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州军的小船个头与蒙冲相当,战法同上,顶多使用一下火攻。
中央军则无论斗舰还是楼船全都配有拍杆和连珠弩炮,楼船上还有投石机。
水军的投石机通常使用六十斤和一百斤两种石弹。
人力投石机,使用六十斤石弹,可以投出一百多丈,一百斤石弹也可投出八十丈。
配重式抛石机则要远的多,六十斤石弹,可投出三百丈以上,一百斤石弹也可以投出二百丈。
当然楼船上装备的两款投石机,都比虎牢关的同类型投石机,精简了不少,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需用的人手都缩水不少。
它们的威力和射程自然也小了一些,不过水军战场之上,仍是无敌的。
它们的底座都设计成了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无死角的,所以才安在了顶端的两层甲板。
一艘楼船就是十门投石机,五艘楼船则足足有五十门投石机,侧舷接战,可以使这些投石机同时投入作战,远程火力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所以当冀州军的战船们冲刺到三百丈之内时,楼船上的大家伙们就开始投放六十斤重的石弹。
一开始的精度自然很低,可是这些大石头在冲锋的冀州军战船周围掀起了冲天的水柱,甲板上都被溅起的水柱打湿。
郭嘉等人的座船也进入了抛石机的打击范围,不时就有一颗石弹从天而降,激起很高的水柱,甚至近的紧擦船舷,打湿众人衣襟。
郭嘉深深地被震惊了,中央军也有投石机,倒不意外,可是能投出三百丈之遥,就可怕了。
吕布又一次走在了众人的前头,虽然投石机不是新发明,可是吕布魔改过的就是另一幅模样了。
霹雳车投四十斤石弹也顶多就二百丈,中央军这可不止四十斤石弹,竟然能达到三百丈。
中央军的抛石机发射的时候使用了齐射之法,因为大家的配重一样,抛石机的尺寸也一样,石弹的重量一样,所以落点的距离就应该一样,齐射就可以形成覆盖。
所以形成跨射,被命中就是迟早之事了。
六十斤打磨过的石弹,呼啸而下,砸穿上层甲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冀州军的战船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必然是不堪一击。
不像中央军的战船,斗舰和楼船的低层甲板和水线处都有一层薄薄的装甲(其实就是钢板),用来防止敌人的撞击和投石机的抛射。
蒙冲则在船头、水线处和船尾的明轮之外有一层薄薄的钢板保护。
一百五十丈之时,人力投石机和楼船以及斗舰上的连珠弩炮也都进入了有效的射程。
远程打击覆盖的密度一下子大了许多倍,不断有冀州军的战场被石弹和大型弩箭命中。
被大型弩箭射中的还能继续前行,被石弹命中的,有时候甚至会穿透底舱,造成大量进水,船上的水兵也会骨断筋折。
第229章 撞角和拍竿
不是谁都有顶着枪林弹雨去冲锋的勇气,有的冀州军战船不等旗舰下令,就擅自转向逃跑,有的船慌不择路,还与自己人的战船撞在一起。(全本小说网,https://。)
徐盛见此,发布命令,用旗语通知各舰,转向前进,命令蒙冲各艇可以发起冲锋了。
这么近的距离,配重式抛石机早已停止发射,只有人力投石机还在进行最后一两轮的投射,在蒙冲冲阵之前,都会停止攻击。
让人窒息的投石机攻击带来的呼啸之声,终于停歇了。
赵浮急忙下令,所有尚能一战的大小战船做好近战的准备,同时,他看到了飞速冲来的中央军的蒙冲战船。
虽然很惊奇对方的蒙冲所达到的不可思议的高速,却也只是以为对方这是要冲过来和自己近战而已。
离得更近了一些,他才发现这些蒙冲战船与自己过往熟悉的,甚至是自己军中装备的蒙冲船有所不同。
船型更加狭长,更低矮,从外边根本看不到有人活动,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船舱外壁和甲板上都是铁板和牛皮,很少有暴露在外的木质结构,吃水也比自己的蒙冲深上一些。
船尾好像有什么东西,高速前进产生的波浪在船尾形成了长长的涟漪,航迹清晰可见。
并不像是要靠帮接舷作战的意思啊,倒像是要撞上来,对,就是撞上来。
这些中央军的蒙冲战船前进的方向选择的都是冀州军战船的侧舷,而不是船头。
虽然不知道这些蒙冲战船这么做有何依仗,竟然敢用这种拼命的战法,可是也不能眼看着任其施为啊!
“快,掉转船头,船头迎击对方蒙冲,快,传令全军照此处理!”
可惜这个时代的通讯方式太落后了,效率太低,而中央军的蒙冲的速度又太快了。
赵浮自己的座舰船头还没调整好,就被飞驰而来的一艘蒙冲狠狠地撞中了侧舷。
高速的冲刺带来了巨大的动能,坚固的撞角轻松地撞破了冀州军战船的水线之下的舱壁。
冀州水军的战船可不像中央军的战船有那么多水密隔舱,大量进水使得战船马上就开始下沉。
而中央军的蒙冲则是向后倒车,倒出足够长的一段距离之后,再次加速冲来,准备进行第二次撞击。
不过不用第二次撞击了,赵浮的座船已经因为大量进水而逐渐下沉,并且开始产生倾斜。
撞击发生时,站在甲板上的众人都被巨大的震动晃到在地。
看到快速下沉,赵浮当机立断,立即让手下把郭嘉等人转移到小船上,送往远处的民船之上。
然后他才下令弃船,船员们有的转移到小船之上,有的来不及的则直接跳入水中,奋力游开。
这个时候,蒙冲两侧的预留孔洞之中有连弩射出一支支弩箭,很多冀州水军都被射中。
五十艘中央军的蒙冲,一波冲刺最少撞沉了三十艘冀州水军的大小战船。
只有少数的战船需要撞击两次,大部分都是一击即沉,有些战船甚至是直接撞成了两截。
赵浮命令让民船赶紧逃命去吧,此次长安之行已经是不可能了,他自己则率领水军抵抗一下,拖延一些时间。
郭嘉自然是无比郁闷,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偷袭长安的妙计,没想到却碰到了藏在暗处的吕布的水军。
这个吕布如何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到全面,事事都走在前面,难道他有预知未来,未卜先知的本领?或者叫神通更合适!
想归想,还是赶紧逃命要紧,赵浮的水军可挡不住多长时间。
要是被中央军的战船追上,这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可就断送在自己手里了,
数百艘民船在得到逃跑的命令之后,争先恐后的掉头返航。
他们都看到了两军交战的画面了,也看到了中央军那高大无比的楼船,虽然不知道中央军用什么办法击沉和撞沉了这么多的战船。
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船可没战船解释,也没战船跑得快,还装满了人和马匹,跑晚了,可就落在敌军手里了。
船就是船老大们的全部家当,就靠它吃饭呢!真倒霉,怎么就碰上了这些关东军?
中央军的斗舰和楼船的航行速度也挺快的,毕竟桨帆混合动力,对风向的依赖小于帆船。
冀州水军的多数战船还是跟随换了一艘座舰的赵浮、程涣迎向中央军,并不曾逃跑。
中央军的蒙冲则突破了冀州水军的阵势,冲向了逃向下游的战船。
当冀州水军兴奋地迎向中央军的战船,满心期待着双方来一场接舷战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根根从天而降的拍杆。
双方还有七八丈距离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的敲打着冀州战船,沉重的铁锤砸碎了甲板、砸碎了舱壁。
徐盛和李蒙其实是在用实战检验中央军战船的各种装备和各种战法,所以在拍杆砸沉了十多艘冀州军的战船之后,便下令靠帮接舷。
他们要通过接舷战,最后再检验一下水军突击旅的训练成果。
中央军的战船,无论是斗舰还是楼船,都比冀州军的战船高出一截。
所以当双方的战船碰撞在一起之后,只有中央军的兵士往冀州军战船上跳跃的份,冀州军的兵士可跳不上去中央军的战船。
水军的接舷战,空间狭小,地形复杂,所以水军突击旅官兵的装备都是特制的。
横刀比步兵用的要短上一些,加宽加厚,利于劈砍和格挡。
连弩的尺寸也比陆军的连弩更加短小和减轻不少重量,虽然射程和威力都下降不少,可是船上空间有限,也用不上百八十丈的射程,三、四十丈足矣!
接舷战的时候,不适用长矛,而是配备了简化版的陌刀,身上穿的也是特制的皮甲,防火防水,轻薄又坚韧。
所以突击旅的兵士加上这些装备,如虎添翼,他们的战斗力又岂是普通的水军兵士可以抗衡的?
当然了这些装备也跟楼船、投石机一样花费了吕布天文数字一般的金钱。
所以很快就横扫了一艘又一艘的敌船,赵浮和程涣都死于乱军之中。
冀州水军的兵士或死或逃或降,没用多长时间,就结束了这最后的接舷战。
第230章 铁索拦江
徐盛留下几艘斗舰打扫战场,看押俘虏,其余战船继续向下游追去,听说可是有不少关东联军的人马在那些民船之上。(全本小说网,https://。)
郭嘉等人在撤退的民船上,远远的看见了冀州水军最后的结局。
对中央军的水军战船的战斗力感到了深深的畏惧,吕布的军队不光在陆地上能征善战,在江河湖海之上也是如此强大,难道真是天命所归?
眼见那些蒙冲战船,在击破了冀州水军的阵势之后,向下游冲来。
这些民船本就不快,又载运了许多的关东联军,跑得就更慢了。
正在他们苦苦挣扎逃命之时,有几艘率先逃跑的冀州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