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蹋顿与袁家的友谊,那是由来已久,早在袁绍在世的时候,蹋顿就做了袁家的马前卒。只不过相比起老袁,如今小袁的号召力明显不如老子,以前袁绍有什么需要蹋顿办的事情,只要吩咐一声蹋顿就要照办。而如今袁熙要蹋顿出兵相助,却要好商好量,而且还要许诺好处。当然这也跟蹋顿此时所拥有的力量今非昔比有关,袁绍时期的蹋顿还不过是乌丸人中一个力量并不算强的部落首领,但随着袁家一统北方,借助袁家的支持,蹋顿也水涨船高,手中的力量也一日比一日强,直到现在成了乌丸王。
乌丸人几十万人,控弦之士少数十几万,由于是游牧民族,虽然也学习汉人耕种,但游牧依旧是主要的生活方式。蹋顿力量强大,自也就不需要再看袁家的脸色过活。眼下虽还未与袁家闹翻,但袁家想要再如以前那样随意指使,那是不可能了。再加上前阵子有风声说田丰想要拆分乌丸人,蹋顿对袁家更是提高了警觉。
手里有兵才能被人称为乌丸王,要是手下部落被拆散了,自己这个乌丸人也就名存实亡。关系到自身的切实利益,蹋顿与袁熙的友谊小船也是说翻就翻的。好在田丰没有对乌丸人付诸行动,否则蹋顿早就跟袁家翻脸。不过双方虽然还没有翻脸,但距离翻脸也没多久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袁熙这边的猪队友就是河北的世家大族。这帮贪婪无度的家伙实在是有点没眼色,眼下都到了河北袁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却依旧故我,继续醉生梦死,继续徇私舞弊的追求自身家族的利益。
好在他们还知道自己之前因为朱灵的事情得罪了袁熙,这回不敢继续刺激袁熙,但为了追求他们所谓的家族利益,便把目光投向了乌丸人蹋顿。
先前袁熙为了诱使孙权、刘备出兵,承诺战后会分别赠送两家大批战马。但由于孙权、刘备出工不出力的行为,袁熙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兑现当初的承诺。可不管袁熙到最后会不会兑现承诺,河北世家已经做好以此为借口收购战马的打算,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相比起以农耕为主的汉人,以游牧为主的乌丸人要更加擅长养马,而河北平时所需的战马,也多是乌丸人在帮助蓄养。打着征集战马的旗号,崔家派人见到了蹋顿。蹋顿是乌丸王啊,可崔家对待起来却仿佛是吩咐家奴,而且张嘴就是两万匹。
蹋顿可以不计较崔家对自己的态度,可红口白牙一句话就想要走自己两万匹战马,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两万匹战马,以一匹战马一百贯来计算,那就是两百万贯,更何况有些战马更是万金难求。一匹好的战马,对一个将军来说那就等于是另一条命,崔家人一张嘴上下一开合就想要空手套白狼的得到几百万贯,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蹋顿严词拒绝了崔家的要求,对于崔家的威胁更是不往心里去。今时不同往日,蹋顿麾下十几万人马,岂会害怕一个世家的威胁。真惹急了老子,砍死你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崔家就不是君子,在被蹋顿这个蛮子扫了面子以后,崔家不仅没有自省,反倒恼羞成怒,开始四处散播对蹋顿不利的谣言,试图以此说动袁熙来针对蹋顿。可袁熙却并没有如崔家所愿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写信先向蹋顿求证,在知道事情经过以后,反倒狠狠的责骂了崔家一顿,并且以此为借口收回了河北数郡的郡守职位以示警告。
刀把子里出政权!袁熙以往让着崔家只是为了维持河北的稳定,但却并非惧怕崔家。可崔家却“恃宠而骄”,认为自家可以在河北一手遮天,就连袁熙这个河北之主都没被他们放在眼里。
而如今,袁熙一记响亮的耳光打过来,让崔家一小部分人幡然醒悟,总算消停了下来,但还有大部分人却是恼羞成怒。升米恩,斗米仇,习惯了袁熙的让步,忽然袁熙不让步了,顿时叫这些人不适应,纷纷叫嚣着要给袁熙一点颜色看看。
可袁熙又岂是能任人摆布的主。他虽性格有些懦弱,但好歹也是河北之主,袁氏代言人。袁家四世三公,论家世丝毫不比崔家的差。以往崔家说别人的坏话袁家的人还能装聋作哑,可这回崔家将矛头对准了袁熙,袁家的人自然就不答应了。别说袁家的人不答应,负责留守邺城的审配也不会再沉默。
审配是那种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崔家使人打死朱灵的独子一事已经叫审配对崔家极为不满,可为了顾全大局,审配只能将这种不满暂时压下。而后崔家不依不饶的逼迫审配同意乐陵新郡守的任命,更是让这种不满在不断加重,直到崔家开始针对袁熙,一直被审配压下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以逮捕凶手为借口,崔家留在邺城的几个主事人被审配请进了官府,而作为受害者家属,朱灵也奉命返回了邺城。
审配只是想要以此为借口敲打崔家,警告崔家这时不要太嚣张,却不想让朱灵这时回来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朱灵快四十的人了才得了一个儿子,在普遍成亲较早的古代,已经算是老来得子,像朱灵这个年纪,有的都是爷爷辈了,而他才得了儿子没几年。本想着将儿子培养成才,光宗耀祖,却不想崔家如此手段无耻,竟能对一个五岁孩童下此毒手。对朱灵来说,就是拼着什么都不要,都要让崔家付出代价。
之前朱灵势单力薄,难以对崔家报复,可现在不同了,朱灵奉命返回邺城,他手中有兵,而且又得了袁熙的命令,让他负责协助审配维持邺城的稳定,这就等于是将报复崔家的千载良机送到了朱灵的面前。
审配本只是将朱灵作为苦主,却不想朱灵率部返回邺城的第二天,先是将审配请进朱家软禁,随即便下令关闭四门搜捕崔家的子弟。
多行不义必自毙!当朱灵返回邺城的时候,崔家同样也得到了消息,主要成员正聚集崔家商议对策,结果没想到朱灵如此“行事果断”,几乎片刻都不耽搁便下令封城抓人,崔家人还在家中商量对策,前来捉拿他们的官兵就将崔家团团包围。
“朱灵!你想造反?!”被官兵拿获送至朱灵面前的崔家家主崔琰怒喝朱灵,不想朱灵却丝毫不在意崔琰的喝问,只是在验明正身以后吩咐左右道:“押下去,打入死牢。”
……
崔琰本以为朱灵会捉拿崔家人是得了袁熙的授意,可等进了大牢,看到被集中关押在一处的族中精英,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崔家是河北大族,河北有三分之一的郡守出身自崔家或是与崔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熙不可能在没有想到办法对付那些各郡郡守之前直接对付邺城的崔家,但朱灵动了,将邺城的崔家人一网打尽,一个都没放过。
他哪来的那份胆子?又或者说他是在打什么主意?
“审正南呢?我要见他。”崔琰大声冲狱卒喝令道。以崔家家主的身份,平时要是跟一个狱卒打招呼,那狱卒得是受宠若惊的状态。但现在,狱卒却仿佛没有听见,就算崔琰喊了几遍,也只是看了崔琰一眼。
而就是这一眼,就让崔琰心里猛然凉了半截,那是看死人的眼神,自己担心的事情恐怕就要成真,这朱灵分明就是打算公报私仇,审配此时恐怕不是遭了毒手就是被软禁了起来。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种任人鱼肉的滋味不好受,崔琰此时倒是恨起了造成这一切后果的崔林,若不是他,崔家不会招惹朱灵这个为报私仇不顾一切的煞星。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只有报应不爽。
而此时的朱灵,正在家中款待审配,又或者说是在交代后事。审配心里不是滋味,看着眼前一意孤行的朱灵,审配纵有千言万语,此时也是说不出口。
“正南你看,这是我孩儿两岁时所写的大字,虽然写的不怎样,但身为人父,看到自己孩子写出自己的名字,还是很欣慰……”朱灵仿佛得了失心疯一般,拉着审配一件件欣赏儿子朱植生前所留的物品。
“文博,三思而后行啊。”审配好不容易抓住说话的机会,劝朱灵道。
朱灵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这是用朱植的胎毛所制,一共六支,朱灵此时正拿着一支。听到审配的话后朱灵小心的将笔放回盒中。看着审配正色道:“正南,你不必再劝,我又没失心疯,会有什么后果自是心知肚明。”
“既然知道,为何不能先顾全大局?我向你保证,待到风平浪静,我必与主公一起为你向崔家讨回这个公道。”审配急忙向朱灵保证道。
不想朱灵听后却是摇头一笑,“正南,我相信你说这话的诚意,但我却不想再等,因为我怕,你与主公永远没有兑现这个承诺的机会了。”
“文博这是何意?”
“何意?朝廷势大,此番河北主动挑衅虽也是为将来考虑,但力量的悬殊又岂是人力可以轻易扭转?河北必败无疑,而崔家,到时只要归顺朝廷,难道你以为朝廷会为了我朱灵而去为难势力庞大的崔家?”
“……文博,你人在前线,对具体情况比我了解,你倒是与我说说,朝廷的实力究竟如何?”
“有什么好说的?正南,你要搞清楚一点,此时与我河北主力对峙的并非朝廷主力,除了当今天子麾下的天子亲军,剩余的都是来自各郡的郡兵。可就是这帮乌合之众,却依旧可以在与我河北主力交战中占据上风。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旦当今天子抽调朝廷主力参战,河北会是一个什么结果。眼下朝廷的主力有四十万集中在草原对付羯人,可羯人一旦被解决,你说那四十万人会剑指哪里?到那时,河北又靠什么来抵挡。”
“……所以你不看好主公,想要自己报仇?”
“我现在不报仇,将来就没机会了。正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