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若你所言属实的话,为何太祖皇帝陛下托梦的对象不是陛下呢?”
陈良弼的目光灼灼,紧紧的盯着朱常洛的脸,似是要在他的脸上找出一丝可疑之色。
“这本王如何能够得知?许是那位老者看本王顺眼,许是那位老者压根找不着父皇呢?”
朱常洛耸了耸肩,开口说道。
“找不着?”
看似朱常洛的一句无心之语,却顿时让陈良弼眼前一亮。
“对了,殿下方才曾说,两次梦到太祖皇帝陛下都是留宿于皇城当中可对?”
“不错……”
“那就对了,太祖皇帝当年定鼎应天,他老人家亦是在这金陵城中龙驭宾天,必是他老人家英灵不远,见到有大灾降临,方才显圣提醒!”
陈良弼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都对上了,至于太祖皇帝陛下为何没有托梦提醒其他人甚至是如今的皇帝陛下?
当然是因为成祖皇帝迁都之后,太祖皇帝仍旧徘徊于金陵城当中,而如今的金陵城当中却连一个皇室嫡系血脉都遍寻不着,他老人家就算有心提醒,怕是也无能为力!
“原来如此,看来本王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朱常洛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是忍不住松了口气,这神棍可真不好装!
不过为了整个南直隶的百姓,只好委屈太祖皇帝您老人家了……
“既然太祖皇帝有此预警,想必大旱之事绝不有假,不行,本侯要即刻从苏杭调粮,储备明年的旱灾!”
确定了旱灾的存在,陈良弼却是再也坐不住了,霍的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要知道,今岁可算得上是丰收之年,但是即便如此,南直隶也经不起一场庞大的旱灾,而既然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必须立刻开始准备。
首选自然是从苏州和杭州调粮,如今的苏州和杭州可是产粮基地,但同样的,也是粮价最贵的地方,概因那些粮食大部分都被掌握了商贾手中,若是等到旱灾来临再行调粮,那可就是天价了!
“陈守备且慢!如今虽有先祖示警,但是我等仍不知此次旱灾的程度多重,究竟覆盖范围有多广,若是从苏杭调粮的话,必然会引起朝廷责问,更何况调粮多少也是一个问题啊!”
朱常洛却是眉头紧皱,抬手压下了冲动的陈良弼,然后开口说道。
“这……”
陈良弼微微一愣,却是同样皱紧了眉头。
不错,朱常洛说得对!这件事情的确是棘手的很,就算他现在是南京守备,但也不是一手遮天之辈,如果要紧急从苏杭调粮的话,必然要调动大笔的银两,这么一来,如何向朝廷解释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如实禀告?开什么玩笑!
陈良弼第一时间就掐灭了这个念头,且不说这种事情说出去有多少人会相信?
他要是敢把奏疏递到皇帝的案头,怕是皇帝第一个念头不是核实事情的真伪,而是砍了这个妖言惑众的混蛋。
无他,现在龙座上的那位才是皇帝,先祖托梦也应该是向皇帝托梦,你现在竟然敢说先祖向一个亲王托梦,而且还预言了灾害?
这简直是在"chi luo"裸的质疑皇帝的正统性!
所以无论事情是真是假,皇帝都会让它变成假的!
可是如果不禀告朝廷的话,这么大笔的银两调动,又该如何完成?再说他的那些政敌可是时时刻刻的盯着他,若是他拿不出一个可以慑服所有人的理由的话,怕是立刻就会被弹劾。
放任不管?当做没听到?
这个念头同样只出现了一瞬间,就被陈良弼无情的压灭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眼前这位寿亲王殿下告诉他这件事情不是让他置之不理的。
“或许此事本王能够帮得上陈守备……”
看着陈良弼苦恼的神情,朱常洛却是微微一笑,矜持的说道。
片刻之后,陈良弼盯着眼前奇形怪状的果实,眉头却是皱的更紧了。
“这就是殿下所说的天赐之粮?”
“呵呵,此物虽然不好看,但是的确可以果腹,而且产量极高,可以达到亩产将近三千斤,若是陈守备将此粮在南直隶推广的话,定能解明年大灾,令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朱常洛看着陈良弼狐疑的目光,却是再度开始大力推销起来……
不过他还没说完,就看到陈良弼摆了摆手。
“殿下不必说了……”
ps:下一章十一点~
第二百三十九章:被自己套进来
“此物可是名为番薯,最早出现于福州府?”
出乎朱常洛意料的是,陈良弼沉吟了片刻,却是悠悠的开口说道。
“本侯曾经见过此物,的确能够亩产极高,可口感不好,与稻米小麦差别甚大,且食多容易胀气,不过的确可解旱灾之急!”
朱常洛恍然,他就知道,这年代能够混到陈良弼这个位置上的人又怎么会是傻子?
他所掌握的信息必定比自己要全面的多,何况福州府如今已经大面积铺开了这种番薯,陈良弼没听说过才不正常!
“既然陈守备知道此物,本王也就不过多赘言了,此物虽有缺点,但大灾之年,性命为本,此物能够饱人,便是最大的有点,恳请陈守备以南直隶万民为念,下令使民广种此物!”
既然陈良弼清楚这东西,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略微沉吟了片刻,陈良弼开口道。
“殿下此言有理,此物虽口感不佳,但灾年粮食弥足珍贵,此物亩产足可弥补其缺点!本侯回头便安排下去,在南直隶各县推广此番薯!”
朱常洛这下才算是松了口气,他倒真不是在说瞎话,在他的印象当中,明年的确是南直隶多年一来未经历过的大旱之年。
虽然到最后动用苏杭之力勉强度过了灾年,但是也因此导致明帝国元气大伤,后来又爆发了第二次朝鲜战役,最终才彻底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地方起义频繁出现……
如今有了陈良弼的这个保证,至少可以令南直隶平安度过这场大旱。
“不过……”
陈良弼却是挑眉看了一眼朱常洛,再度开口道。
“殿下当知,此事说易行难,若是凭本侯的一纸令谕,怕是效力有限啊!”
“那……陈守备的意思是……”
朱常洛莫名的感觉到头皮发麻,有种不祥的预感。
“此事既是殿下首倡,本侯岂能贪功?”
陈良弼笑眯眯的说道,却是让朱常洛一阵苦笑。
果然这些身居高位的老家伙没有一个是好糊弄的,自己想隐在幕后,将这件事情甩锅给他,看来是没门了。
“陈守备希望本王怎么做呢?”
不论如何,朱常洛既然提出了这件事情,不管怎么也脱不开身了,至于最后造成的影响?
管他呢!
总不能让朱常洛坐视南直隶的几十万百姓受旱灾折磨,流离失所吧!
“呵呵,殿下应该也明白,此番薯推广的真正原因是绝不能说出去的,所以我等必须另想办法!”
“所以……”
听着陈良弼明显不怀好意的声音,朱常洛心头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了,但是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问道。
“只好暂时委屈殿下了!”
…………
“你说什么?这简直是胡闹!”
顶着一个参赞机务的名头,周世选这个兵部尚书的本职反倒显得有些不那么重要了,作为金陵城当中和武将势力抗衡的文官势力领头人,周世选望着眼前的公文,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尚书大人,下官已经再三询问过守备大人了,这的确是他亲笔签押的公文,而且还说左右不过是一季的粮食而已,寿王殿下也在南直隶呆不了几年,过些年皇上便会将他召回京师,如今暂且由着他去便是!”
底下一个青年官员哪见过这等气势,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小心的开口说道。
“胡闹,胡闹,你回去告诉陈良弼,本官断不会同意如此荒唐的事情!”
望着暴怒的周世选,青年官员咽了口唾沫,却是继续说道。
“尚书大人,其实下官来时,还遇到了寿王殿下身边的王安公公,他让下官转告大人一句话,说若是大人不愿意通过此公文的话,那寿王殿下只能让平安府所有耕地全部改种番薯……”
“他这是在威胁老夫吗?”
话还没说完,周世选便跳了起来。
青年官员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自己今天果然不应该出门,不然也不会碰上这么个苦差事。
谁不知道这位老大人出了名的臭脾气,可偏偏这位寿王殿下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疯,竟然为了自己喜欢吃什么番薯,就要让全南直隶的府县都要抽出三成的耕地来种番薯?!
最无语的是,守备大人竟然也跟着胡闹,也怪不得周尚书如此生气……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这公文老夫就签了,不过回去转告陈良弼,若是明年的税粮出了问题,老夫定当禀明陛下,治他个渎职之罪!”
说罢,周世选咬着牙拿出印信,在公文上盖上钤记,一甩袖子离开了。
青年官员擦了擦汗,小心了收好了公文,总算是松了口气。
看来这周尚书果真如传闻中的,嘴硬心软,终究是不忍心让平安府所有的百姓都衣食无着,全都去种这个什么番薯……
…………
与此同时,恭顺侯府当中。
一名身穿武臣服饰,孔武有力的大汉,当代恭顺侯吴汝荫坐在正堂之上,却是有些狐疑的望着底下的管家,开口说道。
“你确定消息不错?寿王殿下真的喜欢这个名叫番薯的东西?”
“回侯爷,小的确认消息没错,泰宁侯已经经不住寿王殿下的手段,移文户部,命南直隶明年各府县抽三成耕地改种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