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覆没都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神兵利器,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新一代的将领,如果不会使用火炮,或者不会以火炮为核心制定战术,驾驭不了这种力量,那就很难做到“常胜”。
“常胜”二字,让宇文维翰向往不已,他希望自己能像父亲那样,征战无数,未闻败绩,号称“常胜”,名满天下。
但前提是有钱。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觉得有些心疼,因为这一战,他使用了“开花弹”,也就是填充着猛炸药的炮弹。
轻炮在南翼打得敌军崩溃,却因为射速过快导致炮膛过热,很快就哑火了,所以最后给予敌军致命一击的武器,是位于战线中部发射“开花弹”的臼炮。
威力巨大的“开花弹”,越过两军战线上空,落在高句丽军阵腹部,随后发生的剧烈爆炸,直接摧毁了对方的士气,于是兵败如山倒,局势再不可挽回。
“开花弹”是个好东西,宇文维翰和将军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但“开花弹”很贵,等同于相同重量的白银,所以用起来让人心疼不已。
“开花弹”造价昂贵,大军东征携带的“开花弹”数量也不算多,基本上默认只用于攻城。
只有今日的决战才能让宇文维翰下定决心用,而且长史王頍还盯得很紧,生怕他收不住,把“开花弹”都打光了。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冒出个念头:要想打胜仗,火炮就得多,开花弹自然多多益善,那就得花很多钱。。
所以,有钱才有力量,才能变强?
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弓之鸟
黄昏,旷野里,曾经的战场上,拉着一道道步障,相互隔成一个个通道,大量被俘或者投降的高句丽士兵分布在通道里,他们身着布衣,赤手空拳,在周军士兵的环绕下,惴惴不安等候发落。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这些高句丽士兵没能从大溃败中逃出去,被迫跪地投降,此时身陷囹吾,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如何,也没办法反抗拥有恐怖武器的周军,只能听天由命。
士兵们隶属于不同的建制,被俘后建制打乱,所以即便有想法,急切间也找不到熟悉的同袍。
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凌晨时吃过一顿,然后打了半日的仗,跑了小半日,此时又渴又饿,体力消耗大半,即使想要垂死挣扎都没多少力气。
今日一战,他们仿佛做了一场噩梦,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如今但凡有大点的声音,许多人都会惊得四处张望。
人心惶惶间,却见四周点起火把,然后有许多周兵押着一些俘虏,让其以高句丽语,不住大声呼喊着,宣布三件事情。
首先,王师准备了炊饼,待会大家排队去领来吃,一人两个,还有汤水一勺,人人有份,当然,俘虏口中“王师”指的是周军。
其次,王师欢迎大家效命,一会领了炊饼,有意效命的人,往前方白旗飘扬的地方走。
第三,王师东征,是为了找高句丽王算账,不会为难大家,若不想效命,一会领了炊饼,自己就离开此地往东走,具体去哪里,随意,但只能空手离开。
俘虏们听到这里,一个个惊疑不定,他们不知道周军这么做是不是故意试探。
许多人有家眷,难以割舍,当然想要回去而不是留下,但就怕抬腿往东走,周军出尔反尔,背后放冷箭。
但此时夜色即将降临,天色昏暗,一会领到炊饼吃饱了,天也黑了,到时候趁着夜色离开,好像也很安全。
一想到炊饼,许多人肚子就叫起来,不由自主排起队伍,等着领炊饼,而外围的周军撤了一半,让出东、南、西面,摆出一副“任你来去自由”的场面。
没有人拔腿就跑,而是老老实实排队,因为大家还等着吃炊饼填肚子。
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吃饱了的人开始犹豫起来,一些人试探着往东走,渐渐离开,却没见周兵来追。
于是越走越远,身影消失在夜幕里。
见着如此情形,许多正在观望的俘虏也壮着胆子往东走,走的人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浩浩荡荡,仿佛赶集一般。
有人留在原地,看看离开的同袍,又看看披坚执锐的周兵,犹犹豫豫,随后走向白旗飘扬的营地。
有人带头,陆续跟随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旁,旁观的宇文维翰见着如此情形,心中有些激动:这可是主动投奔的人哟,可见官军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此战,官军俘虏了数万敌兵,如何处置这些俘虏,成了宇文维翰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么多俘虏,留着就要消耗大量粮食,还得分兵看守以防有变,麻烦得很。
即便吸收一些俘虏补充兵力,还会剩下许多人,若运回国当奴隶卖,首先距离鸭绿水太远,需要派兵押送,期间也要消耗大量粮食养着,一样很麻烦。
那么,不如杀光算了,以免后患,然后用首级堆京观,彰显我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对此,宇文维翰拿不定主意,几位行军总管也有不同意见,长史王頍则建言放人,以彰显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这主意听起来有些可笑,因为把这么多俘虏放回去,等同于放虎归山,高句丽马上就能将其组织起来,立刻又有了数万大军,今日之战,仿佛白打一般。
如此一来,大周王师何以在高句丽军民心中树立“赫赫军威”?
然而王頍有说法:释放俘虏,可以动摇高句丽军民抵抗之心。
首先,高句丽军民对周国敌意甚重,即便其中有中原遗民,却因为与中原隔绝百年,并无故国之念。
如果杀俘枭首筑京观,以此恐吓、逼迫高句丽军民,必然适得其反,使得高句丽军民奋力抵抗。
他举例:魏、燕交锋,参合陂一战,魏军获胜后坑杀四万燕军降兵,要以此削弱燕国国力。
后来,魏军攻入燕国,兵临燕都中山,连番激战,中山始终不下,城中军民穷途末路之际依旧拒绝投降,理由就是参合陂之战,魏军杀降。
于是魏军又多花了数月时间,平添许多伤亡,才最终攻克中山,本来这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王頍认为,即便官军所向披靡,却没必要杀俘虏立威,但留着这么多俘虏也麻烦,为长久计,不如任其离去,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日一战,火炮的威力彰显无遗,这些高句丽俘虏,亲眼见识了何为绝对悬殊的力量对比,火炮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已经印在心中。
这些俘虏跑回去后,必然会被高句丽重新编成军队,他们只会将火炮的厉害传扬开,让更多的军民心中胆颤的同时,丧失斗志。
打,打不过,还可能会死在战场上,投降的话,不会被坑杀,不会被枭首筑京观。
那么对于普通士兵和百姓而言,即便不喜欢周国,但只要能活下去,投降有何不可?
所以王頍建言释放俘虏,同时也招降纳叛,欢迎降兵投效。
但释放时只释放普通士兵,被俘的大小将领(除了类似什长这种兵头)一律关押,这些兵赤手空拳跑回去后,高句丽不仅要花大力气将其武装起来,还得消耗大量粮食。
这些兵已经被火炮打成惊弓之鸟,即便再次上战场,当炮声响起时,又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向前,而不是瑟瑟发抖、情况不对掉头就跑?
由惊弓之鸟组成的军队,其他士兵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强到哪里?
对于王頍的建议,宇文维翰觉得不错,于是决定释放这些俘虏,还每人附送炊饼两个。
现在,他看着渐渐消散的人群,看着零星投效的俘虏,虽然这些人相对于总人数而言不是很多,但对于宇文维翰来说,已经足够了。
官军的姿态已经做出来,那就是敢和王师对战的话九死一生,投降却可保命。
他就不信高句丽军民个个都是死士,面对咆哮的火炮,一个个视死如归,誓与权贵们共存亡。
宇文维翰有些期盼,待得此战惨败的消息传到平壤,待得宛若惊弓之鸟的败兵回到平壤,他想知道届时高句丽君臣会有何种表情。
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弓之鸟(续)
“注意,保持队形!不要走神!”
“全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布条呢?你怎么没往杆子上缠布条!一会沾了汗水、血水抓不稳长矛,是不是要用拳头杀敌啊!”
叫骂声中,他正了正兜鍪,看看四周,只见到处都是人,抬头看看天空,却见太阳即将来到头顶,转眼间就快到中午,而战斗却还开始没多久。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凌晨时吃了干粮,虽然当时拼命吃了许多,但根本就撑不到下午,所以最好在力气用完之前,打完这场仗。
左肋被人捅了捅,他转头看去,却是同伴于阿毛。
“嘿,一会若是情况不妙,咱们可得识相些。。。。”于阿毛压低声音说着,说话声只有两人听得见,说到最后,于阿毛做了个手势。
那手势他明白,就是逃的意思,这个字现在可不能说出来,否则要倒霉。
但对方所说,他觉得很有道理,今天的仗,打起来肯定不轻松,方才北面那几声巨响过后,硕大的烟柱直冲天空,让人看了心惊胆战,也不知浓烟底下多少同袍已经死了。
敌人很厉害,官军虽然人很多,但打不打得过还两说。。。
正琢磨间,前方旷野,一里左右距离上,敌军一字排开的小车,忽然有火光闪烁。
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见眼前的于阿毛忽然胸膛以上不见了。
不,双臂还在,但脖子连同脑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喷着鲜血的胸腔,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连声都没吭,就没了。
他被热乎乎的液体糊了一脸,耳边传来了雷鸣声。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