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秦秀才胸怀天下,一心为民,李某佩服之至!
只是第一步要降到何种程度妥当,云哥儿请明言?”
虽然对秦秀才的谎言有所腹诽,但马屁该拍还得拍,谁让他们掌握主动权?
另外价格变动,涉及到利益,李惊蛰自然要问清楚。
“洗衣皂限价六十文,秦家作坊给你的价格则降为……降为四十文。”
张云咬咬牙闭着眼睛闷声说道。
他的心在滴血,可想到兄长所说,眼光要长远,做人要大气,他的心里稍微好受些。
纵使如此,他还是把价格擅自提高十文,而不是早就商议好的三十文。
“可行!只是沐浴皂一事如何说?”
李惊蛰倒是相当干脆,立马答应。
毛利百分之六、七十的生意可不多见,何况还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足以抵消降价的利润,薄利多销亦可。
他的算盘打得门清,只是对于沐浴皂的事情还是相当执着。
概因对他而言,沐浴皂不仅能产生巨额的利润,而且还是他结交达官贵人的工具之一。
生意做得越大,自然需要打点,朝堂上也必须有人罩着。
“薄利多销是商业中的一种手段,奇货可居何曾不是另外一种手段?”
张云笑语晏晏,直接把当初秦浩明对他讲的话,原原本本引用,连口气语调都有几分相似。
李惊蛰蹙眉思索,继而抚掌哈哈大笑,“秦秀才能文能武也就罢了,不意在商业上也如此精通,李某叹服!”
李惊蛰是真服了秦秀才,之前已经跟他约定保密条件,谎称从海外贩售。
货物正被大明上流社会认可之际,按常理应趁势追击,借机大赚一笔。
可他偏反其道而行之!控制货源,造成市场上沐浴皂短缺。
另一边却把洗衣皂低价卖给平民百姓,这让一贯高高在上,视百姓为黔首的达官贵人认为洗衣皂是下等人使用,愈发凸显出沐浴皂的高雅及难得。
如此一来,再配以自己的宣传,岂不是可以任意喊价,并且还可说得上是照顾,平白落得人情。
李惊蛰越想越觉得秦秀才布置深远,手段高超,重要的还是让人无话可说。
毕竟海路的生意原本在时间上就没有定数,搪塞的理由都不用准备。
奇货可居,高!实在是高!
张云看李惊蛰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原先有点轻视他的小心思也收起来。
要知道自己可是在兄长的解释下,方明白其中的曲折之处。
而这个李胖子却只是稍微思索就明白,委实强过自己甚多。
“如此,那沐浴皂就无需限价了吧?想必秦家作坊也不会就地起价吧?”
现在轮到李惊蛰笑得有点蔫坏,趁机调侃张云。
此次过来的目的已经达成,必须巩固双方的情谊。
结人于未发迹之时,一贯是李惊蛰秉承的理念。
虽说目前秦家作坊属于弱势,但秦秀才崛起的速度不可谓不快,甚至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好在之前双方相处不错,稍微加把劲,交情还能加深。
“起先带你参观的流程,兄长说叫流水线作业。
每个工匠只需负责其中一个环节,既能增加作坊的速度又有利于保密,防止流程工序外泄。
李兄家族的作坊不妨借用一下,应该有大效用。”
张云白了李惊蛰一眼,并不理会。
而是指着新建的作坊厂房,淡淡的对他说道。
“是及,是及,确实对提高效率有帮助,谢谢好意!”
李惊蛰表面上淡然,其实内心却很感动。
这时的作坊与作坊之间,但凡有一些先进的工艺或流程,彼此都是敝帚自珍,绝不会告之与他人。
而张云却刻意提点他,明显是得到秦浩明的授意。
瞧这情形,对方也是真心相待,而不是自己剃头担子一头热。
信任,是今后合作愉快的基石!
夜深人静,冷风嗖嗖。
紫禁城,乾清宫内,勤政的大明天子崇祯坐在御案前,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卢象升快马报捷的塘报。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建奴阿巴泰携一万正蓝旗骑兵进犯赵县,并与当日安营扎寨。
卑职率领众军将士严加防守,幸有宣府指挥佥事秦浩明献策,用火药炸营。
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虎大威协同作战,宣府参将张松荣、宣府游击戚纲等奋死厮杀(另附有功将士人员名单),与当日夜晚袭击敌营。
建奴猝不及防,死伤无数。
卑职随即传令各将乘胜追杀,有进无退。
托今上洪福齐天,此战实乃惊天大捷,建奴仅余四百多骑走脱,其它皆当场被击毙……
现计有建奴头颅九千四百首,其中包括建奴贝勒阿巴泰,其它建奴将领头颅……
此次大捷,当以释今上之忧,解京畿之围。
卑职建议兵部立马制定计策,如何一鼓作气,全歼犯我大明疆域建奴,则天下大幸!苍生大幸!大明大幸!
另卑职已经派此次首功之臣秦浩明进京献俘,以慰今上之怀。
幸逢冬至将至,当以敌酋头颅告慰历代圣君,扬今上声威于大明,振奋朝臣抗击建奴决心。
未尽事宜,容后再禀。
臣总理天下兵马大元帅、督抚宣大总督卢象升启顿首!”
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塘报,详实的叙述了此次大捷的全部内容。
包括此次战斗是怎样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敌我双方各自出动多少兵力?规模多大?范围多广?在什么地方交战?敌我双方各死多少?战果如何等等?
崇祯贪婪的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双手颤悠,犹自捏着塘报不肯放手。
“大捷!惊天大捷!一万鞑虏头颅,建斗没有辜负朕的厚望!”
崇祯喃喃自语,眼中尽是欣慰。
若是冬至之日,在历代先祖面前,用建奴人头祭奠祖宗,那是何等美妙之事!
可是想起下午大学士杨嗣昌的话,他的心又有几分犹豫,一时不知如何抉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八节 进京献俘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今虽托陛下洪福,卢建斗有幸歼敌近万,恐也多有损伤。想必是隐匿不报,以取悦陛下。
可建奴尚有七万铁骑盘桓在京畿附近,其境内尚有控弦之士几十万。若陛下强行举行献俘仪式,恐刺激建奴。
要是他们不计一切,大举南下,不仅和谈不成,怕是也难以抵挡建奴兵锋之利。
依臣之见,万万不可逞一时之快,置国家于水火兵戈!”
唉!
崇祯长长叹气,胸中郁郁难平。
从十七岁登基,至今十一年。
初登帝位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藐视唐宗宋祖,想要和一帮大臣共同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力挽大明于狂澜之中。
可身边别说什么经邦治国的王佐之才,就连稍微能合他心意的人都没有。
好不容易有卢象升和杨嗣昌稍微顺眼,偏偏他们又水火不容,相互构陷。
身在帝位没有一天是快乐的,等待他的只有日复一日无穷无尽的奏章、廷议、召对、日讲经筵。
同时,前线不断溃败的战报和国库空虚的奏疏也摆满了他的御案,难啊!
崇祯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自小袭信亲王,长期的呼奴喝婢使得他性情严急苛刻,刚愎自用。
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危险处境让他敏感多疑,过分自负,但在紧要关头却又总拿不定主意。
“陛下,要说这个卢总督也真有些本事!
老奴记得前些日子,他曾上奏说要大败鞑虏,并以性命担保,想不到才短短几天时间里,竟然一战歼灭近万鞑虏。
且有一个贝勒、几个固山额真、几十个甲喇额真头颅,此等大捷近几年何尝有过?
便是当初宁远大捷也没有此战消灭的鞑虏人数多。
要是让京师臣民知道,必举国欢庆。”
王承恩看见崇祯皇上长吁短叹,左右为难,想了想,还是走上前说了这番话。
与刘瑾、魏忠贤这些祸国祸民的太监不同,王承恩是个忠贞不二,且有民族气节的一个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李自成打进京城,满朝文武改换门庭之时,依旧无怨无悔陪崇祯吊死煤山。
“王伴当,朕也知晓。奈何兵临城下,左右为难!”
也就是身边亲近的太监,崇祯才会露出他的软弱一面。
“老奴倒是觉得卢总督说得对,城下之盟,春秋耻之!”
既然已经说了开头,接下来王承恩也没有什么好顾忌。
杨嗣昌有私心,他是知道的。
朝廷对建奴屡战屡败,整个大明人心士气全无,难得有一次大捷,这是机会。
作为久在身边的奴才,他多少了解崇祯帝的性格。
崇祯悚然而惊,他是个极为自负和在意名声的人。
有一次御史王宗把他比作汉文帝,原本是马屁之言,但崇祯听了十分的不高兴。
他认为汉文帝只是一个中等的皇帝,觉得和自己比根本不值一提。
还有一次吏部给事中杨河提到了唐太宗,崇祯说:“唐太宗扫荡群雄,我自愧没有那样的才能;但要说到闺门无序,家法败坏,我还羞于与他相提并论呢。”
其实就是得唐宗宋祖之类的人物也比不上自己。
这次议和之所以偷偷摸摸,不敢公开支持杨嗣昌,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不错,朕原本也是这样想,险些被杨文弱所误导。
以打促和,也不失为一条好计策!”
“陛下圣明,乾坤独断!
臣子的建议千千万万,陛下知道哪一条是对的,哪一条是错的,便是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