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沮授写信给田丰不是来叙旧,而是来绝交的。沮授本是韩馥的手下,韩馥将幽州让给了袁绍后,沮授也在田丰的引荐下投了袁绍。后来袁绍以清君侧的名义向朝廷发难,田丰由于反对被袁绍打发去了渔阳,而沮授则随军南下,最后叫汉军俘虏。袁绍死后,河北陷入内乱,沮授也在那时被刘协放归河北,只是回到河北以后的沮授并未受到袁熙的重用。虽然沮授的本事在那摆着,可袁熙却不信任沮授。
袁熙并非袁绍,沮授也不愿在不信任自己的人手下做事,在为袁熙阻挡了一次汉军之后,沮授再次成了汉军的俘虏,而这次,沮授也已经无意再为袁熙效劳。当然沮授也不打算为汉军效劳。仕途不顺,让沮授心灰意冷,本打算就此回乡教书育人,却不想刘协没放过沮授。对于沮授这种软硬不吃的家伙,刘协也没什么好办法,便让人将沮授送回了长安,交由荀彧监管。
在没有发生胡人南侵之前,沮授只是在荀彧手下担任一书吏,平日里负责抄写公文换取俸禄糊口。但人在中枢,有许多事情就瞒不了沮授,在得知胡人南侵,河北袁氏见死不救以后,沮授终于闲不住了。而在得知壶关张颌紧守关门不纳并州百姓以后,沮授更是对田丰感到极为不满。
这世上的事情就怕比,相比起河北袁氏的不作为,朝廷的反应让沮授动摇了。这并州虽为大汉天下,但实际上却被河北所占,朝廷就是不管此事,旁人也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但朝廷管了,放下收复荆南的大好机会,朝廷开始调运各地粮草准备出兵并州,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袁氏的漠不关心。沮授不明白,就算河北袁氏有苦衷,可开关接纳逃难百姓难道很难吗?
朝廷的耳目是可怕的,身在荀彧身边,沮授有的是机会接触那些绝密消息,田丰私下与胡人谈和的事情,也就叫沮授知道。
沮授大怒!
田丰收到了沮授的绝交信,也由此知道了朝廷准备出兵并州的事情。按理说朝廷出兵并州对袁氏是有好处的,至少压力会减半。胡人凶悍,但汉军同样也不是好惹的。仅凭河北一己之力可能应付起来会有些吃力,但若是汉军参战,应付起来感觉吃力的恐怕就是胡人。
但若是任由并州被朝廷所救,那日后这并州还算不算河北袁氏的地盘?没有了并州,青州短时间内又指望不上,河北袁氏到底是保持不变选择参战还是任由朝廷与胡人争夺并州,自己借机休养生息?这是个问题。
“先生,你在犹豫什么?”袁熙纳闷的看着田丰问道。
“……主公,我是在想朝廷出兵并州对我河北究竟是好是坏?”田丰闻言答道。
袁熙闻言愣了愣,好半天才开口对田丰说道:“先生,要是让我说,我觉得是好处大过坏处。”
“哦?愿闻其详。”
“朝廷出兵并州,最大的好处就是并州百姓不必再受胡人之苦,而我河北也可免去防备轲比能等人的压力,可以专心休养生息。”
“那坏处呢?”
“……恐怕就是河北还要多背一阵子骂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章 备战
(全本小说网,。)
朝廷剑指并州,让这段时间被朝廷逼得提心吊胆的曹操、孙策、刘备都是暗松口气。刘备在确定刘协已经北返离开荆州以后,一面调集人手填补刘琦离开所留下的空缺,一面准备南下侵占交州。而孙策则是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内务,之前由于朝廷兵马在侧,孙策不想给朝廷可乘之机,这才暂时隐忍,没有去动那些在自己养伤期间有非分之想的人。现如今朝廷已经将注意力转向北方,自己自然要秋后算账,清除内部那些与自己不是一心的人。
孙诩成了吴郡新的富贵闲人,程普也退居二线,被打发去了鄱阳湖训练水军,韩当最惨,剥夺一切职务安排在富春养老。江东这次人员变动,获利最大的是孙权,他取代了孙诩的位置,成了丹阳郡守;其次便是陆绩,由于先前在吴郡与孙权交好,这次孙权上任,便将陆绩一同带去了丹阳,担任自己的主薄。
而在此前被朝廷收拾最狠的曹操,此时却正在萧关与刘协见面。曹操并不想见刘协,每回见刘协就准没好事,可刘协打着归还他麾下夏侯惇、夏侯渊等重要将领的名义要见他,他又不能不来。
朝廷征伐中原,曹操损失惨重,丢了兖豫二州不说,更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与朝廷的交锋中,曹操一方战死的武将倒是不多,像夏侯惇、夏侯渊这类军中大将更是一个都没阵亡。但人在刘协的手里,还不还给曹操那就是刘协说了算了。
为了讨回这些爱将,曹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刘协,准备接受刘协的又一次盘剥。不过出乎曹操预料,刘协并没有拿夏侯惇等人做文章,而是向曹操提出了一个提议,想要与曹操结盟,两家共同对抗北方胡人。
“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曹操盯着刘协问道。虽说君臣有别,可到了今时今日,两家早已刀兵相见过,曹操也就没有了对刘协的恭敬之心,说话也就随意了许多。
“呵呵……孟德别紧张,朕能打什么鬼主意,无非是想要助你完成一个心愿……好吧,朕承认,朕如今手头有点紧,人手有些不足,打算抽调张辽、徐晃率部北上,但又担心你在背后给我添乱,所以打算跟你结盟,让你想动手也多一些顾忌。”刘协见曹操一脸的不信,便放弃了说假话糊弄人的打算,实言相告。
曹操听后不由微微点头,算是相信了刘协的解释。自朝廷出兵征伐中原至今,虽然战果斐然,但同样损失也不小,尤其是汉安军的全军覆没,更是让刘协手头可以调动的人马稍显不足。
北方胡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来去如风不容小觑,刘协不打算带新建的汉安军同行,可带兵马除了马超的伏波军外,也就只有身边的天子亲军。但天子亲军为了荆襄的防务也出了不少血,太史慈、甘宁两员大将去了水军,魏延、胡车儿留在了江陵,贾诩在江夏又要去了文聘协助,能够随同刘协北上的大将就只剩下典韦跟庞德。要不是事先曾经答应过曹操,刘协都有心先带着夏侯惇等人去并州收拾完胡人再还给曹操。
听刘协说明了情况,再加上曹操也不希望引起刘协的误会,让他有意先解决自己这个“隐患”以后再出兵北上,便同意了刘协两家结盟的提议。不过结盟归结盟,曹操却不愿意借将给刘协。
刘协对此到也没说什么,按照事先谈好的条件,刘协将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及之前在许昌所俘获的曹操家眷归还给了曹操。曹操看到自己的家人除了神色有些憔悴外并没有什么异常,心下稍安,但之后一清点人数,曹操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少了几个人!曹昂、曹彰、夏侯称、许定,这四个在曹二代中算是佼佼者的人一个没见着。
“他们几个被朝廷征召,此番要随朕北上抗击胡人,孟德放心,朕不会亏待他们的。”刘协如是说道。说的曹操有心反对却又不好张口,因为接下来他还有一事要求刘协。
有求于人的时候,说话自然底气不足。郭嘉自萧关被俘,万幸当时刘协命华佗出手诊治,要不然此时郭嘉早已魂归地府。曹操所想的,就是想求刘协把郭嘉放回。但刘协又怎么可能放人!之前在长安时已经放过一回,刘协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放走夏侯惇等人,这些人不过是军中将才,偏巧刘协不缺,自然也就不那么在意。可郭嘉却不同,那是个可以帮助曹操反败为胜的重要角色,就算是杀了也不能放回。当然刘协也舍不得杀郭嘉,这么一个在大汉算是数一数二的脑袋,就这么砍了实在可惜。
“孟德,你不会是想让奉孝死在路上吧?他大病初愈,需要的是静养。你以为朕将华佗一直留在奉孝身边是为了监视他?大错特错,别看奉孝体内的毒源是取出来了,可这一刀下去,也要了他半条命,要不是华佗在旁盯着,保不齐他此时已经挂了。”
术业有专攻,曹操不是大夫,不清楚医理,刘协搬出华佗做挡箭牌,曹操也没辙。“……那不知奉孝何时才能痊愈?”
“这个华佗倒是说过,至少五年,不过你放心,这次朕从荆州请来了张机张仲景,那也是为神医,与华佗联手为奉孝调养,应该可以让奉孝康复的更快一些。”
一听刘协说要五年,曹操的心里不由一凉,五年,这就是说刘协最多给自己五年的时间恢复元气,在奉孝康复之前,刘协必定会对自己再次下手。
“既如此,那就让奉孝安心养病,我能见见奉孝吗?”
“这个……孟德,为了让奉孝可以安心养病,朕已经命人将奉孝送回了长安,你要是想去,那倒也可以。”刘协眼神有些闪烁的对曹操说道。
曹操本就生性多疑,一看刘协言辞闪烁,又听刘协说郭嘉此时人在长安,心中顿生警兆,推辞道:“长安路途遥远,徐州又有一摊子事等着我去处理,还是改日再去吧。”开玩笑,自己要是真的去了长安,那跟自投罗网有什么区别?当自己傻呀?
刘协闻言笑了笑,点头附和道:“孟德说的是,徐州还有许多人在等着你,等日后你有时间了,再与奉孝见面不迟。”
“此番圣上御驾亲征,不知可有需要曹某出力的地方?”曹操随口问道。
“有啊,眼下朕手上缺人,孟德既然开口了,那就把夏侯渊跟于禁借朕用用,等解决了胡人以后,必定归还。”
曹操就是客气客气,却不想刘协打蛇随棍上,当真会向曹操开口借人。有心反悔,只是言犹在耳,只得问道:“不知圣上打算如何安排妙才和文则?”
曹操的打算是刘协要是给安排的职位不好,自己就有理由拒绝,却不想刘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