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位于朝臣前端的诸位大佬,心中则更是忐忑不已,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份诏书当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按规矩,皇帝所有的诏书都要由内阁拟定,然后交由六科核验,才能够颁布,即便这是新皇第一道诏书,也要照此办理。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份诏书是新皇的首诏,是有一定的特权的。

    这份诏书的确是经过了内阁和六科的,但是问题是,这份诏书在内阁的拟定过程当中,是高度保密的。

    再直白一点说,这份诏书是新皇和首辅大人共同拟定,其他的阁臣连内容都没有看过。

    而负责核验这份诏书的人,是礼科的都给事中张贞观,早在核验之前,他便接到了令旨,此诏的内容不可泄露于任何人。

    那个老家伙的臭脾气,是软硬不吃。

    不管任谁通过哪种渠道打探,得到的结果都只有一个,诏书合理合据,已经送回司礼监用印。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话,至于关于诏书内容,更是一句都没有,气的朝中一干大臣都想指着他骂。

    不过与此同时,一帮大佬的心中也都清楚,太子殿下如此大动干戈的封锁消息,恐怕这份诏书的内容,真的并不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

    朱常洛话音一落,一旁侍立的陈矩便上前两步,准备接过诏书,按照规矩,如此重要的诏书,都是由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亲自宣读的。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朱常洛并没有将诏书直接递给他,反倒是笑了笑,道。

    “此诏乃朕继位第一诏,意义非凡,朕意,由元辅亲自宣读,如何?”

    群臣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位新皇帝,到底在诏书里面写了些什么,竟然让首辅大人亲自宣读……

    不过朱常洛显然不是一时兴起,因为地下的王锡爵毫无意外之色,拱手道。

    “臣遵旨!”

 第六百三十八章:农为本

    应当说,由首辅王锡爵来宣读诏书,虽然有些出乎众大臣的意料,但是却也并非不可理解,事实上,一干大佬早就隐隐有所预感,此刻王锡爵的态度,只不过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罢了。

    新皇和元辅,已经站到了一起了!

    这个预兆顿时让在场的阁部大臣们都警觉起来,他们可还没忘了,前几日太子殿下显露出的打算,虽说朝中传言,元辅大人孤身入宫,最终说服了太子殿下,但是谁也没有证据不是?

    如果换一种可能,是元辅大人被太子殿下说服了呢?

    看眼前的境况,并非没有可能啊!

    不然的话,这诏书当中究竟是何等内容,需要让堂堂首辅大臣出面背书。

    要知道,寻常的诏旨,若是下发各衙门的,由六科抄发,依照公文模式转迁各衙门,而发给个人的,则是由宫中行人司行人前往宣诏。

    至于那些派遣宫中太监特意宣旨的,则是为了表示皇帝对诏旨的重视程度。

    一般来说,新皇登基的第一道诏旨,都是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宣诏,以此来宣示皇帝的重视。

    而让首辅来宣诏……

    这已经是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了,首辅身为百官之首,自有威严。

    某种程度上,首辅可代君行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自大行皇帝龙驭宾天之后,遗诏的宣读和新皇登基的主持,都是由首辅来代行的。

    单凭这一点,足以证明首辅的地位。

    而且首辅宣诏背后的意义,首先是首辅本人认可这份诏书,也就是说,谁如果跳出来对诏书的内容有所质疑的话。

    就是在同时质疑皇帝和首辅!

    想到此处,一干大臣的脸上忍不住掠过一丝愁色。

    “奉天承运皇帝诏!”

    不论如何,事实以及无法改变,大佬们心思百转,但是老首辅这边已经恭恭敬敬的接过诏旨,高举头顶。

    众人闻声,皆依礼下拜,耳朵却是竖了起来。

    “诏曰,维我皇明,运祚隆昌,基图巩固,煌煌大历,圣圣相承,朕承皇考遗旨,即皇帝位,文武亲贤当一心一德辅弼朝纲,方不失皇考之倚重,朕履圣之初,宜焕维新之号,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诏大赦天下……”

    几句简短的开场,中规中矩,但是群臣知道,重点还在后面。

    “朕尝闻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先太祖皇帝立四民本末,以农为先,历代先帝无不以农事为重,朕虽不敏,亦知农乃国本,故思虑再三,仿以周礼,重设司农寺,设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一应官职参照大理寺,司农寺之责,掌天下农事农时,集各国友邦之农作,培育移植,顺应天时,究以农事规律根本,导民以善,壮我大明农本!”

    王锡爵的声音洪亮,丝毫不见苍老之态。

    字字句句都清清楚楚的传入群臣的耳中,让众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尤其是最前端的一干重臣们,眉头都是微微拧了起来。

    皇帝到底想干嘛?

    司农寺乃九寺之一,自古便有,但是偏偏大明是没有的。

    太祖皇帝初年,尝设司农寺,掌管天下农事,春耕等,不过三年,便被革除,司农寺之责,被归到了户部手中。

    如今皇帝重开司农寺,难不成是盯上了户部?

    不少人的目光顿时瞥向了一旁的户部尚书赵世卿,令得老赵头皮发麻。

    说实话,重设司农寺,赵世卿是知道的,就在数日之前,尚是太子殿下的皇帝陛下曾经召他入宫,名为清查国库存银,实则便是商讨这司农寺之事。

    不过只有赵世卿才知道,那压根不是什么商讨!

    皇帝早已经定下了决议,召他入宫只是知会他一声,顺便告诉他,司农寺的一应经费全部不准克扣。

    天可怜见儿的,这可是皇帝亲自下诏重设的,他哪敢克扣经费……

    赵尚书带着皇帝不准泄露消息和不准克扣经费外加满肚子疑惑晕晕乎乎出了宫,到现在为止,也没想明白皇帝到底为何这么做……

    前朝的司农寺的确权柄不轻,几乎凡是和粮食有关的事情,都归司农寺管辖。

    但是如今设立的这个司农寺却不同,听皇帝的意思,似乎并不牵涉户部的权责范围,甚至这个司农寺隐约还要向户部负责。

    他们的执掌竟然是顺应天时,究以农事规律根本,天,研究历法时候,这不是钦天监的活儿吗?

    还有集各国友邦之农作,培育移植,这又是个什么玩意……

    难不成那些撮尔小国,还能有比大明更出色的农作不成?

    不过虽然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赵世卿总算是安了心,不论皇帝想做什么,总归不是要对户部下手,这就够了。

    不就是额外多设一个正三品的衙门吗?

    照例拨银就是了!

    群臣虽然没有赵尚书想的那么多,但是至少从诏书的短短几句话上,倒是也推断了些东西。

    似乎这司农寺就是国家养着用来研究所谓的友邦农作的……

    若是换个时候,少不了要有正直的大人们出面弹劾皇帝挥霍国孥,不过眼下新皇登基,不是个刷声望的好时候,众臣也便按捺了下来。

    新皇第一诏,总是有些特权的,至少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诏命,就不会有人出来呛声。

    这些神色的变化,自然全都落在了朱常洛的眼中。

    对于他们这种落后的思想,朱常洛也只能说,思想要变,因循守旧的思想要不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在这样的封建时代,农本位的思想都是不能丢的,任何一个皇帝如果不重视农业,他也当不了几年皇帝。

    但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作为官方机构的朝廷竟然不会主动去研究提高农业水平的技术。

    瞧瞧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和农时农事有关的著作,无不是一个个民间人士留下的。

    想了半天,朱常洛只能归咎于无处不在的官僚作风,毕竟朝堂上的老爷们就算再喊着农为重,也都不会亲自下地耕田,自然也不会了解,哪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技术革新,会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不过他们不懂不要紧,朱常洛明白就够了,于是大明版的农科院,就这么被正式纳入了新皇第一诏当中……

 第六百三十九章:求贤令

    大明版的农科院正式成立,这对于朱常洛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但是落在一干朝臣的眼中,却着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说穿了,重设司农寺不会牵扯大多数朝臣的利益,这个新设的司农寺并无甚权柄,只是朝廷的国库开支又多上了一笔罢了。

    但是朝廷是朝廷,大臣是大臣,只要不牵扯自己的利益,这帮大臣们才不愿意去跟皇帝作对。

    故而王锡爵在诏书当中微微一停,眼见底下窃窃私语的声音渐渐回归平静,便轻咳一声,继续读道。

    “又以官者,国之重器,我朝以科举拔人才,大胜前朝考举等制,然圣人有君子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我朝虽有文举以考礼乐,有武试以测射御,独视数算于无物,朕以为大谬,然科举乃国之大事,不可妄动,故朕意在国子监设数算,格物二门科目,广发求贤令,召天下精于此道之辈入国子监任教授,征天下学子入国子监习之,以补全我朝科举之不足!又以新皇登基,当开恩科,以明岁泰昌元年为大比之年,加开恩科,国子监数算,格物二科同测之!诏告天下,咸使闻知,钦哉!”

    王锡爵的声音戛然而止,在众臣略带惊愕的目光当中,缓缓将手中的卷轴放回原处,恭敬的退了下来。

    就这么完了?

    群臣浑浑噩噩的跟着所有人三呼万岁领旨。

    心中依旧不敢相信,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皇帝和元辅联合起来,将消息严密封锁的新皇第一诏,就说了这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