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光启拱了拱手,开口解释道。

    眼中却闪动着兴奋和狂热的光芒,他跟着朱常洛以后,才越发觉得自己跟着这位主君一点都没错,不仅仅是因为朱常洛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成了皇帝,更是因为这位主君身上层出不穷的点子,每逢自己遇到困惑的时候,陛下只要三言两语,便能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实验一帆风顺,对于这个年纪轻轻却学究天人的主君,除了天命所归之外,徐光启再也找不到任何合适的词形容了。

    “但是当时番薯的产量大概在两千斤到三千斤左右,下官又苦心培育,方才在第五代种苗当中发现了良种,引种之下,便是诸位大人挖出的这亩田地!”

    不得不说,徐光启的这番理论,倒是叫一帮大佬们耳目一新,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子还能培育区分的,不过在场的都是聪慧之人,很快从徐光启略显难懂的话中理清了逻辑。

    “徐大人的意思是,这种苗也有好坏优劣之分,代代相传,这亩田地就是徐大人从众多种苗当中选出的优良种苗培育而成?”

    很快就有人对于徐光启的理论进行了再创造。

    倒是让徐少卿一愣,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又说不出来,倒是朱常洛暗自摇了摇头,开口道。

    “不论如何,若没有徐爱卿一番辛苦,此物不但不能成为良种,反而会成为害人之物,我朝有功当赏,即日起,便拔擢徐爱卿为司农寺卿,正式主管司农寺事务!众卿以为如何?”

    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朱常洛当然是清楚的,他教给徐光启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原理后世的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而这个实验的原理也正是后世培育优秀粮食的的方法之一,但是徐光启用的是培育,不仅仅是选出良种这么简单,更是通过各种方法维持优良的性状,并且培养出新的品种,但是限于时代,很明显,这些大臣只能理解为从众多种苗当中筛选出优良的种苗。

    这其中的差别可谓鸿沟,想必就连徐光启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差别所在。

    毕竟这种新的学科知识和固有的认知差别太大,想要让他们理解和接受,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朱常洛暗自想到,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第七百零四章:授官

    众臣一阵静默,却是一阵面面相觑,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了吏部尚书孙丕扬,让孙尚书压力山大,心中不由得叫苦不迭。

    天子可真是会给他出难题,要知道,无论徐光启是帝党,还是有功,都脱不开一个身份,他是举人出身,国朝虽是科举,学校,荐举三途并用,但是事实上,到了现在唯有科举才是一家独大,三品以上的官位更是非进士不授,所以一般来说,举人和监生出身的官员,做到一地知府就到顶了。

    而这一条在徐光启的身上自然同样适用,他乃是举人出身,司农寺少卿已经是正四品的官阶,也就是说,徐光启的资历,不可能再继续往上升了。

    这是朝廷许久以来沿袭的规矩,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改动,不然的话,就会触动整个朝堂的利益。

    毕竟这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官员们都是进士出身,谁也不愿意一个非进士的人混进来。

    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在皇帝龙颜大悦,而且是因功封赏,合情合理,这个时候要是出面提醒皇帝这样做不合适,说不定龙颜大悦下一刻就会变成龙颜大怒。

    刚刚和天子的关系有所缓和的孙尚书表示,他着实是不想出面当这个恶人啊!

    但是要是不出面的话,天子万一顺势通过了这个任命,自己更是成了整个朝堂的敌人,他是想亲近天子不假,可要是冒着得罪满朝大臣的风险的话,就要仔细掂量掂量了

    所以孙尚书很是纠结,不过幸好的是,还没等他出言,老首辅就上前道。

    “陛下容禀,徐少卿培育良种,劳苦功高,朝廷的确当加以褒奖,然天子赏赐亦有法度,徐少卿任司农寺少卿不足几月,越级拔擢未免过快,依老臣之见,不如赏赐以银两,加荫一子更为妥当!”

    说句实话,其实王锡爵也不想出面的,但是他也是无奈的很,三品以上非进士不取,这是朝廷沿袭许久的规矩,往小了说这事关吏部的铨选,但是往大了说这是整个文臣集团的底线,作为首辅,他是不得不站出来的。

    更何况今日司农寺之行,可不单单是天子巡行这么简单,他和天子原本商量好的,要借此机会真正开始着手整饬吏治的,他这手中的奏疏都已经准备好了,谁知道天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着实让老首辅哭笑不得,只得言语委婉的提醒天子,不要耽误了正事

    不过谁知道天子却是恍若不觉,道。

    “元辅此言差矣,司农寺之事非徐少卿不可胜任,为何不能委以正卿之职?”

    为什么陛下您心里没点数吗?

    王锡爵一阵叫苦,沉吟片刻还是说道。

    “臣以朝廷制度,三品之上官员铨选自有制度,当慎重授之,若不依法度随意而行,不免令群臣惶恐,司农寺卿虽重病在身,但为朝廷鞠躬尽瘁,贸然换之未免令朝臣寒心,请陛下三思!”

    这话就说的比较露骨了,虽然拉着重病的司农寺卿当幌子,但是话中真正的重点却是在前半句,三品以上官员铨选自有法度,什么法度?非进士不授的法度!

    顿了顿,王锡爵叹了口气,又加了一句道。

    “况司农寺乃朝廷衙门,须得群臣配合运转,徐少卿资历稍浅,若执掌司农寺,有些事务未免难以厘清,不若以少卿之职历练一番,再谈不迟!”

    怎么说王锡爵也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懂得刚柔并济的道理,事实上,皇帝要强行提拔徐光启也不是不行,大明的体制下,虽然有六科封驳诏旨,但是天子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没人能拦得住的。

    当然,做了以后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就不一定了,王锡爵这话其实是在隐晦的提醒朱常洛,他固然可以强行提拔徐光启成为正卿,但是作为一个异类,徐光启自己将会被整个朝堂排斥,甚至连带着司农寺的正常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元辅大人未免言过其实了吧!”

    群臣当中,一个久违的声音响起,却是顿时让王锡爵眉头皱了起来。

    李廷机!

    他怎么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

    只见李大人上前两步,冷笑一声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元辅大人不是顾忌重病的司农寺卿,而是在担心朝廷中所谓三品以上非进士不授的规矩!”

    这句话说的,让在场的大佬们都一阵不适应

    因为太直白了!

    官场上的人,云山雾罩的说话是基本的工夫,这规矩是有,但是鲜少有人摆到台面上来,像李大人说的这么直接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群臣都一时愣了愣。

    唯有朱常洛望着李廷机,眼神微眯,脸上闪动着莫名的神色,片刻之后,似是有些疑惑的说道。

    “元辅,李先生所说属实吗?为何朕不记得祖制有哪一条如此说过,还是说,是哪一代先帝如此定下的规矩?”

    “这”

    王锡爵罕见的语塞了起来,天子这是成心的吧,这规矩是百年来文官集团沿袭下来的潜规则,本就不见诸纸面之上,只存于实际操作当中,别说是祖制,就算是历代先帝,哪会有闲工夫规定这种规矩。

    “李阁老何必妄自揣度,老夫何时说过三品以上非进士不授,只是科举乃我朝正道,进士华选乃人中英才,故而多授阁部,我朝三途并用,老夫岂会有不公之意,只是如今司农寺卿重病在身,若是朝廷此事将其撤换,未免令朝臣寒心,如此而已!”

    “如此说来,元辅大公,老夫佩服,不过老夫这里有一封奏疏,乃是今早呈递到的内阁,元辅不妨瞧瞧!”

    听得此言,李廷机却是嘿嘿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笑眯眯的递了过去。

    按理来说,皇帝在此,奏疏理当先呈递皇帝,但是内阁预闻机务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何况天子在旁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明显没有打断的意思。

    故而王锡爵虽然心中感觉不对,但是还是伸手接过了奏疏。

    只一瞧开头和结尾,就让老首辅感到一阵头晕。

    标题,乞骸骨疏!

    落款,臣司农寺卿刘启兴敬上!

 第七百零五章:以嘴炮服人

    所谓乞骸骨,说白了就是辞官,其实按照这位刘启兴大人的条件,老早就该乞骸骨了,且不论刘大人高达七十的年龄,自从一年前开始,刘大人就缠绵病榻,难以处理事务,进而上过乞骸骨的奏疏了。

    不过那个时候正值朝廷改天换日之时,神宗自感时日无多,加紧布置,将精力全都放在了太子的身上,连朝政都不怎么搭理,哪有闲工夫批复刘大人的奏疏,于是一来二去之下,这件事情就被拖延了下来。

    等到新天子登基之后,重设司农寺,恰好需要一个不能坐堂但是有资历撑场子的官员出面担任正卿,于是刘大人就在病榻之上接受了任命,连一次衙门都没到过,就成了这司农寺的正卿。

    说起来,这位刘大人在朝中的存在感着实是不强,虽是进士出身,可穷尽一生的仕途之路,也不过是走到了正四品的位置,机缘巧合之下才坐上来正三品的司农寺卿,而且明显是个被推到台前的傀儡,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真正负责司农寺事务的是徐光启这位少卿。

    所以一干大佬谁也没有将这个在病榻上快要死掉的老头子放在心上,有注意到刘大人的官员也是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刘大人一命呜呼之后,这个司农寺卿的位置腾出来自己等人该如何谋划。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老头子,竟会将满朝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