右,倘若粮商一旦断供致使关中缺粮,必定会粮价飞涨,饿殍偏地。”
在萧璿一连串精准的数字前,纪处讷有些哑口无言的感觉,他吭哧着喘息了几下,方才言道:“本官承认你说得有几分道理,然而这番话却是有些危言耸听,粮商们向来唯利是图,而且各自为政阵,怎会有默契的一道停止向关中运粮?”
闻言,萧璿望向纪处讷的目光却有些藐视,拱手正容言道:“纪太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些年朝廷北征~******耗粮过甚,即便是洛阳城外储存甚丰的含嘉仓,也已经见底,安知那些粮商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朝廷落井下石,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当听到萧璿言及含嘉仓存粮都已经见底的时候,陆瑾不禁有些倏然动容了。
根据刚才纪处讷对他说言,目前朝廷的粮食储备大概在一千三百万石左右,其中位于洛阳城外的含嘉仓便存粮五百九十多万石,也就是说含嘉仓占了举国粮食储备的近一半,如今含嘉仓本就存粮不多,若是关中当真发生了饥馑,那的确会酿成天大的祸端。
心念及此,陆瑾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几步出言询问道:“不知萧太仓认为朝廷每月该运多少粮食进入关中为妥?”
萧璿惊讶的看了陆瑾一眼,似乎有些震惊于他的身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90章 关中缺粮之隐患(下)
纪处讷黑着脸介绍道:“萧太仓,这位乃是太府寺少卿、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驸马都尉陆瑾。”
萧璿恍然明白了过来,轻轻一礼道:“下官见到陆少卿,以下官最是保守的估计,朝廷至少每月运粮两百五十万石粮食进入关中,方才稳妥。”
陆瑾还未开口,纪处讷已是倒抽了一口凉气,紧接着皮笑肉不笑的言道:“荒谬!倘若真的须得调运两百五十万石粮食,那就必须发动举国之力,从全国各地调运,然此乃寒冷的冬季,道路冰封,水运冰封,即便是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办到。”
萧璿叹息道:“倘若此点不行,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陆瑾立即饶有兴趣的一问。
萧璿目光直勾勾的望着陆瑾,一字一句的开口道:“即刻奏请圣人,请圣人立即带领群臣前往洛阳过冬度春,待到明岁关中粮食收获之后,再行返回。”
闻言,纪处讷不能置信的张大了嘴巴,呆呆的看了萧璿半响,确定他没有说笑之后,这才露出了荒诞不经的笑容:“萧太仓,莫非就因为你一番杞人忧天的疯言疯语,圣人便要带领所有的朝中大臣、显赫贵胄冒着严寒千里驱行前去洛阳?你你你,疯了不成?”
“下官言之凿凿,岂会疯言疯语!”萧璿面无表情的应得一声,显然还是坚持己见。
纪处讷冷哼一声,看向萧璿的目光如同在看一个疯子:“萧太仓,你乃朝廷命官,自然应该懂得为官之道,如何能够为了这般几乎不可能发生之事,让太府寺上奏请天皇天后前去洛阳,本官可没功夫随你发疯。”
萧璿心知不能说动纪处讷,既有些愤愤不平,更多的却是无奈,不禁一声喟然叹息。
离开太仓署之后,陆瑾在太府寺食堂简单的用罢午膳,便出了皇城返回公主府。
一路上,他都对时才那位太仓署署令萧璿所说的话思忖不止,准确来说,陆瑾觉得此人之言未免没有道理。
今年关中歉收撂荒无数,口粮的压力自然而然非常的巨大,若是将周转粮食的希望放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手上,而非掌握在朝廷手中,以陆瑾看来的确非常不妥。
故而,他认为很有必要将此事向政事堂宰相以及天皇天后禀告。
但有些麻烦的是,目前他才来太府寺任职区区一天时间,就这么冒然上奏,且奏折还未得到太府卿纪处讷的认同,似乎有些逾越和不知轻重之嫌。
而且如此一来,也会令根本就不同意上奏的纪处讷大感恼火,说不定还会为此迁怒责怪于他。
陆瑾边走边思,终于想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
要知道他除了太府寺少卿、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的身份外,更是太平公主的驸马,以驸马之名上奏建言,似乎也是在情理当中,即便纪处讷知晓,也不能多说些什么。
打定注意之后,陆瑾心情大是舒坦,立即回到公主府起草奏书来。
是夜,公主府寝堂旁边的书房烛光经久不息,待到城楼上敲响了三更的梆子声,陆瑾这才重重的打了一个哈欠,吹灭油灯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
霞光初露,混沌朦胧的金光映照着皇城内外的皑皑积雪,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延英殿内,穿着男儿服饰的上官婉儿准时坐在了书案前,提起笔开始一天的忙碌。
这段时间,上官婉儿很少如往常一般露出笑容,变得有些一丝不苟,更有些爱莫名奇妙的发些小脾气,让伺候笔墨的内侍宫娥们无一不是胆战心惊,深怕不小心惹恼了上官侍诏。
唯有上官婉儿的贴身宫女香菱,才知道上官婉儿心内隐藏着的深深痛苦,在陆瑾尚太平公主为妻之后,侍诏火热的心儿便悄然死去了,那朵爱情的鲜花还未来得及绽放,也是静悄悄的枯萎凋谢。
轻轻一叹,香菱目光幽幽的注视着正端坐在案前的上官婉儿,注视着她眉宇间那朵美艳动人的梅花,心内大是伤感。
便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