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暗道,这人未免也太不识规矩了,且不说殿下尚未问话,就是殿下也当由几位大佬先开口,官场上,很讲究这种东西。
不过让他们意外的是,除了方从哲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之外,李廷机和叶向高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奇怪。
倒是朱常洛微微摇了摇头,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这有些人的性子,果然不是磨能磨的过去的,他压了杨涟这么久,希望他能变得圆滑些,更加适应这个朝堂,可到底,他已久是这副嫉恶如仇,说话没遮没拦的。
不过如此也好,这浑浊的朝堂之上,杨涟这样的人未必就不是一股清流……
说来朱常洛这么久的调教也倒不是没有效果,杨涟话音一落,便察觉到身边同僚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顿时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乖乖的上前两步,拜倒在地道。
“殿下恕罪,臣冒犯殿下,请殿下治罪!”
“治罪就免了,今日并非经筵,亦非朝会,不必讲究那么多规矩,诸位尽可畅所欲言,不过本宫怕即便不是今天这样的场合,你杨涟也会如此,本宫不会怪罪你,可传扬出去,未免有人诟病我东宫属臣不识礼数,你回去以后,将大明会典抄录一遍,当做惩罚!”
朱常洛脸色微沉,严肃的说道。
清正刚直是一回事,但是喜怒形于色,冲动鲁莽又是另一回事。
“臣奉谕!”
杨涟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愧之色,拱手拜谢,退回了原地。
不过这番插曲,却是让新晋的一干詹事府属臣一阵心惊,原来这个看似最不起眼的杨涟,才是殿下心中最看重的人物,这么大的错,仅仅抄录一遍明会典便罢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殿下这话虽是在训斥,可谁能听不出来其中的提点之意!看来这寿王府出来的人,个个都不是简单之辈啊!
不过心惊之后,这些人心中浮现的却是机会二字,想那杨涟区区举人之身,都能得殿下如此看重,若是自己等人也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何愁不受重用?殿下对区区杨涟都如此礼遇,岂不是正合圣人礼贤下士之君主风范吗?
“好了,案情诸位都已经清楚了,本宫想要向诸位问计的是,该如何对付魏国公府!”
底下一帮人的心思,朱常洛全都瞧在眼中,却不点破,转而开口问道。
第五百四十章:上中下策
朱常洛问的是该如何对付魏国公府,而不是要不要对付魏国公府,单此一言,在场诸人便已经心知肚明,这位太子殿下是铁了心要和魏国公府较一较劲了。
朱常洛在扬州府清查黄册一案,这一点早已经疯传开了,既然身为詹事府的属官,在场之人自然早早就关注了这件案子,故而对于案情并不算陌生。
只不过这些人原本身在局外,并不清楚其中的关节,此刻听说事涉魏国公府,均是皱起了眉头。
“这几日,魏国公倒是在京中走动的勤的很,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说话的是叶向高,他和李廷机,方从哲三人算是朱常洛的老臣,说话之间也随意了几分,这些日子以来,朱常洛不在京师,詹事府便是他三人协管,李廷机对他二人也并不讳言,所以他们知道的东西也更多些,这其中,就包括那天在宫中大佬们关于朱常洛密疏的争执。
试问今日之金陵,竟是何人之天下!
这句话也是让三人苦笑连连,恐怕也只有胆子像他们家殿下这么大的,才敢在给皇上的奏疏当中说出这句话。
不过这也让他们明白,朱常洛内心,怕是对魏国公府印象差到了极点。
作为太子的属臣,他们也自当为君分忧,若说在场的人当中有谁是提前便猜到了朱常洛要问什么的,恐怕就只有他们了。
“不错,自魏国公到京城之后,接连拜访了不少勋戚大臣,甚至还有不少的朝中大员,恐怕正是为了脱罪而来!”
方从哲点了点头,亦是开口说道。
“魏国公府树大根深,朝中亦多有臂助,然国法在上,不可罔纵,诸位可有何良策,可令徐弘基伏法?”
朱常洛将目光放在了底下的年轻属臣们身上。
这种事情,照例来说应该是詹事府的大佬们商定的,但是朱常洛既然有意培养在场的人成为他的班底,李廷机等三人自然会意,简简单单的说了两句,就将话语权交给了其他人。
“殿下,此案涉及文臣和勋戚两家,若案情属实,则关乎朝中阁部大员,影响力着实非凡,而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休戚相关,其两家在我朝勋戚之中,当属首位,魏国公此次亲自来京,应当是准备联合文臣勋戚,迫使殿下让步!若是他真的成功的话,能够联合的力量怕是能够占到朝堂的半数,着实不容小觑啊!”
在场的年轻一辈属官当中,刘一燝和韩爌的年资最久,也最为老持稳重。
尤其是刘一燝,并不急着给朱常洛出主意,而是仔细的分析起眼前的情势。
这朝堂之上,文臣勋戚两方势力泾渭分明,若是单独对上那一边,以朱常洛太子的身份都不会惧怕,但是两方势力合流,哪怕是部分合流,就有些棘手了。
倒不是说他徐弘基有多厉害,而是这件案子着实太敏感了,涉及到无数人的官位和性命,甚至是某些官场的隐形规则,又有两个国公府这样身份的人牵头,方才能够将这些势力暂时粘合在一起。
刘一燝之后,韩爌微一皱眉,也是开口道。
“不错,魏国公这些日子在朝中四处奔走,想必就是打的这个主意,不过一燝兄尚且忽视了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
朱常洛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韩爌果真是心思缜密之人。
不过其他人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朝堂之上除了文臣便是勋戚,以魏国公府的能量,勋戚那边自然是能够召集的起来的,而这黄册之案太过敏感,文臣当中,即便是不涉此案的,恐怕也大多数会选择中立,这韩爌口中朝堂上最大的力量,又会是谁呢?
这个当口,韩爌自然也不会卖关子,转过头对着朱常洛拜了拜道。
“殿下,恕臣直言,殿下要严办此案,严惩魏国公府,最难办的不是勋戚和朝堂大臣,而是陛下那一关,若是没有陛下的支持,仅凭殿下的力量,绝难撼动魏国公府的根基!敢问殿下,陛下对此案,究竟是何态度?”
众人这才恍然,不错,这件案子的关键,实际上在于皇帝的态度,如此大案,若是皇帝不愿严查,那便一切皆休,朱常洛毕竟是储君,不是皇帝,若是没有皇帝的支持,这件案子必定会千难万难,而若是皇帝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一边,想要处置魏国公府,也并不难!
“黄册一案,事关社稷,本宫奏本之后,父皇震怒无比,今日本宫觐见父皇,父皇态度已明,此案必须彻查,不过临出之时,父皇嘱咐本宫,勋戚乃国家重臣,当多多亲近!”
朱常洛面无表情,淡淡的说道,不带丝毫感情。
众人顿时脸色一变,如此说来,皇帝是不支持对魏国公府动手了,一时之间,诸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场景顿时有些凝滞。
不过朱常洛的目光却是落在了韩爌的身上,微蹙的眉头当中,带着一丝期待。
“殿下,如此,臣有上中下三策献于殿下!”
不得不说,韩爌没有让他失望,众人当中,只有他略一沉吟,坚定的开口道。
“哦?竟有三策?那便请韩谕德一一说来吧!”
朱常洛面色仍旧平静,只是微微有些惊讶,道。
韩爌顿了顿,开口道。
“下策者,暂避锋芒,殿下可顺从陛下之意,放过魏国公府,黄册一案点到即止,并不多加牵连!”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有些惊疑不定,不过朱常洛却是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看殿中人的神色便知,恐怕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这是最好的做法,但是在韩爌口中,竟成了下策,这个人果真并非凡人。
不过韩爌已经无暇顾及其他人的反应,略一停顿继续开口道。
“中策者,偷天换日,勋戚乃国之功臣,魏国公府更是勋戚心中不可替代之地位,故而魏国公方能聚集起如此多的勋戚,殿下可上疏弹劾魏国公徐弘基,言明其罪,请陛下将其治罪,另立魏国公,如此,无勋戚之掣肘,殿下当可放心严查黄册一案!”
“继续说!”
朱常洛越来越觉得,方从哲向他举荐的这个人非同凡响了,如此做法,已经接近他心中原本的打算了。
“上策者,各个击破,魏国公府之臂助,无非定国公府与户部尚书杨俊民,文华殿大学士朱赓三者,其余势力,皆是以三者马首是瞻,尤其是定国公府,于京城勋戚之中具有莫大之影响力,殿下若能说动其作壁上观,再联合朝中其他势力,牵制杨朱二位大人,当可令魏国公府再无翻身之力!”
第五百四十一章:亢龙有悔,过刚易折
韩爌说完之后,带着几分紧张,望着朱常洛,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位太子殿下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虽然对于自己这上中下三策极有信心,但是要知道,他这三策当中可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下的局面,更是有其他的目的,是以事到临头,韩爌的手心还是忍不住微微冒汗。
而朱常洛这边,倒是没什么反应,仔仔细细的将韩爌的三策在心中再三考虑,却越发觉得,这个韩爌是个人才。
“先生这三策着实是高明之极,不过依本宫之见,中策最好,这上策反倒不如中策!”
面对着朱常洛灼灼的目光,韩爌头上微微有些冒汗,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眼前这位殿下看穿了,只得拱手道。
“殿下英明!”
对于有本事的人,朱常洛向来都是尊重的,所以对于韩爌这小小的试探,他也不以为意,笑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