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解开他手脚上的铁链。
毕竟除了李进就是他跟皇上接触最多,知道崇正的哪块儿肉痒痒,他眼珠子转了转,顿时有了主意,但是脸上却摆出一副欲要上刀山火海的苦笑表情道:“孙大人这可难为杂家了,皇上圣意难测,岂是我等能够左右?”
孙德璋哪还不知道徐亮的意思,手里捏着的那沓银票直接就塞进了徐亮的袖口里,然后朝着他一拱手,
“还望公公成全!”
徐亮赶紧双手将他托起,嘴里忙道:“老大人折煞死杂家了,杂家进去试试便是。”
孙德璋等的便是这句,
“如此便多谢了。”
徐亮笑着,别有所意的说道:“不必多谢不必多谢,老大人寄家书的时候别忘记帮着杂家给殿下带个好儿就是了。”
孙德璋会意的点点头,谦道:“公公说哪里话,勋儿虽有薄功却入世尚浅,在圣上面前对答多有失仪之处,还望公公周旋才是。”
“这个自是杂家分内之事。”
两个人互相拱了拱手,相互道别而去。
蜀王带着廖瑛正走着,才发现孙德璋不见了,一回头,正看到院外的两个人互相拜别,见到徐亮堆笑的样子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向着快步走来的孙德璋问道:“孙大人,这阉人可是找你有事?”
孙德璋遮掩着应道:“哦,不过是一些朝中旧事。”
“这些个腌臜东西,整天在皇上面前搬弄口舌是非,最是可恨!孙大人可要小心呐。”
孙德璋知道蜀王一向对宦官干政心有不瞒,便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也没再应声。
。。。。。。。。。。。。。。。。。。。。。。。。。。。。。。。。
徐亮转回院中去,刚一进这帐门,崇正迫不及待的招呼他到近前来:“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快告诉朕,爱妃给朕送来了什么礼物?”
徐亮笑眯眯的从怀来掏出来一封信函,递给了崇正,
“皇上您且看。”
崇正接过他手里的信函,正反的翻来看了看,发现无非就是信封使用粉色的纸张制成,其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便不由的皱了皱眉问道:“你说的礼物就是这封信?”
徐亮点了点头,陪笑着说道:“皇上,您不妨打开看看,既然是惠妃娘娘口中的礼物,那自然是有特别之处的。”
其实他也不知道惠妃这心里写了啥,只是送信的人捎口信儿说是给皇上的礼物,他便照原话说了,不过他心里清楚,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娘娘在惊喜这方面从来都没有让崇正失望过,这也是她能力压其他嫔妃甚至皇后的根本所在,
当然这次也不会例外!
当崇正将信将疑的打开这封信函的时候,老脸上的褶子都要笑的绽放了开来,这惠妃的信函里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字,只有一个深深的红色唇印印在粉色的信纸上。
“好!好!”
崇正满心欢喜,连声的说了两个“好”字,然后拿过信纸贴到自己的面前,眯上眼深深的嗅了一口,悦然道:“嗯!香!是欣涎香的味道。果然是爱妃所赠,也只有她能调的出如此香料。”
皇宫里规矩大、是非多,下到淑女上到皇后,没有一个不是时刻提醒自己识大体、懂礼数,尤其是在皇上的面前,无不战战兢兢,连说话都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而只有这个惠妃,年纪轻轻本就娇艳貌美,还总是能够别出心裁的给予长自己三十余岁的老皇帝各种“出乎意料”,做一些其他嫔妃都不敢想象的“僭越”之事,
崇正皇帝深居宫闱数十载,早已经厌烦了一个个被各种女礼捆绑之下、如同木偶一般的后宫女人,反倒是这样随心所欲的一个惠妃,倒成了紫禁城里的稀罕物儿,掌上明珠一般被崇正整日捧在手心,两人情意绵绵,常常以唐明皇和杨玉环相互自诩,所做的一切失礼之处,在崇正的眼里,也都变成了敢爱敢恨的性格使然。
徐亮看到崇正的眼神里都带着笑意,虽然不知道惠妃在信函里给皇上准备了什么,但是却能感觉出来皇上的心里已经对惠妃有所思念,便上前笑着插话道:“皇上,惠妃娘娘差他身旁的苏公公送信儿的时候,还特地要小臣告诉陛下,惠妃娘娘在西安日夜思念,盼着您回去,人儿都消瘦了许多呢。”
崇正听着徐亮的话,无不担忧道:“惠妃瘦了?这可如何是好?朕临走时不是交代了要好生照看的吗?待朕回去一定要知他们个伺候不周之罪!”
“皇上,娘娘是您心尖儿上的人,您就是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怠慢不是?但是惠妃娘娘的性子您也知道,相思之苦可不是一碗鱼翅、一份燕窝能补的回的呀。”
“唉!”
崇正重重的叹了口气,坐回到龙椅上,无奈道:“西北战事吃紧,又连战连败,朕实在是走脱不开啊。”
徐亮腆面笑着说道:“皇上,小臣说句您不爱听的话,您在这儿反倒不如回西安。”
“此话怎说?”
“陛下且想,兰州此役一开,城中也要全部进入战备状态之后,每日吃喝用度尽数缩减为大军计,到时候难免陛下也要为天下计,主动缩减衣食鼓舞军民之心。但是此战必然旷日持久,陛下整日粗茶劣食,时间久了龙体堪忧啊。
在者说,您以万金之躯置身陷险境,反而让城里的将士们放不开手脚,为了保护您而不敢拼死一搏,也会让辽人又可趁之机啊。”
崇正心里自己也是想回去的,徐亮说的这两点他也知道,只是碍于面子问题再加上王京里的这帮子文官,让他有苦难说,下不来台,
他苦笑道:“你有所不知,朕又何尝不想回西安去见爱妃,以解相思之苦,但是你知道在奏折里那些个文官都怎么说朕?他们连崇正十八年的辽锦大战都扣在我的头上!这天下都知道女真人的事儿是父皇那时候留下来的,还是朕启用姜家把他们平定,怎么反而成了朕的罪过了?朕就怕往西安这么一躲,恐怕他们这些个酸文人什么难听的都能说出来。”
徐亮笑了笑说道:“皇上,老奴可不这么想。您亲自率军前往西安,那叫迂回作战,如何能谓之逃?
到时候您一走,让孙都督带上城里的守军,跟辽人做殊死一搏,待到辽人窘困,久攻不下就必然会退却,陛下再提起早在西安以逸待劳的天子之师乘胜追击,岂不是可效太祖驰骋漠北、驱胡逐虏之英姿?
辽人那个时候早已经胆气尽丧,您大可带着惠妃娘娘纵马草原、光复山河,不仅可以让文官们哑口无言,这英雄美人的佳话,也必将在大夏朝传为佳话,源远流长呀!”
徐亮自信自己描的这幅“画”对于崇正来说具有绝对的杀伤力,一心效仿祖辈纵马天下驰骋疆场、又钟情于惠妃、想要过一把江山美人瘾的高由校是不可能拒绝的。
果不其然
崇正被徐亮的这番话说的眼睛都在冒着光,一扫刚才脸上的阴霾怨气,激动的捶手道:“好!好!你这个主意好!”
但是话音刚落,他又很快犹豫起来:“但是,孙老将军那里朕不太好开口啊。”
徐亮是早有准备,宽慰道:“陛下放心,孙都督那里小臣去说便是,您只需要准备好跟惠妃娘娘相聚便好。”
崇正见徐亮主动请缨帮自己开口,自是喜笑颜开,挤的脑门儿上的几条沟壑更加的深邃了,“好!此事若成,等回到西安朕一定重重的赏你!”
徐亮朝着崇正深深的一躬,
“为陛下分忧,乃小臣分内之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有喜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家有喜事
孙德璋得到徐亮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带着廖瑛去找了蜀王高由弘商谈兰州战事,并把崇正要移驾西安的消息带给了他,
蜀王虽是皇族,也知道崇正在这儿守着对兰州是没有什么好处了,听到他要移驾的消息也是松了一口气,并询问了孙德璋和廖瑛关于兰州防务的相关计划,好在崇正要求的时候把折子递上去。全本小说网;HTTPS://。m;
按照惯例,崇正走后肯定是要蜀王来主持兰州的一切事宜,但是在军事方面还是以孙德璋为主,
因此蜀王的意思是让孙老都督在皇上走之前,一切无论要人还是要兵的要求都提出来,趁着崇正移驾心切基本上不会被驳,不然等他去了西安再朝他伸手,可就得看他心情了。
孙德璋的意思很明白,所有外埠兵马全部由跟着皇上带回西安,兰州城里只留下陕西和四川的绿营、卫所及边军,虽然加起来不如之前的人数多,但是按照他的意思,这小十万人就好比手上的五根指头,指哪动哪,总好过数十万人往这儿一堆,互不统属要来的强,
不过
蜀王比较担心的是辽人凶悍,本来战斗力就比夏军强,人数再占优势,兰州城的压力会很大,而且他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崇正的问题,
“孙大人,本王知道你和廖将军的苦衷,这互不统属的问题一不是一天两天了,把人全部撤走倒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就是万一兰州有失,皇上又不在这儿,到时候咱们几个可就是这丢兰州的罪人呐!”
蜀王担心的很有道理,崇正在的时候,顶多是文官继续上折子骂他,这要是崇正不在,兰州丢在他们仨手里,那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孙德璋当然知道蜀王的心里所想,就是担心明面上崇正走了上面轻松了,底下的压力反而更大,应声道:“王爷,这个老夫心里是有数的,留这么多人在这儿,反而不如我这小十万人的作用大,您的意思我知道,不过川陕的兵马就这么多,再多也拿不出来了啊。”
蜀王双手背在身后,原地踱了两步,想了想说道:“还有一只兵马可用!”
“王爷的意思可是四川绿营?”
蜀王点点头,“没错,成都、龙安两府现在的兵马已经近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