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娘娘无恙,太医说这些日子只要不见风,好好将养一段日子便是!”
一旁的嬷嬷开口答道。
“快,给哀家瞧瞧!”
这个时候,王皇后也急步而来,开口说道。
从朱常洛手中接过孩子,王皇后也是一脸的喜色,道。
“嫡子降生,皇嗣有续,这是大喜事!今日坤宁宫上下人等有功,加赏三月月俸,另各赐首饰一副!”
“谢太后娘娘恩典!”
一众宫女内侍顿时面露喜色,连忙谢恩道。
“朕去瞧瞧皇后!”
朱常洛慢慢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抬步便往殿内走去。
经过外头的一番闹腾,殿内也已经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不过七八月的产房,还是显得有些闷热。
绛色的帷幔间,朱常洛瞧见郭氏略显瘦弱的身子裹在厚厚的被子当中,脸色显得有些苍白,满头皆是汗水,让发丝都黏在脸上。
“皇后辛苦了!”
朱常洛大步向前,在床榻旁边坐下,握着郭氏的手道。
“珍姐儿诞下天家嫡子,从此社稷有后,此乃大功也!皇帝可不能一句辛苦就了事了!”
紧跟在朱常洛后边,王皇后抱着孩子,笑吟吟的走了进来,道。
“母后说得对,皇嗣有续乃是大事,这孩子眉清目秀,将来定是个读书的好种子,若论辈分,他该是由字辈,不如名为由校如何?”
朱常洛心中一转,却是开口说道。
“臣妾谢陛下替校哥儿赐名!”
郭氏笑了笑,看着宫女从王皇后手中接过孩子放在她的身边,声音温柔道。
倒是王皇后微微有些不悦,道。
“皇帝该知道,哀家说的不是这个,天家自有伦序,哀家知道,钟粹宫那个也诞下了皇子,可嫡庶有别,皇帝不可混淆,重蹈先帝之事,依哀家之见,还是早定储位,免得有人心存歪念!”
王皇后自是不知道此刻钟粹宫发生的事情,但是以她的眼光,猜也能猜的七七八八,自然不会让李氏的计谋得逞。
“母后,校哥儿还小,哪有这么着急的,何况陛下才刚刚登基不久,哪有这么早就……”
倒是郭氏有些着急,生怕朱常洛因此而为难,撑起身子道。
王皇后怔了怔,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这个傻丫头,自己现在可是在替她的儿子争地位,可她反倒跟自己刻意为难皇帝一样。
倒是朱常洛摆了摆手,将郭氏重新扶回了软被上,开口道。
“早是有些早,不过母后说的也有道理,国本不定,群臣不安!储位人选还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咱们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当初英宗皇帝便是极早就被立为了太子,如今倒也不算逾矩!何况嫡子正位,本是正理,这样吧,陈矩,你即刻到内阁去,昭告天下群臣,皇后生嫡子由校,普天同庆,着昭告天下,立为皇太子,命礼部即刻开始准备册封大典!”
顿了顿,朱常洛转身对着王皇后道。
“母后,校哥儿如今刚刚降生,还受不得风,朕先昭告天下,定嫡子储位,过几个月等校哥儿长成一些,便行册封大礼,母后觉得如何?”
王皇后显然也没有想到朱常洛会这么果决,一时之间愣了愣,苦笑道。
“好好好,你是个有主意的,倒是哀家多事了!也罢,今儿在外头等了许久,哀家也乏了,这就回宫去了,你也别待久了,珍姐儿刚刚生产过,须得好好歇着!”
“儿子知道了!”
朱常洛起身拱了拱手,道。
送走了王皇后,朱常洛重新回到坤宁宫,却见郭氏已经披了一件衣服,坐起身来,纤手温柔的抚着身旁的孩子。
“陛下还是去瞧瞧李姐姐吧,她也刚刚生产完,臣妾听说,陛下急匆匆回了后宫便一直守在宫外,还未曾去看过李姐姐吧。”
瞧着朱常洛回转过来,郭氏振了振精神,道……
与此同时,钟粹宫中。
王氏望着底下涕泪齐下的李氏,心中亦是不忍,再看看身旁哭的嗓子都有些嘶哑的孩子,顿时便想起自己当年的苦楚来,不由得微微一叹,不过还未开口,就见得外头王安脸色复杂的走了进来,挣扎了片刻方才道。
“启禀太后娘娘,淑妃娘娘,坤宁宫有信儿来了!”
“怎么样了?”
王氏顿时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开口问道。
“母子平安,是……是一位皇子!”
王安似是下了什么决心,望了一眼地上因他的话而愣怔的李氏,咬了咬牙道。
“据说,陛下当场为皇子殿下赐名由校,并命陈公公昭告群臣,立其为皇太子,择数月之后,行册封之礼!”
“什么?!”
李氏顿时脸色惨白,跌坐一旁,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第八百零三章:聪明人的选择
钟粹宫内一片静默,只余襁褓当中小小的孩儿依旧在细细哑哑的哭着,越发显得让人心疼,王氏叹了口气,从宫女的手中接过孩子,神色一片复杂。
遥想当初,她也是如此这般,在一个冷清无比的宫殿当中诞下了自己的儿子,侧妃之子,又不受皇帝喜爱,天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战战兢兢的熬过来的。
所幸的是,她有一个好儿子,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儿子。
相比之下,李氏只怕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
虽然选择的路有不同,但是处境相似,她也的确能够感同身受李氏的心情,更何况,李氏如今的处境或许比自己更加凄惨,好歹,自己当年还有个盼头,可如今……
“起来吧,哀家应了你便是!”
摇了摇头,王氏低头望着怀中小小的人,终是忍不住道。
大人倒是无所谓,但是自己殷鉴在前,又岂能让自己的孙儿经历当初的艰难?
外头都道如今的天子英明果决,强势无比,可落在王氏的眼中,却只感到一阵心疼,唯有经历过那段苦难的日子,才会明白为何今日的朱常洛会如此手段多变,不拘一格。
因为当时的境况下,他们母子一无所有,随时面临着倾覆之危,唯有拼尽全力,才有一线生机,可为娘的,哪有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这么艰难的,如果可以的话,王氏宁愿自己生下的不是皇长子,这样他就可以不必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可以不必处处搏命,次次涉险,也就不会被郑氏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更不会直到十一岁才见过自己的父皇两三面。
王氏至今都还记得,当初梁永将朱常洛带往长春宫问话的那一刻,她是抱着何等绝望的心情跪在王皇后的面前苦求的,尤其是当朱常洛在慈宁宫的一番大胆奏对传回消息的时候,王氏连着好几个晚上都会被吓醒,生怕皇帝或是郑氏一个恼怒,不顾一切的让他们母子消失在这宫禁当中……
“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经过短暂的时间平复,李氏也压下了复杂的心绪,脸上带着斑斑点点的泪痕,拜道。
只是口气明显平静了许多,不似方才一般激动。
“不必谢,哀家是看在这孩子的份上!”
王氏凤眸微阖,淡淡的道。
“往常的时候,哀家怜你在宫中孤苦无依,颇似哀家当年,对你多有回护,纵然知晓你心有野望,也未曾多加管束,但是天家伦序,却非是你可以打主意的,今日哀家愿意帮你,是因为伦序已定,哀家不忍看这个孩子没了地位,又失了父皇怜爱,可你也要谨记着,人要认命,这孩子没有那个福分,强求不得!若是叫哀家发现以后你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可莫怪哀家无情!”
如今的王氏,早不是当初战战兢兢在宫中低眉顺眼的恭妃王氏了,她是皇帝生母,堂堂的后宫皇太后,纵然平素不怎么以势压人,可地位在那摆着,这般口气冷淡的一番警告,倒也让宫内的气压低了三分。
“臣妾……明白!”
李氏低头,掩去眸中浓浓的不敢之色,低眉顺眼的道。
恰在此刻,外头内侍急忙忙入内来报。
“娘娘,陛下刚刚从坤宁宫出来,看样子是往钟粹宫来了……”
另一边,却说朱常洛在坤宁宫逗了一番孩子,又同郭氏说了会话,便体恤着她刚刚产子,须得休息,出了坤宁宫朝钟粹宫来。
到了钟粹宫时,才见得太后的车架在外,下了銮驾,便朝着宫内暖阁去了。
“儿子见过母亲!”
许是因为时间过得久了些,钟粹宫内倒是齐齐整整的,没有坤宁宫当中刚刚生产的手忙脚乱样子,几个宫女恭敬的迎了他进来,却见暖阁当中,李氏侧卧在榻上,面色微微有些苍白和不自然,而在榻边,他老娘王氏倒是笑的慈和,怀抱着一个小小的人儿,不住的逗弄着。
“皇帝来了,快瞧瞧,这是你的孩儿,长得眉清目秀的,跟你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王氏抬起头,脸上的笑意益发浓了,抱着孩子起身,走到朱常洛的身边,开口道。
“是,好看的很!”
朱常洛望着王氏手中的孩子,刚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副样子,面皮皱皱的,瞧不出什么差别来,也不知王氏是怎么看出来眉清目秀的,不过他自然不回说这么不应景的话,顺着说了一句,伸手便要接过孩子抱着,不料王氏却是往后退了一步,让朱常洛伸到半空的手显得分外尴尬。
“去去去,刚出生的孩儿娇嫩的很,你粗枝大叶的,可别一不小心摔着哀家的孙儿,看看就行了,不必抱了!”
在外朝威风无两的朱常洛,到了王氏面前却是乖顺的像只小猫,眼见王氏捧着孩子跟心肝一样,只得悻悻的收回手,嘟哝道。
“儿子前儿在坤宁宫还抱了校哥儿呢,也没出什么事儿……”
“说到校哥儿,珍姐儿怎么样了?”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却是依旧紧紧的抱着手中的孩子,转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