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温的思维发散过度,起身来回走动,好一会心情才平静,随后自嘲的笑了笑。
对他来说,此时的纠结真是有些可笑:千万大奖还没中,就想着买豪宅、豪车?
一点点事情就胡思乱想,看来自己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嘛!
十年时间,他一个脚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羽翼渐丰,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实力还会猛增,所以急个什么劲?
宇文温已经命行军总管韩擒虎取青州,如今势如破竹,而亳州各地的秩序正在恢复,到了来年春天就能开展春耕,他正在按自己的节奏行事,若局势有变,那就到时再说。
无论邺城之战结果如何,都无所谓!
想着想着,宇文温脑海忽然冒出一个中二度爆表的台词来:
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夜幕下,相州南境,绵延十余里的大营灯火通明,由武德北上的朝廷大军在此宿营,距离邺城没有多远,因为天寒地冻,所以营中允许士兵生火取暖,但要提防走火。
帐内,元帅宇文明正在看舆图,今日军议,他已经和众将议定军略,但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索性琢磨舆图,看看自己的布置还有何欠考虑之处。
邺城近在咫尺,大战在即,临战前的宇文明哪里淡定得了,因为这是决定性的战斗,己方一旦取胜,那就意味着尉迟氏彻底完蛋了。
收复邺城,铲除窃国逆贼,这是最耀眼的军功,眼下几乎唾手可得,宇文明却知道如今还不是笑的时候,因为一旦己方此战失利,尉迟氏就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对方自许昌之败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即便对于邺城东南百里外的黎阳津,也没有组织大军疯狂反扑。
这不代表对方已经放弃了抵抗,相反,综合各处传来的军情,宇文明知道尉迟氏如今拼凑了大量军队聚集邺城,要来个困兽斗。
当一条丧家之犬被逼到绝境时,很可能会拼命扑上来反咬一口,宇文明知道自己若轻敌大意,很可能就为敌人所趁,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被对方翻盘。
一旦尉迟氏赢了邺城之战,那么河北各地豪强极有可能放弃观望,加入尉迟氏一方阵营,届时尉迟氏缓过来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反扑,再度挥师南下。
届时河南局势再度恶化,陈国也可能蠢蠢欲动,己方未必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
想到这里,宇文明又看向舆图,他在思考,思考若自己是尉迟佑耆,会想什么办法反败为胜。
尉迟佑耆,会怎么做呢?
第二百七十八章 唏嘘
相州西南地界,一处庄园,某处小院内满是浓烈的草药味,寝室里,一名老者躺在榻上,双眼紧闭,依然有气,只是气若游丝,不知何时就要断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尔朱休见着老父已是弥留之际,说不定何时就要辞世,心中悲伤,却没有哭出来,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候父亲的临终遗言。
此时此刻,躺在榻上的尔朱敞只觉得身体疲惫不已,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所幸儿孙满堂,尔朱氏的血脉能延续下去,他再无遗憾。
今年春天时,尔朱敞大病一场,差点就熬不过去,如今多活了大半年,白白得了便宜,没什么好遗憾的,临近辞世,往事浮现眼前。
已过七旬的尔朱敞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仿佛又看见了叔伯兄弟们。
那年,尔朱家族如日中天,他的伯父尔朱荣,平定六镇之乱,声望无人可及,一时间权倾朝野,满朝公卿见着伯父,都毕恭毕敬,大气不敢出。
那时的伯父,比皇帝还要威风。
尔朱家族人才济济,叔伯子侄把持着朝廷大权,人人都认为将来的天下就是尔朱氏的天下,那时的尔朱敞年纪还小,懵懵懂懂,却能感受到周围人的敬畏。
他伯父是百战百胜的无敌将军,尔朱敞为伯父自豪,也为家族而自豪。
然而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伯父,却死于皇宫之中,死在几个小人手里,所谓尔朱氏的江山,其实不过是镜花水月,尔朱氏曾经的部下高欢,成了尔朱氏的掘墓人。
那年,高欢在韩陵之战击败尔朱氏的大军,随后兵临邺城,很快就破城而入,对尔朱氏男丁赶尽杀绝。
当时尔朱敞不过十二岁,住在皇宫之中,见着士兵开始搜捕尔朱氏男丁,于是从墙洞里钻出去,逃到街上,遇见一群孩童,和对方之中一人换了衣物,才侥幸逃过追捕。
年少的尔朱敞,成为尔朱氏的余孽,好不容易才活下来。
不仅如此,他历尽千辛万苦逃到西魏,等了许多年,终于随着灭国之师打回邺城,尔朱氏的余孽,算是向高氏复仇了。
当年的尔朱氏早已灰飞烟灭,高氏的王朝也轰然倒塌,而如今,另一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家族,似乎又要走上尔朱氏的老路。
不对,应该是两个,只是前一个家族宇文氏在穷途末路之际似乎翻了身,而另一个家族尉迟氏,似乎快要完了,就像当年的尔朱氏那样。
想到这里,尔朱敞又想起去年秋天时的奇遇,他遇到的那个落难天子,如今已经平安抵达长安,派出大军打回河北,如今,两个家族就要在邺城决战。
数十年风风雨雨,多少个家族曾经如日中天,却又黯然落下,尔朱敞想着想着,不由得唏嘘不已。
睁开眼,他发现儿子尔朱休坐在一旁,见对方看向自己,便开口问道:“外面的形势如何了?”
尔朱休赶紧回答:“父亲,长安朝廷的大军已经抵达邺城南郊了。”
“是么?”
“是的,看来决战就在近日。”
尔朱敞闭上眼睛,也不知过了多久,缓缓说着:“三郎在邺城,应该知道进退了吧?”
“是的,父亲请放心,三郎心里有数,不会做傻事的。”
“唉。。。。”尔朱敞叹了口气,声音渐渐变小:“纷纷扰扰数十年,何时才是个头?”
。。。。。。
尉迟嘉德从梦中惊醒,在梦里,他看见邺城化作一片火海,长安朝廷的大军,攻入城内,士兵们挨家挨户搜查尉迟氏族人及其党羽。
熊熊烈火之中,他的亲人相继遇难,曾经如日中天的尉迟家族,在大火之中灰飞烟灭。
身高超过马鞭的男丁,一律杀掉,幼童送入蚕室净身,然后终生为宦官,女眷被罚没为奴,尉迟家族再无香火遗留,除了他自己。
抹了抹额头上冒出的冷汗,尉迟嘉德坐起身,想看看现在天色如何,张望了一下,却惊觉自己如今身处地下,根本看不见天色。
这种昼夜不分的感觉很不好,尉迟嘉德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在这只有假窗户的地下室里住,虽呼吸通畅没有憋闷感觉,但他依旧觉得有些难受。
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挂钟”,这是西阳钟表,尉迟佑耆花了一番功夫,才知道如何通过这种挂钟“看时间”,如今是六点,至于是早上六点还是晚上六点就不知道了。
室内只有他一人而已,室门依旧紧闭,不是他能轻易打开的,尉迟佑耆起身拿起水壶,往碗里倒出温水,喝下肚后觉得好受了些。
看向一旁的书案,那里放着一本画册,名为《黄州风物记》,尉迟佑耆拿起来,随意翻看着。
这本画册,以图画(写实画)为主,当然这是印出来的画册,其上每一幅画都是雕版印出来的,虽然比不上真正的素描,但看上去倒也算是栩栩如生。
画册里有许多黄州各地的风景画,包括山川河流,亦有飞禽走兽、奇花异果的素描,以及州治西阳城的街景,还包括周边主要地区譬如巴东港的远景。
这画册和其他许多书籍,让尉迟嘉德得以打发无聊时间,他虽然没有去过西阳,却从这本画册里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西阳,仿佛自己真的到过那里一般。
他看了看画册,只觉得心神不宁,于是摇响铃铛,片刻后响起敲门声,随即有男子推开门走进来:“郎君有何吩咐?”
“如今外头是清晨还是傍晚?”
“回郎君,如今是清晨六点。。。十分。”那男子说完,顿了顿问道:“郎君,是否要用早膳?”
“不必,再过一会吧。”
“是,郎君若无吩咐,小的告退。”
男子正要离去,却被尉迟嘉德叫住:“外头如今形势如何?”
“郎君请放心,如今城内一切如常,未见兵马挨家挨户搜查了。”
见着尉迟嘉德再无问题,男子退出房间,将门关上,向门外守着的侍卫点点头,沿着地道向前走,拐了几个弯,来到一处房间。
负责人冉阿让见他来了,开口便问:“郎君如何了?”
“好得很。”
“很好,我们再熬几日,就能出去了。”
男子闻言问:“头儿,如今。。。官军已经到邺城外了?”
“是啊,已经到了。”冉阿让看了看怀表,郑重说道:“城内已经开始禁止百姓随意走动,看样子,今日就要决战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邺城之战
上午,北风中,邺城南郊旷野里,无边无际的军阵,分成南北两阵正在对峙,军阵之间距离正在慢慢接近,北面大军阵型巍然不动,正在移动的是南面大军的军阵。全本小说网;HTTPS://。m;
长安朝廷的讨逆大军(宇文军),如今兵临邺城,位于战场南面,主帅宇文明,统帅七行军总管,兵力近十万,誓要一举击溃敌军,收复邺城,平定河北。
战场北面,背靠邺南城布阵的是邺城朝廷军队(尉迟军),兵力同样接近十万,主帅尉迟佑耆,副帅尉迟敬、尉迟安,率领邺城驻军及各地“勤王兵马”,要和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这是尉迟氏守卫邺城的最后一支大军,身后便是邺城,退无可退。
尉迟佑耆看着眼前无边无际的敌军大阵,只觉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