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因此,知道自己再如何提醒,边章索性不再言语,任由北宫伯玉下令。

    “传令诸军,渡河行军!”

    对着身边亲兵,北宫伯玉大喝起来,其实,他的心里不是没有对着河流水位有过怀疑,实在是这条支流只能比马腿小腿高,显然太对不起它的源头渭水了。

    不过,毕竟现在时间重要,若是花费时间在这支河流细细侦查,找到原因再出兵,明显这波奇袭的策略,肯定要被毁了。因此,北宫伯玉很急切,甚至怀疑了水流有鬼,但还是执意要大军快速行军,因为时间根本耗费不起。

    再迟几步的话,等到冀县县城内,汉军派出的通风报信的兵卒告知城内叛军的行踪,到时候,叛军明显再攻城会很有难度。前番才放弃进攻獂道县城的北宫伯玉,若是不能快速攻下冀县,别说之后的入侵三辅了,就是想抢劫冀县县城,都不可能,而且,这也会引起叛军之中归附他的人对他的忠心,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北宫伯玉丝毫不怀疑这些人会背叛他。

    因此,在听到边章的担忧之言后,北宫伯玉立即怂了他,然后立刻下令军队过河,大军是需要一场放纵来维持士气了。

    渭水北岸的远方,一片丛林之中,一片安静,连一只鸟儿都看不到,可见这林中必有古怪,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伏泉麾下的一万精骑,正埋伏于此。

    适才,眼见叛军到河岸边,禁止不动,可是吓坏了伏泉,生怕叛军看出什么来,不过还好,在看到叛军终于全军往渭水支流浅滩处行军后,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时间缓缓流逝,此刻,一分一秒,对伏泉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他需要观察叛军渡河的人数,才决定什么时候给上游堤坝旁的汉军发信号,掘堤放水。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那渭水支流的南岸,只有马腾临时凑齐的七千余步卒,若是真的放太多叛军过河的话,说不得马腾的兵马还能被叛军歼灭,到时候这支叛军残军说不得还能趁势攻破冀县,而后再杀入三辅。

    而以伏泉用大水淹没他们的仇恨来说,说不得这些叛军要大开杀戒,那样的话,伏泉就算此战埋伏了叛军,估计也得因为三辅被侵而受罪,这显然不是他所想看到的事情。

    不久,再看到叛军渡河人数约莫有七、八千人时,伏泉便立即对身边黄忠示意,令其放信号,让上游放水。

    黄忠得令,对着树林之后,正严阵以待的数十汉军将士一挥手,那数十将士立即拿着手中的东西,出了林子之外。

    在林子外的无人之处,那数十将士,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灯笼模样的东西。不过,和寻常的灯笼相比,这些灯笼都被人为的染了黑色,而且这灯笼的体积,明显比寻常的灯笼大了好几倍。

    众人小心翼翼的摆放好自己的“大灯笼”,不让里面的油脂露出,而后便有一名兵士,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火烛,将灯笼里面早就放好的油脂点燃。

    未几,随着各个“大灯笼”里面的灯火点燃,“大灯笼”在地上停留不久,便飞上空中,而诸兵卒待灯笼全部飞起,而后快速跑回树林,准备好自己的兵器战马,因为他们知道,一会儿将会有一场恶战。

    天空之中,顿时,飘起了数十个黑点,惊动了无数人。

    “平西此法甚妙,诩服之。”

    树林里,贾诩看着天上飘起的无数黑点,显得一脸懵逼,任他也没想到小小的灯笼做大了,还能有如此妙用?

    “此小事尔,不足挂齿也!”

    “……”

    伏泉毫不犹豫的装了一逼,直把贾诩弄的不知何言,看着贾诩那一脸懵逼的样子,他的心里也是极爽,每次都是看着他装逼,这一次终于自己报仇了,真是相当的开心。

    之后,伏泉麾下其他将领,也都跟着恭维伏泉,却是令他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嘿嘿,后世都知道的“孔明灯”,拿出来在古人面前装逼,用古人的东西调戏古人,还真是有点儿意思。

    远方,正当叛军正按部就班的在河岸浅滩处渡河时,陡然之间,便有不少人发现天上黑色的异常,纷纷窃窃私语,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此为何物?似为灯笼?”边章指着天上的黑色东西,疑惑问道,这看着像是灯笼的东西,隐隐让他有所不安,莫非他今天的不好感觉,真的要应验不成?

    其余众人听得此言,皆是摇头,他们也不知道那天上飘着的黑色东西,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灯笼的话,众人其实都见过,特别是元宵节关灯,对此他们也不会太过惊讶。毕竟,自从前汉将粗纸发明以来,灯笼便被百姓造了出来,聪明的汉人祖先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里面放上油脂,做成大灯,灯笼便被造了出来。

    而也因此,前汉时,随着汉文帝刘恒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后,及至本朝汉明帝刘庄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后,汉代百姓便有了元宵节观灯的习俗。

    这些叛军都见过灯笼,但却没见过这么大的灯笼,而且还是黑色的,一股名之不详的气息,慢慢袭来,令得众人皆是愁眉。

    渭水支流上游,春风习习,吹荡着王峭身上的披风,猎猎作响,这一刻,陆逊的身影看上去显得格外的清冷。

    “将军!叛军已过河,当掘堤尔?”身边的曲长望着下游方向,已经渡了不少的叛军,连忙提醒道,虽然他们看不清下游的具体情况,但是那些渡河的黑影,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平西无令,不可掘堤!”王峭霍然拒绝,伏泉安排他在此掘堤,是给他机会,严令他看天上指令,没有命令,就是叛军全部渡河,他也不会下令的。

    “可天上并无动静,再等下去,叛军必定渡河,到时,悔之晚矣。”

    “胆有抗令者,斩!”王峭冷声喝道,随后翘首向天,就是看不到任何指令,任凭叛军渡河,他也不会下令掘堤的,于他而言,伏泉的命令就是天。

    “这……哎……”曲长黯然,知道劝也不用,而后望着天空,暗想平西将军真是有病,天上如何可传讯,白白痛失良机,真不像名将所为。

    只是,倏忽之间,那曲长突然看到天上一连串的黑色东西,当即指着黑色东西激动道:“将军,快看!”

    王峭一直看天,此时已然看到,当即,他的嘴角已经绽起一丝冰冷的狰狞,望着下游正在渡河的叛军,一字一顿地喝道:“传令,掘开大堤,将下游叛贼全部淹死!”

    “诺!”那曲长轰然应声,回头便是挥手对麾下兵卒大喝道,“将军有令,掘堤放水!”

    数百名严阵以待地汉军士兵,随后和征集来的民夫,迅速挥动锄头开始挖掘起来,不到片刻功夫就在那沙包堆成的大堤上掘开了一道口子。

    很快,便见无数和谁顺着口子缓缓外溢,在和谁无所不至地浸润下,缺口两侧的沙包很快软化、倾颓,然后迅速扩大,很快,大堤里的河水立刻就变得狂暴起来,往着下游奔涌而下……

 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丧胆皆戚戚

    渭水支流下游,叛军依旧正慢慢渡河,只是,大地突然的震动,不止是令得他们胯下的战马受惊,就是他们自己也是纷纷感觉到了不对。

    “为何如此?莫非地动乎?”

    北宫伯玉勒住了胯下受惊的战马,而后对身边同样安抚战马的叛军高层问道,自从本朝学术大家张衡发明地动仪,预知地震以来,对于地震,他们也都是习以为常,毕竟凉州自古以来,便是大汉地震的高发地带。

    “不知……”边章摇头道,其他人也同样摇头,来之前也没有听过可能会发生地震啊,纵然凉州已经被他们占领了大半,但是汉朝得到地震的预警,肯定会明文发给他们还在管辖的地方,绝对不会不顾及凉州尚存的汉军和汉民的。

    耳边似乎听到海啸的声音,空气里也似乎有些潮湿的水汽,令得边章一惊,脑海中突然想起今日来时他所见到的诸般异常,特别是这条渭水之流的水位明显不和常理的下降,一个震惊的想法,随之出现在脑海里。

    “大事不好,汉军必定在上游掘堤蓄水,待吾军来此,发水攻之!”

    边章大叫,一下子令得众人胆颤,北宫伯玉此刻也没了嘲笑边章的想法,连忙对左右喊道:“撤!快撤!”

    可是,一切已经迟了,既然能听到流水声,那也就说明奔腾的河水,已经转瞬即至了。

    只见,瞬息之间,那汹涌的洪水,带着白涛,席卷而至。

    一时间,只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地,渭河尚有,大水骤至;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轰!轰!轰……”

    巨浪一股一股的向着正在渡河的叛军军队打了过来,那原本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潮队伍,顷刻之间,便被冲散,而后冲断了阵型。

    此刻在河中的叛军骑兵,几乎就在眨眼功夫,被洪水冲得人马分离,很快就淹没在了洪水巨浪之中。若是这些西北汉子识得水性,恐怕会有不少生存希望,如果不会的话,只能说存活希望极其渺茫,在大自然的天威面前,他们个人的勇武明显十分微不足道。

    河岸两边的叛军,虽然对于那些淹没在河水里的同袍,十分怜悯,但也在庆幸暗喜自己没有那么倒霉,正好在洪水来时呆在河水里渡河。他们同袍转瞬之间,就在他们面前便被洪水淹没,看着实在是太可怕,恐怕这会成为他们有的人一辈子的梦靥。

    然而,他们的庆幸明显保持不了多久,随着河岸两旁汉军号角、战鼓声昂然响起,惊魂未定的他们就要面对养精蓄锐的汉军攻击了……

    “呜!呜!呜……”

    “咚!咚!咚……”

    “杀!建功立业,当在此时!”

    “杀!为凉州父老报仇!”

    ……

    号角声,擂鼓声,夹杂着汉军愤怒的嘶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