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在的平台已经挤得不能再挤了,木板咯吱作响,自己也被挤在角落,栏杆横在腹部勒得慌,然而还有人不断往上爬,试图挤进来,给下面的人腾出位置。
许多人拼命喊着“不要上来了!”,然而上面的人这么喊,下面的人可不会听,半夜发大水,水位如今已能没顶,士兵们绝大部分是北人,根本就不会游泳,谁不想活命?谁不想往高处爬?
营寨里还没被水淹的少数几个高地,都已被将军们占了,普通士兵没办法在那里立足,就只能去攀营栅和箭楼,然而营栅上爬满了人不堪重负,已经接连倒了几大段,唯一能救命的就只有箭楼。
再这样下去箭楼会塌的!
郑五如是想,却没办法改变什么,他不会游泳,即便水深只到胸口时也会惊慌失措,更别说如今的大水淹死了很多人,他只能祈祷箭楼很结实,那么多人爬上来都能顶得住。
昨晚他值夜,轮值的刘老二一直没来,待得被喊声惊醒时,才惊觉外面发大水,营寨被淹。
一开始他还没回过神,见着地上到处都是水,急着下箭楼回帐篷收拾东西,结果下到地面后水深已经没到屁股,又见着许多人往箭楼跑,他才想明白先保命要紧。
好不容易又爬上箭楼,暂时安全了,情况却越来越糟,营寨内的水位很快便和外面持平,越来越深,淹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亲眼看见同袍刘老二掉头回去拿东西,再跑过来时水已经没过腰部,结果刘老二在水中走着走着忽然一个趔趄前扑,在水里挣扎了片刻就没了人影。
从那以后郑五就再没见过刘老二,同袍的下场让他吓得双腿发软,知道自己一旦落水就死定了。
所以只能祈祷箭楼足够结实,祈祷自己别被人挤下去,郑五被挤得难受,也只能忍着,他实在想不通明明没有下大雨,怎么营寨就被水淹了?
脚下忽然传来刺耳的爆裂声,那是木头折断的声音,郑五只觉得脚下平台在倾斜,箭楼伴随着无数人的惊呼声开始倾斜,然后倒入水中。
箭楼入水那一刹那,激起冲天水花,无数攀附在箭楼的士兵,消失在浪花里。
水面下,郑五拼命挣扎,口鼻灌入大量河水,呛得几乎窒息,濒死的恐惧,让身边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成了救命之物,左手碰到一个人,他顾不得那么多便攀了上去。
对方拼命挣扎着,郑五也使出最后的力气将其压在身下,试图要将头伸出水面喘一口气,然而就在浮出水面的那一刹那,腰被人抱住。
又有一人试图以他为踏板浮出水面,两人挣扎着抱作一团,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绝望的向下沉,即将失去知觉的郑五,徒劳的伸出手向水面抓去。
我。。。还没尝过女人啊。。。
郑五沉入水底,没能成为“佼佼者”,而大水之中不断有士兵溺亡或者即将溺亡,呼救声此起彼伏,行军总管潘子晃听在耳中却无能为力。
今日凌晨他被部将叫醒,待得知发大水之后还算镇静,立刻下令所有人往邵陵转移。
然而水位上涨的速度不慢,头几批士兵出营时水深过腰,后来再出营的兵马已经无法抵达邵陵,走着走着被绊倒后,在水里挣扎片刻便没了动静。
他的兵绝大多数是北人,不会游泳,而急切间没有那么多船来运人,眼见着水位越来越高,潘子晃被困在一个土丘上等待救援。
举目望去,潘子晃已经看不到营外的河流,只见一片汪洋,营寨内外都是水,邵陵周边地区已经化为泽国,而他的兵马、辎重,全都浸泡在水中。
近日未下大雨,不可能是天气原因导致河水暴涨,潘子晃察觉到这场大水是漫起来而不是冲过来的,所以不是上游筑坝蓄水进行水攻,而是。。。
而是在汝水或者溵水下游筑坝回水淹灌邵陵!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潘子晃觉得豫州一带是平原地区,即便有人在邵陵下游筑坝,在没有下暴雨的情况下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大水。
然而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还是发生了!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潘子晃只叹今日最狼狈,在邺城出发前,丞相尉迟惇还千叮咛万嘱咐,说如今是夏秋季节,让他提防水攻。
潘子晃也确实在提防敌人用水攻,只是没想到对方手段了得,竟然能让平地起波澜。
巨大的水声伴随着惊呼声传来,潘子晃循声看去,只见又一座箭楼不堪重负倒下,不知会有多少士兵因此丢了性命,而这一场大水过后,他的大军恐怕要元气大伤。
人和马匹伤亡不小,而粮草、辎重也完了,即便大水退去,他的兵也无法南下作战,甚至要守住邵陵都吃力,因为即便有人,粮草也不够。
潘子晃想到兵败身亡的贺拔伏恩,他自己没比对方好到哪里去,豫州军在悬瓠城外不战自溃,而他的两万兵马,还没到悬瓠就完蛋了。
邵陵方向有数艘小船向这边划来,其上士兵手持尖刀、长矛,如果有人不停警告来攀着船帮就砍手、捅人,他们是来接潘子晃及其军中主要将领入城的,在那之前,其他人都不能上船。
就在船只接近营寨时,南方传来号角声,潘子晃听到这声音并没有转头去看,而是无奈的笑了笑:既然敌军拦河筑坝回水灌邵陵(乐口),那么趁机派兵乘船来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南方,一望无际的水面上都是人影,那是无数士兵乘坐小船和竹筏,向着乐口大营前进,扑向被大水分割包围的幸存者。
旌旗如林,当中一面大旗,黑色旗面上两个白色大字异常显眼:宇文。
第二百零四章 千言万语
富有节奏的口号声中,安州士兵们整齐划一的挥动长棹划着水,如同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竞渡般,一个个竹筏正在你追我赶向前冲。/全本小说网/https://。/
乐口处的军营是他们的前进方向,而尽可能多抓俘虏是他们的目标。
此时此刻邵陵之野已经化为泽国,水深没顶,平日里威风八面的骑兵根本就动弹不得,而熟悉水战的安州士兵,占据极大优势。
举目望去,水面上一片狼藉,活着的就是敌人,而这些可怜人基本上都是手无寸铁,全都聚集在路出水面的箭楼、高地上,黑压压一片,眯着眼睛放箭都能射中。
但这样太没人性了,战前动员时主帅西阳王说过:投降不杀,只要敌军将士不反抗,那就不能滥杀。所以此时安州士兵纷纷拿出纸皮大喇叭高声劝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考虑到方言、口音不同的问题,山南安州兵说的话内容如果太长,兵员多为北人的敌兵未必能听懂,所以劝降的口号也很简单,那就是“投降不杀”四个字。
这四个字只要不是聋子就能听懂,至于效果,那就要看实际行动了。
许多在水面上抱着漂浮物垂死挣扎的敌兵,被划着竹筏的安州兵救起,那些缩在箭楼、营栅上的敌兵见状放弃抵抗的心思,纷纷高呼愿意投降。
愿投降是好事,但万一上了竹筏来个反客为主那就不妙了,安州兵对此早有准备,拿着一扎扎粗硕的麻绳就等着捆获救的敌兵。
每个竹筏上都有十个左右安州兵,不可能让太多的俘虏坐在上面,所以他们用麻绳将获救的敌兵‘打包’,捆在一个个备好的浮筒上,用绳子连成串漂在水里。
每个浮筒实际上就是个小竹筏,能够确保三个人抱着浮筒让头部露出水面,而每个安州兵的大竹筏后面都拴着一串浮筒,‘收获颇丰’。
也有敌兵心怀叵测,假意投降待得获救后试图抢夺竹筏逃命,但都被精通水性的安州兵按到水里,再也没见露头,见着如此情形,没有多少敌兵敢乱来。
然而依旧有人在垂死挣扎,许多将领被大水围困在各处形同孤岛的高地上,不安心束手就擒,指挥部曲反抗。
发大水时,普通士兵急得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但这些将领带着全副武装的部曲抢占高地避水,手中武器一开始是威慑试图挤进来的士兵,而现在其中的弓箭就排上了用场。
但他们射出一箭,就有三、四箭射过来,安州兵划着竹筏从四面八方包围,借着盾牌护体和一个个‘孤岛’上的敌兵对射,只过了一会,便杀伤大半。
眼见着大势已去,躲在这些孤岛上的将领无奈投降,安州兵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划竹筏靠过来抓俘虏。
抓获俘虏的身份越高,奖赏就越高,一个个孤岛上的人当中必然有身份不低的将领,所以安州兵绝不会放过这种易如反掌的立功机会,水面到处都是争着抓俘虏的场景,就如同端午竞渡争头彩一般热闹。
一艘小船上,行军总管潘子晃看着远处‘群狼争食’的场景黯然神伤,但他没时间为部下的遭遇伤感,因为自己也逃不掉了。
方才邵陵城里派出几条小船来救他,结果好不容易登上船,却被蜂拥而来的安州军竹筏追赶,追、逃双方对射,没多久潘子晃的随从便伤亡殆尽。
此时此刻,船舱里都是死人,就只有潘子晃站着,十余个安州军的竹筏围了上来,士兵们弃了弓箭、盾牌,换上长矛、钩拒,就等逼近之后将他活捉。
潘子晃看看四周,举目望去全是敌兵,他不会水,即便要跳水逃生也行不通,所以。。。
不远处的邵陵,城头上忽然爆发出呼喊声,吸引了潘子晃的目光,他发现守军似乎在自相残杀,城外许多安州兵划着竹筏不顾箭矢靠向城墙,然后直接向城头攀爬。
似乎没遭到多少抵抗,安州兵们就轻而易举登上城头,此情此景,潘子晃知道邵陵守军中已经有人哗变投降,他最后的指望也没了。
看着眼前景象,他想起一件往事,当年西魏占了颍川,东魏名将慕容绍宗率兵围攻,在颍川城外洧水筑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