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世家-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夷洲岛放弃那些海盗遗属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蔡道杀伐决断的性格。

    只有三个时辰的间隔,却让等了两天的百姓们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的时辰,蔡道、禁军们、以及那些善良的百姓们全都聚集到了一起。

    在开饭前,蔡道站在众人面前的那个用来分发饭食的长条桌案前,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众位父老乡亲们,我再次重申一遍,我叫蔡道。别看贫道年纪小,可是大宋官家大叔亲自任命的御武副尉,是皇储延安郡王的手下。这次让人传言到乡间,说是用高价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这当然也是真得。你们中间有没有识字的,可以看一看,我手中的这道圣旨。”

    说完了这句话,蔡道把宋神宗派人加急传递给他的圣旨拿了出来。此刻,他希望,有了这道圣旨之后,能留下其中一部分人,那就好了。

    幸好,这里面有那么几个在家没有只顾着读圣贤书,而忘了自己根本的读书人。

    他们凑到蔡道的跟前,蔡道也没有拒绝,大方地把圣旨摆到桌案上,供这些人观看。

    几个人看完之后,他们推举了一个长相忠厚的中年读书人向大家伙传递看到的结果,只听他说道:“老乡们,这道所谓的圣旨的内容,的确是任命这位小道长为运河两岸的总收粮官。可是,我们几个也就是普通的读书人罢了,根本就没有见过圣旨长什么样,所以,也不敢打包票,他就是真得钦差。”

    有些不认识这些读书人的百姓先开始都以为他们是蔡道找来的托,知道这个中年读书人的最后一句话,这才相信他所说的话,不过,这并没有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蔡道自然明白,说来说去,这些人还是看自己年纪小,穿得又是道袍,所以,他即便手中有了圣旨,那也是信誉度极低啊!

    蔡道听完之后,并没有生气,让这些书呆子退了下去,他自己小心地折好圣旨,放入怀中,才接着说道:“贫道这次刚从外地回来,事起仓促,所以,手中并没有多少铜钱。贫道是八闽人,人送外号‘运财童子’。如果这里是八闽,不管有没有铜钱,那里的百姓一听是我,不管有没有铜钱,一定会先把粮食给我。”

    “贫道这个人,年纪虽然小,但却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好了,不说废话了。贫道接下来,要说三点。希望父老乡亲们不要打断我的话。”

    “第一、如果害怕被贫道毒死或者不想继续卖粮食的人,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粮食也可以原封不动的带走。说实话,贫道本来还真得打算给你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来款待你们。可是,听说有谣传说贫道要下毒,所以,你们说一说,贫道怎么还敢给你们准备呢?”

    这话一说完,底下就立刻炸开了锅。其中那些豪绅、世家、盗匪和山贼派来的细作都已经蒙生退意了。对他们来说,一两车粮食并不算太值钱,就算丢在这里也没什么。更别说此刻,蔡道居然做出了承诺,让他们把粮食带走,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7 收粮进行时2

    (全本小说网,。)

    这话一说完,底下就立刻炸开了锅。其中那些豪绅、世家、盗匪和山贼派来的细作都已经蒙生退意了。对他们来说,一两车粮食并不算太值钱,就算丢在这里也没什么。更别说此刻,蔡道居然做出了承诺,让他们把粮食带走,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可大部分的百姓却被蔡道的话说蒙了,他们都是穷人,大多数都备不齐运送粮食的牛车,只能肩挑、背抗的把粮食运送到水泊梁山。可是,蔡道如今放人走,他们大老远费劲力气跑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传闻中超高的粮食收购价格。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又把粮食抗回家里去,这几天的功夫算是白瞎忙活了。如今外面的粮食价格想必已经跌到了最谷底,今年明明是个丰收之年,可这个年又该怎么熬下去呢?

    就在众人疑惑、懊恼、憎恨的时候,蔡道有说话了:“父老乡亲们,贫道也想兑现之前高价收购粮食的承诺。我说过,官家答应给我运送的五十万贯铜钱到这里,只是从汴梁城到这里需要时间,可是,你们既没有耐心等下去,我这个黄口小儿的话,你们又不相信。贫道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吗?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话刚说完,刚刚还嘈杂的人群一下子变得寂寥无声。蔡道这话说得的确在理,他说的话,大家都不信任,那么双方根本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小道长,我们是不是可以现在就走了。”那些刚才就想要离开的,他们知道现在再继续谈下去,根本就没有什么记过,所以,看到如今这是个好机会,便纷纷问道。

    “可以!”说完这两个字,蔡道就让副将安排人监督这些人离开水泊梁山。

    看到一小部分人离开,剩下的百姓们都急了,又开始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可是,这些老百姓如果不是被超低的粮价逼得没有办法,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乡里。更别说跨府过州,来到水泊梁山了。

    最后,这些没有什么见识的普通老百姓,还是把刚才那位长相忠厚的读书人被众人推举了出来。

    在他们不大的认识当中,读书人总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一群人。

    “这位小大人,你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件事呢?”这位一开口就漏了怯了,大家伙让你拿主意,刚才还商量的好好地几个问题,怎么他一开口就变成了询问了。

    “不知这位大叔贵姓啊?”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得到几千人的的信任,这真还是一种本事,这个人面相忠厚,说话耿直,而且刚才的那个问句又显示出他有那么一点点圆滑,这么矛盾的性格集合在一个人身上,让蔡道对这个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这位中年书生虽然心中有气,被众人推举出来,去丝毫不见慌张,听蔡道询问,便大大方方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鄙人姓宋,名大诚,郓城县人士。”

    “宋先生,你……”蔡道差一点就想要问一问这位大叔是不是有个儿子名唤宋江了,不过,好在他忍住了,接着说道:“其实你问也是白问。你们不信任我,这之后,根本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贫道出得主意即便再好,你们不信任我,那又怎么办?不是吗?”

    “这……”这位宋大诚被蔡道一句话问的是哑口无言。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彼此信任的问题。”蔡道又大声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说道:“父老乡亲们,不管你们是如何看待贫道的,我都要告诉你们贫道给出的条件

    第一、愿意继续留下等官家将铜钱运过来的,每斗粮食的收购价格,提高到20文,而且我自己出每天5文钱,雇佣留下来的人在这里垦荒,一天三顿管饭;

    第二、不愿意留下来的人,也可以将粮食留下来,每斗粮食的收购价格,维持到15文,贫道现在就可以打一张白条给你们,而且白条上还会加盖上贫道个人的官印。十五天之后,还是这个地方,离开的人可以到这里用手中的便条换取铜钱;

    第三、离开的人,还可以运粮过来,不过,贫道这里,每户只收50斗粮食,谁要是运来的多了,多出来的,你还得全部再运回去。如果有人仗着这里人多,以为我不认得你们,想要多次排队混水摸鱼的,一经发现,一律没收之后运来的粮食。

    最后,凡是那些既不愿意离开,也不愿意留下粮食的人,你们现在就可以带着自己的粮食离开了。既然你们不相信贫道,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顺便说一下,没有留下粮食,第二次得到消息再次运粮食回来的人,每斗粮食的收购价一律为十文钱。”

    蔡道说完,便不再理会这些人,带着禁军开始分批次吃饭,不管想要离开还是留下的人,暂时放下了疑虑,一个个甩开腮帮子,开始胡吃猛喝开来。

    准备的方式非常简单,也就是黑面馍馍和咸菜,外加上一碗点虾皮海带汤,这汤根本就不用放盐。可这些穷苦的老百姓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每个人十个黑馍馍瞬息之间就被消灭干净,这还是蔡道控制了每个人进食的总量。不然的话,就这一顿饭,非得吃撑死几十个人不可。

    蔡道的这番话,让周围围着的百姓们分成了三派。

    首先就是心不甘的,却打算吃晚饭立刻带着粮食走人的人,在百姓中所占的比率并不高,统计下来还不到总数的半成;

    其次,就是那些犹豫不决的百姓了;

    毕竟大家已经忍了两天时间,在这里多等半个月并不是太难熬,前提就是能够等到所谓的官家派兵押送来的铜钱。真得拿着蔡道开出的白条离开,不但要承受每斗五文钱的损失,还会丢失这次务工的机会。

    一天五文钱听着不多,可是对于这些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来说,仅仅是留在这里开荒,就能得到一天五文钱,还管一天三顿饭,这就是天价了。这里面的确有一些是给附近那些地主们当佃户的,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干了一辈子雇工,可也没有从来听后说过有这样大方的主顾。

    第二类人最终留下粮食离开的百姓并不是很多,要么就是家在附近的百姓,害怕被这些禁军把他们的粮食给吞了,想要回家在观一观风色,要么就是有一些附近地主、豪绅、盗贼或者土匪的手下,知道自己的主家或者头领很在乎这20文卖粮食的钱,便也把自己的粮食留下,反正他们来得时候,也没有带太多的粮食。

    最后,就是那些任怂的百姓,他们已经下定决心想要留下来在等等的。一方面可以有吃有喝地拿着工钱做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等在这里看一看这个小道长说的话,究竟能不能够实现,而那个宋大诚就属于第三类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