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弟这是要让他封神呀。
刘备心中震动的同时,又有些自卑,想自己一个织席贩履的,封的神谁认哪。
小弟挖坑又一向深不见底,偏又让人察之不觉,万一掉坑里爬不上来呀。
就似一个伍七个豆一样,立规好立,豆好给。可规撤不了,豆收不回啊。与商鞅的军功爵一样,一撤,豆一收,北方军就崩逑了。
他被自家四弟坑怕了,暗忖若是一不小心又被小弟带进沟里,这个“分德之缸”看起来比一伍七个豆的缸,要大得多,影响也深远的多。这要是掉进去,还能爬出来么?
刘备颇有些怵自家小弟又坑他,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一脸风轻云淡的李轩,弱弱道:“小弟是反儒?反圣人?”
“儒有什么好反的?圣人品洁德操都是上上之选,塑身成像,以励后人且来不及,反圣人干嘛?”
李轩闻声一愣,诧异的看了刘备一眼,有点明白过来了,摆手一晒道,“不是反,是站的位置不同。圣人可为民之圣,王可尊圣,圣却不是王之圣。在王手里,圣就从圣,变成工具了,工具有什么好反的?只有适合不适合而已。”
李轩说着,忽而诡异一笑,与刘备比了比谁睁的眼大,瞠目道,“大哥可知,先秦学派,诸子百家,我最推崇,最尊重哪一派,哪一家?”
“少做怪相。”
刘备见李轩眼瞪的溜圆,与他比眼大,没好气的瞪了不着调的弟弟一眼,想了想,又轻轻摇头,“兵家?小弟是逃跑的行家!法家?小弟又最厌繁法。墨家?兼爱不攻?你兼忽悠还差不多,没见你多爱民,攻杀也没见你手软。纵横家?你秉性又好逸恶劳,苏秦张仪出去纵横了,你宅家里躺着不动了。确实奇怪,小弟究竟最崇何派?”
“当然是儒家。”李轩呵呵一笑,得意的摇头晃脑,一副就知你想不到的样子。
“呃?”
刘备愣了下,眼神发滞,“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李轩笑吟吟的用眼神鄙视了一下刘备,“大哥可知,小弟为何崇儒重儒?”
“…”刘备刚要开口,又是一沉吟,之后摇摇头,“大哥不知。”
“因为儒家是赢家啊。”
李轩呵呵一笑,“什么诸子百家,不过是些守户的学问。能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学派,唯有名教呀。”
说着,又是古怪的一笑,“可以审时度势,为上位者所用,让尧舜禹禅让的学派,也唯有三代之治的儒家呀。”
刘备闻声苦笑一声,他没事就与自家一肚子古怪学问的小弟扯淡,自然早知道三代之治,禅让什么的是怎么回事了,眼神颇有些莫名:“名教能赢,不是赢在学问高深。名教赢就赢在,大王说什么,就是什么。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啊。”
“唉,所以我说大哥聪慧,那小弟又为何要反儒反圣呢?”
李轩叹了口气,不知为何而叹,儒学就是伦理的基石,有什么好反的。他反的是天下各行各业各阶层只有一个脑子一个德,最终兴衰曲线把天下拖入臭水一潭的旧法。
李轩不知想到什么,语气略带萧索:“儒是什么?士大夫是什么?就是骑着狼的狈,与小弟的角色是一样的。无论是汉地的统治者,异族的征服者,都是狼。儒是狈,只管骑狼,不管汉狼胡狼的,狼与狈是一条船,只不过是一软一硬而已。
统治者是一把刀,名教是一张网。
刀与网彼此需要,甚至可以说,统治者更需要儒。
刀钝了,换一把就是,一日变幻城头大王旗,足矣。
可刀要想把网换了,那可比夺天下,还要难的多。不愿大乱,就绝非一朝之功。
名教离得开任何一条狼,任何统治者却离不了唯一的名教。这就是武帝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之后,王朝兴替而儒不替的必然结果。
因为儒借助大一统架构,会蔓延至全天下各个阶层,成为社会伦理,慢慢就成了传统,社会伦理与传统怎么替嘛。
大哥还记得我曾说的狼与羊,狼与狼,牧羊人与羊的学问阶段么?
实际无论谁入主中原,名教还是名教,那就是从狼与狼的学问,过渡到牧羊人与羊学问的时候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零七章 朝代更迭变幻,唯名教永恒啊
(全本小说网,。)
“儒就是牧羊人与羊的学问,这是最适用于农耕的好学问,我反它干嘛?”
李轩一晒,轻笑道,“我是说我等没到那个阶段,这个工具再好,不适合我等这一阶段,有什么用?
若是大哥不愿分德,要继承武帝后的大汉道统,那咱待势力大些,要治天下的时候,转成儒的牧羊人与羊的学问,也就是了。
只不过不用听那些大儒云里雾绕的,我一天就能跟大哥讲明白儒与统治的并联架构与集体无意识操纵原理是什么。
若非天下乱成这个鬼德行,儒的道统是很好的。儒皮法骨什么的都是表象,实际我中原大一统王朝,从来就是诸皮人骨。什么皮都无所谓,人治是不变的。
如来于菩提树下坐化时曾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实际那些法呀,墨呀,儒呀,兵呀的都是梦幻泡影,都是法,万法归宗,宗还是人哪。
大汉外面没外敌的时候,天下就只有一个了,大汉就是天下。不用名教,难道用兼爱不攻的墨家,自甘牧羊犬么?还是重法兴兵,变羊为狼,烽烟四起?
日升月落,朝代更迭变幻,唯名教永恒啊。”
李轩叹了口气,不由自主的昂头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
他眼神迷离,却既非心虚又非憧憬,而是人文科学领域东西,人类学与社会性之复杂,没数学那么简单。
他有点吃不透,分德之策,只是他用空间视角,以架构分解重组的形式,做的趋势推论。
至于会不会形而上学,一路错到离谱,还是会因为知识储备匮乏,才具不足,后天成长环境与阅历欠缺,导致浅薄,他也吃不透。
因为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一个小市民写一加一等于几,与一个当朝士大夫写一加一等于几,正确答案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自然科学。
可在人文领域,在人类学与社会学中,小市民与士大夫眼中的世界与答案,可就完全不同了。
世界就是认知的边缘,井里蛤蟆眼中的世界能是什么样的?一生没出过方圆百里,对世界的理解不能说错,只是世界与世界是不同的。
世界是由无数的世界组成的,天下之外还有天下,可以连同穿梭彼此世界,贯穿天下唯一的只有法则,而不是一个个世界,一个个井中的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道德,不同的正义。
水往低处流,叫法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老人让座,就叫道德。
换个世界,为老人让座,也可以是侮辱老人的意思。
且处于被支配一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支配方的三观是完全不同的。
员工视角与老板视角的区别。老板可以看懂员工,员工是自以为可以看懂老板。
小吏以为后台重要,可小吏或许知道同为小吏的后台是哪个,但知道领导的后台是哪个么?
吏视角与官视角的区别。
吏之下的民,与官之上的士大夫,基层与顶层的认知,区别就更大了。
在李轩的认知中,诸子百家都是学问,对统治者来讲,都是工具。
工具本身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与踢球阵型一样,442,532,901无所谓,摆阵是为了赢,不是为了阵而阵。
实际上,儒学之所以可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儒家才是最开明的学派。博采众家之长,万般变化皆能为我所用,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儒学变化万物,妥协性最足,生腥不忌,“融”与“排”不是固定的,因时因地不同,故而最为灵活。变法不致惊雷,万法归宗于润物细无声之中。
可惜,名教的创业者再伟大,不耽误徒子徒孙只知之乎者也。
先秦,诸子百家中能用的儒家全抄,不利于时下统治的学问再好也不要,把史当小姑娘来打扮,那才是真正的名教。
这是非常对的,春耕秋战的战国,曰“以德报怨”就是为了反对“以德报怨”,来为“何以报德”的正确背书。
先秦之后,农耕社会保守伦理,治讲究一个“静而不争”,安家合人,地固人淳,仁孝廉义。
此时,就要隐去“何以报德”了,只取“以德报怨”就对了,要的就是不争,抑欲,节俭。
时隐时突,因时因地,变化无穷,才是用工具的人,才是士大夫。
只为孔孟曰的鹦鹉,不过读过书罢了。
可这与工业社会的三要素:竞争,需求,浪费,恰好背道而驰。
你这么节俭,我一年一换代的山寨手机,卖给谁啊?没有物欲,不创造浪费,哪来的需求?没需求,工业品的市场哪来?
工业社会不是说有蒸汽机,电视机才叫工业社会,部落里摩托都有,照样是土著社会。
工业是纪律,规则,标准社会,绿灯行红灯停,车要靠右行,可这不是天生的,是交警与罚款教育出来的。换个左舵的世界就靠左了,守的是规则,标准与纪律。
没有棍棒的督导,没有标准的普及教育,人不是生来就会排队的。
工业社会的人,每一根毛孔都散发着纪律与标准的味道。
那才是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组织力,生产力,搞建设的速度,可不是农耕社会的组织方式可比的。
李轩要筑“燕歌”城,要开荒,用的是军队,是劳改犯,就是要运用工业法则,就是计划经济原则啊。
苏联与美国都是计划经济呀,在架构上和一个儒与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