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敌人终于冲进了二百丈的范围的时候,裴元绍高喊,“全体都有,一发试射,预备,放!”
每门迫击炮的炮长都遵循条令,重复着裴元绍的指令,“一发试射,放!”
供弹手将手中炮弹交给二炮手,二炮手一边高喊“好!”,一边将炮弹从炮口双手放入,然后松手让炮弹自然下落,自己则迅速后撤。
一炮手负责稳定炮架,他们的耳朵里早已塞好了棉花,以免声音太响震伤耳朵。
接着炮兵阵地上就传来了连续的“嘭!”“嘭!”“嘭!”的声音,接着炮管中有大量的烟雾出现,炮口也有少量的火光一闪而逝。
肉眼可见带着尾翼的炮弹高速出膛,一路带着尖锐刺耳的啸叫声,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曲线,向高速冲锋的鲜卑骑兵落去。
正在冲锋的鲜卑骑兵也听到了从汉军的阵地上传来的“嘭”“嘭”声,因为距离较远,听得不是十分真切,再说他们也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
接着有一种尖锐的哨声,由远及近,向他们飞来,肉眼看见,是一颗颗黑乎乎的东西,后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旋转,离得越近啸声越响。
终于这些黑疙瘩飞刀他们的头顶,开始下落,落到地面的时候,突然发出一声巨响,同时伴有刺眼的强光和滚滚浓烟!
每一颗迫击炮弹的杀伤半径约有三四丈,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和马或者被直接炸成粉碎,或是被炮弹爆炸后产生的破片杀死。
没有直接命中要害的,或者是被削断手足的,则是躺倒在地,发出阵阵惨叫,人如是,战马也一样!
炮弹落下的地方被炸成了一个大坑,三十发炮弹几乎同时落入鲜卑大军之中,成百上千的鲜卑骑兵或被炸死,或是受伤倒地,进攻的队伍立刻大乱。
战场上的中央军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见过雷管爆炸的官兵们对迫击炮的威力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赵云也是深深点头,原来这就是主公在军校时提到过的火炮,终于造了出来,效果真不错。
这就相当于把雷管射到敌人的阵中,然后引爆,太好了。
迫击炮成为了最早出场的火器,也算是水到渠成。
第259章 神迹
从来没有见识过火药和雷管的威力的鲜卑人,一下子就尝到了迫击炮的滋味,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有多么强烈,可想而知!
炮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声响,升腾的烟雾,刺眼的强光,以及恐怖的杀伤效果,让他们以为汉军掌握了一门可怕的法术,视为神迹!
而人如何能与神迹抗衡,所有的鲜卑人的内心都有了强烈的惧意!
而裴元绍自然是见怪不怪了,他看着还在惯性之中进行冲锋的鲜卑骑兵,继续高声下令,“距离缩小二十丈,三发速射,然后清理炮膛。(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现在中央军的迫击炮使用的还是黑火药,虽然多次改良过,不过还会有药渣残留,必须及时清理炮膛,避免意外发生。
所幸迫击炮使用的炮弹,有了原始的弹壳,不像古代的火炮直接往炮膛中装填火药。
又是一阵更加密集和急促的“嘭”“嘭”声,九十发炮弹雨点般的飞向了鲜卑人的军阵。
这个时候鲜卑人已经知道要躲闪这些炮弹了,可是他们并不会通过声音来判断落点,只会尽可能地催马逃离。
这么近的距离,等他们听见声音,看见炮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十万人的冲锋,那密集的让人发指的阵型,终于酿成了灾难。
炮兵阵地的正面方向,一百八十丈到二百五十丈的距离上,九十颗炮弹纷纷落下,只不过这雨点有点大,这雨下得也有些疼!
整整有两三里宽的,一里深的正面都被炮弹覆盖了。
在这个范围之中足有上万名的鲜卑骑兵死伤殆尽,残破的躯体,硕大的弹坑随处可见。
整个战场上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所有的鲜卑骑兵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两翼未受到炮击的鲜卑骑兵还在惯性冲锋,而中路的骑兵,侥幸没死的开始拼命地打马回逃,哪里还敢向前冲锋?
因为是在最远的射程上发起的炮击,对于转身逃跑的敌人没有办法向纵深射击。
中央军使用的还只是原始的迫击炮,只是初见雏形,并不能像后世的步兵迫击炮,那么便携灵活。
它们必须得构筑平整的发射阵地,迫击炮的拆卸和组装也十分麻烦,最要命的就是炮管的寿命极低,大概只能发射五十发炮弹左右。
所以裴元绍带来的木箱之中,有一大半装的都是炮管和炮弹。
赵云见敌人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立刻下令全军出击,他派人负责保护炮兵团。
是的,裴元绍带来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炮兵团,虽然只有三十门迫击炮,每门炮只需要五个炮手。
可是它们却配有数倍于此的后勤人员和同样数量的工兵,以及自带的警卫部队。
汉军骑兵从左右两翼出击,都绕开了混乱的正面,把正面留给了重装旅的两个重甲骑兵团。
趁他病要他命,这是汉军一贯尊奉的不二法则!
被汉军的两轮炮击彻底打蒙圈的乞伏祐邻和一众高层贵族,直到汉军两翼的骑兵,突破了鲜卑人两翼部队的拦截,直奔本阵冲来的时候,才稍稍清醒一些。
眼见汉军的骑兵比自己的鲜卑铁骑还神勇,连弩在马上交锋之时,犀利无比。
匈奴仆从军杀入鲜卑大军,竟然有虎入羊群的感觉。
而最可怕的就是从正面碾压而来的那些钢铁怪兽,马上的骑士从头到脚都被厚重的盔甲包裹得严严实实。
箭矢射上去只会弹开,甚至马刀砍上去,都无法破坏,只留下了一道白印。
而这些汉军重甲骑士手中那大号的长矛(他们不认识马槊)怎么还能当刀用呢?
鲜卑人即使是精锐,也是轻骑兵,被汉军的重甲骑兵撞得骨断筋折。
何况许多正面的鲜卑人还被炮击深深震撼,尚未清醒。
不过乞伏祐邻也是一个当机立断之人,既然自己处于下风,那么就不应该继续纠缠下去,暂避锋芒,来日再战,才是理智的选择。
于是他下令吹响撤军号角,准备暂且撤军,来日再与汉军一较高下。
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他最精锐的十万大军正与汉军纠缠在一起。
本来他们尙堪一战,可是撤军的号角声响,使得这些鲜卑军人以为自己一方打败了,纷纷掉头逃跑。
草原民族本来就擅长保命,特别是那些尚未出场的炮灰部队和奴隶们,更是如蒙大赦,夺路而逃。
本来是想有序撤退的乞伏祐邻仅凭自己手中的一万王庭铁卫根本制止不了这些炮灰们的溃逃,反而被他们裹挟到了一起。
而赵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战机,他下令全军追击,而且要求不要管什么阵型,什么编制,只要有敌人就追杀,没有命令,不得停止追击。
于是八万汉军骑兵犹如驱赶羊群一般,撵着近二十万鲜卑骑兵,满草原的乱窜。
汉军以班、排、连为基层编制,十分适应这种各自为战的战法。
而鲜卑人习惯与听从追击的百夫长、千夫长和万夫长的指挥,一旦失去了指挥,就如同一只只无头苍蝇一般。
赵云马上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命令各部的神射手们,专门狙杀鲜卑人当中的首领模样的人。
一时间千夫长、万夫长和其他的匈奴贵族纷纷中箭落马,很快鲜卑贵族们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纷纷脱掉了自己华丽的长袍和高级的盔甲,以求蒙混过去。
鲜卑大军整体上还是一路向北逃窜,很快就追上了提前转移的老弱妇孺们,还有那些牛群、羊群。
因为汉军在后面紧紧追赶,鲜卑大军根本不敢停下来,更别说带着家人一起逃跑了。
他们只能是超过平民,继续向北逃走,什么都顾不上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平民的阻隔和牛羊堵住去路,才使得乞伏祐邻等鲜卑首领和高层贵族,以及他们的王庭铁卫得意顺利逃脱。
因为越来越多的汉军骑兵被鲜卑的这些平民和老弱妇孺挡住去路,而按照中央军的军规,又不能对他们大开杀戒。
匈奴仆从军也早已全盘照搬中央军的军纪了,再不像从前那般任性胡为了。
赵云只能下令停止追击,转为收拢俘虏,清点战利品,而这些老弱妇孺,除了合乎年龄的女人和孩子作为奴隶带走,其他人还是任其自生自灭吧!
牛羊、马匹等牲口,还有许多贵族不及带走的财物,则一律打包装车带走。
除夕夜还是在电脑之前度过的,希望我这份敬业也能打动读者,嘿嘿!
第260章 一统西域
战后统计,远征军所有伤亡加起来不足万人,其中有一半是鲜卑仆从军的伤亡,而消灭的鲜卑骑兵最少也有五、六万人。全本小说网,HTTPS://。m;
同时还俘虏了鲜卑军人五万余人,女人八万人,儿童四万人,牛羊马匹百万头,大获全胜。
赵云使用飞鸽传书将喜讯传回长安,其中重点提到了迫击炮的巨大效果,希望吕布能够给每个师多多配备。
赵云还是有见识的,他觉得迫击炮可以应用的场合很多,比如对付坚固的城防,密集的敌人,甚至水军的战船。
他还建议就将这些鲜卑奴隶和战俘就近留在凉州,帮助汉人开发和建设凉州与西域地区。
并且要在凉州和西域也推广屯田和游牧。
吕布看罢,系数同意,并且让张郃派兵接应赵云他们,赵云撤军之时,把中央军的部队落在最后,负责殿后。
这一次端了西部鲜卑的王庭,又俘虏了这么多女人和孩子,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马匹,绝对是伤了西部鲜卑的两大部落的元气。
西部鲜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