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刘焉、刘璋父子两代的苦心经营,才将成都建成今日的模样。
成都城中现在还有兵力约三万人,其中两万人是“东州兵”,比普通的益州军更加能征善战一些,而且只忠于刘璋。
另外一万人,是在赵韪叛乱之后,从犍为郡抽调过来的,这些人多为西南蛮族,作战最是骁勇。
城中储备的粮草辎重更是十分富足,足够城中军民坚守城池一年的。
不过成都城中的文武官员,并不都是死忠于刘璋的,也有许多的张松和黄权等人的朋党,不过并无多少兵权。
吕布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做好两手准备,一面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一面派张松、黄权、王累偷偷与城中官员接触,情报部有多条渠道,可以与城中书信往来。
吕布还给刘璋送去了自己亲笔书写的劝降书信,信中写明只要刘璋识大体,知进退,主动投降,使成都百姓免受刀兵之灾,就算他大功一件。
吕布承诺,只要刘璋投降,保证他后半生锦衣玉食,衣食无忧,子孙可以继承他的爵位俸禄,继承他的财产,性命无虞。
成都被朝廷大军包围之后,城内是一片愁云惨淡,绝望的情绪弥漫。
许多益州的大小官员都偷偷的与张松、黄权等人接触,并且得到了对方的承诺,只要投降,既往不咎。
所以他们反而不怎么害怕,只盼着中央军早点打进城,自己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人了。
刘璋当然也知道手下群臣与张松等人往来密切,可是他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对策。
庞羲等人自然是拼命鼓动他据城坚守,等待时机。
可是刘璋暗弱,并不代表他傻,就算能守一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听说梓潼、剑阁、葭萌等地都已经归降吕布,自己只剩成都孤城一座,真正的孤家寡人,又能做什么?
等待时机,哪有什么时机呢?曹操和孙权吗?
吕布不去打他们,他们就偷着乐吧,还敢动别的心思?
自己现在算是真正的孤立无援,束手待毙。
也许像吕布亲笔信上所写,自己主动投降,倒是一条出路。
刘璋早有耳闻,吕布对于主动投降的人倒是挺宽厚的,像张燕、张鲁、张济、李傕、郭汜、袁谭等人不是得到重用,就是安享晚年,还没听说过吕布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
刘璋非常动摇,他的这种态度就被身边人通过某些渠道,送出城外。
得到消息的吕布,决定虚张声势,假装大规模攻城,吓唬刘璋一下,帮助他下决心。
荣一师和第十五师担当了攻城重任,他们打造了几十架云梯,由第十五师的重装步兵掩护,火枪手则对城头进行了压制射击。
两个师的炮兵营,也将迫击炮的落点控制在城头上和城内十几丈的范围内,基本上城墙上的守军无法露头还击,甚至连城墙都待不住。
直到云梯搭上城头的时候,炮击才停止。
等到守军重新冲上城头之时,第十五师的重步兵和长矛兵们也已经派上了城头。
他们先向城头上甩了一波手榴弹,然后乘势跃上最后几步,果然城头的守军被炸倒了一片。
当然出于吕布的授意,中央军将城头上的守军击溃之后,并没有继续攻入城内,而是退回城外大营。
不过他们在撤退之时,用炸药炸塌了一段城墙。
吕布的意思很明白,不是我们攻不下城,而是我不想攻城。
当天晚上,张松做为吕布的使者,光明正大的求见刘璋。
城中守军不敢打开城门,只是从城头上放了一个吊篮下来,将张松接上城头。
搜身之后,张松被送往益州牧的官邸。
张松对这里自是务必熟悉,所以知道刘璋是在书房接见自己。
进了书房,张松觉得灯火挺昏暗的,也许是故意的吧!
刘璋坐在桌案后面,身后站着两个贴身侍卫。
张松见到刘璋,一揖到底,“张松见过益州牧!”
因为他已经认吕布为主,所以改口,不再称呼刘璋为主公。
刘璋看着张松,一阵唏嘘,“子乔,你胆子不小啊,还敢进城见我,不怕我把你杀了?”
张松微笑摇头,“州牧大人,乃是仁义之人,为何杀我?我去结盟刘备,也是为了益州百姓和州牧大人。”
“我归顺凉公,归顺朝廷,也还是为了益州百姓和州牧大人,我问心无愧,又如何不敢来见你?”
刘璋怒道:“你投了吕布,还敢说是为了益州百姓,为了我?是何道理?”
张松侃侃而谈,“州牧大人,朝廷大军横扫天下无敌手,曹操、孙权尚且不敌,刘备的四万精锐也险些全军覆没。”
“我益州的军队难道比曹操和刘备的军队更加善战不成?今日的攻城战,想必你也知道战况如何了。凉公只是不忍心让成都的百姓遭受池鱼之殃,才没有继续攻城。”
“成都虽然城高墙厚,可是也挡不住中央军的炸药和火炮。凉公派我来,就说明他有诚意招降与你。”
“之前的亲笔信中所说的承诺,依然有效。他给你一夜的时间考虑清楚,天明之后如果没有答复,大军就将继续攻城,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我可就不敢说了。”
“州牧大人,张燕、张鲁、张济、李傕等人也都先后归降凉公,即使没有受到中央的,也都做个富家翁,安度晚年,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璋听得张松说的如此透彻,心中更加动摇。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人推开,刘璋眉头一皱,却是庞羲推门而入。
庞羲见到张松,就大骂叛徒,下令让人抓住张松,杀死这个叛逆。
刘璋赶忙阻止,而张松自始至终就不曾紧张慌乱过,冷静沉着的很。
这气度让刘璋感慨不已,如此良臣却不能为自己所用。
刘璋命人护送张松出城,说自己天亮之前会做出决断的。我是奉先
zj190128g
第367章 收复益州
张松对他十分了解,知道他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别不再多说,告辞离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张松走后,庞羲仍然苦苦劝谏刘璋应该坚守成都,不要投降吕布。
刘璋最后实在听不下去了,大声呵斥道:“先生一意让我坚守成都,可是外无援兵,内无斗志,守城意义何在?更何况白天的攻城战,难道你没看到吗?你想守就能守住吗?”
“难道先生非得让成都玉石俱焚,大家一起死了才甘心吗?吕布大人已经承诺,只要我主动投降,保我子孙衣食无忧,我可以颐养天年,这就足够了。”
“而且我投降,还能换得全城百姓的安全。我父子割据益州近二十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天意如此,我又怎可逆天而行?不必再说了,天亮之后,我便出城投降,以求宽恕。”
庞羲仍是苦苦相劝,刘璋只是不听,最后让卫士将庞羲架了出去。
庞羲回到家中,自觉吕布不会放过他,自己上吊而亡。
刘璋听闻庞羲死讯,也深感惋惜,毕竟庞羲帮助过他们父子,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只是不识时务,认不清形势。
他命人厚葬庞羲,并且善待其家人。
庞羲死了,这一次彻底没人阻拦刘璋了。
刘璋命人准备好成都的人口和田地以及户籍的书册。
天亮之后,他召集了成都城中的文武百官,宣布了自己已经决定投降。
然后打开东城门,出城向吕布投降。
刘璋捧着自己的佩剑和益州牧的印绶,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后面的官员们捧着记录着益州和成都的人口、户籍、田地情况的书册,跟在刘璋的身后。
城中的三万守军,也都解除兵器,跟在刘璋和官员们的后面,排成长长的队列,走向东门外的中央军大营。
听说刘璋出城投降了,吕布立刻命人吹响集结号,然后打开营门,自己率领众将和张松、黄权、张任等人出营迎接刘璋。
刘璋捧着自己的佩剑和印绶,头一次走这么远的路,缺乏锻炼的他是直喘粗气,一步三摇,走的极慢。
后面众人也只好迁就他的速度,缓缓而行。
吕布早已穿戴好了全副盔甲,重新成为了那个银盔银甲白披风的,英俊潇洒的大汉战神。
刘璋远远的就看见了中央军的营门大开,响亮而悠长的号声响彻军营上空。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中央军将士跑步而出,在营门外排成了整整齐齐的方阵,横竖都是一条直线,绛红色的军服象征了铁血军魂。
刘璋还从未见过这么严整的队列,即使他年轻时候在洛阳城见过的禁军也比这差远了。
他看见了从营门中走出了一大群人,多是武将,也有少数文官,最前方众星捧月一般,有一员武将,银盔银甲白披风。
盔甲在朝阳下烨烨生辉,看这气势和这副装扮,应该就是大汉战神,凉国公吕布了!
刘璋正好累的走不动路了,干脆就跪倒在地,双手捧着佩剑和印绶,前额紧紧触碰地面,不敢抬头。
他身后的文武官员和三万守军也只好跟着他跪倒在地,伏低身子,以头触地。
一直到脚步声在他的耳边响起,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季玉兄,快快请起,早晨寒气大,不要伤了身体。”
刘璋这才抬起头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挂着微笑的英俊的中年人的脸庞,淡淡的胡须增添了一分成熟男人的魅力,不用问了,这一定是吕布了。
“罪人刘璋,见过凉公,璋愿率成都官兵民等向朝廷投降,这是朝廷赏赐的益州牧的印绶和佩剑,还请凉公收回,另选贤能治理益州。身后的那些书册都是记录益州人口、户籍、田亩信息的,请凉公接收!”
说罢,刘璋将佩剑和印绶高高举过头顶。
吕布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