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它在雒阳城内外四处挥洒,主要是人畜粪便,污秽颇多,需多洒石灰,加之一些清水混合,可避瘟疫。”

    “受教了,公主与小郎君恕吾等公务在身,就此叨扰了。”说完几人行礼后便匆匆出门,留下听了伏泉一番话,不知作何解释的刘华,这次她是真的看不懂这个最近变化颇大的侄子了,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救灾专家呢?

 第九章 出城

    刘华不解归不解,但没有多问,毕竟汉时人受今文经学的影响,两汉时期流行图谶,不少知识分子附会谶纬,流于妄诞,十分迷信,刘华也只当是伏泉因祸得福,不同于以往。但这一次,伏泉也终于展现出现代人的优势了。

    后世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让整个中国的全体国民都成了防治传染病的专家,而且从小教授预防措施,虽然瘟疫种类繁多,但预防措施在伏泉想来都差不多,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防。

    想到东汉末年,曹操在《蒿里》写的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伏泉对瘟疫就格外警惕,毕竟汉末人口急剧减少,虽然有军阀混战的结果,但更多的却是天灾不断,瘟疫四处横行,百姓无粮可食的结果。

    之后,家中苍头回报,雒阳城内已经戒严,据说光禄勋杨赐将此事报给皇帝,怕死的小皇帝一听说瘟疫会如此传染,急诏相关人员配合光禄勋赈灾,治理瘟疫。

    同时,又令司隶校尉段颎戒严雒阳,许出不许进,即使有通关之“传”,除非要事也不得轻易进出,多有权贵为此抱怨,不过在听到瘟疫传播途径后,立马闭嘴,毕竟是人都怕死。

    或许是小皇帝突然戒严这事情耽误了王甫等人,反正伏泉又一连等了半月有余,都没有听到段颎下令抓捕渤海王的消息。

    倒是伯母这期间连续几次进了皇宫,不过都没见到小皇帝和太后的面,似乎他们都怕死,除了未出宫的近臣或者要事,谁都不见,连这期间的议政朝会都没有去。

    有时候,伏泉总是去想会不会是自己的出现这么早就出现了蝴蝶效应?

    皇帝的诏令一下,官僚效率十分高,官府户籍查找之下,华佗和张仲景两人很快就被找到。听说了雒阳疫情,收拾了东西便来了京都,不数日便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

    雒阳城外又可以通行了,这日得了杨赐来信,召集亲信家仆,伏泉便出城去了。

    官道上,白色的石灰粉四处播撒,弥漫一股浓烈的刺鼻之味,想来光禄勋的下属对自己的方法执行得很彻底。

    石灰远古便有,古人也早就掌握了石灰建房屋的敲门,秦时筑造长城时,便用了此物,作为东汉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囤积此物很多,瘟疫又近在雒阳,真是不要命的播撒。

    “少主,听说张神医被找到时,可是让众人都吃了一惊?还怀疑那少年郎君是不是庸医呢?”

    “有志不在年少,自古神童皆早慧,有奇能,张神医只是名声不显罢了,再说能有谁,有吾这般慧眼?”

    话语刚落,夭儿便抿嘴痴痴笑道:“少主又在胡言,婢子可是记得您听到张仲景刚行冠礼未久时,可是吓了一跳。若不是他来了雒阳,与华神医真的治好了病人,估计您可没这般洒脱了。”

    “再说,欺我吾不怒乎?”

    夭儿显然根本不在意伏泉的话,虽然不在说话,但依旧眯着漂亮的大眼睛,嘻嘻笑着,弄的伏泉很是郁闷。

    的确,这次伏泉是有些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自己能记住后世的神医和医圣已是不容易,却记不得两人的年龄。

    华佗还好,自幼钻研医术,至今也过而立,在当地有些名声,而张仲景也只是研习了些家传的医学典籍,实际经验却很少。

    朝廷征召的官员到张仲景家时,可把这个少年郎君吓了一跳,不知自己名声怎么传到天子耳中,不过再三确认南阳只有他一个张仲景会行医后,还是被绑上马车,直奔京师而去。

    当时伏泉真怕自己过早把医圣喊来,他会因为诊治经验不足,治不好病,幸好他对于行医倒是不胆怯,和华佗一起真的研制了控制病情的药方。

    前方一辆马车向车队行来,车旁仆从无数,更有数十披甲骑士四周保护,端得是气派,不知是哪家贵人出门。

    家仆识得,说是越骑校尉曹破石的车队,看着两方车马越来越近,连忙让马车仆从避让。

    伏泉好奇,便问道:“为何如此小心,还要避让?”

    “郎君不知,曹破石兄长乃是大长秋曹节。”

    曹节?大长秋?

    起先伏泉不明所以,待稍稍一想,大长秋是隶属皇后,一般由宦官担任,曹节岂不是和王甫同谋害自己曾姑父的那宦官吗?真是冤家路窄,不过家仆做得对,不避让还能如何?

    需知自宦官诛杀窦武以来,掌控中朝,进而影响朝堂,惹怒了他们可不一定会有好果子。

    车队相遇并未出现太多事情,等曹破石一众离开,伏泉等人才继续赶车。

    伏泉不知道的是有人在车队相遇时,一直注视着他们,准确的说是窥探车上姿色娇俏的夭儿。唤来左右骑士,曹破石问道:“刚才所遇车队是哪家的?”

    “启禀将军,小人不识。”骑士拱手道。

    “派人去查一下。”

    “诺。”

    曹破石看着骑士远去,点点头,很是满意。想到刚才车队相遇时看到一少年郎君身边的年轻婢女,心里不由产生一丝占有欲,他本就好色,如果不是自己急需入城觐见陛下,不然说不定刚才当场就上前索要婢女了。

    在曹破石看来,那家主人知道自己身份,自己索要一区区婢女应该是手到擒来,而且少年毛还没长齐,这等美貌婢女,不交给自己享用,还要让她枯守寂寞吗?

    远方散发出一阵浓郁的药味,紧接着便看到一队队披甲兵卒来回巡逻,他们之中有禁军装束,也有普通疫卒,不时有队伍上来查探几人,不过在家仆出示光禄勋的文书后,便放行让他们通过。

    若是从上方望去,如果不是看到雒阳城外的村落里有不少百姓居住,或许还以为这些村落都成了军营一样。

    走到里面,自有提前得到消息的人来引路,瞧见来人,伏泉暗道真是巧了,这家伙正是当初对自己不以为意的韩飞,此时正笑脸相迎的等着众人。

 第十章 佳儿早慧

    由韩飞引领,很快众人来到一处民居院落里,院落外站了不少人,瞧着衣着皆是官吏无疑。

    西边的民居里不时发出咳嗽声,听着让人心里难受,随后斜眼一看,只见衣甲在身的兵士身后,有不少穿着短褐或者裙袍的脏乱男女,正分批坐在屋里,身边自有医匠护理,想来应是感染瘟疫的百姓无疑。

    无暇多看,便被带入东边的屋外,看到里面也有三人正在畅谈,应是大官。待韩飞向守门兵卒禀报后,便让其进内。

    三人都留着长须,居中者年长些,穿着儒士长袍,看着有股儒雅之气。靠右者身上不自然的散发着杀伐之气,虎目自威,虽鬓发渐白,已为老者,却让人畏而生寒,其打扮像个儒士,但更像将军无疑,倒是居左者,看着有股吝啬之相,一脸笑眯眯的,让人感觉他像个铁公鸡似的守财奴富家翁。

    韩飞上前一一行礼道:“见过光禄勋、司隶校尉、大司农,下官韩飞,已将伏郎君带来。”

    一句话,震得伏泉头皮发麻,果然都是大官,九卿里来了两位,外加一个首都军政总指挥,在这雒阳帝都里也是没其他势力能比了。

    杨震捋了长须,点头笑道:“汝下去吧。”

    “诺。”

    随着韩飞离去,在坐三人顿时目光集聚在伏泉身上,他倒是坦然自若,其他人他不在意,只是用余光不断扫视右边那浑身散发杀伐之气的段颎。

    毕竟自己最担心的可就是段颎得了消息,不再靠郑飒攀咬刘悝,转而换其他路子,最后刘悝下狱,自己被牵连,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见堂下少年郎如此坦然,杨震点点头,脸上露出一抹赞赏,笑道:“少年郎果然早慧,遇事从容,又能小小年纪想到如此遏制瘟疫办法,如此不凡,真乃佳儿。”

    古人看人都这样吗?自己啥都没做,话也没说就开始夸了。伏泉心里默默嘀咕。

    佳者,长相标致之人,古人看人第一乃是家世门第,其次就是外貌。伏泉出自琅琊伏氏不其候一族,世代外戚列候的家世当然没问题,外貌上在古代也是属于一等一的美少年。

    毕竟伏氏历史上出过一位贵人,两位驸马,基因差了,长得不好,皇帝能看上,从此成为外戚世家吗?杨赐显然第一眼便看伏泉很顺眼,故有此语。

    还未答话,居左的中年人则说道:“杨公此语妙极,少年郎以后定有所成。”

    此话说与未说一样,在场之人都无任何反应,伏泉想来这人有些马屁拍在马腿上的意思。心道九卿之间需要如此吗?

    细细思索便明白了,现在的光禄勋杨赐可是帝师出身,不仅掌握着深宫近卫兵权,又时常觐见皇帝,深得逐渐亲政的小皇帝信任,而大司农虽然还是九卿之一,不过位置却有些尴尬了。

    大司农掌钱谷,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长,与管理皇帝私财的少府并列。不过东汉以来,财政收支逐渐划归尚书的度支,各种理财之官,陆续出现,大司农的职权渐渐缩小,至今可以说只占着九卿的位置,为晋升三公的养老之属,再加上现任的大司农曹嵩可是宦官养子,能成为三公也是花钱从太后处买来的,在此三人里位置显而易见,此来也只是他掌握着雒阳几处赈灾的粮仓调配之权,不拍杨赐的马屁估计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不过他人或许不以为意,可是伏泉却不敢,毕竟知道他是曹嵩时,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他那大儿子,以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