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拦腰斩断的两当铠下半截低落地面,残破的甲叶散落开来,丁零当啷的声音此起彼伏,田小七施展自己的刀法,身形移动之际不断有铠甲被砍断。

    宇文温眯着眼睛听着那些声音,甲叶跌落的动静就像无数铜钱跌落地面一般,为了展示宿铁刀的威力,他可是用上了真材实料的两当铠。

    田小七的力量很足,握着宿铁刀不断的劈砍着两当铠,直到第十八领才停下来,他轻轻喘着气,仔细看着手中宿铁刀的刀刃,片刻后走向宇文温把刀双手奉上:“使君,缺口已经很明显了。”

    “很好。”宇文温满意的说道,他看着手中宿铁刀刃上那几处明显的缺口,丝毫没有恼怒的表情。

    实战刀具,无论材质多么高端,无论刀锋多么锋利,砍上几个具甲的士兵后一样要崩口,大名鼎鼎的东洋刀,砍杀无甲或轻甲目标是很爽,但是砍到具甲的士兵一样撑不了多久。

    实际作战时猛将连续砍坏数把刀是常事,那种一把刀就在战场上千人斩的事情只有无双世界才存在,后世的那些宝刀都是艺术品,放在精美的刀架上让人观赏,或者是摆姿势把玩。

    当然了,一把刀完成千人斩不是不行,屠杀平民就能做到,宇文温衷心祝愿这种人不得好死。

    眼下这把宿铁刀和传说中的斩甲过三十扎有差距,但能够破甲十八领,他觉得就是把好刀。

    “本官事前已定下赏格,如今大家打造出了宿铁刀,相关人员个个有赏!”宇文温大声宣布,只要工匠们用心,他不吝于奖赏。

    “多谢使君!”工部和一众工匠俱是喜上眉梢,这位宇文使君对他们不错,非但没有当奴仆用反倒改善待遇,原先的微薄工钱甚至连养家糊口都勉强,如今凭着努力打铁他们家中至少都能吃饱饭了。

    “现在每月能作出多少宿铁刀出来?”宇文温关心的是产量。

    “灌钢法刚刚掌握,要熟练的话还得一段时间,又受限于矿料数量,目前每月大约也就只能作出十余把。”工部说道,这不是他推诿责任,矿料不足没办法增加产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妨,本官等得起。”宇文温能够理解对方所说,他看着手中的宿铁刀,虽然已经中度损坏,但却没有丝毫心痛。

    这是用灌钢法打造出来的钢刀,而灌钢法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由东魏/北齐的冶金高手綦毋怀文总结前人经验革新所得。

    灌钢法的雏形应该早已出现,只是还没有成熟,是綦毋怀文总结经验进行改进完善,既让实际操作方便、实用,又能保证炼出钢。

    “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这是灌钢法做宿铁刀的文字介绍,然而宇文温看不太懂。

    他不是冶金专业出身,对于铁只知道基本的常识: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熟铁,是含碳量小于0。2%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在0。2%~1。7%之间的铁合金。

    说白了炼铁、炼钢就是控制碳含量,控制好了那么生铁、熟铁还有钢就是手到擒来,原理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亏得这个时代的工匠对于炼铁已经很有心得,加上同一时代刚出现的灌钢法,炼出钢来不是梦想。

    这个梦他做了两年多,今日终于圆梦了。

    大象二年五月宇文温来到安陆,在军器监鼓搞“跨时代”军械时,他问过铁匠们知不知道灌钢法,几乎人人都是摇头,亏得有人是从长安随军过来的,据其所说在长安军器大监见识过灌钢法实操。

    这位铁匠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将回忆化成现实,炼出的宿铁刀是大受欢迎,宇文温自然是头一批‘用户’,不过他那把刀年初时已经赠给去长安‘出差’的吴明。

    在巴州站稳了脚跟,一心炼铁的宇文温想起了炼钢,对于钢铁工业的技术问题他基本是纸上谈兵,所以实际操作还得请专家,从巴州监选了几个机灵的铁匠到安州监拜师学艺,学成归来后立刻投入实操。

    当然炼钢所用的矿石是从安陆那边运过来的,用料和安陆军器监相同,为的就是将变量尽可能减少,等掌握了方法,再尝试别的矿源。

    如今终于在巴州监炼出了宿铁刀,且不论产量如何,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宇文温拿着已有许多缺口的宿铁刀,心中有些小激动。

    手握宿铁刀,汲取洪荒神力,开启基因锁,登基做皇帝,出任天可汗,迎娶东罗马皇女,走上世界之巅?

    想太多了,这玩意锋利是锋利,宇文温可没指望就这么横扫天下,南北朝以及随后的隋、唐,军队的披甲率很高,连带着破甲武器广泛使用,战场上可没有宝刀为所欲为的空间。

    你说你削铁如泥?小样,来和锏、鞭、锤玩玩,这些和铁疙瘩没区别的玩意就能把钢刀废了。

    实战,拿着宿铁刀冲锋,向着对面一个壮汉砍去,结果那厮怪叫数声,抡起一个独脚铜人。。。铁锏挡住,金属撞击声过后,铁锏上一道伤痕,而崩口的是宿铁刀。

    也许对方只有劣质铁刀,可是对砍几次后,再削铁如泥的宝刀也会有缺口,随着战斗白热化,宝刀一样要跪。

    不要说中原刀具垃圾,就算是东洋刀,亦或是大马士革钢刀,在各自的战场上遇见具甲士兵,战斗中和对方金属武器对磕,任谁不可能完好无损。

    宇文温之所以烧钱研究灌钢法,看中的就是其炼钢的工艺,钢刀不能包打天下,但是杀伤力更胜普通铁刀一筹,而点钢的破甲箭,点钢的矛头、枪头,那才是他的目标。

    宿铁刀是鱼,灌钢法是渔,用制作宿铁刀的方式,让工匠们熟练掌握灌钢法,然后再广泛应用在军、民方面,于耕于战都有好处。

    检查过宿铁刀,宇文温兴致依旧很高,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件东西要看:新式铁铠。

    司甲用托盘端着一件铁衣呈了上来,另一人将铁衣拿起展开,宇文温只见一件‘铁布t恤’展现在他面前,随行的田小七等人则是饶有趣味的看着这件铁衣。

    “这是。。。环锁铠?”田小七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铁衣上清晰可见是由一个个铁环组成,密密麻麻形成一件由铁布做成的短衫。

    “不错,就是环锁铠。”宇文温点点头,当然这东西还有一种叫法是锁子甲,原理相同都是一种东西。

    “这环锁铠听说很贵重的。。。”有随行的士兵惊叹道,如今军旅之中铠甲很常见,最普通的就是两当铠,高一级的是筒袖铠,然后就是将领们的明光铠,环锁铠据说是只有朝廷大官才用得起。

    结果自家的巴州监就做出来了?

    “环锁铠,相传于汉时由西域传入中原,由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形如网锁。”宇文温说着来历,“谁想穿上试试?”

    争了一遍后,一个身形合适的士兵穿上了环锁铠,他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动,时不时弯下腰做各种动作,那环锁铠都是活动自如。

    “就像是衣服般灵活,穿在身上也不觉得闷。”他说着自己身着环锁铠的心得。

    宇文温对着张鱼使了个眼神,张鱼随后拔刀就向那士兵胸膛横砍,只听一阵金属撞击声响起,刚回过神的士兵低头看去,胸膛处的环锁铠没有破口。

    “防护能力大家都见识了,能防刀的劈砍。”宇文温笑着说道,张鱼则是拱手向那惊魂未定的士兵道歉,其他人看了实际表现频频点头。

    已经有‘同款’环锁铠做过了测试,所以宇文温才让张鱼直接动手,当然弓箭射击也测试过了,所以宇文温直接进行说明。

    “能防刀砍,只是防箭矢相对较弱,如果匕首、长矛、长枪刺击的话也够呛。”

    “当然,如果铁环越小越密,防箭矢和刺击的能力也会升高些,精心制作的环锁铠其防御力也很好,只是价格就上天了。”

    “使君,这环锁铠怕是不能防钝器,不要说铁锏、铁鞭,甚至大木棒抡来也够呛。”田小七小心翼翼的问道着,宇文温闻言点点头,田小七在战场上历练了一年多,见识多起来而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有了。

    “大家都看见了,环锁铠是柔性的铠甲,就像一件铁衣,防劈砍可以,只是防刺就差些,尤其是长锥形箭镞的破甲箭,应当可以从铁环缝隙里扎进去。”宇文温继续说明。

    “因为是软的,所以对方用铁锏甚至木棒打过来是防不住的。”

    听着这么一说,众人对环锁铠的感觉瞬间下降不少,都觉得这种只在传闻里听说的铠甲好像用处也不大,不过也有人想到了个用途。

    “环锁铠,可以当做内甲,外面再穿上两当铠或者筒袖铠。”宇文温点出了要点,“比同时穿上两领筒袖铠要灵活些。”

    田小七闻言点点头,他作为近战先锋,时常穿着两重筒袖铠,防护是增加了,但确实有些不灵活,这环锁铠柔软如衣,再加一领筒袖铠既能提高防护,也不会影响动作。

    外面是筒袖铠,里面是环锁铠,一硬一软叠加在一起,能防箭矢又能防刀砍,如果是那种用骨制箭头的山蛮,穿着环锁铠也就能对付了。

    宇文温见着环锁铠/锁子甲制作成功,心里颇为高兴,其实他对这种铠甲不是很期待,盔甲防御力的巅峰自然是板甲,奈何自己的冶金能力不够做不错来。

    板甲,说白了就是用冷锻的方法,锻出大块铁片/钢片,然后将其制成防护力超强的铠甲,然而问题就出在冷段上,有了水力锻锤所以不缺力量,缺的是延展性能好的铁和钢。

    不要说铁锅,那是生铁做出来的,不但分量不轻并且很脆,一不小心掉地上就破个洞,板甲的厚度一般在两毫米左右,当然因为是冷锻所以防御力升高许多。

    按照现在巴州的冶金平,制作板甲是不可能实现的,更别说铁产量还不高。

    之所以制作环锁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