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奉先-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认为吕布是一个当自己的主公的好人选,当下也不矫情,欣然同意吕布的邀请。

    吕布喜出望外,今后自己就轻松多了,沮授尤其擅长治理内政,今后外有贾诩,内有沮授,何愁大事不成。吕布又跟沮授说了自己想要把张郃也一起留下的打算。

    沮授笑道:“主公放心,儁乂之事抱在我身上,他在冀州之事一个小小的军司马,如何放在王芬的眼里,我自会想办法留下儁乂,至于我,还请主公修书一封,向王芬商借一下,我想王芬必会成人之美。”

    “好,好,我这就写封书信给王大人。”

    休整了几日,贾诩来见吕布,告诉他,纪念凉城之战的石碑已经准备好了,工匠正在往上面刻名字,随时可以公祭。

    战死的兵士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有的火化之后,骨灰由同乡的战友带回,大多数人就地安葬。

    为此,根据吕布的建议,专门在附近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不分军队所属,不分民族,不分官职,一律按照统一标准安葬。那些找不到尸体的牺牲的兵士也都修建了衣冠冢,以供后人吊唁。

    而凉城之战死难烈士纪念碑,就矗立在凉城大营高台之北,高台已经拆除。纪念碑通体由整块黑色石料雕刻而成,四面由技艺高超的石匠,将烈士们的名字全部雕刻上去。

    吕布就在这座纪念碑下,召集了所有凉城之战幸存的各军将士们,举行了一次公祭。

    以胜利的消息告慰这些英烈的在天之灵,并且当着众人的面再次郑重承诺各路援军,包括乌桓人和匈奴人,都会按照陷阵营的军功奖赏标准,获得应得的奖赏。

    不过因为军功统计和计算需要时间,所以所有军队先集体返回云中老营,一边治疗伤员,一边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治疗伤员与抚恤阵亡将士优先,军功奖赏放在最后,这也是陷阵营的传统。

    凉城大营暂时由并州军一千人驻守,将来实行轮换制,驻守凉城的部队还肩负着守护纪念碑与烈士陵园的职责,毕竟此次战役,有多大一万四千人阵亡之后,做为烈士,安葬于此。

    吕布毕竟来自于更加先进和文明的社会,他不能跟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草菅人命,漠视这些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勇士,化为一捧黄土。既然来了,他愿意做些力所能及的改变。

    一切安排完毕,大军凯旋,如此同时,报捷的快马带着吕布写好的书信先前往晋阳,将好消息告诉丁原,然后再由丁原和高望一起联名上奏吕布的报捷公文,并且将捷报抄送大汉十三部州,传遍天下。

    第一卷完结,外战告一段落,正式进入第二卷,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就要来临了!今日四更完毕,存稿枯竭,明日几更待定,还请大家用更多的收藏和推荐票来激励我一下,谢谢!

 第69章 度辽六郡(第一更)

    第六十九章度辽六郡(第一更)

    吕布率军回到云中老营,大军得胜而归,老营之中的家乡父老,不管是汉人还是匈奴人都是夹道欢迎。(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此战有许多两族的好男儿战死沙场,家中男人战死的,初闻噩耗自是悲痛万分,哭成一片,幸亏有足够优厚的抚恤政策;而那些见到儿子、丈夫、兄弟平安归来的家庭却是高兴的热泪盈眶,也是一片哭泣之声。

    此情此景,让吕布触景生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唐诗脱口而出。

    身边的贾诩、沮授、司马防等人纷纷感叹,“好诗啊,将军,这是你做的?可还有上句?”

    “将军真是能文能武,还能吟得一首好诗!”

    吕布这才反应过来,又穿帮了,急忙掩饰,说是自己听别人说过的,只记住这么一句。

    回到老营之后,徐荣来向吕布缴令,他在金日磾和张郃的掩护之下,顺利的将轲比能部的俘虏和战利品都顺利的带回了云中老营。

    路上也曾遭到轲比能派来的两波人马,可是都被汉军击溃,毕竟轲比能没有派出手中所有力量,如何能够战胜两万汉军骑兵精锐。

    吕布趁机也向徐荣提出邀请,希望他能来并州帮助自己,没想到徐荣答应的也很痛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徐荣很佩服吕布的军事才能,对陷阵营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和仰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当然愿意追随吕布这样的人物。

    不过徐荣也强调,需要等到战事完结,自己率司隶援军将司马防大人安全送回京兆,再请辞而回。

    毕竟司马防对自己不薄,做人应该善始善终,吕布很是满意徐荣的为人处世,满口答应,当场保证一定给徐荣留好位置,,战功奖赏等他回来一并颁发。

    这一次,云中老营的荣军院人满为患,此次凉城之战,受重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各地军人多达六千人,按照吕布的承诺,他们都将在荣军院中安然养老。

    匠作营第一时间就派出大批工匠,扩建荣军院的房舍,幸亏荣军院在老营城外,周围空地足够多。

    吕布也知道这么多重伤员还是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导致的,特别是外科大夫的短缺,张神医并不擅长外科手术。

    这更让吕布对寻找神医华佗觉得十分必要,他已经传信给李肃,让他派人去寻找华佗的下落了。

    不过既然有军功军规和抚恤制度在前,六千人也得养了,吕布还专门让吕菲菲从老营家属和附近的百姓之中征召了大批妇女,也不限年龄,官府给发工钱,让她们来照料这些伤残军人。

    说到吕菲菲,吕布想起贾诩和他说的悄悄话,听说这个丫头最近和高顺来往的挺密切的,看来闺女大了要嫁人啊。

    至于此次凉城之战还有许多受伤之后,虽然伤愈,却失去了战斗能力,但可以劳动自食其力的伤员,这样的人吕布也将他们集中了起来,暂时先安置在一处军营里。

    对于这些军人的安置,吕布的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构想,不过还需要和贾诩、沮授、高顺等人商议之后才能决定。这一部分人数量也不少,足足四千多人呢。

    最后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却都是伤势恢复之后,仍能从军作战的。这里面有六千人选择了领完军功奖赏之后,随各路援军返回家乡。

    剩下的一万一千人,除了有两千人来自陷阵营,其他人都来自各路援军,但是他们更喜欢陷阵营的待遇和军功奖赏,还喜欢吕布所属军队的那种官兵和谐的氛围,更崇拜他们心目中的战神吕布大人。

    没有办法,只能在战报上做手脚,将九千人都列入了阵亡或者重伤的名单。

    吕布决定将这些人都投入到自己打算成立的荣誉部队中去,至于重新编制各支部队的方案,还要等待圣旨下来,以及军功奖赏颁发的结果。

    这一次端了轲比能的老营,以及在凉城的战场上,先后抓获了很多鲜卑的俘虏,吕布决定所有鲜卑人都贬为奴隶,不管男女,还有大批的鲜卑孩童,也都随着他们的母亲一起做为奴隶,到时候按照军功奖赏下去。

    总共俘虏了鲜卑男子四万五千人,鲜卑女人六万人,鲜卑孩童多达七万人,牛羊马匹更是多达几十万头。

    难得徐荣一路将他们平安押送回来。草原民族本就野蛮、落后,文明开化较晚,奴隶制盛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他们人人信服,所以对于自己的奴隶身份,他们接受起来比吕布想象的容易。

    大战过后,善后的工作千头万绪,所有人都忙得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由于有许多优秀的人在帮自己处理各方面的事情,吕布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总结之前的成败得失,考虑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以及一些现实的问题。

    特别是他心中那个安置伤员和受奖军人以及大批奴隶的想法,逐渐清晰成熟,还有他觉得很有必要的统一思想的问题。

    又过了十几日,丁原和高望再一次陪同天使来到云中,天使当然是来传送圣旨的。

    话说汉灵帝接到了吕布的捷报,高兴至极,兴奋地几夜无法入睡。没想到吕布一战,就解决了鲜卑人这个心头大患,自己失败过的场子吕布帮他找了回来。

    一次凉城攻防战就消灭了十多万鲜卑大军,而且还是鲜卑人中最重要的三大部落,特别是端了轲比能的老营,虽然吕布没有献上多少缴获,说是都用来抚恤阵亡将士了,可是大捷当前,灵帝也不在意这点小细节了,大汉朝廷也不缺那点战利品。

    听说吕布又一次射杀了鲜卑人的一个大首领叫魁头的,这一件件又都是盖世奇功,虽然吕布将许多功劳都归功到他人身上,并且重重推举了沮授、公孙瓒、张郃、徐荣、司马防等人。

    不过灵帝心里清楚,这里面一定还是吕布的功劳最大,吕布真不愧是大汉新一代的战神。吕布这么做无非是担心自己功高震主,鸟尽弓藏,怕被自己猜忌而已。

    所以汉灵帝仔细斟酌了一番,才发下了圣旨,同时颁发了奖赏。

    晋升丁原为骠骑将军,位同九卿,仍兼并州刺史。

    吕布仍为度辽将军,封万户侯,改句容乡侯为宁县县侯,简称宁侯。总督代郡、上谷、雁门、云中、朔方、五原边塞六郡军政事务,去掉了以前的那个代字。

    这就相当于在并州、幽州之外又设立了一州一样,并且撤回了监军高望,以示皇帝对他们父子的新任和奖赏。

    同时接受了吕布的保举,晋升司马防为司隶校尉,公孙瓒为辽西郡太守兼护乌桓校尉,沮授为雁门郡太守,徐荣为五原郡太守,徐晃为云中郡太守,方悦为朔方郡太守,张郃为护鲜卑校尉。

    圣旨宣讲完毕,众人各有封赏,皆大欢喜,就来高望都高兴地很,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并州这个偏远苦寒之地,带着这些年丁原、吕布父子不断孝敬的大量金银珠宝,欢欢喜喜的回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