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可以说动,暂时不来找袁术的麻烦。
至于曹操、吕布、刘备,真正让袁术担心的其实就只有曹操一人,刘备此时正与孙策争夺江东,一旦孙策不动,刘备势必不敢轻动,而刘备一旦不动,与刘备比邻的吕布也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除了曹操,其他几人都相互之间有所牵制。
采纳了杨弘的建议,袁术的使者开始奔往四方,试图瓦解曹操五人组成的反袁联盟。当然为了有备无患,袁术还是下令大量征兵以备不测。
趋吉避凶是人的天性,中原混战,百姓为了求一条活路,自然会前往没有战事爆发的地区。而现在的关中,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逃难百姓的目的地。中原百姓想要逃往关中,那就必须要经过曹操的地盘,曹操当然眼红那些百姓,这些都是自己的兵员和赋税,若不是如今还不能和朝廷翻脸,曹操是说什么也不会任由这些百姓通过武关进入关中。但眼下,曹操还是只能通过私底下的截留扣下一部分百姓。
对征讨袁术一事,曹操与手下谋士郭嘉、程昱也是有过商量的。任由朝廷做大虽然也不是好事,可现在还是要先顾眼前,再考虑将来。袁绍已经开始最后的河北争霸,商量用不了两年公孙瓒就会彻底玩完。作为袁绍的挚友,曹操很清楚袁绍一旦统一的河北,那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兵伐中原,所以留给自己的时间顶多也就是两年。
彻底投降朝廷当然也是一个选择,可曹操却并不想那样做。年轻时的征西将军梦到了如今已经变成了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好马不吃回头草!除非真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否则曹操轻易是不会向朝廷低头的。
曹操的敌人不少,袁术、吕布、刘备,这三个人就是自己需要尽快解决的对手,唯有一统的中原,曹操才有资格与昔日的挚友袁绍一较高下。袁术只是开始,在解决了袁术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刘备,最后才是吕布。
对付袁术在曹操眼中并不是很难,五路大军齐攻,曹操相信就算袁术三头六臂,那也抵挡不住。无论是兵力还是将领,袁术都处在下风。而曹操现在考虑的,就是对付刘备究竟是和孙策联手还是和吕布联手。
“主公,既然难以取舍,何不一同联手?毕竟多一个帮手,胜算更大一些。而且若是只联手一人,刘备难保不会联手另一人。”程昱沉声向曹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旁的郭嘉拍手附和道:“程公所言甚是,嘉亦是这样想。”
“……仲德、奉孝是这样认为的。只是那吕布曾攻我兖州,陈宫那厮恐怕不会赞同吕布与我结盟啊。”
“关于这点明公不必担心,陈长文与徐州陈登关系不错,若是由他前去劝说陈登暗中相助,相信吕布不会拒绝。”
“唔……陈登……能行吗?”曹操犹豫了片刻,问道。
“明公若是还不放心,那不如就如嘉陪长文一同走这一遭。”郭嘉见状主动请命道。
“这个……若是奉孝肯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仲德,你看呢?”
“这个浪子愿意出马,那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主公,朝廷那面是否也该多一些小心?”程昱向曹操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朝廷……”曹操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
刘协在返回长安的时候带回了赵云、庞德,两万人马如今就驻扎在蓝田大营,曹操要说不担心那是骗人的。眼下河南、弘农两郡已经被朝廷揽入怀中,加上之前的河东、平阳,朝廷要是真有意中原,出兵完全可以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仅靠虎牢关已经不能够让曹操安心睡觉了。
“仲德,不如你去一趟长安,想办法弄清楚朝廷的意图如何?”
“主公有令,昱自然遵从。”
……
徐州,琅琊郡
自得了徐州这块地盘以后,吕布就无比怀念过去在长安的那段岁月。那时候自己只需要练兵打仗,那需要像现在这样事事操心,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只不过这条路是自己选的,再苦也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得了徐州陈、曹两家的支持,吕布很快就在徐州站稳了脚跟。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头上这个徐州牧还没得到朝廷的认可,总让人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现在,机会来了。感谢袁术那个蠢货,竟然擅自称帝,这无疑就给了吕布向朝廷伸手的理由。而朝廷倒也干脆,不仅答应等剿灭袁术之后授予吕布徐州牧,更是连青州牧的人选也交给吕布推举。
如今的青州就如同一块鸡肋,捞不到多少油水但扔了又觉得可惜。人口的大量流失,让青州想要恢复没有十年八年根本就用不着指望。在得了青州以后,吕布依旧将青州交给董承打理,而董承等人在得到吕布派人保护以后,也终于走出了当初的窘境,开始着手恢复民生,但缺人的现实还是摆在那里,董承等人即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董承的能力也摆在那里,看家之犬罢了,他能帮吕布做的,也就是让青州的匪患不再像过去那样嚣张。
在青州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占据徐州全境也就成了吕布的主要目标。不是只有刘备能想到以徐州为跳板图谋江东这个战略,陈宫、陈登皆是多智之人,以他们的头脑,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与曹操相比,刘备当然要更好对付一些。
吕布有自信,只要没有曹操掺和,刘备并不是自己的对手,哪怕是拥有关羽张飞,吕布同样不认为解决刘备是多大的难事。当然眼下还是要先解决袁术,只有解决了袁术,吕布才能名正言顺的以徐州牧的身份将刘备驱逐出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刘协身为大汉天子,所具备的最大优势那就是手握大义。刘协代表着汉室正统,在汉室人心未尽丧的现在,有许多事情刘协只需要用嘴就可以达到目的。
刘协很清楚许诺出去的东西想要再收回来并不容易,但为了达到更大的目的,不出血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是钓鱼,要是光想着愿者上钩,那也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一条想不开的傻鱼。
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作出的决定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如今这大汉四分五裂,各路诸侯各自为政,加上刘协自身所代表的朝廷势力,能算是气候的尚有袁绍、曹操、吕布、刘备、孙策、刘璋以及刘表,而这些人也是刘协日后的主要对手。至于现在气数未尽的公孙瓒以及袁术,那在刘协眼里其实已经跟死人没多大区别了。
袁术犯了众怒,败亡是迟早的事,而公孙瓒自杀了幽州牧刘虞,自领幽州牧以后,势力就开始每况愈下,除非出现惊天巨变,否则公孙瓒这辈子是别想再有翻身的机会。
刘表、刘璋还是汉室宗亲,而且他们的王位也是得到朝廷认可,想动他们那就必须等待时机,而曹操、吕布、刘备、孙策这四人中除了曹操已经得到了朝廷认可的兖州牧,其余三人还属于自说自话。朝廷以认可他们目前的势力为饵,诱使他们出力共讨袁术。
虽然这样做会让他们得到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等到袁术被灭以后,这些人相互攻伐的程度也会愈演愈烈,这对朝廷将来收复中原减少阻力可是很有利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更何况眼下朝廷主要关注的事情还是征讨西域,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刘协不打算两面作战。那样是对朝廷财力的考验,尤其是在朝廷目前尚不富裕的情况下。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接连遭受兵灾的大汉朝廷一穷二白,当初讨董成功后若不是缴获了嵋邬的钱粮,那空荡荡的大汉国库甚至能够饿死老鼠。现在情况相比起当初当然好了不止十倍,但打仗是很费钱的,而朝廷不光光是要打仗,安置百姓,恢复生产等等,那就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花钱。作为刘协钦点的大管家荀彧,那是恨不得将一文钱掰成两文钱来用,所以当朝中有人提出趁着中原混乱收复中原的建议时,当时的荀彧目露凶光,吓得刘协都没敢吱声。
朝廷没办法现在就收复中原,那中原自然是越乱越好,而袁绍即将成为河北一霸的现实也让刘协等人不得不考虑在中原扶持可以为朝廷争取时间,对抗袁绍南侵的人选。曹操,便在这种情况下被刘协选中。
中原四大势力,曹操、吕布、刘备、袁术。袁术马上就要玩完,而吕布虽勇,但对他能对抗袁绍一事,刘协实在是没什么信心。至于刘备,刘协小时候倒是挺喜欢的,但等长大有了一些阅历以后,刘协对刘备的感觉就变成了即佩服又厌恶。
佩服是因为这刘备百折不挠,如同一只打不死的小强,而厌恶则是感觉这个刘备就像是一个伪君子,最擅邀买人心。举个例子来说,赵云拼死血战才救回了他的唯一血脉,可这家伙却一把将儿子扔在地上,说什么为了这个小子险些损失一员大将。赵云是感动了,但这从侧面却又反应出了刘备的冷血,对刘备来说,他的仁厚只是表现给他希望被他感动的对象看的,至于其他人的感受,却并不在他的考虑当中。
真小人与伪君子,如果让刘协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真小人。因为伪君子,你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就捅你致命的一刀。
刘协喜欢曹操,虽然曹操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他至少真,没有刘备那样虚伪。
刘协一直在防范着刘备,对刘备想要占据江东一事刘协早已知晓,对此刘协倒是挺乐见其成。江东只适合偏安一隅,刘备若是得了江东,再想要与自己争天下那就几乎没什么可能了。
江东富饶,但人口不足,再加上南舟北马的原因,刘备去了江东,日后顶多也就会成为一个偏安一地的地方豪强,朝廷想要解决他,并不十分困难。
而与刘备相比,孙策对刘协的威胁也就更小,孙策虽勇,人称小霸王,但问题是他同样也面临着与刘备同样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