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阳城内,马铁早接张郃传报,本已暗做准备,闻讯魏军赶来,先遣人飞报安邑后,即聚将商议。
众将闻知魏军来犯,大喜,纷纷请令出城迎战!
马铁略作沉思,起身道:“敌军数倍我军,出城对阵虽亦可破之,但伤亡必然大增,智者不为也!故本将欲亲统本部五百铁骑出城暗伏,你等领步军拒城坚守,待魏军退时,但见本将突击,即大开城门,率部掩杀!如此,敌将可擒矣!”
忽一将挺身而出,拱手道:“将军乃主将也,岂能轻出?故末将愿代一往!”众将见之,皆出列附和。
马铁摇头不允,奋然道:“本将自随大兄征战,鲜有临阵建功之时,眼见二兄马休坐镇塞北,小弟马岱跃马河洛,本将愧羡万分!若再不杀敌建功,异日回返长安,何颜往见大兄之面?”言毕,不顾众将劝阻,令副将领军守城,自引本部五百骑出城去讫。
少时,徐盛兵到,寻思城内不过万余守军,即挥兵三面强攻,欲一举破城!
城内唐军见之,大喜过望,竟依仗钢甲,探身女墙之外,与魏军对射!
转眼间,魏军已攻至城下,纷纷竖起云梯,呐喊攀爬而上!
大阳城周不过四百步,墙高亦不足五丈,但见魏军如潮水般涌至,一时气势滔天!
唐军首重军功,本就好战,加之大阳守军久未临阵,憋闷非常,见此竟毫无惧色,前排长枪兵好整以暇,只待魏军登城;左近刀盾兵抬扛滚石檑木,大喝掷下;身后弓手乱箭齐发,矢如雨下!
一时间大阳城下呐喊声震天,两军鏖战不休!
一个时辰后,徐盛立马后阵,眼见大军伤亡数千,已渐显颓势,然仍不得登城,不由暗觉心惊,继而勃然大怒!乃大喝传令道:“破城之后,大索三日!”魏军闻之,顿时振奋莫名,竟一扫疲态,悍不畏死,猛攻不止!
远处,马铁焦躁不已,几欲引军冲杀,皆被亲将劝止道:“魏军后阵守御森严,将军不过数百骑,切不可轻率出击!”
马铁见说,强抑郁愤,乃恨恨下马,来回踱步,犹如阱中困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1章 明大势兵退吴郡
(全本小说网,。)
却说张郃领兵出城后,尚未抵近王屋山,便接探马飞报,言称魏军主将乃吴将陆逊也,现已分兵三路,一路由丁奉领之,攻打箕关,陆逊自领一部,沿河立营,遣大军掳掠粮草,却使徐盛统兵三万,攻打大阳!
张郃闻报大怒!急遣亲军传令安邑大军往攻陆逊,自领铁骑夹击之!
一将闻令,进言道:“将军,如此虽可擒陆逊,但恐箕关危矣!”
张郃扬鞭大笑,朗声道:“箕关易守难攻,且有五千守军,量丁奉区区两万众,何足道哉?只需坚守数日,待河内侯将军闻讯,其等皆为齑粉矣!曩日陆逊侥幸击破高唐焦炳部,便得意忘形,竟敢令水军登岸,攻我河东!本将若不擒之,军威何在?!”言毕,即令大军起行,径奔大阳!
这边厢,陆逊坐镇大营,汇集各路探报后,闻知张郃弃援箕关,与安邑大军齐头并进,欲夹击己军,顿时仰天长叹,就令徐盛分兵掳掠,以便筹集足够粮草,继而回兵,登船顺流直下,汇合丁奉所部,远遁吴郡。。。
大阳城下,徐盛闻令后,即传令停止攻城,就围定城池,却分兵四散掳掠!
马铁见之,瞋目欲裂,急领所部分批剿杀,乃切齿大喝道:“但凡掳掠魏军,无论因由,斩尽杀绝!”
一时间,河东郡沿河一线狼烟四起,魏军烧杀掳掠,百姓深受其害,死者无数!
待张郃领兵赶至,陆逊领本部水军已然登船,正令军卒棹小舟接应徐盛所部。
张郃怒发冲冠,乃一马当先,挺枪直取徐盛,身后铁骑加鞭赶上!一时蹄声如雷,搅起烟尘蔽日!
魏军皆为步卒,见此安敢迎敌?纷纷疾奔岸边,争抢跃上小船,继而死命摇桨,欲求得生路。
徐盛眼见己军大乱,顿时怒不可遏,喝令众将整军,列阵迎战张郃!堪堪稳住阵脚,便闻远处军兵发喊,一将疾奔来报,言称大阳唐军赶至!徐盛毫无惧色,即令一将分兵迎敌!不想,话未落音,再有一将奔至,惊报安邑唐军已至,许有数万大军!徐盛虽惊不乱,传令大军结阵,乱窜者斩!
正当徐盛欲殊死一搏时,忽闻远处楼船之上金声大作!魏军本就勉强结阵,骤闻鸣金,顿时大乱,蜂拥退往河边,却见渡船早已离岸,不由魂飞魄散!有善水者急弃枪刀,纷纷跃入河水逃命,然春寒料峭,少有凫出水面者。
徐盛早已跃马下水,依仗水性精熟,加之陆逊遣左右飞棹小舟接应,总算有惊无险。待其攀上大船后,陆逊即传令行船!
岸边魏军见之,寻思生路已断,遂纷纷转身,跪地请降。
张郃眼见陆逊远遁,急引铁骑沿河追射,奈何吴兵战船距岸较远,且顺水放船,赶之不及,张郃怒气塞胸,几欲咬碎钢牙,无奈之下,遂传令收押降卒,就地立营。
晚间,立营已就,众将齐聚中军帐,军司马首先出列,禀告道:“此战我军战死者不足百人,却俘虏魏军两万余,可谓完胜!”
张郃闻之,并无丝毫喜色,挥手令其俱书,收录诸将战功。
忽亲军入帐,言称大阳县令求见。
张郃闻报一怔,即令唤入。
少时,县令入帐,见礼毕,即痛斥魏军暴行,声称死伤百姓数千人,累及万余户,被掳粮草三万余石!
因走了陆逊,张郃本就郁愤难平,再闻县令诉苦,顿时怒发冲冠,拍案大喝道:“着将魏军俘虏尽皆斩首!”
副将闻令大惊,急止之道:“将军不可!魏军既已降顺,岂能轻言杀却?且彼等虽两万余众,然多为军卒,上命差遣,安敢不从?是故,若皆斩之,必有冤屈之人!再者,自古杀俘不祥,还请将军三思!”
张郃见说,思之有理,遂切齿道:“既如此,便将队率以上者收斩之!余者皆解往晋阳,充作劳役!但有不从者,不问因由,皆斩!”
众将拱手领命,鱼贯辞出。
河阴县,陆逊汇合丁奉所部,一路顺风顺水,不出三日即至官渡,乃令丁奉尽驱所部魏军登岸,却尽收大小战船,领本部吴军沿河直下。
中军楼船之上,陆逊随意坐卧,面带愁苦,闭目沉思,良久不语。
堂下丁奉渐觉不耐,遂轻声探问道:“如今我军已全师而退,未知将军何事不快?”
陆逊见问,抬眼道:“河洛既失,中原已无有凭持,恐难久守,本将是以忧之。。。”
丁奉闻言,不解道:“此为魏人之虑也,将军何必多心?再者,即便马孟起一统中原,但我军水军无敌天下,足可拒江而守,其等纵有大军百万,又能奈江东何?”
陆逊闻说,苦笑连声,却摇头不语。
忽左近徐盛接话道:“前日某纵兵大阳县,两日便筹粮三万石,且多为我江东稻米!可想而知,马超治下人口之稠密,百姓之富庶,也难怪其兵精粮足!加之其重视工匠,昔日高唐大胜,只因焦炳不善水战耳,并非我军战船占优!以此论之,待其一统中原后,何止百万大军?!且江水连绵数千里,我军岂能处处设防?此番偷袭河东,张郃拢共只三万兵丁,且骑兵不过数千,却大败我八万大军!承渊试想,异日一旦唐军铁骑得渡,我军如何抵敌?将军又岂能不忧?!”
丁奉闻说默然,思忖片刻后,惊声道:“若依文向之论,我江东岂非束手待毙?”
徐盛默然,心下忖道:“若昔日吴王依从子敬公之议,仿效马孟起理政治军之法,我军横跨荆扬,何惧天下?”
陆逊亦暗叹一声,言道:“待本将回返吴郡后,即上书吴王,舍弃荆北诸郡,与唐军隔江对峙,料想五年内,马超万难渡江!趁此期间,本将先扫平山越,再南伐交州,并力劝吴王行马超之政。如此,或可与其划江而治。。。”
二人虽为武将,但并非无谋之辈,闻此言,安能不知其中阻难?便闻徐盛嗟叹道:“此议虽妙,然不知庙堂诸公是否愿从。。。”
陆逊不语,心道:“吴王麾下诸公虽多为士族门阀子弟,但若施以雷霆,新政并不难行之,然奈吴王本家何?”思及此,顿时双眉紧锁。
徐盛、丁奉亦各有所思,皆垂首不语。。。
一路行来,河水沿岸之唐、魏两军尽皆知悉,各路探马纷纷回报。
曹操闻知,惊怒交加,继而颓然跌坐,乃聚集文武,商议应对之策。
曹洪闻知陆逊弃守官渡,逃奔吴郡,顿时大怒!切齿道:“陆伯言背信弃义,枉为人子!大王可急遣人往青州,传令满宠领军阻击之!”
荀攸闻说,出列喟然道:“陆逊并非大王麾下,其偷袭河东未果,惧而远遁,乃应有之意也,不必苛责。加之其并未裹挟官渡军兵,只引本部吴军退走,何由击之?且彼等顺流而下,一日夜行何止千里,又追之何及?故当务之急,乃如何应对马超攻势,安有余暇顾及陆逊?”
曹洪闻言默然,垂首不语。
闻此言,众文武亦闭目沉思,堂下一时落针可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2章 忧劝进老臣出言
(全本小说网,。)
因陆逊引兵远遁吴郡,故曹操惊怒之余,急聚众议事,见众文武皆束手无策,遂问计贾诩。
贾诩略作思忖,捋须道:“陆逊退走,河北庞德必起意南进,其虽有大军十五万,然可用之兵不过七八万耳,张辽、臧霸足矣应对,故兖州一线不足忧也!南阳诸地看似危局,但有周瑜掣肘,加之魏延兵力不足,短时间亦不足为虑!只需设计绊住河洛大军,年余即可,中原便稳若泰山!届时大王治下军政皆与雍凉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