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中董长青、张云、余佑汉、卢欣荣俱是书友人物扮演。
请大家把名字和性格稍微描述,在书评区或者作品简介中的qq号留言即可!
特别是书友140430170321537、紫枫云松、蓝冰封神、远山的风、160823222、屠胡冉闵、白色宇宙风17、阿杰阿轩阿心等人,几乎每天投票,可由于不知真实名字,故而没有采用。期待众位加入。
暗卫:将分为好几个部门,例如情报、行动、检察、军情、审查内务等。
天雄军团:冷兵器和骑兵为主。
狼啸军团:热兵器、御林军。
汉骑军团:以火炮为主。
虎鲨军团:大明海军。
皇家商团:类似国企,行商天下,贩卖主角发明的新商品。属于文武军功集体,保障他们福利,避免从大明社会中向百姓索取。
诸位可依据自己的爱好自行选择军种,但战争有风险,阵亡不可免,请诸位有心理准备。
死后依据功勋及爵位近华夏忠烈祠,享受大明子民香火,万代敬仰!
活着的开国文武百官,进凌烟阁,造画像,赐爵位,有封地,封妻荫子至三代。
希望与诸君共同努力,让大汉的旗帜飘扬世界各地!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零九节 挖墙脚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圆月皎洁,高悬天际,让独石口毅发显得幽静清冷。
此时此景,若是文人墨客在此,携一古琴,抚一首名曲,该是何等惬意逍遥。
奈何独石口乃边军关隘,俱是赳赳武夫,自然无此情趣,所谈也皆是打打杀杀之事。
“独石口处在冀北山地与坝上草原的交界线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望云古道由草原进入山地的隘口,更是大明宣府防御辖区内北路防区须倾全力而防御的关口。
而沿此蜿蜒前行,山海关乃关内外交通枢纽,地势最为重要。建奴兴起后,以此地驻兵最多。
设总兵和经略负责镇守,驻守边镇的军队称为边兵。总兵官领正兵,副总兵领三千人作为奇兵。
游击也领三千人往来防御,为游兵,参将则分守各路要塞,东西互相策应,为援兵。
秦督若是想长途奔袭,殊为不易。且一路上关隘众多,地势险要,对骑兵的要求非常高。
若此,兵力少,有被敌人围歼的危险。兵力多,肯定失去奇袭的效果,没有意义。”
张松荣驻守独石口经年,和戚纲二人配合防守北路,任务最为艰难。
也正因此,对宣府边镇的整个防御了如指掌。
“如此看来,想要再立奇功恐怕难矣。”
秦浩明双手把臂,在他看来简陋至极的军用地图前走来走去,脑海里却高度盘旋,如何才能有点收获?
否则,三五个月转瞬即过,岂不浪费时间?
不过对于张松荣,他却动了心思。
作为跟随卢象升重新创建天雄军之一的元老,张松荣除了在军中威望极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练兵,尤其是训练骑兵。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玩些战术战略可以,可是训练冷兵器时期的骑兵,单是排兵布阵便难倒他矣。
当然,如果是训练热兵器队伍,则又另当别论。
“张将军,训练一支骑兵队伍要多久?和鞑虏有些什么分别?”
此次作战,自己都是捡现成的便宜,且都是天雄军的精锐,故而才有此惊天大功。
若是让自己训练骑兵,养马都不会,如何谈及训练?
可骑兵在这个年代,委实缺不了,即使有火枪大炮。
除非跟大明一样,被动防御。若是想要追击打歼灭战,没有骑兵队伍,无异于痴人说梦。
“秦督,这里面要分几种说法。”
说到骑兵,张松荣独眼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整个人身躯一挺,焕发出慑人的丰姿。
“大明骑兵主要用途是抵御蒙古和建奴骑兵,而不是凌虐步兵。只要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练兵时才不会徒耗无用功。
而蒙古和建奴骑兵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蒙古骑兵灵活,速度快。
建奴骑兵在骑术上多有不堪,甚至比不上大明军队。但他们军中身披重甲,悍不畏死。
相同地方在于,他们都是从小练习射箭,这方面大明军队则远远不及。
故而,末将首先是训练大明将士骑马砍杀本领,特别是砍杀敌人的骑兵。
然后是尽快转弯本领,具体就是最后一排向后转,第二排向后转,以此类推,一直到头一排向后转。
这是为了还击敌人骑兵集群从后面袭击我军骑兵集群,要具备类似步兵单兵原地向后转的能力。
做到这两点,需大半年至一年左右。然而也只是勉强成军,有一战能力而已,难称精锐!”
张松荣将大明、蒙古、建奴骑兵三者相互比较,听其语言中对蒙古骑兵最为推崇。
秦浩明点点头,他其实明白其中的区别。
大明是农牧民族,蒙古是游牧民族、建奴是渔猎民族。故而,要论骑兵全面性,自然是蒙古骑兵胜出。
在没有得到蒙古草原之前,建奴比大明还不堪,整天在山里打猎,水边捕鱼,何曾有骑兵一说?
“那如何能称精锐?要多少年才能训练完毕,并且成军?”
秦浩明继续问道。
“好的骑士,上马不踩镫,一跃而骑上;下马不踏磴,—跃而下。
由甲马换乘乙马,勿需先下甲马再上乙马,只要跳跃—下就可完成换乘。
另外,世人皆知,将士在马上、远不如在地上稳重。
马一旦走动或狂奔,特别是在越天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之际,仍能稳坐在马上,才算得上好骑士。
为此,在马上颇需要掌握平衡的锻炼,否则就有落马的危险。
大明某些不经严格训练的骑兵,临战前因紧张、害伯而落马者,有之。
战马急速前进中由于平衡不当而落马者,亦非罕见。
战斗中仅几个回台,因抵挡不住猛烈打击而落马者,多之。
种种现象均说明其骑术之不精。
骑兵不仅需要稳固地骑在狂奔于坎坷之途的马上,而且在马身上还得活动自如,练就—套复杂的动作。
如向前后左右开弓射箭;挥动武器,稳准狠地打击对方。
对于敌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够稳妥地躲闪避或档或拨或架。
如此,方能称之为精锐!可必须得三五年的功夫,才能有此境界。”
张松荣对骑兵的见解委实深刻,句句精彩。只是一句三五年功夫的话,让秦浩明脸色黯然,心情低落。
是啊,千万不要全盘模仿游牧民族,一则没有那么充分的骑马练习时间,二则也没有那么多战马资源。
蒙古人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一句妄语。
不分男女,自幼就练成一套马上的活动本领,不鞍而骑并不稀罕。
他们甚至能在马身上连续活动两昼夜,趁马吃草的机会,坐睡在马背上。
另外,战马的损耗委实太大,没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供应,骑兵队伍的规模终究有限。
所以说敌酋皇太极的战略眼光委实高明,不顾一切的攻下蒙古草原,并且和他们时代联姻笼络蒙古人。
既获得优良的骑兵,又得到源源不断的优质战马。
否则,深山老林中,何来的战马?又如何有建奴的重装骑兵?
“不过秦督也无需忧虑,要是面面俱到,各种战术动作齐全,委实不易,甚至时间上也不允许。
但是我们大明骑兵不需要向蒙古骑兵一样,只要分成若干个群体,各自有侧重点地训练相应战术动作,再加以配合使用,则一二年便可为精锐。
至于分成几个群体,每个群体各自侧重点是什么?
甚至个别战术动作各个群体全都根本无需练习,末将心如明镜。”
张松荣整个人散发出强烈的自信,侃侃而谈。
“大善!”秦浩明双手拍掌大声赞道。
华夏人才何其多也,可总由于各种原因惜被湮没。
便如眼前张松荣,随着历史上卢象升死去而籍籍无名。
可卢象升乃文人将领,靠看几本兵书是无法训练骑兵的。
可想而知,卢象升作为统帅,负责协调朝廷经费、粮饷、战马等高端事务,而具体的事情肯定是由张松荣来完成。
从天雄军将士的口中,便可知今日他这番话绝不是纸上谈兵。否则,便没有天雄军今天的战斗力。
如此大才,只是一个区区参将,驻守独石口经年,岂非浪费?
就是他了,未来自己军中的骑兵总教头,无论如何,一定挖到自己的夹带里。
“现今大明,可否有可能组建当初大汉无敌铁骑?”
得陇望蜀,秦浩明微笑着继续考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节 图谋马市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今人古人并无分别,无非拼死训练而已。
纵观历朝历代都有善骑射者,虽有一定的身体素质,但长期而又认真、严格地训练毕竞是主要的。
他们练骑术,练臂膊,练视力……。”
张松荣嘿然而笑,一一举例说明练习项目。
“当然,要这样做,朝野上下的支持必不可少。若是如大明这般崇文抑武,想恢复汉家雄风绝无可能。”
说到最后,张松荣斩钉截铁做了总结。
剑不磨不利,兵不练不精。
旁边的杨国柱和阎应元听完皆默然,大明两百多年的国策,使国人早已锐气逐渐自我消减。
不要说和汉唐相比,便是和太祖时期也不可同日而语。
“练习不勤,则技勇艺疏。军队训练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