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文华到现在可算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朱常洛无缘无故的提起种子是想干嘛!
“看看本王怎么忘了,今天到李知县这里来,本王还带来了一样东西!”
看着李文华迷茫的神情,朱常洛也不解释,一拍脑门仿若恍然大悟般的说道。
随即便摆了摆手,他身后的王安立刻会意,将手中的食盒掀开,麻利的将其中的盘子端了出来,放在了李文华的面前。
“这是本王从吕宋得来的新物事,名为番薯,烤熟之后香甜软糯,故而想要让李知县尝尝!”
朱常洛的声音缓缓响起,顿时让李文华一愣,随即他便将目光落在了面前的盘子上,其物圆圆滚滚,紫红色的外皮烤的酥脆,隐约能够看见橙红色的心儿,静静的躺在盘子里,尚且还冒着热气,看起来的确是让人有食欲的很,尤其是对于李知县这样的吃货来说。
“那下官便失礼了!”
李文华打量了片刻,小心的捧起这个名叫番薯的东西,咬了一口,顿时感觉到一股甜意涌入舌尖,番薯烤熟之后已经放了一会,所以并不烫,李文华为了迎候朱常洛一大早上开始忙活,连早饭都没吃,此刻见了吃的,自然是不客气,三下两下便将它吞进去了。
“李知县感觉如何?”
朱常洛问道。
“确如殿下之言,此物香甜软糯,而且甚能饱腹,不瞒殿下,下官食量比常人要多,可仅仅吃了一个就感到了饱腹之意,不知殿下是从何处得来此物?可否送些给下官引种?”
李文华将口中的番薯咽下去,张口回答道。
不过这一句话倒是让朱常洛有些惊异,这胖子倒真是不简单,自己还没说目的,他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ps:下一章九点发~
第二百零四章:游说李文华
“李知县觉得此物甚好?”
朱常洛脸上掠过一抹笑意,开口问道。
“嗯,甚好甚好……”
李文华点了点头,附和道。
“那若是本王让李知县在当涂县内大量引种此物如何?”
眼见这胖子如此配合,朱常洛顿时觉得今天没白来,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句话一说完,李文华的头颅瞬间摇成了拨浪鼓。
“不可不可,殿下,这不可啊……”
“哦?这又是为何?”
朱常洛脸色一沉,开口问道。
“这……”
李文华头上冒出些许冷汗,顿觉自己说错了话。
不管怎么说,朱常洛都是亲王之尊,他刚才一时急切,才会如此反驳于他,不过要说大量引种此物,却是万万不可的。
“殿下,农事乃是国之大事,此物虽好,可底下的百姓们不懂事理,他们种惯了麦子,若是贸贸然换了这东西,怕是百姓们不会同意啊……”
咽了口唾沫,李文华硬着头皮开口道。
事实上,他刚刚吃东西的时候,就猜到了朱常洛是想要种这名叫番薯之物,所以才抢先开口说要引种。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殿下的胃口竟然这么大,想要在整个当涂县都引种此物,要知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啊!
历来农事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农忙的时候,他这个知县都要亲自到田间去督促和巡视,以确保每年的农事不出差错,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税赋问题,而是牵扯到老百姓的根本问题,生计!
当了几年的知县,李文华清清楚楚,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命,谁敢动他们的粮食,他们就跟谁拼命,现在这位殿下让他们不种麦子,种这难看又不好吃的劳什子番薯?
谁会买账?
到时候他丢面子还是其次,万一要是因为改种这些东西,闹出什么民变的大事来,他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
“何况若是殿下喜欢此物的话,下官可以在当涂县中找几户佃户,专门为殿下种此番薯如何?”
在李文华看来,朱常洛实际上就是一个头脑发热的中二少年,为了自己的那点新鲜劲儿,怕是压根不知道他说出的这件事情影响会有多大。
“李知县不必着急,且先听本王说完……”
眼见李文华此番情状,朱常洛倒也不气,反而拿起一个番薯,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此物产自吕宋,故称其为番薯,本是一前往吕宋经商之人带回,据说在吕宋是当地人的主食,辗转到了本王的手中,这番薯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亩产量极高,而且并不挑地,即便是下田也可以种植,可谓是天赐之粮啊!”
或许很多人都不清楚,其实这田地也是有分别的,有些田地肥沃,有些田地贫瘠,所以大明的田地实际上是分为上田,中田和下田三种的,上田和下田的产出有时候相差甚至能够达到好几倍,但是偏偏基本上百姓的田地都是下田,而那些上田和中田,大都被地方豪绅所占据。
所以实际上朱常洛的说法极有诱惑力,若是操作得当的话,无疑会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是李文华却十分谨慎,开口问道。
“敢问殿下,此物产出能有多高?”
朱常洛举起手,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百斤?”
李文华微微有些失望,要知道如今的稻米收成大约是两百斤左右,若是仅仅至高一百斤的话,那他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种大米去呢?
这区区一百斤的产出纵然多,但是却绝不可能影响到老百姓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料朱常洛轻轻摇了摇头,一字一句的开口说道。
“李知县听好了,本王的意思是三千斤!即便是下田,也可有两千斤的收成,而且此物和小麦一样,一年两收!”
李文华觉得自己一定是幻听了,要不然就是眼前这位殿下疯了!
三千斤?!
怎么可能?这个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别说是三千斤了,就是一千斤,李文华都觉得他会不遗余力的推广此物,但是现在眼前这位主儿清清楚楚的说,一年两收!
这是什么概念,至少能够提高十倍的收成啊!
“殿下所言属实?”
就连朱常洛都没有想到,眼前的李文华会如此激动。
腾地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肥硕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甚至还带着几分狂热。
“李知县放心,农事之大,乃是国之根本,本王断不会在此事上弄虚作假!”
不过如此一来更好,朱常洛定了定神,断然开口说道。
他当然有这个底气,自从他见到番薯以来,他就立刻通过王道亨的关系紧急调来了福州府锦衣卫当中关于此物的记载,结果当然是大吃一惊!
这玩意在福州府的收成简直是意外的好,竟然达到了亩产三千斤的地步,当地的知县也因为此事,被朝廷嘉奖,官升一级。
得到消息以后,朱常洛的一颗心顿时放到了肚子里,福州府是什么地界,他清楚的很,多山地丘陵,压根不适合种地,在那种地方都能有这么高的收成,没道理在气候差不多的江南会差。
所以剩下的最大问题也是老问题就是,如何让老百姓接受此物……
要知道,就算是在几百年之后的天朝,红薯也没有替代大米和小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可见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大,更别提在这个年景,老百姓就靠着地里的那点东西活着。
他们辛辛苦苦的耕作,为的就是能够吃饱,若是不种大米,吃什么?
红薯这玩意灾年的时候,没法子的情况下的确是可以当饭吃,但是问题是现在风调雨顺的,谁闲的没事整天吃这玩意!
所以依靠老百姓的自主性肯定是不行的,最终还是要靠行政机关的力量,这也是朱常洛今天之所以到当涂县县衙来的原因。
无论如何,他都要让红薯在当涂县落地生根,而且是马上,立刻!
因为他如果所记不错的话,就在明年,平安府会有一场大的旱灾,如果老百姓还是像以前一样种冬小麦的话,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枣
“殿下若所言属实,那下官定当在当涂县推广此物,以保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听到朱常洛肯定的回答,李文华眼神发亮,身子都几乎要打着摆子,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过这般姿态却反倒让朱常洛产生了一丝怀疑,这答应的也太干脆了吧?
眼神微眯,朱常洛继续开口道。
“李知县高义,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不得不问一句了,李知县既然打算在县内推广此作物,那么打算如何推广,首批种植多少数量,如何说服百姓引种,这些都说清楚,也好让本王放心!”
李文华原本还慷慨激昂的表情瞬间一滞,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这……殿下容下官细细思量之后,再给殿下答复……”
没底气的样子瞬间让朱常洛冷笑一声。
“怕是李知县压根就没打算答应本王吧!若是本王今日离去,怕是再也见不着李知县的条陈了!”
从一开始朱常洛就觉得不对,这个李文华既然能够准确的报出他治下的田地数量以及亩产,那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脑满肠肥,庸碌无为的官吏,但是他在见到番薯之后的反应除了初时激烈反对之外,简直答应的不要太快!
而且演技严重浮夸,要知道,他怎么说也是一县之尊,连番薯的亩产都没亲眼见过,仅仅听朱常洛这么一说,就一副不让我种番薯我跟你拼命的姿态,简直不要太假……
如果朱常洛只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少年的话,说不准就被他忽悠了,毕竟少年人的虚荣心作祟,看到这么一个知县对他纳头便拜,心头必然会涌起满足感。
但是朱常洛却是清清楚楚,不管在哪个部门,政府部门都是一个尿性……
想要高效率的时候,它能高效到朝发夕至,但是要想磨洋工的话,怕是朱常洛等到成年,也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