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宏将自己一生见惯了外朝士人和内朝外戚、宦官的斗争的经验教训,教授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不想他的孩子,和他一样,年幼即位,在朝堂各种斗争中,悟透了这么多年,才明白这些道理,作为一个人父,刘宏希望自己孩子即位能少走弯路。
殿内彻底安稳后,蹇硕整了整自己被皇太子刘崇弄乱的袍服,简单拍了拍明显有鞋印的衣服,随后擦干眼泪,恭敬的对董太后和宋后说道:“太皇太后、太后于此等候,奴婢这便为陛下效死。”
此时,刘宏已死,在蹇硕看来,刘崇即位已成必然,当下便直接改口董太后为太皇太后,宋皇后为太后,虽然现在没有正式诏书,但是一切称呼已然可以随之改变。
事关自己,董太后没有多想,哑声道:“全赖蹇卿之力……”
只是,就在蹇硕将走之时,一边的宋后想起一事,连忙大声阻止道:“蹇卿且慢!”
一语而出,声音很大,自然引起众人注意,包括蹇硕在内众人,全部望向宋后。
宋后意识到自己刚才太急迫,声音说得太大,连忙压低声音道:“卿欲何为?”
“自是先诛何进,拥太子即位!”
“如何诛之?”
“奴婢欲传诏何进入宫,暗藏甲士,待其入宫,刀兵加身,必令其授首。”
“卿所藏甲士,皆乃何人?”
“回禀太后,皆吾上军校尉部将士。”蹇硕疑惑问道,他不明白,宋太后怎么会有这疑问,皇帝将他提拔为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他能掌握的主要兵马,自然是上军校尉麾下的兵马而已。
“不可!”闻言,宋太后当即反对,语言激动,令得其他人也和蹇硕一样疑惑,怎么连蹇硕上军校尉部的兵马都不行了。
“请太后言明,为何不可?”蹇硕反问道,他可不信出身右扶风宋氏大族的太后,会在这节骨眼上退缩,然而现在宋太后反对,那必然有其他原因。
“蹇卿安知上军校尉部,无何进、张任等人耳目耶!”
宋后语气沉沉的回道,刘宏大病时,她和伏泉有不少书信往来,都是谈论皇帝驾崩时如何应对的情况,她记得伏泉特地提到,刘宏很有可能让蹇硕诛何进,若是如此,千万不能让蹇硕动用其麾下兵马,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蹇硕麾下有没有何进或者张让等人的埋在暗处的耳目,所以才会有她刚才的行为。
当然,心里面,宋后心里也是惊讶,没想到真的被伏泉猜中了,其实她不知道的是,伏泉只是想起后来的历史,因为他知道有的事情不会因为历史改变而改变,刘宏对付和党人士人走的近的何进,一定会下杀招,因为坚持党锢的桓帝和他,都不可能容忍党人执掌幼主所在的朝堂。
毕竟他们都知结党之后,势力庞大的党人掌权,又没有长君制衡,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再加上个全心全意和党人混在一起的外戚的话,那大汉的朝廷可就真的危险了,保不齐再出现个王莽。
而且,来于这一世,伏泉也见过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对于所谓刘宏因为偏爱王美人,孝敬母亲,又因为刘辩轻佻无威仪,要立有威仪庄重的“董侯”刘协为帝的说法,完全嗤之以鼻,一个才八岁不到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帝王威仪出来?
之所以要立刘协,还不是因为原本和宦官走得很近的何进,突然全面和外朝的党人士人走得近了,而且他的名声和王莽、窦武一样,被不断扩大,这可是大权臣崛起的必备条件啊!
为了大汉帝国社稷的延续,刘宏当然要下狠手,不能让刘辩为帝,而改立没有庞大外戚撑腰的刘协,自然是最佳选择了,终究刘协无论是生母王美人家族,还是收养他的董太后家族,可都没有什么出名的有能力的人。
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进身死
嘉德殿内,一片死寂,众人都被宋后那一语惊醒,尤其是蹇硕本人,虽然他很想说自己麾下绝对没有何氏内应,但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因为他自己都不敢确定他麾下有没有何进的人,毕竟,何进和张让他们的关系,还真说不得会出叛徒。
“西园兵不可召,奴婢该如何诛杀何进?”蹇硕徒然坐下地上,望向病榻上毫无生息的皇帝刘宏哽咽道:“陛下,奴婢无能,奴婢无能啊……”
蹇硕哭的是撕心裂肺,不过碍于情势,声音却不大,但那凄惨的声音,还是令得在场之人深有同感,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蹇硕之忠心,刘宏选人之目光。
的确,被刘宏从一堆不起眼的小黄门里选出来,因为身材壮实被矮个子里拔头筹掌管了西园并,蹇硕能有今天的地步确实是当为刘宏效死。
或许,如果大汉王朝在刘宏手中覆灭,陪刘宏到死的也只是阉人而已,而外朝党人士人,充其量不过是改朝换代,换个皇帝效忠而已,当然,他们会美其名曰的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来作为理由,赞美掩饰自己的行为。
眼看蹇硕如此,宋后赶紧上前扶起他道:“蹇卿不必如此,卿召何进入宫,其必不可带重兵尔,到时只需数十精锐之人,必可令其伏尸宫门。”
闻言蹇硕期期艾艾道:“话是如此,可匆忙之间,如何选取可靠甲士?”本来蹇硕可是对自己掌握这不到一年以来的西园兵十分信任的,按理来说宫内数千人里,选数十忠心之人肯定简单,只是刚才被宋后那么一说,现在蹇硕自己都有些把握不准,实在是他掌管西园兵的时间太短了,有的人的底细至今还是个谜。
“吾倒有合适人选。”
“当真?”
宋后点头道:“自然!”
“谁人?”
“卿麾下假司马严颜、张济、李傕三人!”
“嗯?奴婢记得此三人皆伏骠骑麾下兵马……”蹇硕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太后高明,奴婢这便诸何贼尔!”
言罢,蹇硕行礼,随后头也不回的出了嘉德殿,在场其他人被蹇硕这前后快速转换的动作给一时弄得糊涂,不知蹇硕到底明白了何事。直到后来,他们从宋后口中明白这三人的来历后,也就明白蹇硕为什么会突然大变了,毕竟,那三人作为何进死对头的伏泉旧部,确实是最难也是最不可能被收买的。
至于原因,无它,伏泉现在掌握重兵,又是封疆大吏,背靠着宋氏、伏氏皇戚,还有皇太子这个大招,他们三人除非脑子秀逗了,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么早背叛。就算严颜的老家益州,如今为担任益州刺史的何进弟何苗掌控,甚至张济、李傕二人的旧主董卓,现在复出,正在何进盟友袁氏麾下做西河郡守,但这些也远远不够这三人的背叛,不说严颜因伏泉发迹,屡立战功才有今天的地步,就是张济、李傕二人,他们两人里,一个亲侄子和一个亲外甥都在伏泉大将关羽的麾下,想让他们直接反,无疑不是现在就可以简单做到的。
却说蹇硕离去,出了嘉德殿,便命在刘宏安排下掌控的尚书台,写下诛杀何进的诏书,而后便命人传唤西园军假司马严颜、张济、李傕等人。
自从蹇硕驱除宫里的何氏耳目以来,严颜、张济、李傕三人,都因为自己背景的关系,虽然没有得到蹇硕的重用,但也是作为清扫宫中何氏耳目的主要部队,如今正分别带人在把守北宫的诸宫殿,接到蹇硕的召唤,都是一脸不解。
三人在路上会合后,看到彼此,皆是不解,但心里都清楚,可能是和伏泉有关,不然蹇硕绝对不会召他们这些凉州军旧部出来。当然,蹇硕对伏泉态度不明,是福是祸,他们也不清楚,只能忍着去见蹇硕。
到达尚书台,三人拜见蹇硕后,蹇硕也不和他们废话,直接将手中的诏书交给他们察看。三人得诏版,见诏书乃是诛何进,而且蹇硕还说出此事有宋后支持,当下应声称诺。
众人互相商讨一番,当下决定如何行动,蹇硕派人招呼何进入宫,而严颜三人则各自选派数十值得信任,底细绝对清白的西州兵埋伏宫门内,只待何进入宫,便刀兵相加其身。
一切布置好后,蹇硕便使一个亲信小黄门前去通报何进,令其入宫,当然这个小黄门并不知道蹇硕的计划,虽然蹇硕不是老谋深算之人,但也害怕这些小黄门通报的时候露出马脚,倒不如就不告诉小黄门,让他正常去通报,这样还不容易被发现了。
小黄门到达大将军府时,何进正与家人刚刚动筷子吃饭,听闻陛下相召,眼神疑虑不已,皇帝这段时间以来,召他入宫极少,毕竟,两方都在互相猜疑,这时候刘宏召他,让他不得不防。
如今何进弟弟在益州,京师除了何进,并无嫡系亲信掌控,何进可是害怕自己出事,从而被人在京中夺权,当下试探性的问那小黄门道:“敢问陛下龙体如何?”
那小黄根本不知道宫中内情,自然也不敢说皇帝身体很差,只说皇帝尚在嘉德殿休息云云,一切都很正常。虽然小黄门说话时候唯唯诺诺,显得十分害怕,但这却是让何进放下心来,若是这小黄门真的每句回答都丝毫镇定为无措,他倒是担心这其中是否有阴谋,当即起身,命家仆备好马车,欲随小黄门进宫。
当然,何进出门时候,还是留了个心眼,趁小黄门在府外等候的功夫,询问了家仆府中可是接到宫中消息,家仆回禀没有后,这才嘱托家仆,一旦有变,快马通知,这才安心出门。
另一边,却说何进出府时,蹇硕也没有闲着,在安排了严颜等人挑选心腹后,他也将西园军上军校尉部诸司马、校尉等人集结在尚书台内,然后由严颜等人的兵卒替换嘉德殿原本兵卒,至于原本守卫的兵卒,则在尚书台看管那些上军校尉部司马校尉。
之所以这么做,蹇硕自然是不想因为兵卒变动,而走漏消息,毕竟经过宋后提醒,他也怕自己的举动引起某些人注意。而经过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