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董卓,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李儒娶了董卓的女儿。可董卓的女儿虽然长得如花似玉,仗着董卓的宠爱,那脾气不是一般的刁蛮任性,李儒的婚后生活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等到董卓一死,靠山倒了,董卓的女儿也就变得“贤惠”起来了,对李儒可说是千依百顺,让李儒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滋味。
校场上
看着张绣、曹性分别带着一队骑兵展开对攻,吕布不禁微微点头,刘协拨给自己的一万五千人都是老兵,从军至少两年以上,有了这支人马,吕布有信心即便没有乞活军的那些仆从军,他也能为刘协守好西域。
“温侯,主公这次为了让你领兵,可是承担了不小的压力啊。”一旁的李儒突然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文优,你担心我会反复?”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这世上恐怕也只有主公才会那样信任你。所以我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温侯,将来你若是生出二心,李儒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会取你性命以报主公。”
“……文优,那你且好生看着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五章 潼关攻防战(十七)
(全本小说网,。)
邺城
作为袁绍麾下六谋士之一,辛评在城里自然也是有宅院的。随着袁绍回归邺城,审配、郭图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辛评同样也不例外。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辛评这心里一直在为下落不明的本家兄弟辛毗牵肠挂肚。
辛评为兄,辛毗为弟,兄弟俩兄友弟恭感情深厚,从朝廷大军攻克成都的消息一传来,辛评的心就揪了起来,唯恐兄弟辛毗遇到了不测,已经不在人世。只是当时战事正急,辛评也不能为私事而耽误了正事。
按照辛评的想法,自己兄弟辛毗不是被俘就是被杀,亦或者隐匿了起来。不管是被俘还是被杀,辛评都有心理准备,但朝廷却迟迟没有宣布此事。若是没有落到朝廷的手里,那辛毗就是逃了,可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辛毗怎么还没回来,莫不是路上遭遇了不测,又或者死在了哪个犄角旮旯,无人知晓?
一天没有得到辛毗的下落,辛评就一天不能安心。只是眼下袁绍卧病在床,辛评也不好拿此事去打扰袁绍,只能派自己家中亲信偷偷前往益州打探,不管是死是活,好歹有个信呀。
可叫辛评没想到的是,家中的亲信离开邺城不过三天就回来了。辛评感觉此事蹊跷,连忙把人找来一问,才知道自己的兄弟辛毗此时已经回了邺城。
“怎么回事?既然回来了,为何不回家?”辛评皱眉问道。
“老爷,二老爷说他还有一点私事要处理……”亲信说到这忽然欲言又止,辛评见状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老爷,小的在见到二老爷的时候,发现二老爷不是一个人,他好像受人控制了。”
“唔?你确定?”辛评心里一惊,连忙问道。
“小的确定,虽然没人看管二老爷,但二老爷每次的决定似乎都会先征求一下旁人的意见。”
“……你还记得见到我兄弟的地方吗?”
“小的记得。”
“好。”辛评点点头,刚准备吩咐管家去召集家丁,就见管家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凑到辛评的耳旁禀报道:“老爷,二老爷回来了。”
“回来了?没人发现?”
“没有,二老爷是从后门进来的。”
“就他一个人?”
“是。”
辛评沉默了片刻,吩咐管家道:“带他去书房见我。”
……
见到辛毗安然无恙,没有缺什么身上的零件,辛评不由暗送口气,打发管家出去准备酒菜,辛评则询问辛毗道:“二弟,你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兄长,等酒菜来了,小弟再慢慢跟兄长细说这段时间小弟的遭遇。”辛评见辛毗这样说,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下意识的就预感到自己这个兄弟一会要讲的故事肯定很精彩。
等管家送来了酒菜,辛毗叮嘱管家不许让人过来打扰后,辛评替辛毗倒上酒,“二弟,此时这里就剩下你我,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兄长,你猜我这段时间在哪?”
“我上哪猜去?”辛评瞪眼道。
“小弟奉命前往益州说服刘璋出兵,可没想到刘璋是如此的不济事,朝廷大军到处,各地守军几乎是望风而降,害的小弟连逃出益州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汉安军给俘虏了。”
“果然是被朝廷给俘虏了。”辛评心中暗道。不过辛评并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辛毗,既然兄弟此时能回来,要么就是他逃出来了,要么就是他被人放回来的。而从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小弟被俘以后不久就被押送去了长安,圣上见到我后倒也没难为我,只是将我软禁了起来,打算等击败了袁绍以后再处置我。小弟本以为袁绍手握雄兵,朝廷未见得是对手,却不想袁绍实在是叫人失望,空有强大兵力,却叫朝廷打的连吃败仗。兄长,实不相瞒,沮授那厮已经投降了。”
“什么?……那你呢?”辛评先是一惊,不过随即盯着辛毗问道。从方才辛毗不称呼袁绍为主公而是直呼其名,辛评就意识到自己这兄弟十有八九是投敌了,那他来见自己的目的,恐怕就是说服自己与他一道投敌。
“……兄长果然厉害,已经猜到了?”
“我要亲耳听到你亲口说。”辛评神情严肃的看着辛毗说道。
“……兄长,的确如你所想,小弟归顺了朝廷。不过兄长,如今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小弟归顺朝廷,只能说是改邪归正,可说不上是背主求荣。”
“二弟,主公待我兄弟不薄……”
“兄长,这种蒙外人的话你就不用跟我说了吧?你若真是忠心袁绍,何以暗中支持袁谭?要知道袁绍属意的可是袁尚。而且兄长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咱们辛家的未来考虑考虑吧?”
“此话怎讲?”辛评皱眉问道。
“袁家诸子内讧,河北大好基业迟早被他人所占。兄长,你可别说你没看出袁家的隐患。”
辛毗的话一下子就勾起了辛评心里的担忧。袁绍如今虽然未死,但自回到邺城以后便一病不起,邺城周边的名医请了不知多少,可他的身体却始终不见好转。袁绍这一病倒,原本各占一州的袁家诸子便开始不安分了。辛评支持的是袁谭,而袁谭在青州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名义上是在为日后的南下做准备,可实际上是用来对付曹操还是用来跟袁尚抢位置,只有袁谭心里明白。
而袁谭如此,袁熙、袁尚外加一个高干同样也是如此。高干由于并州贫乏,就是想扩充实力也没那个本钱,所以他倒是早早就站在了袁尚那一边。而幽州的袁熙,打着防备北方边患的名义,这段时间可也没消停,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田丰那头老倔驴最近跟袁熙走得很近。
至于被袁绍视为继承人的袁尚这段时间就更不消停了,袁绍一病倒,袁尚就跳了出来,仗着袁绍的宠爱,俨然已经是将自己当成了河北霸主。对自己和郭图这样之前不支持他的老臣横挑鼻子竖挑眼。辛评可以肯定,一旦袁绍咽气,袁尚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和郭图。
坐以待毙向来不是辛评的习惯,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分析,袁谭未必是袁尚的对手,想要战胜袁尚,唯有借助外力,可这外力不是好借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狼入室。辛评这段时间除了担心辛毗的下落,就是在为自家的将来头疼。
“即便袁家诸子不争气,但主公待你我不薄……”
“哎呦~我的好兄长,袁绍带我等不薄,那是因为我等对他有用处,可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辛家老小用来给他袁绍陪葬吧?”
“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好生考虑考虑。”辛评沉默了片刻,才答复辛毗道。
辛毗早就料到兄长不可能痛快的答应自己,能这么回答自己已经说明他心动了,辛毗倒也不催,点头说道:“兄长需要时间考虑自然没问题,不过小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望兄长莫要干扰。”
“……你要做什么?”辛评警惕的看着辛毗问道。
“放心吧兄长,小弟这次回来除了你那个亲信还有咱们家的管家知道外,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你把话说清楚,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兄长莫问了,日后自见分晓。对了兄长,不久之后邺城必生内乱,你若是不想家人受累,最好尽早让其离开。”
“……你打算如何让家小离开?”
“老家祖母过世,回家奔丧这个理由如何?”
辛评:“……”
百善孝为先,辛评老家的祖母过世,辛评让家小回乡祭拜也在情理之中,即便袁尚不待见辛评,也不好阻止此事,反正辛评本人没有离开邺城,他的家小走了就走了,迟早还会回来。
等到自己家和兄弟家的家眷离开了邺城,偌大的辛家就只剩下辛评、辛毗这对兄弟外加一些家中仆从,至于之前见到辛毗的那个亲信,也被辛评打发回了老家。而叫辛评感到不解的是,辛毗在见了自己一面后便没了人影,自己想找也不知道上哪找,不过好赖算是知道辛毗安然无恙,心里也就算是踏实了一些。
辛评不知道辛毗回邺城想做什么,不过他相信自己这个兄弟不会害自己,便也没往心里去,转而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坚持支持大公子袁谭,还是学习兄弟辛毗一起归顺朝廷。
……
辛毗悄悄返回邺城,那自然是有史阿等人的功劳,借着在各地做生意,天眼的触角也发展至大汉各地。想要将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到某地,对天眼来讲并不算难事。这次辛毗能够顺利回到邺城,就是随着商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