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这便是唐吉坷德。
自缢而死的老兵何尝不是这样,用如同堂吉诃德般的无谓来阻挡祖国和军队沉沦的悲伤。
王亮介绍道:“索科洛夫是他的战友,也是苏联元帅,不过当时的索科洛夫已经被解职多年,只充当国防部的特别顾问。第三张便条的内容是请索科洛夫帮忙偿还掉他欠克里姆林宫食堂的50卢布。”
评论区。
“这一刻,我似乎有些懂了,懂了老首长所要表达的意思。”
“有信仰的人,值得尊重。”
“这便是一个老兵的气节啊!军人的气节!”
“能够为自己的信念去牺牲,姑且抛开别的不谈,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老兵不死,只有离去。”
“明白了,当国家灭亡,当信仰崩塌,而此刻的你已经年迈,无力去改变的时候,只有死亡这一条出路。”
雪崩式的沉沦,无穷的悲恸。
第四张便签是那封遗书。
最后一条便签是单独放置的,是这位老兵自杀的感悟:“选择自杀工具的时候,我真是个糟糕的专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绳子断了。我努力再重复一遍……”
阿赫罗梅耶夫离世的几天后,在喧嚣混乱的街道上,只有几个胸前挂着旧日勋章的老人为自杀的“谢·费·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举行了葬礼。
合棺之前,元帅的妻子在丈夫冰冷的额头上最后吻了一下,痛心地讲道:“他从十八岁起就参加了同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可是如今我们的国家被民主派从内部攻克了。”
1991年12月25日。
老兵离世四个月后。
那天的天气并不算寒冷,比起当年老兵在列宁格勒浴血奋战时的那冰天雪地的气候差得远了。
那一天,镰刀斧头旗如同废纸般被抛弃了。
当圣瓦西里大教堂恢弘的钟声再一次响起,飞扬的灵魂在回荡的钟声里看了这个国家最后一眼。
一个曾经打败法西斯、创造过无数人类辉煌的国家从此灭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凄凉、伤感。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这个国家至少有一名忠实的老兵为她去殉葬。
尽管在老兵下葬的短短几天后,他在莫斯科troekurov公墓的墓地便遭到毁坏。。。。。。。
讲完了,终于讲完了,王亮长呼了一口气,道:“就像他的长期对手、一位来自于美国将军所评价并被写在老兵墓碑上的那样:这里埋葬着‘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爱国者,战士,苏联元帅。’老兵不死,真的不死。”
————————
ps:这一章码得艰难,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文青病也犯了,表达的效果不尽人意,希望有共鸣吧。
国家和军队雪崩式的沉沦,留给老兵的是无穷的悲恸。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184 《国家英雄》录制貳
0184 《国家英雄》录制貳
网友的问题总得需要有一个答案。
王亮道:“你们看到的是丁琴和大梅的冲突,这是昨天刷爆头条的新闻,昨天那场比赛我没顾得上看。但是我记得,还是今年的十二月份,十几天前,辽省女排客场跟八一女排对决,辽省女排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比2逆转击败八一女排,拿下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这一战,大梅成为球队赢球的功臣,因为单她一个人就斩获了二十八分。赛后,当现场dj刚喊到“本场最佳球员”时,丁琴放声大喊:‘大梅!’”
那场比赛王亮全程观看直播,在赢球的那一刻,大梅和丁琴紧紧拥抱很久,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那一幕成了女排联赛又一经典瞬间,让人感动,让人温暖。
那样的拥抱,那样的泪水。
绝对不会是摆拍,更不是表演,是两人为共同走过的岁月的感慨,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由衷的高兴。
“我记得,在赛后的采访中丁琴是这样评价大梅的‘她的年龄比较大,是我们队年纪最大的队员,她一直有伤病,在队伍需要她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帮助队伍扭转局面,取得了胜利。’对事不对人,我相信女排的姑娘,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所诞生的女排精神,是我信仰的一部分。”王亮道。
“这就是我的回答,也是我对这个事件的评价。”
道理懂得再多有什么用,中国地大物博什么样的人没有,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带节奏。
自己不紧密团结起来,一点风言风语便分崩离析、谩骂不止。
亲者痛仇者快,乐不知彼,不亦乐乎。
军人能让战旗竖起来;军工能让导弹飞起来;运动员能让国旗飘起来。
喷子,哈哈哈哈哈哈。
下午,炀视。
又一期的《国家英雄》的录制开始了。
“讲好英雄故事,这里是大型军史纪录节目《国家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场硝烟早已消失,但英雄故事。。。。。。”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在001号讲解员王亮的导入下,还未正式开播的《国家英雄》又开始了新的一期的录制。
这次的节目录制请来了不少观众,当中有大学生、公司职员、工人、老板。。。。。。
当然,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
那便是参加过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
时至今日,他们的年龄普遍在五六十岁左右,越战给他们留下的是一身的伤病。
一到阴天下雨的,疼得死去活来,都懒得动弹,懒得挪窝了。
现在的他们坐在观众席位上,如坐针毡。
但他们还是接受邀请,来了,来到了演播大厅,为了重拾起当年的那份荣光。
为了牺牲的战友,老兵们想看看。
王亮,这位当年的指战员,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回忆。
“节目的开始,先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是电视剧《特种兵》当中的一段。”
王亮刚刚说罢,屏幕上便切出了视频。
《特种兵》的第十三集,何大队向孤狼b组回忆雷克鸣那个片段。
文艺兵雷克鸣同方峻参谋长的交集。
何大队:“如果说第二天早上老方能安然回来的话,就不会有下面的故事,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国陆军上校特种部队部队长雷克鸣,或许他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狼牙大队指挥部。
通讯兵用步话机呼叫着:“102,102,这里是狼穴,请迅速报告你部伤亡情况。”
另一边,是到前线执行任务的方峻参谋长。
方峻:“狼穴,狼穴,这里是102,我们中计了,我们中计了,这是个埋伏,电台报务员已经阵亡了,我们被包围了!”
何大队从通讯兵手里夺过步话机,道:“102,102,我是狼头,立即突围撤离。小高他们已经在去的路上了。如果你突围不了,请再坚持一个小时,就坚持一小时!”
另一边,方峻:“我部一半已经牺牲了,剩下的战士大多重伤,让小高回去吧。我们。。。。。。我们回不去了。老何,帮我照顾好我女儿,这是我最后一次通话,我马上会砸掉电台与敌人血战到底。”
“我们不会有一个被俘虏,最后一颗子弹,我会留给我自己!”
“通话结束,完毕!”
何大队:“102,102。”
无论何大队怎么呼叫,另一头都没有了动静。
最后,赶去支援的战友把他们的遗体抬回来了。
可是参谋长方峻的头不见了。。。。。。
剪辑的这段视频播完,坐在观众席最前排的老兵们都忍不住抹眼泪。
王亮重新回到舞台中央,道:“或许大家都以为这段剧情是导演和编剧臆想出来的,但在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历史上,方峻参谋长,确有其人。”
“今天的《国家英雄》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舞台骤然变得漆黑。
呜呜呜——
呜呜呜——
一九八六年九月,冀省完县火车站。
一对军人夫妻在做最后的告别,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4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的丈夫即将搭乘火车南下作战。
同为军人的妻子在给丈夫整理着衣服。
“老婆,我走了,照顾好咱闺女。”丈夫抚摸着妻子的脸颊,深情地说道。
当时,女儿刚刚满两岁。
丈夫的岳父就是时任114师的副师长,他大可不去前线的。
但他主动申请,要到祖国的南疆去战斗。
“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妻子并没有哭,微笑着,笑得很灿烂。
因为她也是军人。
咔嚓——
在车站负责拍照的记者记录下了这一幕,这注定成为永恒的回忆。
最后,这对军人夫妻互相敬军礼,再见!
车站人山人海,不少前来送别的群众。
当中,有很多人是专门来送这位军人的。
并不是因为他是军官,更不是因为他的岳父是副师长,只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有一位大爷,得知他要去前线,当天去水库专门抓了一筐他最爱吃的新鲜鱼,煮了十斤鸡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185 403行动
0185403行动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租了一辆三轮车,从百里以外的曲阳赶到完县火车站。
为什么?他们是亲戚?
不。
当初这位军人所在的侦察连在曲阳一带驻训的时候,就住在这位大爷家中。
大爷的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军人便像亲儿子一样关怀和照顾他。
挑水、劈柴、做饭、理发,咱们当兵的人都能干。
大爷一岁的孙子长了恶性肿瘤,没有钱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