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嗣昌近年仗着天子宠爱,嘴里说着无朋无党,实则暗中结党营私,只是蒙蔽今上而已。
却是不知,这次是否会弄巧成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一节 周皇后的智慧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秦浩明在见到王承恩亲自出马,就大抵明白崇祯复杂的心情。
无论是自己还是攻讦自己的御史言官,崇祯皇帝都没有完全信任,故而命王承恩押解进京问话,其目的是在保护他。
如此看来,凭借此次建奴寇边之军功,自己已经简在帝心。
锦衣卫的赫赫威名,早已随着岁月的流失,无复魏阉时期的凶名。
兼之济南府百姓群情汹涌,众人竟被堵在省府衙门寸步不得进。
知晓崇祯心思,秦浩明底气充足,心内无惧。笑语晏晏走出门外朝四周百姓行礼,恳请众人勿陷他们于不忠之地。
济南百姓闻言皆默然,无言让出一条仅一人宽的小路,更有些妇人暗自哆泣抹泪,让场面竟有几分悲壮感人。
可落在暗自观察的王承恩眼里,则是另一番味道,此子识大体,忠心皇上。
当值的锦衣卫穿戴着饰以小旗的头盔、对襟的罩甲,腰间悬挂宫禁金牌和佩刀,手持斧钺,威风禀禀的押解着三人朝京畿奔驰而去。
一路上,秦浩明还饶有闲情逸致和卢象升探讨,缘何不可一世的锦衣卫天子亲军竟然沦落到捕头待遇?
秦浩明所言委实让卢象升哭笑不得,更是暗赞他有异于常人,值此时刻福祸难料之际,居然风轻云淡,笑看人生。
试问,天下几人可以淡然处之?
进入皇城,未及休息,王承恩先带着卢象升觐见崇祯皇帝,让秦浩明在乾清宫暖阁等候召见。
至于颜继祖则暂时押入刑部大牢,等待事态进展。
宫门口有一个当值的小黄门,负责看管朝廷“重犯”。
既来之则安之,大内皇宫也不是随便可以进出。秦浩明背负双手,索性仔细认真观察大明历代皇帝安居办公的地方。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以扩大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
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四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皇后娘娘驾到。”
一声破锣的公鸡嗓音响起,门口小黄门跪伏地下,秦浩明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正在犹豫间是否下跪迎接,周皇后已经在宫女的搀扶下跨进暖阁中。
“本宫特意来看看威震大明的少年将军,秦将军无需多礼。”
周皇后披着霞帔凤目涟涟,观之秦浩明年方弱冠,唇红齿白,斯斯文文书生气。
更兼此时有些手足无措的模样,仿佛普通市井间的后生小哥,缘何是声震大明杀人如麻的少年将军?
真是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谢过皇后娘娘。”
周皇后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秦浩明眼角一扫,作辑行礼间看了个真切。
这位周皇后实际上比崇祯皇帝还受人尊敬,她曾多次劝诫要善待子民。可惜崇祯始终认为自己被天下人所负,最后民心大失。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命人赏了一个锦墩给秦浩明坐下,周皇后端庄娴雅自顾坐在暖阁正中御塌,举止优美。
崇祯接人待物及其处事一向刚硬,失之以柔和。故而,极易让文臣武将心生怨恨。每到此时,总是周皇后出来转圜一二。
此次建奴寇边,秦浩明居功至伟,再无第二人与之争锋!
然朝廷封赏未定,御史言官却纷纷群起而攻。她恐秦浩明年轻气盛,不堪忍受,故而今日过来安抚。
“若是能如此,自然是好。可清浊却需自辩,方有今日在此面见天子,不意先得皇后娘娘教诲,一饮一啄,岂非天意?”
秦浩明语气无喜无悲,波澜不惊,难得小小年纪,城府稳健,周皇后竟然不知他的真实想法。
此言顿时令周皇后啧啧称奇,不由暗叹此子能够成为一方将帅,威震大明,实非侥幸。
她过来没有其他目的,崇祯皇帝和卢象升原本君臣相宜,之前却因和议问题有所争议。
如今建奴北逃,可谓大功告成。理应多点时间,让他们君臣二人借此机会交心,抹平之前的间隙才好。
知夫莫若妻,以崇祯的性格,想要让他在尚有疑虑的情况下,对秦浩明有优待那是几无可能。
可偏偏秦浩明不同常人,惊才绝艳横空出世,建不世功勋。
更难得的是,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他无党无派,孤身一人,出身寒门,没有高楼门第之见,可谓白纸一张。
此等人才,必须成为皇上的左膀右臂。故而,她亲自出马安抚,以免让人心寒。
“如此说来,戚小娘子和柳姑娘真是好福气,得觅如此佳婿,夫复何求?
可若要说起来,倒是柳姑娘慧眼识珠,独具慧眼。在秦将军尚是落魄士子时,便一眼相中,你可切莫辜负人家。
到时本宫要恳请皇上,赐其诰命,成就一段佳话才可。”
周皇后和声细语,没有讲什么政治,只是家长里短,款款而谈,让人如沐春风,并无半分上位者的盛气凌人。
“感谢皇后娘娘,却是不敢!
若得有情人,愿为田舍郎。朝牧青牛去,暮采野花回。”
秦浩明脸色微红行礼致谢,对于男女之情不知如何说,索性诗以明志。
不过,周皇后如长嫂般的殷殷细语,让他心中暖流阵阵。
“娘娘,皇上有请秦将军觐见。”
二人正相谈甚欢之际,秉笔太监王承恩轻轻由侧门步入暖阁,低头禀告。
“秦将军,那本宫便不打扰,你跟皇上好好说清楚事情真伪即可。
大婚之日,本宫有礼相送。”
周皇后一看天色已暮,不知不觉二人已经聊了足足有一个时辰。
微微展齿一笑,吩咐秦浩明注意,便带领一众太监宫女袅袅离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二节 胆大包天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皇上和卢督沟通得不错,心情甚好。秦将军无需担忧太多,诉清实情即可。”
王承恩小心上前两步,低声对秦浩明说道。
秦浩明点点头,目露感激并且颇为感动。
纵观大明宦官中,只有王承恩才是真正忠于崇祯皇帝之人。
除了煤山上生死相随外,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围京城时,也是他在宫门咬指尖代崇祯写血诏:
各路上众总兵细听根苗,李闯贼犯神京江山不保,眼见社稷付与水漂。
望众卿秉忠心星夜来到,统雄兵与李贼速战交。但愿得兴义师把贼来扫,凌烟阁绘图青史标名。
见秦浩明承情,王承恩内心欣慰不已。
他没有其他想法,自己的生死、富贵跟今上荣辱与共。值此乱世,大明需要将帅之才征伐四方。
他要做的,只是替皇上笼络人心即可,别无他想。
夜色蔼蔼,悄然一片,乾清宫内一灯如豆,地下崇祯俊拔的身影被拉得斜长,微微的烛光映着那张俏脸异常地冷峻。
卢象升则仿似老僧入定般,微闭双眼坐在御椅中一动不动。
此刻情形,若不是王承恩之前暗中透露消息,秦浩明一定会以为二人谈崩了。
而现在这副光景,不用说也知道,这是崇祯皇帝想给自己下马威,卢象升全力配合。
“微臣叩见皇上,宫内光线过暗,不利于身体健康,为国家社稷着想,恳请皇上加大宫中用度,增添火烛。”
秦浩明跪伏在地,言辞恳切,语气微黯。
“起来吧!”
秦浩明一句话,便戳中崇祯内心深处,故作冷厉的龙颜瞬间柔和下来。
朝堂大臣天天盯着内帑,皆言国库空虚,恳请削减宫中用度。然则对于兴兵以来,帑藏空虚的现实情况则闭口不谈,装傻充愣。
自己也算是个节俭的皇帝,内帑中没有一分钱是用在个人享受上。但满朝文武自诩忠君,却没有一人像秦浩明般说一句公道话。
王承恩取过火折子,亲自把另两个烛台也点上,屋内顿时亮堂起来,不复先前之清冷。
端坐如僧的卢象升心里暗自赞许,看来此子不单战场可以称雄,情商也足以应付波谲诡异的朝堂争斗。
秦浩明没有其他大问题,什么杀良冒功、护卫德王不利至死等不过是政敌攀附而已,自己已经替他向天子说明。
唯有掠夺德州大户钱财需要他自己解释清楚,毕竟其中的过程自己不知晓。
不过卢象升心里笃定,那就是纵使是真,秦浩明也不会贪墨钱财用于己身。
大节无损,其他小事尔!
“说说吧,究竟是什么情况?”
崇祯把御史言官弹劾秦浩明的奏疏单独罗列出来,检出其中罪责条款单独写在纸上,由王承恩递给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皆是无稽之谈!”
秦浩明只是随便绕视几眼,便放下手中的纸张,冷笑哼哼。
“感谢皇上维护微臣,讲完颜巡抚之事后,微臣自会向皇上解释清楚。”
出乎崇祯意料,秦浩明浑然没有把御史言官的指责当作一回事,反而要替颜继祖求情。
不过这小子也知道自己维护他,倒不枉自己直接押解他进京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