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奉先-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不觉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

    同一片天空下,长城之外的茫茫草原,太阳尚未升起,草叶上挂着露珠。烽火台上,几个戍卒已经早起,正在准备着早饭。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隆隆的声音,有经验的老兵一下子就听出来是大队骑兵一起奔跑的马蹄声。

    几个人都大吃一惊,纷纷爬上垛口和烽火台的高台之上仔细观瞧。只见远处天边好似飘来一朵乌云,黑压压的一大群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从东方而来。“是不是鲜卑人来了,最近听说鲜卑人要南下?”一个新兵说道。

    ‘别急,再看看,看仔细了,如果是鲜卑人,就赶紧去点烽火。’另一个年长的老兵说。

    骑兵群越来越近,大约有四、五千骑,服装并不统一,倒真是草原民族的打扮,那个新兵就要去点火,还是那个老兵拦住了他,“别急,看清楚旗号。”离得更近一些,终于一面绛红色的大旗引入眼帘,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汉”字,十分醒目。

    沮授字公与,不是误传的则注。长城在古时候有很多名字,塞、长城塞、长城亭障、边墙,为了表述方便,还是叫长城了。

    明天恢复一更,这几天双更,存稿告罄。

 第45章 幽州公孙瓒

    第四十五章幽州公孙瓒

    戍卒们也看清了在这大群骑兵的中心,汉军大旗之下,有一队全都是白马白袍的骑兵,异常醒目,中间簇拥着一个将领,也是白马白袍,多了件白色披风,离得太远,看不清长相,不过他身后还有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大汉涿县公孙”。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年长的老兵高兴地喊道:“大家都不用害怕了,不是鲜卑人,是我们自己的军队,是汉军,带兵的将领和手下士兵都穿白袍骑白马,还姓公孙,不会错了,一定是公孙瓒,公孙大人,他带来的那些异族骑兵,恐怕就是著名的乌桓骑兵了。”

    果然,大军离得再近些了,一骑白马从大队之中冲了出来,来到烽火台下,马上一个年轻的亲兵打扮的人高声向上喊话:“你们别怕,我们是幽州公孙瓒大人的军队,奉命驰援并州云中郡,不知道你们这里是哪个地界了?”

    老兵探出身体,大声答道:“原来是公孙大人的军队啊,虚惊一场,我们这是代郡的高柳以北十里,再往西走,顺着长城,就出幽州了,那边就是并州的雁门郡。”

    亲兵点点头,道声多谢,拨马归队,回报公孙瓒,原来这支骑兵中的将领正是涿县县令公孙瓒。此次圣旨到达幽州,刺史郭勋却是犯了难,幽州一向是地广人稀,并且到处都与外族接壤。

    那点兵力是捉襟见肘,财政又是出了名的不富裕,实在不知从何处征集援军了。最后还是他的长史给他出了主意,既然汉军人数不足,何不征召依附于幽州的乌桓人。当时有几个乌桓的部落被鲜卑人和其他乌桓部落所欺,迁入汉地,归附大汉,朝廷也设立了护乌桓校尉来管理这些乌桓部落。

    乌桓人的骑兵骁勇善战,战力强横,只是人数太少,才先后被匈奴人和鲜卑人压迫奴役。郭勋问左右,既然要征召乌桓骑兵,那么何人为将来统率他们合适呢?

    有人举荐了公孙瓒,郭勋也听说过此人,说是他因为长得英俊,又有才能,被涿郡刘太守赏识,招为女婿,后来刘太守蒙难发配,公孙瓒依然不离不弃。后来半路上刘太守被赦免,官复原职,公孙瓒也因此德行得以升迁,后来屡败鲜卑人和乌桓人,因战功升任涿县县令。

    此人英勇善战,每战必身先士卒,指挥作战也颇有谋略,乌桓人都很敬服与他。因此郭勋决定启用公孙瓒,派信使将公孙瓒召到渔阳,给他令符,由其暂代护乌桓校尉,如立战功,必定保举他实授此职。

    公孙瓒接过任命,与郭勋商定,因为幽州兵少,所以郭勋亲自率一万步兵赶赴云中,以示诚意。公孙瓒则去归附的乌桓各部征召乌桓骑兵,骑兵马快,就不与郭勋一起上路,他做为先锋,前面出发,郭勋领步兵随后赶到。

    公孙瓒率领的一百家乡子弟,全都骑白马穿白袍,这可花了公孙瓒不少心血,还是得到贩马的大商人张世平的帮助,才凑出如此多白马的。他从渔阳出发,沿途经过居庸、上谷、广宁、宁县、马城,行使护乌桓校尉的兵符,一路征召了五千乌桓骑兵。

    公孙瓒故意绕道,出长城,一路西进,顺路还袭破了几个鲜卑人的小部落,这些部落的成年男子都去响应征集令了,他们都是轲比能部的属下。公孙瓒纵兵烧杀劫掠,让这些乌桓骑兵尝点荤腥和甜头,果然更加拥护他了。

    一路星夜兼程,虽然饶了些路,可是士气高涨之下,还是比自己预想的速度要快一些。公孙瓒回头看了看身后这些乌桓骑兵,心中感慨,这些乌桓骑兵打起仗来,十分勇猛,悍不畏死,骑射功夫也和所有草原民族一样出色。

    只可惜军纪太差,如果这些骑兵都是汉人骑兵就好了。想到这,他又瞧了瞧身边这些白马亲卫,这些都是自己的家乡子弟,忠诚度很高,作战勇敢,纪律也好,看来将来自己势力壮大之后,还是得多召来一些家乡人,组成一支骑兵,才靠谱。

    骑兵的速度还是快,郭勋的一万步兵恐怕才到上谷吧。公孙瓒并不歇息,大队骑兵绝尘而去。有那新兵问老兵,“老哥,这位公孙瓒大人很出名吗?”

    “那当然了,幽州上下无人不知公孙瓒,他出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他真的很能打仗,还不怕死,鲜卑人和乌桓人都被他打怕了,干了好多次仗,就没听说他输过。还有一个原因嘛?”说到这,老兵竟然做出了一副猥琐的笑容,“听说这位公孙瓒大人不但人长得英俊,说话声音也很好听,就因为这个才被刘太守选做女婿的。”

    公孙瓒一门心思地想着尽快到达并州,他可没想到烽火台的几个戍卒敢嚼他的舌头。如果不是这些乌桓骑兵叫嚷着累的实在跑不动了,公孙瓒都打算连夜赶路了。不过一想到还要指望这些祖宗和鲜卑人打仗,就忍了吧。

    第二天,终于看到了白渠水,公孙瓒听说顺着白渠水一直往西就到吕布的营地了。公孙瓒对吕布这个人很感兴趣,年纪轻轻就能把匈奴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不简单啊。

    自己的经历跟吕布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自己混得比人家就差远了。他此次来云中,就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吕布的带兵之道和练兵方略,陷阵营现在的名气响得很。说到底,公孙瓒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个小小的县令或者护乌桓校尉哪能满足他的野望。

    他师从大儒卢植,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卢植可不像那些腐儒,只会死读书,教死书,他鼓励他的学生,多学多看多问,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涉猎,有空就行走四方,能文能武才好。

    不过,公孙瓒知道老师最喜爱最抱有期望的学生不是自己,也不是皇室宗亲刘德然,而是刘德然的同宗堂兄弟,叫刘备的那个家伙。公孙瓒并不在意刘备的所谓皇室宗亲的身份,血脉淡薄的都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

    可是他总觉得刘备这个人城府很深,看不透,真的看不透,为人处世滴水不漏。自己虽然不喜,可刘备对自己从来不缺礼数,自己和他倒也相处融洽。自己在这里努力升迁,可刘备却在涿郡不务正业,专门结交当地豪杰,他不喜读书,却平易近人,听说连中山国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都愿意资助他金钱,与他结交。

 第46章 相见恨晚

    第四十六章相见恨晚

    正在胡思乱想,却有探马来报,前面碰到了一队汉军,却不着绛红色军服,反而穿着一身黄绿相间,很是杂乱无章的军服,军服的式样也同自己不一样。(全本小说网,https://。)

    公孙瓒听说过陷阵营新军装的事,此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恐怕不久就会传遍天下。公孙瓒来到队伍前面,果然对面有一列骑兵拦住去路,身着黄绿相间的军服,军服是紧身的,不像汉军传统军服那么肥大,每个人的背后好像都背着什么。

    这队骑兵有六骑,最前面有一个骑兵,见到公孙瓒过来,而且是将官装束,便抬手敬了一个新式军礼,大声喊道:“陷阵营第三骑兵旅侦察营一连连长王泉见过这位将军,不知将军尊姓大名,来自哪里?”

    听着王泉报出的一长串陌生的名词,公孙瓒有点懵,还好听清了陷阵营三个字,这个举手礼不知道又是吕布弄出的什么新玩意。公孙瓒点点头,“我是幽州刺史郭勋郭大人派来的援军,我是公孙瓒,暂代护乌桓校尉。”说完,他取出了一份文书,这是郭勋写给吕布的公文,他递给王泉。

    王泉接过公文,转身交给身后一人,“你把这份公文送与大将军,我给客人带路,随后就到。”

    兵士接过公文,贴身藏好,敬了个军礼,便疾驰而去。王泉命人将路让开,自己则在公孙瓒身前为其引路。

    公孙瓒暗中观察,这些陷阵营的骑兵,即便纵马奔腾,上半身也保持笔挺,果然是训练有素,就是不知道他们后背的皮套之中装的是什么,有心想问,又怕犯忌讳。他可不知道,陷阵营骑兵姿态保持那么好,都是马镫的功劳。

    他问王泉:“这位王泉兄弟,你这个连长是个什么职位,手下管多少人啊?”

    “回公孙大人,连长就是个下级军官,也就管着一百多号人吧。”

    “哦,那也不少了,不知这里离云中大营还有多远?”

    “回公孙大人,这里刚过武进县,还属定襄郡境内,离云中大营还有九十里。”王泉回答道。

    “还有九十里,那么你们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吗?”公孙瓒又问。

    “不敢欺瞒大人,我们并不是专门来迎接大人的,我们只是执行日常侦察巡逻任务。陷阵营骑兵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