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汉献帝-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璋在益州主政时期虽然不能算暴虐,但也没有多少建树,百姓并没有因为益州对南蛮的战事而获利,反倒因为需要支持打仗而付出了不少,虽还不至于日子过不下去,但生活没个盼头还是真实存在的。

    刘璋南逃以后,朝廷的抚民政策随即跟上在益州北部各郡展开,揪出了一批贪官污吏明正典刑,扶持起一批官声不错的清官廉吏。刘协代表的是朝廷,是正统,在汉室人心未失的情况下,百姓对重归朝廷管辖一事并未有多少抵触情绪。相反的,因为被纳入了朝廷的管辖范围,百姓的日子反倒比起以往要好过了许多。

    百姓是现实的,谁能让他过上好日子他就会拥护谁。至于那些气节、大义,不是平头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益州迅速稳定以后,汉安军便接到了刘协的军令,那时刘表已经公开宣布加入袁绍的同盟,黄忠自然也就不需要再顾忌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轻举妄动而给朝廷带来麻烦。刘协的命令很简单,意思就一个,出兵夺取此时被刘表所占的涪陵郡,将荆州军从益州赶出去,封闭益州的门户,时刻威胁荆州的腹地。

    黄忠接到军令以后二话不说便兵分两路,自己率汉安军主力直扑涪陵,而巴东则交给了吴懿、黄权、庞義等人。这也算是吴懿等人加入刘协阵营的投名状,吴懿等人很是用心,当即率领益州军精锐杀奔巴东。

    刘表似乎没想到朝廷的反应是如此果绝,自己前面刚宣布与袁绍结盟,朝廷紧跟着就发动了攻击,似乎压根就没想过要派人来劝说自己回心转意。恼怒之下,刘表也憋着想要教训刘协一下的念头,下令文聘、王威等人迎击来犯之敌。

    可刘表似乎忘了,自己的荆州兵并不是曹操手下的虎豹骑,也不是刘备麾下那支白毦兵,荆州兵平时对付对付山贼草寇都有些困难,和对战身经百战的汉安军,能活着逃回来就算是奇迹。

    文聘与黄忠也算是老相识,甚至可以说是有着一层师徒的情分,黄忠以前曾经指点过文聘的武艺。不过眼下两军对垒,那点师徒的情分就只能暂时放在一边了。文聘心里有数,自己不是黄忠的对手,可身为领军大将,岂能未战先怯。

    “黄老将军,久违了。”

    “仲业,你非我对手,下马受缚,我主仁厚,必不会为难于你。”黄忠看着文聘说道。

    文聘怒极反笑,刀指黄忠喝道:“黄忠,你我也算相识,在你眼里,我文仲业岂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看刀!”

    眼见文聘拍马杀来,黄忠微微点头,“也罢,既然你不肯乖乖束手就擒,那就让你吃些苦头。”

    黄忠、文聘杀到了一处,趁着黄忠缠住文聘的工夫,黄忠副将杨任、杨昂两兄弟率军直扑涪陵。

    “黄汉升,你好生卑鄙!”文聘见状大惊,急忙就想要赶回军中,只是黄忠却不放他走,文聘武艺本就不如黄忠,眼下黄忠不肯放人,他想走也走不了,又气又急之下忍不住破口大骂。

    只是黄忠对此却是不为所动,早在与文聘开战之前他就已经与副将商议好了,一旦有机可乘,先拿下涪陵再说。至于被气急攻心的文聘骂几句,黄忠才不会往心里去。要换早些年的黄忠,或许还有可能被文聘的叫骂给激怒,但如今,黄忠的心胸早已被当年宽广了许多,几句辱骂丝毫不能动摇黄忠的心志。

    涪陵被破,文聘被黄忠生擒活捉,这个消息一传回荆州,顿时就让已经后悔的刘表更加后悔。早在黄忠的捷报传来之前,刘表借道给曹操的那路人马也传回了不好的消息。

    想要入关中,要么走潼关或者武关,要么借道荆州。而借道荆州也有两条路,一是走涪陵入巴蜀走汉中,二就是经魏兴郡入关中。曹操在将攻打武关的任务转交袁绍以后,便带着本部人马向刘表借道准备通过魏兴郡直接杀入关中。

    只是早在袁绍发布檄文之前朝廷就开始准备,曹操这一路人马想要进关中,其实也在刘协等人的预料当中。武关交给了本来的守将高顺,为了保证武关万无一失,刘协将胡车儿留给了高顺,胡车儿虽比不上典韦、赵云那样的猛将,可好歹也是能力负五百的壮汉,又不是让他出关作战,留下他给高顺帮忙还是很有用的。而刘协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一同赶到了魏兴郡的木兰塞。

    魏兴郡本是荆州的地界,在刘表未明确表态之前,刘协也并没有打木兰塞的主意。可如今刘表既然已经决定站在了刘协的对面,那刘协也就没必要再顾忌,与其等曹操打上门,倒不如将曹操堵在外面。

    曹操想要没有后顾之忧的进入关中,那木兰塞就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他是不敢孤军深入的。而且随着木兰塞打出了代表刘协的大旗,曹操的心思也随之就活了。眼下他们最大的麻烦就是当今天子不听他们的,对待手握重兵的天子,曹操、袁绍等人还真没辙。

    擒贼先擒王!这是袁绍、曹操一直想干又找不到机会干的事情。没想到刘协主动送上机会,曹操又怎么肯轻易放过。要知道,刘协躲在武关,曹操拿不住刘协,即便破了武关,刘协见势不妙还能逃回长安。

    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能堵住刘协逃回长安的道路,那他们就可以瓮中捉鳖。为了防止刘协提前逃走,曹操放慢了进军的速度,同时派人通知刘表、孙策,让他二人出兵相助。

    刘表、孙策虽有矛盾,但也分得清轻重,知道眼下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想要解决朝廷日后对他们的威胁,那眼下就唯有团结。不过与刘表不同的是,孙策此时对曹操的不满甚至多过了刘表。

    当初曹操派人联络孙策一起对付刘表的时候,孙策是喜出望外,他对找朝廷麻烦并不怎么感兴趣。山高皇帝远,手握长江天险,孙策对朝廷的威胁并不十分重视。他是想要对付刘表,一报父仇,可又担心曹操留守寿春的吕布会对庐江发难,这才迟迟没有行动。

    得了曹操的准信以后,孙策就开始准备,可等他准备就绪要对刘表的江夏下手的时候,却又得到刘表加入同盟的消息。盟友之间是不能相互功伐的,也就是说,孙策之前所做的准备、动员都成了无用功。

    若不是知道自己目前打不过曹操,孙策说不定就会直接先揍曹操这个说话不算话的。其实孙策真的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好在让周瑜给劝住了,这才按捺住性子。

    “曹操这回真的拿定主意了?不会又中途变卦吧?”孙策将信将疑的看着曹操派来的使者满宠道。

    “孙讨逆此话怎讲?如此大事,我主岂会儿戏。”满宠闻言一脸不解的看着孙策问道。

    看着满宠那张充满不解的脸,脾气直的孙策差点动手打人。上回也是这货来联系自己一同出兵对付刘表,如今又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实在是欠揍。

    “嗯咳~”周瑜及时咳嗽了一声提醒孙策,这才没让孙策当场发飙。要说这孙策跟周瑜还真是一对好基友,整个江东,哪怕是吴夫人的话,孙策有时候都不听。唯独周瑜所说的话,孙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被周瑜一提醒,孙策总算是想起了正事,开口对满宠说道:“你且去驿馆歇息,此事我需与手下文武商议过后才能答复你。”

    “那不知需要在下等待几日?”满宠赶忙问道。

    “三日。”

    “好,那在下就静候孙讨逆佳音。”

    等到满宠退下,孙策这才问周瑜道:“公瑾,方才为何不直接答应满宠?”

    “伯符,稍安勿躁,且先让人将张昭、顾雍等人请来之后再做计较。”

    “请他们做什么?”孙策闻言有些不乐意的问道。

    “伯符,你如今是江东之主,你个人的好恶有时候就应该放下,张昭、顾雍皆有治世之才,虽然之前与你敌对,但现下已成你的臣子,为了江东的稳定,你也应该改变态度。”周瑜见状板着脸的劝道。

    “得,得,得,我改就是了,别板着个脸,跟谁欠你钱不还似的。”

    周瑜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伯符,非是我乐意对你说教,而是今时不同往日,你的安危关系江东的存亡,你的家眷以及跟随你的那些人的前程,全都系于你一身……”

    “慢着……公瑾,你不会是不同意我领兵出征吧?”孙策听出了不对,急忙打断周瑜的话问道。

    “……伯符英明。”

    “不要吧,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最头疼的就是政务……”

    “政务自有张昭、顾雍等人为你分忧。”

    “那我留在江东岂不是就无所事事了?”

    “怎么会无所事事呢,你可以带兵去帮帮贺齐啊。”

    “……不去,贺齐收拾山越已经绰绰有余,我去不去都无关紧要。公瑾,你为何非要阻止我领兵前去助曹操一臂之力呢?”

    “……伯符,你的脾气难道我还不了解吗?你说是去助战,其实本心却是想要去会会朝廷官军里的赵云、典韦等人对不对?”

    “呃……果然是公瑾,深知我心。这也不能怪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既然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又怎么能不去会会那些名传天下的猛将。公瑾,此事我意已决,万难更改,你就不要白费心机了。”

    “可是你身负重担,绍儿的年纪又小,万一你要是有个不测,你让江东怎么办?”周瑜皱眉劝孙策道。

    “唔……哎~公瑾,你说我们此时若是向朝廷提出放仲谋回来,朝廷会不会答应?”孙策忽然想到了一事,赶忙问周瑜道。

    “呃……此时朝廷未见颓势,恐怕未必会答应放仲谋回来。而且伯符,仲谋回来了也未必就是好事啊。”

    “……此话怎讲?”

    “你我亲如兄弟,所以有些话我也不必忌讳。伯符,绍儿年幼,仲谋若是回来,势必会得你重用,可一旦你出了意外,为了江东基业,恐怕也只能拥护仲谋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