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子,宛如魔咒一般,整个正在冲锋的黑山贼军内,传遍了这声音。

    还没等众人缓过神来,又听到后阵传来“汉骑来了,汉骑来了……”的声音,这下子,真是雪上加霜,当下,便见不少渠帅竟然临阵撤退,带着自己的人从汉军左右两翼撤退,根本不顾现在还在大战。

    不过,也不需要他们顾及了,因为大多数黑山贼在听到这些消息,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有少部分死忠者,依旧在苦苦支撑,他们要为“燕帅”报仇。

    所谓“燕帅”,自然就是张燕,这是黑山贼对他的称呼,而张燕的死亡却是在率兵继续死磕汉军阵型时,被一枚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流失射中脑袋,当即毙命,掉落马下。而他的死讯传来,所造成的影响明显是巨大的,黑山贼军因此而崩盘。

    随着汉军阵前的张燕死忠者被杀尽,四千余骑骑兵分两路,沿着汉军左右两翼追赶四散的黑色贼后,伏德在兵卒的带领下,终是见到了如今面目全非的张燕。

    却见,一枚断了一般的羽箭,冷冷的插在他的脑门上,他的脸上除了一颗眼球尚能看清,其余部位,却是模糊城肉泥。那是刚才作战,两军兵卒和马匹踩踏所致,样子端是吓人无比。

    “不想一代大贼,却落得如此境地,真世事难料也!”伏德摇头叹道,谁能想到控制黑山贼百万之众的张燕,竟然会因一根流失而亡,在他得到兵卒报告时,第一时间都表示不信,若非得到一些降卒的确定辨认,他都怀疑这到手的功劳的真实性。

    见到张燕血肉模糊,麴义对伏德问道:“中郎,燕贼首级,当何如?”

    “割下,送京师报捷。血肉模糊又如何,这等大功,不取百不取。”伏德冷冷道,反正张燕死了,这功劳就跑不了,至于这首级如何,无非是给个交代而已。毕竟,这等谋反叛乱大贼,你要换个其他首级顶替,说不得会热出乱子,不如就用原版的,如果有人质疑首级真实性,那就让他们去把活的张燕找出来再说。

    之后,伏德令各部统计伤亡,很快便写下此战死伤两千余,杀敌五千的战报,和张燕的首级,一同送入京师报捷。

    接着,他又令兵卒,一一审问降卒之中,干过伤天害理,比如屠杀百姓、奸**女的人,凡有言语闪烁、迟疑者,皆杀之,最终也只有数百人活命。这是他和兄长伏泉学的,不仅仅是惩治坏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给这些黑山贼立威,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降卒就是之后的炮灰。

    而后,伏德留下一部兵马,保护伤兵,便带着其他兵马,以麴义率本部兵马并那数百降卒为先锋,直奔壶口关去。

 第六百三十七章 献关

    黑山贼军四处遁逃,汉军也是四散追击,又各自杀俘了不少贼人,待得一天以后,伏德已经带人追到壶口关外二十里处,而此刻,壶口关上,也是吵闹一片。

    “燕帅死了,汉军杀来了,快逃!快逃!”

    “如今汉军兵马不多,只需守住壶口关,以壶口关之险,汉军定难破城,拖到冬日,其必退,吾等不需撤也。”

    “汉军无粮,吾等亦无粮,留之必死,当撤之!”

    ……

    关隘上,原本被张燕留下的将领,正不断讨论应对办法,随着张燕死了,黑山军的去留,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

    他们谈论半天谁也不服谁,谈论的内容也就两点,那就是他们是在壶口关与汉朝死战,还是撤回到黑山老巢里,拿着他们劫掠到手的钱财,继续去山林之中游乐。当然,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不过直接被众人忽略,那就是一路杀到长子县外,拿下上党郡,然后靠着上党郡百姓供养,只是很明显,张燕带着大部队都输了,甚至自己都身死,他们又怎么可能深入长子县呢?

    其实,大多数人是建议直接撤退的,毕竟黑山军物资本就不宽裕,本来就是准备打下壶口关后,靠着劫掠上党的物资来维持,现在主力大军都败了,他们哪有多余的物资,来维持自己守关呢?

    倒不如趁着汉军未至,提前撤退,保留自己的实力,反正回到黑山老巢,从那百万流民内,再抽点兵,他们的实力都会恢复的,到时候再想如何对付汉军,为张燕报仇也不迟。

    “既然诸位意见不和,吾也不强求,在下仅存数十骑生还,守城无益,这便先走了。”眼看和大家讨论不出默契,一名身上染着血污的将领对众人说道,他叫张白骑,说完后转身便走,准备召集麾下骑兵离开。

    张白骑名默,人如其名,少言寡语,他是冀州中山人,年约二十八、九岁,身长七尺九寸,体态俊伟,面如冠玉,如果放到现代,那就是妥妥的一个阳光型帅哥。他出身贫寒,早年游侠,知名中山国,后有一友为外人所杀,他持单刀为友报仇后,便亡命黑山。

    由于被其所杀者,乃是当地豪族之人,势力庞大,张默即使遇到朝廷大赦,也无法归家,因此,索性便不再从良,就在黑山之中呆着了。而张默在中山、常山一带名气很大,活不下去的百姓或者犯事的游侠恶少年都愿意投靠他,渐渐成为黑山军一方渠帅首领。

    并且,张默也是艺高人胆大,常乘白马,即使行军打仗也是如此,众所周知,为将之人,应深知保护自己,不为敌军所知。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一般将领而言,少有乘白马的,因为那样无疑非常招摇,容易被敌军惦记,在战场上,骑白马者也是更容易被攻击的将军。

    而敢骑白马者,必然是对自己的武力,极为自信,纵观天下,那如今闻名北疆的公孙瓒敢骑白马作战,西北小将屡立战功的庞德也敢骑白马,只是,张默这个还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的无名之辈,也敢骑白马作战,实在是令人不得不说他的胆子之大。

    因为黑山贼大多数都是平民出身,多有无字者,呼名则显得无礼,便互称诨号。而张默因为常骑白马,也被黑山诸贼直接称为“张白骑”,久而久之,人人皆呼其张白骑而忘其本名。

    当然,张白骑敢骑白马作战,自然不是胆小之辈,他之所以选择不战而走,自然是手下没兵了。他因为善马,又是张燕心腹,因此除了统率本部兵马外,还顺带着帮张燕掌管骑兵,结果一天前的那一战,不仅骑兵大半阵亡,只能狼狈逃窜,就是他麾下步卒,也因为跑不过那些汉骑,根本没追上张白骑,现在,随张白骑逃回来的就不足百骑,这点人马让他守壶口关,他明显不会去做。

    “张白骑,尔可决定了,真欲走乎?”眼看张白骑毫不迟疑的离开会议,一人大喊道,他叫陶升,也是黑山贼军的大首领之一。

    “有何不敢?”张白骑回头看了一眼陶升,厉声回道,张燕死了,黑山军内部分崩在即,张白骑自己也准备快点回老巢整合势力,若是他死在这,那老巢的人马部属岂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

    随着张白骑这话说出,其他知道张燕死后早有心思之辈,也是跟着喊道:“该走就走!”说完,又有二人起身,他们是郭大贤和于氐根,也是黑山军中的大首领,剩下的就是那些不愿离开的和保持中立的,就是被张燕派出留守壶口关的陶升、左校、刘石。

    “那就休怪某无情!”

    陶升见到另外三人都这样离开,当即大怒,在他附近的郭大贤,突然觉得脑后起风,后颈忽地一凉,接着感觉自己好像飞上天空。

    直到失去意识前,郭大贤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陶升如此执意留守壶口关,他们根本不是要受关,而是知道张燕的黑山军主力败了,早就有预谋的献关了,他们如果不从,就成为他们又一笔功劳而已……

    随着头颅落地,陶升低头擦拭着刀上血迹,神色平静,仿佛他杀的不是黑山军的大首领,而是普通的阿猫阿狗一样。

    张白骑、于氐根皆骇,只见靠得最近的于氐根怒不可遏指着道:“陶升,尔居然敢杀同辈,吾要杀……尔……”不过,于氐根刚欲拔刀,下一瞬间,就见一柄环首刀从其胸膛透出,上面滴着鲜红娇艳的血。

    于氐根艰难的扭过头,咬牙切齿道:“左校,小儿……小儿……”

    “去死!大势在汉,燕帅已死,尔等还欲回黑山?”左校冷笑一声,复取一匕,插入其口,彻底断绝于氐根的性命。

    远处的张白骑这才反应过来,刚想转身加速逃走,只是刚迈开步子,他的身边猛然出现四名兵卒,皆健壮之士,一起上前,瞬间便将他绑缚,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埋伏。

    “左校、陶升,尔等为何如此?”张白骑不解的大喊道,他不明白这平时与他关系还好,同样也是黑山主力的二人,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为何?”陶升嘴角呢喃,笑道:“张白骑,事到如今还不明白?莫非汝不知,张燕为何派吾等与刘石留守此地乎?”

    一句说完,张白骑汝醍醐灌顶般,醒悟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看来若非吾与二人相近,今日亦要亡尔等之手也!”

    “自然!”陶升并未迟疑回道,他和左校都是在黑山军准备趁着大汉北疆在张举、张纯以及屠各、南匈奴人反叛时,准备商讨反叛时,和张燕等人意见不一,不想反叛的,只是势力太弱,最终还是被裹挟着一起反叛。

    至于保持中立的刘石,为何和陶升等人反叛,听其姓氏便知,他可是正经的汉室宗亲,乃汉景帝幼子,常山王刘舜后代,世居常山真定。同刘备一样,刘石也是一个破落户,甚至比刘备更惨,从他往上数,连续四代都没有人出来做官,而他和张燕乃是同乡,按说同乡一般很亲密,比如陶升、左校二人,正是因为同乡才互相信任。不过,对于刘石而言,他的家世再衰,那也是正经的汉室宗亲,一旦黑山军大事不济,投降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一直以来素为张燕忌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