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泉点头,暗道河北男儿真多乃豪爽率真之人,即使与朋友意见相左,但却不放于心中,伪善交友。想了想,伏泉随即问道:“明府可是不喜余之言论?”
“非是不喜,乃是不妥。吾与杨公不同,杨公以为杀俘不详,不能屠胡,吾却以为杀俘尚可,然却不可乱杀。大汉立国以来,多收四野诸胡,赐地内附,养其部民,战时征其兵以为附庸,羌人、匈奴人、乌桓人等等皆是如此,本意以胡治胡,使胡人自相残杀,不费大汉一兵一卒。若是大汉以后皆用流川策,以‘杀’震之,恐凭白折损无数汉卒,而归附胡人皆惧而弃汉,到时大汉无可用胡人,便是这乌桓边塞十郡骑兵亦会群起而逃,那这朝廷百年谋算岂不是尽皆作废?”赵苞说完便快步离去,留下伏泉一人独走。
看着前方那渐行渐远的身影,伏泉不禁摇头,来于后世的他知道,若“杀”真的会让那些胡人溃逃,不再攀附汉室,那自己前世所知道的历史又是什么?相反只有“杀”才会让胡人畏惧和依附,最终短时间血腥融合,而感化,或许用了千年,依旧蔑视汉族,后世所谓的中华一家不就是用来搞笑,网上的少民们不断诋毁汉族先辈,肆意篡改历史,甚至后来某些商业文亦在不断恶心汉人,跪舔少民,这不就是汉族千年落下的“好欺负”名声所致?
突然之间,伏泉想起上次所拉拢之乌咽,在自己的威逼利诱下,又有自己前番屠俘之威,那位毫无节操的乌氏还是同意了做自己的眼线,辽西乌桓若有异动,必会率先通知汉朝。
因为,只有“杀”才可使异族臣服,匈奴“上帝之鞭”欧洲胆寒,蒙元所过之处稍不如意必屠城,明末满清更是屠得数百年江山,若不是自己作死,或许晚晴时候一辈子做个殖民国都颠覆不了统治,以“杀”之威令外族胆寒,畏惧臣服,可见如故。而且这还是后世中国之历史,那西方世界的征服史比这更加血腥,这些不都生生的告诉他,“杀”乃古代民族崛起最佳之途?
一时间,伏泉稍显稚嫩的脸上,一双乌黑眸子里杀机渐显,有朝一日,若掌虎贲十万,必屠尽异胡……
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县巧遇
翌日,众人休息一夜,换上厚衣,车队再次上路,一路西去,便入涿郡,不过天气渐渐冷了。
涿郡,汉太祖高皇帝置,治所在涿县。上古时期,轩辕氏迁徙于此,后神农氏率兵,与南方九黎族首领蚩尤两军大战,不敌北逃,与轩辕氏求助,结为联盟。轩辕氏统帅联盟人马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斩杀其人。涿鹿,便在涿郡以西。
望着萧瑟寒风下的幽燕大地,一种迷茫苍凉的感觉扑面而来,似乎上古时期那番悲壮战斗依旧未停息。伏泉知道,这片大地从不缺英雄人物,远的不说,历史上后来那位一步一步爬起来的汉烈祖昭烈皇帝不就是出生于此?
车队又行两日,天气突然大雪骤至,道路变得异常难行,稍稍感叹了下北方风雪的不可预测,别无他法,只能寻了就近县城前往居住避雪。
很显然,县城守门的兵卒都在偷懒,众人喊了许久才把那缩在城楼取暖的两人叫醒,这才得以入内,马车缓缓入城,伏泉抬头望了眼那被白雪掩盖大半,依稀还能认清的县城名,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若有所思,原来是涿县,不知会不会遇到那位刘皇叔呢?
驿站内众人简单收拾,清理了身上所穿熊皮大裘的雪渍,烤着炭火,取来烈酒取暖,此时便是连平日很少饮酒的夭儿,也是喝了一杯。盖因实在是北方的天气太冷了,出门时候本就寒风凛冽,冷的异常,后来又被冷雪这么一激,浑身上下都觉得凉飕飕的,这时痛饮了一杯,伏泉只感一股热流燃烧全身,顿觉浑身暖和,寒意顿消,不由感慨燕地之酒真烈也!
窗外大雪纷纷落下,庭院里慢慢堆积了无数白雪,厚厚一层,俨然又有一番大雪趋势,伏泉心中一凛,心中暗暗祈祷,这老天爷莫要再下了,不然又不知要耽搁多少时候……
很明显,老天爷没有理会伏泉的祈祷,刚刚消停了几日的幽燕大地,再一次下起了鹅毛大雪。翌日,他醒来锻炼时,庭院外已经积满了一地白雪,早已过膝,令他打消了今日练习五禽戏的打算,索性回屋取来《左传》,慢慢研读。瞧着天上依旧飘落的雪花,显然这场雪还要几日才好。
一连两日,雪几乎没停过,不过是大与小的区别,等到第三日,雪势终于停了,天上也射来不算暖和的阳光,照在脸上平添几分柔和。
官舍里,早有县署的官仆奴婢在官舍内外扫雪清理,随着地上白雪混着泥土被扫到沟壑里,几日里被笼罩在冰冻里的涿县县城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被困于家中几日的百姓相继出了门,一时间街上人来人往,特别是涿县南市大雪之后终于开始,各色商贩纷纷登场,一时间商肆里五吆六喝之声不断,好不热闹。
涿县城东一家酒肆里,往日生意皆是异常红火,特别是冬天,更是宾客盈门,络绎不绝,盖因酒肆一道特色美食“炖狗肉”十分出名。
燕地有一句俗话:伏羊冬狗,意思是夏天最宜食羊,冬天最适合吃狗。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现使用狗肉好处的医学典籍,但汉人无疑是聪明的,食用狗肉可以温补脾胃、补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一些功效慢慢吃了出来,因此冬天,狗头狗腿甚至是狗鞭,都是抢手的好东西。
这时代,狗也是主要肉食之一,与羊豕有同样重要的比重,尤其燕地食狗肉的风气由来已久,特别是严寒冬日,饮一杯当地醇厚的烈酒,食一口温热的狗肉,可谓是浑身火热,取暖舒畅之极。
今日店内来了数名顾客,他们除了有夹着辽西口音的本州人士,还有操着三河口音的客人,小厮殷勤的将他们带到大堂还空着的靠近门口一张桌子。不一会儿,在客人的催促声中,连番上了好酒好菜,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那炖狗肉。
伏泉饮了口烈酒后,赶紧夹起一口狗肉,道“怪不得这酒肆生意如此之好,这狗肉真是美味。”
“是极!是极!瓒于辽西所食也无这家美味。”公孙瓒立即附和道,随后,其他几人见机也相继赞道。
雪虽然停了,但城外道路依旧难以通行,伏泉见此索性约人出来游玩,听了这家酒肆名号,便慕名而来。一行人里,除了赵苞母亲生病,赵苞推辞外,也就苏不韦推脱未来,伏泉想来他定是去赵苞那里帮忙照顾了,这个“有气节”之人,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至于赵苞母亲,也是月初与赵苞夫人一行人往辽西见赵苞,正好赶上了鲜卑大军寇边,当时鲜卑围柳城,幸好伏泉吸引了鲜卑大军几日,令得他们提前得了消息,立马绕道前来,不然天知道会出什么事情。不过也正是如此,老人家路途颠簸太多,身体变得差了。加上这时赵苞才刚刚升任太守未久,又因大功被招入京师为五官中郎将,连番寒风大雪之下,身体出了毛病,幸好于忠在车队里,一番诊治倒也无大碍,只是气血不佳,劳累所致,开了几服药注意休息便好。
众人大快朵颐,觥筹交错,其他菜品不说,仅是那狗肉顷刻间便见了底,此时已是上了第二次了,就在他们又喝了一杯酒后,他们的酒席旁,传来刚才那小厮熟悉的声音。
“张小郎君,这里请!”
“嗯!”只听一声带着冷哼,随后便见一身高五尺左右的幼童,脸上带着傲睨一切的神情,斜眼看了眼他们一桌,然后坐到那空着的案几上,拍案喊道:“好酒好菜快些上来,待会吾那刘家哥哥来了,若是见不到酒菜,定要汝好看!”
“郎君稍等。”那小厮一脸殷勤赔笑道,随后跑开。
幼童嗓门出奇的大,伏泉几人转头望了眼那孩童,心里暗道这少年郎真是骄狂,不知收敛,以后怎得了。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跑来,接着酒肆外走来两少年,快步走来,刚要入众人旁边酒席,其中一人却瞧见伏泉一桌中竟有熟悉人影,细细一看,当即大喜跑到公孙瓒身旁喊道:“大兄,来了涿县怎不通知小弟,莫非瞧不起小弟乎?”
公孙瓒转头看了那人,失声喊道:“玄德?汝怎在此地?”
刚刚又痛饮了一杯酒的伏泉,当即愣神,手中耳杯随手摔落案上,一脸诧异的看着那长耳少年,暗道不会这么巧吧,这都遇到刘大耳?
——————————————————————————————————————
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摘自《史记·五帝本纪》
涿郡城北有涿水,西出涿鹿山,故名。摘自《水经注》
第一百四十五章 游侠少年刘张简
酒肆里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深,久别重逢的温情戏码,倒令在场众人纷纷注目于此,不过伏泉望之,有人见到那大耳少年时,却是露出厌恶之色,连忙低头食用自己案上酒食,不再理会。
“此番避雪入城,今日才出来,却是忘了去寻玄德,是余之过也。”
“大兄切莫如此,是小弟错怪了,听闻大兄于辽西斩杀胡狗甚多,弟深佩服,今日来此,必须与小弟痛饮几杯,方可离去。”刘备拉着公孙瓒手臂,一脸真诚道。
“一定,一定”,公孙瓒与那少年长谈数语后,才想起所在何地,连忙拉着刘备转身向酒席众人道:“诸君见谅,是瓒失礼了。玄德莫急,先与吾见过诸君,这位乃伏羽林,这位乃是解良人关云长也,这位……”
“涿郡刘玄德,见过诸君。”
经过公孙瓒引见,众人相互见礼,伏泉这才确认心中所想,果然是他,那个以汉室宗亲之名,颠沛流离数地,投机于各路诸侯,一生闯荡,百折不挠,三分天下,终据其一的“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