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平和王大虎正在曹府的大门外等候,一路沉默,谁也没有说些什么,视线向着皇宫的方向,不管如何,这一切都将在太极殿中拉开序幕。
随着太阳的升起,第一缕光芒穿破黑暗,太极殿的大门被打开,等在大门外的群臣精神一阵,顺序迈步进太极殿中,等众臣站定后,李世民带着王德在殿外走来,坐在了龙椅上。
“上朝!……”王德高声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躬身,齐声喝道。
“众卿平身,今天可有事要奏。”李世民道。
“陛下,拢右之地今年大旱,如今已经夏末了,却滴雨未见,若是不提前做出准备,恐怕随着余粮耗尽,就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还是尽快做好准备!”一位老臣,一步踏出队列,道。
“陇右本就贫瘠,这要是在旱,百姓可就没有活路了啊!”顿时,太极殿内议论纷纷。
若是往常,有地遭灾,那么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运往物资,前去赈灾,可如今正是用兵突厥的节骨眼,全国的兵力、财力,基本上都有了安排,陇右这一旱,就像是当头一棒,大军还没有出征,就先笼罩了一层阴影。
“将军,这是唐俭唐大人,掌管户部,不过之前可一点都没有陇右大旱的消息啊,怎么在这个时候……”
李邺嗣在宇文哲的身后,小声的介绍道。
“既然有了大旱的征兆,就该提前呈报,为何到了现在朕才知道这个消息,陇右的地方官都是干什么吃的,户部掌管全国疆土,又干什么吃了!quot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了下来,只要一入冬,讨伐突厥的战役就要打响,各个方面全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传来陇右之地大旱的消息,简直不给人任何准备的时间,若是不予以理会,这个冬天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如果激起民变,那就更麻烦了,到时候不要说征讨突厥,自己国家内部就乱了。
“陛下,陇右之地流传了一些传言,官员们惶恐,所以瞒报灾情,到如今实在压制不住了,才呈报的户部,臣有失责之罪,请陛下降罪!”唐俭的腰弯的更深,惶恐道。
“流言?什么流言?“李世民喝问道。
“天子无德,天降大旱,请陛下颁布罪己诏……”
唐俭话音落下,整个太极殿都变得安静了下来,呼吸声清晰可闻,每位大臣的脸上都充斥着震惊之色。
“天子无德,好一个天子无德!”
李世民暴怒,大军未曾出征,就被笼罩上了一层阴云,搁谁身上都不会开心。
古人迷信,若是有大的灾难发生,总会在帝王身上找些借口,而这些借口,就是大乱之兆。
“怎么,现在大军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可是又遇上了陇右大旱,现在怎么办,怎么都不说话了!”李世民看着下方全都低着头的众臣,大喝道。
“陛下,臣以为,延迟出兵时间,震济灾民为重!”魏征踏出队列,道。
“不可,陛下,如今突厥内部不稳,再加上银川一役损兵二十万,这几年冬天又格外的寒冷,才给了我们一举破敌的好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被突厥缓过劲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李绩出列,道。
魏征顿时皱起了眉头,“李将军,是进攻突厥重要,还是我大唐百姓重要,国内有灾,却要在这个时候大兴兵伐,莫不是让陛下背上穷兵黩武的骂名!”
“魏大人此言差矣,灾年嘛,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可是突厥之患却是没有尽头的,难道非得等突厥缓过劲来,再次逼近渭水,你才知道孰轻孰重吗!”又有一名武将出列,道。
“将军,这是李孝恭将军!”李邺嗣小声的介绍道。
宇文哲点了点头,瞳孔一缩,“李孝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哼,孔子云……”
程处默站在宇文哲和李邺嗣的后面,原本三人距离前面就远,甚至都要到了大门处,程处默迷迷糊糊的神游天外,前面只听了个大概,一阵凉风吹来,正好听到魏征的一句孔子云,缩了缩脖子,不满的嘟囔起来。
“这老家伙真烦,就知道孔子云,也不知道突厥人在我大唐烧杀掠夺的时候,这孔子云有什么用,还不是我们当兵的在沙场拼死拼活,难道在突厥人面前说一顿孔子云就能让他醒悟了?不一刀劈死你才怪!要是没有我们,早就让突厥人给干死了,还能在这孔子云?真是笑话!”vipn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六十六章军火生意、雇佣兵
程处默的嗓门很大,正赶上群臣静默,虽说只是嘟囔,但还是传进了众位大臣的耳朵里。
静!寂静无声!魏征张着嘴,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脸色变得一片铁青。
“噗呲……哈哈哈,说的不错,我老程觉得挺有道理,当年银川瘟疫,为了扑灭瘟疫,受到感染的士兵比和突厥攻城死去的士兵都多,那会儿我们都错了,没准和瘟疫说上一通孔子云什么的,瘟疫就自行退散了!”
程咬金不顾魏征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哈哈大笑道。
“知节,够了,刚才是谁那么没有规矩,这可是太极殿!”
李靖站在武将队列的最前方,看着李世民越发阴沉的表情,道。
越是沉默,才说明越是到了最为危险的地步。
李靖的话音落下,众臣的视线齐刷刷的向后看去,程处默双手捂住嘴,努力藏在宇文哲和李邺嗣的身后,可怜兮兮的看着二人,这回算是彻底醒盹儿了。
宇文哲无奈的摇了摇头,踏出队列,“禀陛下,刚才是末将所说!”
“哦?这位小将是哪位?之前也没有见识过啊,竟然敢触魏大人的眉头,真是不知道是夸他有胆识,还是嫌平常没人盯着太轻松了……”
“看着眼生,不过那身衣甲却是禁军副统领的制式铠甲,难道他就是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林哲?”
宇文哲站出来后,太极殿内再次响起了议论的声音,大多是觉得不可思议。
“黄口小儿,不知教化,不懂礼仪,要是让你带领前锋军,那才是战败之征兆!”
魏征气的手指都哆嗦了起来,脸色由铁青转变成了蜡黄色,道。
宇文哲面色一沉,他不明白魏征为何老是针对自己,之前因为魏征为人值得敬佩,所以自己一直在忍让,可是如今涉及到前锋军将军之位,容不得丝毫退缩。
“魏大人,你不想怎么解决大旱与出兵突厥之间的冲突,却总是为突厥争取修养时间,这又是何意?难道刚才末将说错了,国难危机时刻,一句孔子云,可救不了谁,大旱灾年,孔子云也当不了饭,孔子是圣人不假,可是孔子教育人之思想,却没有教育人实务,在这种两相为难之际,孔圣人就教会魏大人取其两者相害之重端吗!”
宇文哲大喝道。
诛心之言,不仅是魏征,就连长孙无忌都猛然睁开了一直在眯着的双眼,爆发出了一阵精光,看向宇文哲。
“林哲,魏卿的为人朕最清楚,此事到此为止,不得再提,既然你站了出来,可是有了两全其美的对策?”
下一瞬间,李世民开口,声音没有情绪,止住了魏征,也阻止了宇文哲。
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李世民这是不想看到有臣子用这样的理由相互攻伐,尤其还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
“陛下,出征突厥绝不能拖延,这是要永绝后患,造福千秋百业的大事,可是陇右之地的大旱也不得不管,说来归去就是钱的事,既然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是问题吗?”
宇文哲看着面容严肃的李世民,咧嘴一笑,道。
“此言差矣,虽说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内也攒下了一些银子,可是由于要冬季用兵,国库的银子大部分都被调用了起来,剩下的都是一些俸禄之银、和长安城各个方面运转所需,即便是全都用上,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唐俭苦笑,道。
“末将可没说在国库里拿钱,陛下,据臣所知,吐浑谷常年受到吐蕃侵扰,吐浑谷势弱,所以向我大唐称臣求援,我大唐便总是支援吐浑谷物资、人力,甚至有时还会派兵帮助吐浑谷抵抗吐蕃,是也不是?”
宇文哲问道。
“确实,吐浑谷称臣,每年都会来朝贡,我大唐乃天朝上国,朕也不好拒绝。不过和吐浑谷又有什么联系?”
李世民不明白宇文哲为什么会提及吐浑谷,有些不解,道。
宇文哲撇了撇嘴,李世民就是个极好面子的自恋狂,人家称个臣、朝个贡,就把好东西一股脑的给人家送了过去,也就是唐朝如今家大业大吧。
“陛下,凭什么,就凭吐浑谷称臣,就要把自家的东西给他们,这些年,我大唐给出去了多少东西,他们可又曾懂得报恩,陛下可知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宇文哲沉声道。
“林将军这话严重了,吐浑谷摄于我大唐威严,自主来降,这是扬我大唐国威之事,当然要赏赐些东西。”
长孙顺德的踏出队列,不屑的说道。
“原来真有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啊!称臣,就能大把大把往家里捞东西,而且越捞主家还越高兴,自己都要穷的揭不开锅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吐浑谷称臣,让陛下派遣官员了吗、为大唐交过赋税吗,这算哪门子称臣。
哼,就拿这一次陇右大旱,吐浑谷可曾表现出一丁点想要帮忙的态度,恐怕在吐浑谷的眼中,我大唐就是一个有钱没地方花的傻子!
我大唐刚刚立国之时,政局动荡,吐浑谷没少侵袭大唐边境,陛下,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哪有什么真正的臣服,如果不是有求于我大唐,吐浑谷怎么会主动臣服,要末将来说,撑过陇右大旱的钱粮,就落在吐浑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