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铜钱又是另外一种制法,需要人工较多,技术含量要比这种铸造银币的办法简单的多,当然质量水准也相差的比较远。
铜币秦浩明并不打算投入太多,铜币是准备用来赚钱的,只要质量稍微好过普通的民间铸币就可。
阎应元高兴了一会,猛然警醒似的,他低声向秦浩明问道:“秦督,这银币若是在民间发行,定然会被觉份量不足,还有杂质,这……”
“谁告诉你要在民间发行?”一旁的秦浩明反问道。
放下手中这枚,又拿起一枚检视,见银币质量几乎完全相同,不觉又点了点头。
转头见一脸愕然的阎应元,秦浩明拍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说道:
“银币份量不足,要补足这份量就是拿大明银行的信誉来保证,保证就是这银币后面上的两个字。
一两是足额的当一两用,而如果一开始就在民间发行,就算我们在闽粤两省有极高的信誉,百姓和商人用起来定然也是疑虑重重。
既然如此,早期就不必直接发行出去,而是我们自己用。”
“原来如此。”阎应元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想明白。
洪迪新屈着手指算道:“诸位,军饷是大头开销,各家作坊的工钱紧随其后,这两样一年要过百万两。
如果发行这种银币来当工钱和军饷,光是这一块就省好几十万。
再加上工地上的民夫和建筑开销,这一块又能省下来不少。
为什么能省呢?这银币先不在民间发行,给咱们自己人,可以叫他们在总督府的商行用,银币一两就是一两的额度,这样保证了信誉。
咱们的将士和工人民夫都能用,大明银行收这种银币当然也没有问题,士兵和工人拿了饷银工钱又不是立刻就用,这就等于大明银行先向他们借支了银两……”
洪迪新把其中的关节之处向大家一一说明,然后把目光转向秦浩明。
秦浩明点点头,站起来亲自朝若有所悟众人详细解释,“诸位,本督来补充以下几点,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随着秦浩明的娓娓道来,众人总算明白过来。
原来,总督府内部的开销已经逐渐大到不能公开的地步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五节 大明银行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总督府的开销分为几个部分,将士们的粮饷补助是其一。各种作坊的工人民夫工钱是其二。还有正在建设的各类工地是其三。
可这三点,还远远不能说明总督府的开支情况。
船只和兵仗局的武器制造,这才是总督府的大头。
毫不夸张的说,总督府的一年开支,丝毫不比现在大明朝廷的开支少,甚至将来还远远不止。
这样程度的开销如果不能不善加利用,那就太可惜了。
可是,银币在大明银行开始之初,还没有充足信誉时,不可能对外发行。但在节省内部开销这一块上,却有着莫大的帮助。
尤其是在将士们和工人、民夫们拿了这种类似军票的银币,可以得到充足的货物,无形之中就替大明银行的银币做了最好的广告。
最多几个月,银币就必然在民间流传。一年之后,大明银行的银币在核心区域就能买到任何货物,当然雇佣人力是最大的大头开销。
而在日后,随着大明银行影响力的扩大,这种银币使用的地方就越广,大明银行获得的利润就越大!
而这些,必须取得将士们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总督府内部推行。
毕竟,在这之前大明朝廷也有做过此类事情,那就是发行宝钞,可惜因为大明财政原因,以失败告终。
“秦督怎么说就怎么做,末将坚决支持。”秦浩明话音刚落,亲卫首领浩子就立马大声囔道。
“就是,就是,末将相信秦督。”李想不甘示弱,跟着表态。
“末将支持!”
“学生赞同!”
……
俄顷之间,总督府嘈杂一片,都是表示赞同支持的声音。
秦浩明点点头,欣慰之余,也明白众人的态度。
不用于大明朝廷的复杂,总督府其实非常简单。
不论文武将校,基本都是自己提拔于微末。而且,自己已经给他们更多。
因此,他们有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抬手压下繁杂的声音,秦浩明说道:“感谢诸位信任和支持,本督没齿难忘,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下面请诸位站在总督府的立场,考虑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
半饷,徐鸿轩疑惑的问道:“秦督,请恕末将直言,不知银行是否钱庄的意思,可是成立钱庄,能挣多少钱?
其实,如果操作不好,也有人的钱庄是倒闭的。”
秦浩明大笑回答:“问得不错,其他人的钱庄就是钱庄,可本督钱庄没有这么简单!
别的钱庄最多就向人家收点手续费用,再则就是放一些利钱。本督的可不一样,一旦这个银行起来了,那才是财源滚滚来呢。
不要忘记,总督府要在江南一带大兴工商业,鼓励所有人开矿、建厂,进行贸易。
做生意,需要本钱的,哪里来的本钱?
商人自己未必就有那么大的本钱,这个时候就是咱们这个大钱庄发利市的时候了,你们想一想,其他的钱庄有我们这么多的本金吗?
有我们这么好的信誉?即便是我们的利率高于其他钱庄,商人们也愿意向我们借贷,因为总督府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而且,我们接受商人存入的银两,不收费用,还要给他们一点蝇头小利。这样的话,民间的银子会源源不断的存入咱们的银行。
多了不敢说,单单江南一地,我们就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吸收上千万两白银的本钱,有了这些本钱,咱们做什么都不用怕!”
吴锋摇摇头说道:“秦督,即便是如此,那我们又如何能够有高昂的利润呢?您还要给存钱的利钱,那我们的利润岂不就更低了?”
“不然!”秦浩明摇摇头,说道:“这仅仅是第一步,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手中掌握着上千万两白银,将票号开遍全国各地,那是不是富可敌国?”
阎应元点头道:“当然,绝对是富可敌国了,单单是现银,没有哪个人有这么多的银两?”
“这就回到本督起先所说,只要我们掌握了上千万两的白银,那本督就改革币制,将咱们大明铸造货币的差事揽下来。
由我们承造大明的所有货币,未来将不会再有金锭、银锭了,而是金币,银币,或者是铜币。
我们收回金银,然后改铸成色较低的金银币,其中的差异可就大了。
一个银币我们可以从中赚取四钱银子的价值,发行一千万枚银币,那就是四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只是……只是……”李守业支支吾吾一会,终于咬着牙齿说道:“秦督,铸币那可是朝廷的事情,私自铸币,那是要抄家灭门的!”
秦浩明大有深意的看他一眼,笑道:“当然,私自铸币,当然是要抄家灭门的,但是如果是朝廷允许呢?那岂不就是没事了?
只要我们的钱庄壮大起来,本督有绝对的把握说服皇上进行铸币的改革,嘿嘿,到时候,单单是铸币一项,这个钱庄每年的收益将会吓死人……”
秦浩明说的不错,虽然现在大明朝听起来穷的叮当响,但是不等于民间没钱。
虽然禁海令还没有完全解除,但是民间经济依旧十分的活跃,民间蕴藏着大量的财富,现在秦浩明做的就是要将财富完全激发出来!
而建立银行就是他激发民间财富的第一步!
“秦督,那咱们赶紧动手啊?”
李想急声说道。
他当然着急,因为他知道,秦督如此说,这里面绝对有他们的利益。
秦浩明横了他一眼,戏谑他说道:“你有银子吗?你有多少银子?”
李想脸色一红,嗫嚅道:“秦督,末将……末将积攒……三百多两,要是……要是……”
众人再也不能自制,纷纷哄堂大笑。
只有李想红着脸,搔着头,半饷也跟着众人嘿然笑起来。
“好了,都别笑了。”秦浩明忍着嘴角的笑意,看看李想这货,转头对着其他认真说道:“李千户没有说错,本督还真要他这三百多两纹银!
还有你们,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想法?此事他们能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字蓦然响起在总督府上空,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很奇怪,徐鸿轩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暗卫出身的新任南洋局长,平日里听得最多的就是要奉公守法,手切莫乱伸等之类的警示,却唯独没有听说过什么想法二字,而且还是秦督大人亲口说出。
小则一两百万,大则上千万银两的钱庄,难道真如秦督所言,靠他们在场的几十人三五百两募集不成?
应该说,总督府的饷银不可谓不高,在场的每位基本都领双份俸禄。大明朝廷是一份,总督府的补贴又是一份。
像他和李想等人从头跟随秦浩明的亲卫将领,已经多少都有些积蓄。长久以往,足以让生活安然无忧。
可那又怎么样?
撑破天,他们能凑集一万两就不错。当然,如果年底能分赃的话,或许数额可以提高不少,但也只是车水杯薪而已。
秦浩明瞧见在场众人满脸愕然,目瞪口呆,低声私语,没理会众人说的话,只是等各人的情绪调动起来,看看差不多了,便微笑着伸手,在半空按了按。
仿佛有个开关一样,屋子里一下子鸦雀无声。
“一个团体,最害怕没有大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