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心乱如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沉吟半响方才鼓足勇气问道:“请恕儿臣斗胆一句,不知什么样人物,方能成为儿臣驸马?”
望着女儿绝美的娇靥,武后颇觉自豪地言道:“朕的女儿乃是天之娇女,金枝玉叶,挑选驸马自然要挑最好的,依朕之见,当然是名门贵胄之家的青年才俊,才能配得上大唐之花。”
听到此话,太平公主整个人犹如坠入了三九寒冰之中,要知道她心头的那个人儿,可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出身,肯定不会在母后的挑选范围之内,倘若陆瑾落选,这可要怎么办才好?
一时之间,太平公主又气又急,终于再也无法保持平静,断然出言道:“母后,对于驸马人选,儿臣有不同见地。”
武后嘴角微不可觉地翘了一下,淡淡笑道:“好,你说。”
太平公主正容言道:“启禀母后,既然儿臣乃是大唐的天之娇女,父皇母后的金枝玉叶,那自然不会钟意于普通之人,儿臣欣赏男子,向来不看家世是否显赫,也不看相貌是否貌比潘安,唯看其人才能品德,只要是品德高洁,而又才华出众之人,何必又要在乎他的出身?请母后明鉴。”
太平公主的话音落点,武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冷了起来,淡淡问道:“依太平的意思,你的驸马只要德才兼备,即便是寒门之士亦是可也?”
“对。”太平公主硬着头皮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股坚定之色。
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武后鼻端轻轻一声冷哼,问道:“太平,婚姻大事均是由父母做主,你可以看看我大唐开国数十年,可曾有公主嫁给寒门之士的?”
“怎么没有!”太平公主突然言道,“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不正是嫁给寒门之士的么?”
闻言,武后脸上的笑容顿时为之一僵,仿佛被触动了身上的逆鳞一般,神情变得非常的难看。
而一旁的太平公主这才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竟然不甚触碰了母后心内的大忌,芳心也是止不住狂跳了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522章 伊人心碎(下)
太平公主口中的义阳、高安两位公主,乃是李治与萧淑妃之女,也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妹。
自从萧淑妃与武后争宠失败被贬为废人之后,尚在年幼的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也因为萧淑妃的缘故,受到了李治的冷落,自小在掖庭宫内长大,年过三十也无人问津,不能嫁人。
当时的太子李弘得知了此事后,大为震惊,也深深同情这两位同父异母姐姐的遭遇,立即上书请求李治将两位公主下嫁。
李弘的心肠的确是好的,但是因为此事,他却得罪了自己的亲身母亲武后,武后虽然表面上同意了此事,然而在心内却对李弘的举动十分愤怒,也不想放过曾经情敌的两个女儿,将她们分别嫁给了出身卑贱的宫中侍卫权毅、王勖,这种下嫁,自然带着强烈的惩罚之意,如今太平公主旧事从提,且还拿自己与那两位公主进行参照,如何不令武后大觉愤怒。
太平公主自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急忙跪在地上可怜兮兮地言道:“母后,太平无心之失,还请你责罚。”
武后眉头深深皱起,半响方才松泛开来,冷冷言道:“算了,朕也没想过要与你计较,不过太平,你是什么身份?你乃是大唐皇帝皇后的唯一女儿,那两个贱婢岂能与你相比?”
“是,太平明白。”太平公主暗叹了一声,深深懊悔自己的口误,但是一想到陆瑾寒门出身的身份,她又忍不住言道:“母后,古人尝言王侯将相另有种乎,现在朝中那些王公贵族,昔日许多也不是寒门出身么?儿臣觉得挑选驸马只要德才出众,即便是寒门也没有关系,况且只要成为了儿臣的驸马,显赫尊贵的身份更是一朝得到,自然而然再非寒门。”
武后见到太平公主依旧是“宁顽不宁”,顿时忍不住有些怒了,拂袖冷冷道:“你的婚事朕和圣人自然有主张,要挑选也是豪门世族,绝对不会给你选一个寒门之士,太平,做人须得懂规矩,知进退,你好自为之吧。”说完,转身欲走。
太平公主心内如同针扎,突然起身挡住了武后的去路,坚定言道:“婚姻大事虽然是父皇母后做主,但是儿臣觉得自己也有发言表达观点的权力,在此请母后三思。”
武后脚步一顿,这么多年来她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女儿的挑衅,俏脸上顿时寒如秋水,怒道:“太平,看来真的是朕把你宠坏了,让你完全没有丝毫的规矩,还不快快闪开!”
太平公主进退两难,然而娇弱的身子却犹如铜铸铁浇般矗立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唯有那轻轻的颤抖,显示着她是多么的紧张。
武后见她这样不懂得进退,一时之间气得柳眉倒竖,咬牙切齿,右手手指轻轻地颤抖着,似乎下一刻,将会狠狠地扇在太平公主的脸上。
便在母女两人剑拔弩张当儿,上官婉儿疾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小脸儿惨白如雪,神情更是有些失魂落魄,焦急言道:“天后,睦州传来急报,睦州折冲府在十日前遭到火凤教偷袭,营内两百卫士全都身亡,恰好在军营内审案的监察御史陆瑾不知所踪。”
“你说什么?火凤教?”武后一双柳眉顿时深深拧起,口气不知不觉中带上了几分阴冷。
站在一旁的太平公主却是瞬间如被雷击,耳畔哄嗡一声大响整个人如同懵了,她呆呆地望着上官婉儿,颤抖着嗓音言道:“你,你说什么?陆瑾他……怎么了?”
此事上官婉儿心内也是非常的惶恐悲恸,红着眼眶轻轻言道:“陆御史当时身在睦州折冲府内,目前已是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了。”
霎那间,太平公主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身子轻飘飘没有半分着落,忽地一软便向前面栽倒。
武后恰好正在太平公主的身旁,眼疾手快一下子扶住了摇摇欲坠的太平公主,心知她昏倒缘由,也不多话,冷冷吩咐道:“婉儿,你扶太平上榻休憩,然后传召政事堂诸位宰相前来见朕。”
“诺。”上官婉儿故作镇定地从武后手中扶过了太平公主,在侍女的帮衬下向着寝宫而去,刚走出殿门瞧见太平公主惨白的容颜,感动深受的上官婉儿不禁心头一酸,两行清泪也是不知不觉地流淌了出来。
※※※
午后延英殿气氛肃穆而又紧张,端坐在御案后的武后正绷着脸聆听睦州传来的加急文书,而在殿内,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黄门侍郎崔志温、中书侍郎王德珍六名宰相垂手而立,目光均是说不出的凝重。
火凤教之乱由来之久,当初陈硕真更是以火凤教为基础,在江南道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虽然后来被朝廷及时派兵镇压,贼酋陈硕真也被生擒,但却一直未能斩草除根,这些年来火凤教虽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但是一切还算风平浪静,火凤教也从来没有再挑战过朝廷的威严。
不过这次的睦州折冲府遇袭,无异于火凤教公开挑衅,两百军士战死,一名监察御史失踪,算得上是不小的事件了,当真如同一记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朝廷的颜面上,自然而然引起了武后的重视。
及至听完了文书,武后渐渐明白了睦州折冲府遇袭的经过。
原来在袭击发生三天之前,睦州折冲府都尉文破虏奉睦州刺史之令前去铁围山一带围剿火凤社,留下两百军士负责看守军营,而监察御史陆瑾恰好在睦州查案,也是临时居住在了军营之中。
原本一切还算风平浪静,但是睦州上下却不知此乃火凤教的调虎离山之计,不知因为何等原因,火凤教竟然将折冲府列为了袭击的目标,偷偷在军营水源之内下了迷糊之药,是夜两百军士全都昏昏大睡,均在睡梦中被敌人砍掉了头颅,整个军营断臂残肢,当真是血淋淋一片如同修罗地狱一般。
其中虽然没有发现监察御史陆瑾的尸体,但是所有人相信他一定是被火凤教劫掠而走,以火凤教的残忍厮杀,想必也不会对他手下留情,陆瑾的性命自然也是非常堪忧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523章 搜剿叛乱
良久的沉默之后,武后开口言道:“诸位相公(丞相的尊称),你们觉得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乃是武将出身,对待乱党更是深痛恶绝,当即拱手亢声言道:“天后,火凤教长年扰乱江南道安稳,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今番突袭睦州折冲府,无异于是一种挑衅,微臣觉得应当立即派出军队搜剿火凤教余党,还江南道一片安宁。”
“刘相说得不错。”
裴炎紧随其后地附和了一句,在郝处俊等丞相受到李贤牵连左迁之后,裴炎已是隐隐成为了当朝丞相第一人,甚至还盖过了中书令薛元超的风头,武后对他也是甚为重用,此际面对这样重大事情的决策,他侃侃而论道:“当年陈硕真聚众谋反危害甚广,虽后来被崔义玄擒杀,然而火凤教的根基却没有遭到破坏,想必火凤教也是重新选出了新的教主,暗中进行阴谋策划,今番突然袭击睦州折冲府,必定也是其阴谋的一部分,当此之时,微臣认为应当尽快派出得力要员赶赴睦州坐镇,并应对后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闻言,武后赞许点头道:“裴相老臣谋国,此言甚是,那不知由何人前去睦州坐镇为妥?”
话音刚落,刘仁轨面容肃然地言道:“应对叛乱,微臣觉得当选军中得力武将,微臣举荐右领军卫将军马敬成担此重任,请天后允诺。”
右领军卫将军马敬成乃是刘仁轨的老部下,两人私交也是极好,几乎算得上是师徒关系,刘仁轨现在当殿举荐,倒是有些内举不避亲的意味了。
武后一双秀眉微不可觉地皱了一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