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军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豫州征召的新兵,军心涣散,一战即溃。
孙坚只带了几员心腹大将和百余名卫兵突围而出。
幸亏有爱将祖茂穿着孙坚的服饰,将董越的追兵吸引走,孙坚才成功脱险,后来祖茂也仅以身免,辗转又找到了孙坚。
孙坚遭此大败,险些丧命,却立场坚定,一路收集四散奔逃的部下,重新进占了阳人聚,随时准备再战,以雪前耻。
董卓听说孙坚再次来袭,十分生气,便命胡轸率一万人前去阻挡。
胡轸昼夜兼程到达广成时,天色已晚,距离阳人聚还有几十里地。
按照董卓的计划应该在此休息,半夜出发,天明攻城。
不过胡轸与手下诸将平日里就不合,众人故意劝他,“听说孙坚要跑了,咱们应该快点追赶,不然就没机会了!”
胡轸立功心切,便听取众人意见,连夜出发。
到达阳人聚时,已是深夜,城中守备森严,根本无法偷城。
胡轸见军队饥渴困顿,无力再战,也来不及挖掘壕沟,便安营休息了。
孙坚得信,率军趁夜偷袭,胡轸大败,手下大将华雄也被孙坚斩杀,江东猛虎的威名深深地刻印在董卓军的兵士心中。
孙坚凭借阳人一役,名声鹊起,声望更盛!
袁术当时正驻扎在鲁阳,负责为孙坚提供后勤补给。
袁术的手下人有嫉妒孙坚的,就和袁术说:“主公,如果让孙坚占领了洛阳,发展起来,恐怕你就再也不能控制他了。如果他打跑了董卓,就好比赶走一只狼,却来了一只虎。”
袁术听此言论,也怀疑起孙坚,断了孙坚的军粮。
孙坚等候多日,却不见军粮到来,眼看无以为继,孙坚连夜骑马,狂奔了上百里地,来见袁术。
在袁术的大帐里,孙坚心情激动,他在地上刻画,为袁术分析当前形势,他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如此出力拼命讨贼,一是为国除奸,二是为将军报家门之仇,以报答将军的知遇之恩!”
“我本人于董卓并无深仇大恨,而您却听信小人之言,对我起疑?”
袁术见到孙坚,便已后悔,听到孙坚所说更是不安。
孙坚继续说:“我马上就要打到洛阳了,军粮却供应不上了,这不跟古时候的吴起、乐毅一样功败垂成了吗?还请将军三思,早做决断!”
袁术此人却是一个知错能改之人,立即给孙坚调运军粮,补充人马,继续支持他北上。
十月中旬,董卓已经有些被孙坚打怕了,他派善于辩论言辞的李傕前去游说孙坚,意欲与孙坚联姻。
还许诺孙坚,让他开列名单,族中子弟可担任刺史,郡守。
孙坚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董卓的条件,“董卓大逆不道,颠覆皇室,又火烧洛阳,害死无辜百姓不计其数,如今不诛其三族,示众全国,我死不瞑目!”
当即下令继续向洛阳进军。
收到回信的董卓也不禁感慨,孙坚的英雄气概,他认为孙坚的卓尔不群,从他们在凉州共事的时候就展露出来了。
董卓任命刘表为荆州牧,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以期能以此来分化瓦解关东联军,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分心不能西顾。
他又指使在长安的朝廷派出使臣持节到洛阳,封自己为太师,地位还高于所有的刘姓诸侯王。
当孙坚的军队孤军奋战,一个人与董卓大军周旋的时候,关东联军内部却已经开始闹起了分裂。
袁绍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而且想尽快扩大自己的权势。
他选中了同时汉朝宗室,口碑极佳的幽州牧刘虞。
袁绍与袁术兄弟已经开始不睦,袁术笃信谶纬之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肯拥立成年的皇帝,于是托辞公义,反对袁绍的提议。
袁绍却一心只想拥立刘虞,派人去拜见刘虞,却遭到刘虞拒绝,仍不死心,又请他领尚书事,以便封拜关东诸侯,同样被刘虞拒绝了。
无法走捷径,袁绍只好又将目光转回到了眼前,他的勃海郡隶属于冀州,而冀州处于中原中心地带,人口稠密,虽经历了黄巾之乱,却未伤元气。
他便惦记上了冀州牧韩馥,与自己的幕僚们商议之后,荀谌认为韩馥最是胆小怕事,只要想法恐吓与他,再去说服与他,必成大事。
明人不说暗话,来点推荐票和月票吧!请尽情地用票票砸我吧!
第138章 各怀鬼胎
冀州牧韩馥本来就极为郁闷,偌大一个冀州,却被吕布的并州军占据了巨鹿、中山、常山三个郡国,几乎是半个冀州。(全本小说网,https://。)
自己虽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可是管辖的地区实在有限,勃海郡还在袁绍的掌握之中,自己这个冀州牧实在是名不副实。
在董卓迁都长安之后,酸枣的关东联军却仍然停留在原地,不肯西进。
韩馥便开始减少军需供应,想要遏止袁绍的壮大。
袁绍也不满足与一个小小的勃海郡,当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之时,袁绍趁机与他结盟。
然后又以河间许诺于公孙瓒,邀请来公孙瓒的军队进攻冀州韩馥。
韩馥与公孙瓒的第一次交手就大败而归,慌了手脚。
袁绍就派手下高干,荀谌去游说韩馥,他们指出了韩馥诸多不如袁绍的地方,又威胁他,如果公孙瓒和袁绍联手打败了他,到时候就一定不能善了了,还不如他主动让位于袁绍,可保全身价性命。
韩馥生性懦弱,没有主见,便不顾部下众人的苦苦劝说和反对,将冀州牧的印绶交给了袁绍,将如此大的一份基业拱手让人,到最后自己却是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袁绍得了冀州,仍然重用韩遂的部分旧部,特别是以前没有受到重视的田丰、审配等人,田丰为別驾,审配为从事。
一九零年一月,孙坚率军在洛阳城外击败了亲自领军出战的董卓,不过董卓未尽全力,他只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离开洛阳,返回长安的理由。
董卓退往长安,不过却以自己的女婿牛辅为主将,屯兵弘农,段煨屯兵华阴,董越屯兵渑池,另派遣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东进至中牟与朱儁交战,打败朱儁之后,则转战陈留,颍川等地,大肆劫掠,以作军用。
孙坚轻松击败了留守洛阳的董卓军,进入洛阳,却只见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几百里内没有人烟。
孙坚命令部下清扫汉室宗庙,加以祭祀,又派兵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
运气极佳的他在城外的一口水井中,得到了汉王朝的传国玉玺,有人说这是张让当年挟持少帝出宫只是,投在井中的。
孙坚见关东群雄忙着扩大势力,兼并地盘,自己独力难支,只好带兵退回鲁阳。
此时,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已经翻脸决裂,袁绍趁孙坚攻打董卓之时,派周昂率军攻打袁术早已许给孙坚做为豫州刺史的治所所在的阳城。
孙坚得知此消息,十分感慨,“我们同举义师,为的是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争斗起来,谁能与我戮力同心?”
说罢,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最后,孙坚只得率军转攻周昂,至此,关东联军反董卓同盟,真正的土崩瓦解,各怀鬼胎的董卓讨伐战宣告结束。
一九零年的三月,孙坚率军攻打周昂,袁术则派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率幽州骑兵助他一臂之力,袁术与公孙瓒已经结盟,而且扣押了刘虞的儿子。
他是从长安跑出来,想要请刘虞出兵接回汉献帝的。
不过悲剧的是,在攻打周昂的时候,公孙越却不幸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孙瓒迁怒于袁绍,认为公孙越就是被袁绍害死的。
公孙瓒出动了幽州军三万人,驻扎在幽州和冀州的边界,准备报复袁绍。
袁绍刚刚一统冀州,百废待兴,公孙瓒的来势凶猛,接过几仗,俱都失利。
为了缓和与公孙瓒的矛盾,他派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为勃海郡太守,想依靠公孙范与公孙瓒结盟。
不料公孙范一到勃海,接管兵权之后,就倒戈投降公孙瓒。并且协助公孙瓒,打败了流窜至此的青徐黄巾,收编了不少的降军。
公孙瓒大军进驻界桥,并且任命张机的手下的大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
又将自己的同窗刘备打发到了田楷手下,刘备在田楷手下,倒是屡立战功,田楷十分青睐,任命刘备为平原国相。
四月,关东联军解散之后,袁绍终于可以一门心思地对付公孙瓒了。
很快,两军在界桥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公孙瓒出动了四万大军,其中中路为三万步兵,左右两翼各有五千骑兵。
袁绍则派大将麴义率领他部下的先登营精锐为先锋,并且配备了上千支强弩。自己则率数万步兵排列在后。
公孙瓒欺负袁绍兵少,又自觉自己的骑兵强大,便令骑兵发起冲锋,进攻袁绍军中路。
麴义的先登营精兵静静地趴在橹盾之下,即使公孙瓒的上万骑兵冲锋之时,仍能保持冷静。
等到幽州骑兵冲到很近的距离时,一齐跳出去近身肉搏。
同时上千张硬弩也在近距离攒射公孙瓒的骑兵。幽州骑兵突然遭遇意想不到的大忌,陷入混乱,乌桓骑兵带头逃跑。结果冲乱了本来还阵容严重的中路步兵。
麴义越战越勇,竟然阵前斩杀了公孙瓒的大将严纲。
公孙瓒退到界桥,本打算固守于此,结果麴义追着幽州军逃兵,追杀到此,再次打败了公孙瓒的军队。
公孙瓒一直逃到蓟县,刘虞自始至终也没有派出援军帮助他,两人的仇怨越结越深。
袁绍派兵追杀至幽州境内,却被公孙瓒大败于渡河之时。公孙瓒向乘胜追击的时候,又中了田丰设下的陷阱,双方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