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行军两日,关羽赶到了信陵,此时汉安军尚未攻破信陵,关羽率军入城,随即迫不及待的亲自率兵出城来到汉军大营外叫阵。
黄忠已经从斥候那里得知关羽率军到了信陵,这些天他没让人攻破信陵,为的就是将关羽从江陵引过来。黄忠知道眼下主公刘协那边是大事,自己不能在这时给主公添乱,所以在出兵之前,黄忠已经跟徐庶约定,这次汉安军出兵最远只可到信陵,免得把刘备给惹急了,调头从宛城跑回来,坏了主公的大计。在攻破巫县之后,黄忠就命人开始加固巫县的城防,而信陵,只是黄忠用来钓关羽这只金鳌的饵罢了。
本以为关羽会在信陵歇息一晚,明日才来叫阵,却不想这大胡子这么性急,难不成是觉得自己老朽可欺,不是其对手?那他可就有点小瞧人了。
一般老年人都不怎么服老,而黄忠更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想明白关羽为何这时前来叫阵,当即也不含糊,命人抬刀备马,出营准备先挫挫关羽的锐气,叫他知晓知晓什么叫人外有人。
看到黄忠出阵,关羽在马上大刀一指,“来将通名,关某刀下不斩无名之鬼。”
“老夫黄忠。”
“黄忠?就是那个被当今天子拿来充数的老将?”关羽面露不屑的说道。
“哼!关羽,休得逞口舌之利,来来来,且让老夫教你何为老将。”黄忠也不与关羽争辩,手中象鼻刀一摆,冲关羽叫道。
“哼!老匹夫看刀!”
后世有人评价关羽的刀是刺客之刀,威力最强就是头三刀,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关羽的兵器属于重兵器,而重兵器除了威力大这个优点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费使用者的力气。纵观那些使用重兵器而留名的猛将,甭管是历史上还是演义里,他们遇敌交战分出胜负往往就是几招之内。比如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下无一合之将。
人终归不是机器,是会感到疲累的,而用重兵器的武将如果不在几招之内解决对手,那丢掉性命的就会使他自己。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即便是换算成现代的计量也有好几十斤,不速战速决,那就是自己找死。
黄忠投身戎马数十年,所经战役大小无数,那双眼睛早就练成了火眼金睛,那临敌的经验更是几乎已经练成了他自身的本能,一见到关羽的兵器,黄忠就立马知道自己要如何对付眼前的关羽。
“春秋二十四式……”关羽虽然不服黄忠,但也只是嘴上,等到真交手时,关羽还是很重视,为了首战告捷,关羽毫无保留,上来就是杀招。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以往惯用的手段还没施展开,既然就叫人提前给逼住了。
眼见第一招被黄忠识破,提前抢攻破解,关羽毫不气馁当即变招,却不想黄忠这人着实了得,又一次抢先化解了关羽的杀招。而二次进攻受阻,气得关羽暴跳如雷,当即再次变招,而这一次黄忠没有选择抢先,而是打算硬接。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一个脑袋,谁怕谁?黄忠并不认为关羽就真的那么无敌,关羽就是再勇,那能勇过吕布?黄忠可是与吕布独斗百合而不落丝毫下风过的。
“锵!”巨大的兵器撞击声在空中回响,正在为父掠阵的关平看的目瞪口呆,他是头回见到可以在正面挡住自己父亲攻击的人,而这个人竟然不是吕布,而是黄忠。想起当初听人传闻当今天子夸黄汉升之勇不下温侯时自己不屑一顾,关平不禁有些脸红。本以为这是刘协夸大其辞之言,却不想竟然是真的如此。
关平紧张的看向战场上的父亲,而关羽也为黄忠可以接住自己这记杀招而感到震惊。关羽一向自负,对于自己的这记杀招,关羽以为除了自家三弟,能接住的不会超过三人,而这三人里肯定没有黄忠。可没想到,黄忠竟然接住了。
“念你小辈,让你三招,现在该我了!”黄忠一声爆喝,舞刀攻向关羽。而关羽明显还沉浸在方才的震惊当中,疲于招架难见还手的场景,看的身后的关平不由暗暗着急。
“关羽!身为大将却在战场之上三心二意,你不想活了吗?”为不能尽兴而不满的黄忠不由怒喝关羽道。
关羽被这声大喝吓了一跳,再看黄忠满脸怒气,心中不由生出一阵惭愧,沉默半晌才道:“今日疲乏,改日再来与你讨教。”
“哼,那就回去好好睡一觉,养足了精神,免得来日输了又找借口。”黄忠冷哼一声道。
关羽也不辩解,拨马返回本阵,黄忠也不阻拦,任其离去。
“父亲,你没事吧?”关平见父亲回来,连忙关心的问道。
“……无事。定国,且先回城,改日再战。”
“是,孩儿遵命。”
……
关羽回到信陵便去休息,并未召见守卫信陵的守将,好在关平也习惯了做二把手,代表关羽好生安抚了信陵的守军。在汉军中强手如云,关羽并不容易显出来,但在刘备军中,除了张飞,最让人有安全感的那就是关羽了。关羽到了信陵,哪怕他不露面与诸将见面,诸将心中也会感到踏实,而不是像前几日关羽未至时那样心里七上八下。
至于令信陵诸将感到不安的黄忠,此时正与徐庶商议该如何应对关羽。与关羽轻视文人不同,黄忠可是很看重文人的意见的。而且与徐庶共事了这几年,黄忠对徐庶的能力那也是十分信任。
“元直,依你之见,那关羽何时会再来叫阵?”黄忠问道。
“将军,关羽何时来叫阵不重要,反正有将军在,他关羽休想威风起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他向刘备求援,增加刘备的不安。”徐庶笑着说道。
对徐庶的夸奖,黄忠听得很高兴,而听到徐庶的后半句话,不由笑道:“元直,有话就直说,你我共事数载,老夫的脾气你还不清楚吗?”
“呵呵……是元直多想了,将军莫怪。”
“不怪不怪,轻重老夫还是分得清的。今日你只管明言,要是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们再商量就是。”
“那元直就直言了。”徐庶听后说道:“将军,此战非为替主公经略荆州,故我军不需考虑治理之事。这样一来,能够掣肘我军的地方就少了许多。我军来此的目的,是让荆州不安,既然如此,何不派出斥候精锐四处骚扰。这荆南是刘备的后方,最为刘备看重,若是后院起火,元直不信他刘备还能在宛城坐得住。”
“可若是把刘备逼急了,他率军杀来呢?”黄忠闻言问道。
“若是他真率军来了,那宛城之危就解了。我等只需退守巫县即可,相信留在宛城的贾先生是不会放过这个挑动荆州内乱的机会的。刘备得了荆北却未得荆北人心,之前他逼迫荆州世家承认他对荆州的占有,若是他此时拿下了宛城,自可关起门来料理那些与他不一条心的世家。可现在宛城还在我军手中,已经带着刘表幼子投奔主公的蔡瑁、蒯越在荆州颇具影响力,只要他二人振臂一呼,荆北必乱,到时刘备也就顾不上去找别人麻烦了,别人不找他麻烦,他就要谢天谢地。”徐庶自信的解释道。
“好,好,既然元直说的头头是道,那就照元直的想法办。明日那关羽想必还会来叫阵,元直不必管老夫,自去安歇就是。”黄忠连连点头,对徐庶说道。
徐庶明白黄忠的意思,关羽留给他黄忠即可,其余事情可皆由自己做主。这就意味着黄忠主动让出了领导权,而把最大的功劳让给了自己。
“将军……”
“莫要做小儿女态,元直,你的本事老夫是知道的,只是你缺乏一个施展的舞台,如今这个舞台出现了,那你就不要客气,好好利用,让世人知晓,主公帐下的谋士不仅仅有贾文和、庞士元、司马仲达,还有你徐元直同样也不输给他们任何人。”黄忠说到这拍拍徐庶的肩膀道。
黄忠在投奔刘协之前膝下无子,早先倒是有一个,可惜夭折了。黄忠也因为要带儿子求医问药而耽搁了自己的仕途。但在投奔了刘协以后,黄忠似乎就时来运转,先是做了独镇一方的大将,完成了仕途的愿望。随后妻子有喜,为他生下了一女,而且仿佛这孩子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在喜得一女的次年,黄忠又得一子,起名还是叫叙,但这回得到的儿子却比早年夭折的那个儿子要强壮的多。
唯一可惜的就是子女尚小,而黄忠又身负重任。虽然刘协有意让黄忠的家小前往巴蜀与黄忠团聚,但黄忠却婉言拒绝了。“主公厚爱,忠铭记于心,但规矩不可破,若为忠一人而坏朝廷规矩,忠不敢从命。”
封疆大吏的家小必须留在京师,这是铁则,不容轻易更改。黄忠不愿坏了朝廷规矩,更不想为了成全自己一家团聚而让主公刘协受人诘难。
徐庶自幼丧父,自小就没感受过什么叫父爱,而黄忠由于无法照顾自己的亲子,便将徐庶当做了自己的亲子,对徐庶关照有加。黄忠与徐庶的岁数,的确可以算得上是父子。
现在黄忠给了徐庶表现自身能力的机会,让徐庶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父辈的关爱,怎么能不感动。
“好好表现,莫要辜负了主公的一番心意。”黄忠又一次重重的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将军放心,元直必不会叫主公失望。”
……
刘协是个小心眼,他从来就不认为被人打了左脸后把右脸伸过去继续让人打是君子的表现,那是犯贱!
以牙还牙,才是刘协坚持的处事之道。你敢对我瞪眼,我就挖你眼珠!你敢冲我龇牙,我就敲掉你满嘴牙!
以德报怨?我呸!那不过是失败者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诸葛亮敢造谣生事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那刘协就不会让诸葛亮继续安生的过日子。直接打上门去显不出自己的能耐,你不明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