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浩明知道,在孙传庭为主的大明官军的强大攻势下,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在谷城、罗汝才在郧阳,分别接受了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
受“招抚”后,张献忠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不接受官衔,保持了独立性。
他把四万人的部队分布在总部谷城的四郊,分四营,各设一员大将率领。
在休整期间,集草屯粮,打造军器,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张献忠还经常请人给他讲《孙子兵法》,并结合战例,总结经验和教训,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很快打垮守备谷城官军,杀了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库纵囚。
明朝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
张献忠再起时,罗汝才、马守应部也起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献忠会合。
隐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
农民起义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烧起来。
可以说,如果真能在此时杀了张献忠,秦浩明相信大明必定可以暂缓一段时间,哪怕今后还有其他新问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而他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则是因为如果抛开张献忠反叛大明造成社会动荡之外,从他后期的表现来看,不失为一个抗清枭雄。
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
十一月,建奴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一面以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进剿四川,一面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劝说他归顺清朝。
诏书说:“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表示谅解,“张献忠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
并威胁说“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
然而张献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强了抗清的决心。这时,何洛会率领的清军被陕西的农民军所牵制,所以一直没有入川。
1646年初,建奴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
五月,豪格率清军攻占汉中。
1646年七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建奴,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
他对孙可望说:“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这表明了张献忠联明抗清的决心。
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
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建奴。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
此时,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投降了南下的建奴统帅豪格。
建奴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他们进入川北。
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张献忠发起突然袭击。
二十七日晨,建奴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部队相遇。
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军队马步兵分两面抗击建奴。
这时,敌酋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遣参领格布库等向张献忠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左翼。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建奴将领格布库等被张献忠的部队击毙,而张献忠部队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战斗中,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大王也。”清将急发暗箭射之,张献忠不幸中箭身亡,时年仅四十岁。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率领部队向贵州方向转移。
后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建奴,转战在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坚持了近二十年,直到建奴的康麻子初年。
至于建奴污蔑张献忠屠川事情,秦浩明则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那是历史已经被建奴纂改的缘故。
1646年,即建奴入关后第三年,建奴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宣称四川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建奴真正平定四川是在十三年后的1659年攻陷渝城(重庆),张献忠死后十三年,建奴才平定四川。
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清军在和谁作战?
可想而知而是四川人民和建奴展开了殊死搏斗,造成大量人口锐减的时间应该是建奴入川时期。
假如张献忠真如建奴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
那么,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又何需建奴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因此,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建奴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
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
为了隐瞒真相,建奴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当然,不可否认张献忠在四川时,手上也沾满了鲜血,但绝对没有像建奴征服全中国后所宣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杀光。
“此事朝堂早有定论,如果反复,岂不失信于叛军,有损大明威严,今后何人敢降?”
临了,卢象升一脸严肃摇头直呼不妥。
呼——
秦浩明长长松了口气,自己也说不清楚不知什么心情。
难道这就是后世大家喜欢大明的原因,正气大明吗?
有底线!有坚持!有原则!
可惜在乱世中有些不符时局发展需要,最终断送大明国祚。
罢了,现在自己人轻言微,左右不了事件走向,总不能无端告诉卢象升,张献忠、李自成等叛贼终将把崇祯逼死煤山?
那样估计他们没事,自己小命首先不保矣,还是发展自身实力才是王道。
大明需要革除的弊病和毒瘤很多,就让自己来做清道夫吧!
“是小子思虑不周,想当然尔,请卢督恕罪!”
秦浩明不欲解释也没法解释,索性直接承认错误。
“或许你有你的道理和担忧,但朝廷自有他的脸面和法度,否则就无可行事,坏了规矩。
不过,本督倒是可以建议朝廷收回部分兵权,四万大军是个不小的隐患。若是张献忠受到李逆的鼓动,再次反叛也有可能,不可不虑。”
卢象升手抚长须,若有所思。
“卢督英明,小子佩服!”
总算有些收获,如果此事得以重视,或许今后反叛的规模会小许多。那样对大明的伤害无疑也会减少。
秦浩明暗自高兴,马屁立马送上。
“还有你,今后要适应自己的身份自称末将或本将军。不要左一个小子,右一口小生,在本督面前尚可,外间同僚则有损自身威望。”
卢象升谆谆教诲,怕他少年心性,年纪尚小,一时没有转换过来。
“多谢卢督提点,末将遵命!”
秦浩明右手抚胸,蔚然行礼。
“哈哈……”卢象升手指点点开怀大笑,继而想到什么,眉头一皱开口说道:
“先挑选两千善于骑马的将士们,年后出发。之后归你节制,本督会自行上报兵部。
大同可是边关险地,氏族大家皆是彪悍,若是没有精兵帮助,你怕是站不住脚。
这些年,虎总兵也不比从前,军事多有懈怠,怕是有吃部分空饷。
若是要临时募兵,一则费时耗力,二则朝廷也未必有粮饷支付,切莫想简单了。”
卢象升说完,面色沉重长长的叹口气。
他这还是说得客气,卫所兵早已不堪使用,虎大威虽有赖于他一手提携,但毕竟已成长为边关重镇总兵,不好苛责。
况且整个大明风气如此,多用空饷养亲兵部曲,已经蔚然成风。
如果秦浩明指望靠着当地卫所兵想和晋商斗,定然风险甚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六节 组建队伍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末将谢过卢督鼎力支持,铭感盛情,必不辜负厚望!”
秦浩明想不到卢象升如此关爱与己,出手就是两千兵马相赠,心怀激荡,忍不住想仰天长啸一番。
要知道,天雄军是大明最能打的三支部队之一。
他们基本上都是跟随卢象升好几年,南征北战,优胜劣汰去芜存菁,从成军伊始,便作为崇祯的救火队使用。
他们最辉煌的战绩是高迎祥攻击西安,两千的天雄军击败高迎祥上万的重甲骑兵。用强弩杀死重甲骑兵千余人,天雄军将三万余人击溃,追出五十里。
天雄军也因此声威远播,奠定强军风范。
就是自己跟建奴的几场大战,如果不是天雄军,即使有自己的筹谋布置,战略得当。可如果换成其他战斗力弱点的部队,绝没有这样的煊赫战果。
如此一来,有他们相助,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无疑是事半功倍。
不同于热兵器年代,冷兵器时期,一个将士的训练至少要两年以上方可成军。
不说别的,单是军规、列阵、训练等,没有半年时间绝对无法完成。再加上新兵和老兵、上过战场和没上过战场、见血与否,其间区别甚大。
而天雄军将士大战小战不断,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尸山血海滚趟过来?
另外,跟历史不同,如今卢象升并没有战死,那么他十有八九还会继续担任宣府总督或者入主兵部。
可以预见,今后他将是自己的最大保护伞。
自己当日一腔热血,誓死想拯救卢象升,哪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