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原本不许饮酒,可是今天恰逢阿巴泰五十岁大生日,顾有此举。
“来来来,今日先小酌两杯,等明日拿下赵县,斩掉明狗兵马大元帅卢象升的头颅,再和众位兄弟畅饮。
说起来,还是领兵在外厮杀才是我的宿命。”
阿巴泰虽然已经五十岁,可是常年征战,身材依旧壮硕。
手里举着劫掠而来的大明瓷杯,一口饮尽。
对阿巴泰来说,栉风沐雨的军旅生涯,刀枪剑戟的阵前厮杀,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
而在衙门中正襟危坐,应对烦琐的公务,却令他英雄气短。
崇祯四年,鞑酋皇太极仿照明朝制度设立六部,阿巴泰奉命执掌工部。
但他的工作多有疏漏,让皇太极大失所望。
皇太极批评说:自设六部以来,礼、刑、工三部办事多有缺失,至于工部更不及他部。
这都是贝勒才短,承政疏忽,启心郎(辅佐贝勒、尚书的官员)怠惰所致。
工部负责工程建筑,少不了销算各种账目,这令阿巴泰感到头痛。
他甚至连工部的衙门都懒得去,至多在府第中敷衍了事。
皇太极的批评,说明阿巴泰在工部少有建树,很不称职。
“贝勒爷说得好,大明军队孱弱不堪,最好趁着大军未至,明日我们先博得头功。
斩杀明狗兵马大元帅的功劳,怎么样也能让贝勒爷再往上走一步。”
正蓝旗固山额真莫木耳一向和阿巴泰交好,深知他的愿望,才这样说。
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称帝改元,定宗室世爵,幼弟多尔衮、多铎及子侄辈的豪格、岳讬都晋封亲王,阿济格也晋封为郡王。
阿巴泰是众位兄弟中的长者,封贝勒爵,只是在贝勒爵位前加上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的美号,以示差异。
与亲王比,贝勒爵位整低了两级。
对此,阿巴泰心怀芥蒂,对皇太极总有抵触。
果然,莫木耳话音刚落,阿巴泰便恨恨的说道:“明日大家督促旗人给我拼命些,争取一战而下。
此次多尔衮的正白旗莫名其妙损失一个甲喇额真,居然要明狗通报才知晓,真真是丢人。
自打父汗起兵以来,南征北战几十年,何曾有成建制的甲喇额真被明狗消灭?
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我看到时皇太极如何说去。”
说完,直接是三杯酒下肚,并且把酒杯重重的摔在地下。
说起这个饶余贝勒,是阿巴泰心中的痛楚。
皇太极称帝之初,封赏诸贝勒并赐宴。
赴宴的诸贝勒中,地位最显赫是代善、莽古尔泰、阿敏、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
阿巴泰虽已四十八岁,因只是个贝勒,座位排在了诸和硕贝勒以下。
眼瞅着诸弟侄觥筹交错、开怀畅饮,他深感脸上无光,心中郁闷不乐。
回到府第,不禁对属下大发牢骚:“今后我再不赴宴!
战则我披甲胄而行,猎则我佩弓矢而往,赴宴而坐于子弟之列,我觉可耻。”
努尔哈赤生前,有蒙古亲戚来访,阿巴泰曾与四大贝勒一起出见。
如今随着诸弟侄逐渐长大,自己的地位却每况愈下,岂能让他没有怨言?
哪想到这句话传到皇太极耳里,竟然命令其他几个贝勒来数落他。
就连一向和皇太极不和的多尔衮,居然也教训他并且说道:“你在此之前连与五大臣一同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德格类、济尔哈朗、杜度、岳讬、硕讬,早已参与议政,你却不在其中。
因你在诸位兄弟之列,父汗拨给你六个牛录的属民,才有了贝勒的身份。
今天你想欺侮谁?
我和阿济格、多铎都是父汗分给的全旗之子,诸贝勒又比你先入八分之列。
你今为贝勒,心犹不足,还想与三大贝勒并列,扰乱朝政。
如果你当了大贝勒,岂不更生称汗的念头吗?”
多尔衮此言,让阿巴泰气愤莫名,却又无从辩解,内心自然把多尔衮恨之入骨。
你要拍皇太极的马屁,干嘛找我垫背。
所以这次他听闻多尔衮被明军歼灭一个正白旗的甲喇额真,他心里便活动开来。
向入侵明朝的主帅岳托,自告奋勇担当先锋一职,为的就是把卢象升剿灭,狠狠的打多尔衮一个耳光。
只不过他在打卢象升的注意,人家也在打他的注意,这就要看谁的手段高明了,谁就能笑到最后。(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八节 秦浩明的杀手锏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崇祯十五日寅时,这个时刻正是黑白交接,人最为犯困的时候。
兵法上这是劫营的最好时机,概因黎明前,天色即将由黑转白的这一小段时间里。
士兵们经过一夜的紧张值守,精神和体力已经疲惫到极限。
眼见天色就要大亮,敌人若是过来劫营,岂不是要把行踪暴露的干干净净?
所以这个时候,精神上就容易松懈。
而善于用兵的将领,就会抓住这短短一瞬间的松懈,迅速出动冲击敌营,攻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只不过劫营这种事情,也并非万能。
历史上劫营不成反被劫的事例,数不胜数。
这其中蕴含的风险,只有身经百战的将军才能明白。
此时的秦浩明全身着黑,潜伏在苍茫的月色之中。
前方,是鞑虏万人大营,宛如无人区一般寂静。
后方,是他从五千天雄军将士中挑选出来,没有夜盲症的一千七百名善战之士。
全幅甲胄在身的戚纲,骑在马上,率领大明健儿,屏气凝神,一动不动。
宛若恒古就存在雕塑,等待秦浩明的激活。
赵县城内,亦有从一万五千人中挑选出来的三千将士横戈待旦,在卢象升的带领下,摩拳擦掌等待对鞑虏的惊天一击。
热血在心中沸腾,一种天下在手的感觉,渐渐弥漫在秦浩明的心头。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远比热兵器更加惨烈,更能刺激男人的战斗欲望。
但是,冷兵器杀人永远没有热兵器杀人来得快捷高效。
可要是二者同时进行,那无疑是鞑虏的噩梦,大明的福音。
今晚,秦浩明就是打着劫营的注意。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还要让鞑虏的大营乱起来,或者说让鞑虏大营发生炸营。
军营是地道的肃杀之地,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
加之军队中等级森严、管理闭塞,平日全靠军纪弹压。
到了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每个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这时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就可以引爆营中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
士兵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就有人会抄起家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所以,炸营是任何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也束手无策的事情。
鞑子战斗不弱于天雄军,兵力也占优势。
如果只是单纯的正面厮杀,天雄军将士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并且有可能战败。
在秦浩明的心中,汉人的性命是比鞑子值钱的。
另外,作为后世的特种战士,傻傻的拿人命去填的战斗,他是不屑为之。
为了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秦浩明可谓是绞尽脑汁,早做谋划。
鞑子有鞑子的优势,但天雄军也有优势。
那就是战场是由他们选择的,为什么不能发挥主场作战的优势呢?
善于利用热兵器的威力,也是秦浩明作为特种战士的军事技能之一。
他的杀手锏就是火药。
对于火药的使用,秦浩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其他人比他玩得更溜的。
所以在鞑虏未抵达之前,秦浩明便把他们可能布置营房的地址悉数考察一遍。
赵县城池就是这么大的范围,相应的布置也显得较为容易。
秦浩明集中所有天雄军的火药,并且在“借粮”的同时,重点清空附近城池的火药库存。
不要说方圆三公里,便是赵县附近方圆近二十公里,秦浩明也早已经布下多个爆炸区,目的便是广撒网,多敛鱼,抓住一个是一个。
阿巴泰的营区下面,就埋着三个火药库,秦浩明要做的,不过是把它们引爆而已。
秦浩明弓着身体,几个跳跃便消失在无边的暗夜中。
旁边的董长青和余佑汉见状,也躬身朝不同的方向摸去,他们要负责另外两处的爆炸引线。
同时杨陆凯率领着一百五十名大明士兵,抬着木板和飞桥,悄然摸到鞑虏大营附近潜伏。
他们是为骑兵突击做准备。
鞑虏的营地外,有壕沟、拒马、铁蒺藜等等防守措施,过之不易。
这时就需要铺陈木板,把铁蒺藜钉走。架设飞桥,供天雄军将士战马越过。
黑暗中,秦浩明仿佛和暗夜合成一体。
此时,鞑虏营地安静无声,寂若无人。
唯有辕门前高高挂起的气死风灯,孤零零随风摇荡。
昏暗的光线,甚至连数十步外的沟堑,都不能映照清楚。
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秦浩明嘴边泛起一丝冷笑,鞑子们,爷爷的大礼马上要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自求多福。
火绳冒着丝丝的火花蜿蜒前行,向它的终点奔去。
“轰!”的一声惊天巨响,震得远在三百米外的秦浩明一个踉跄,差点坐倒在地。
现在的火药不能跟后世的黑火药或者tnt炸弹相比,秦浩明秉承着既然不能以质取胜,那就以量取胜的原则。
他把天雄军原先库存的火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