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朱儁讨颍川,已经有所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
最终皇帝刘宏也考虑到临阵换将的后果,毕竟冀州三度换将,大好形势糜烂,谁都看得出来,因此依议。这事情后来传到南阳,也是激怒了朱儁,他于是挥兵急攻宛城,杀死赵弘,可是依旧没有攻破宛城。
随后,黄巾蛾贼又以韩忠为帅,仍然死守宛城,妄图待冬天来临,汉军因钱粮耗费巨大,自行退兵。彼时局势,依旧对汉军不利,虽然汉军杀死了赵弘,但黄巾蛾贼却没消灭多少,汉军和蛾贼的兵力差距依旧悬殊,而黄巾蛾贼还是守城一方。
朱儁最终因兵少不敌,筹谋一番,下令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此举实则另有目的,随后每日,朱儁下令汉军,面对宛城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
黄巾蛾贼此时也没有什么今天兵法韬略的战将,自然不识得朱儁计策,只能全都赶赴应敌。朱儁却打了个回马枪,与孙坚一起,率领精兵五千,进攻东北,将士鼓勇,登城而入。
期间,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其麾下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与其一同进攻的朱儁见了,都不得不感叹孙坚乃江东猛虎,这一鼓作气之下,果然攻下了宛城的外围城廓。
贼首韩忠见此,果断麾下兵马,退守小城,惊惧非常,最终更是请求投降,以求活,免除一死。
是时,朱儁的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因为想要快速解决战斗,不行再耗费时间,都愿意答应韩忠的请求。不过朱儁却不同意,他厉声说道:“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这话意思是说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百姓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蛾贼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
这一句话,可谓是直接让三人无法反驳,无法,只能听从朱儁调派。而朱儁说完以后,便下令汉军急攻,但一连数日,都未能攻克。
后来,朱儁登上土山,瞭望黄巾余部形势,然后对张超说道:“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这话意思是朱儁知道为什么不能把已经应该没有反抗能力黄巾余孽平定了,因为他们把黄巾蛾贼四处围困,使得蛾贼内部焦急,看不到逃生出路,又求降不得,想出来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只能殊死战斗。而一支军规,万人一心之下,尚且无人可当,更好何况是小城之内,近十万黄巾余孽呢!
汉军各部因为太想立功,完全忘了兵家的“围三缺一”之法,到了此时,朱儁才明白强攻的害处太大,不如把包围撤除,再集合部队攻城一面,那么贼人见到包围已经解除了,就必定会出逃跑走。
逃跑的时候,贼人心中想跑,必然不会再有战信,兵心自然就散了,这是易于攻破小城内黄巾余孽的方法,也是歼灭他们的最佳机会。
于是朱儁下令汉军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儁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斩杀万余级。韩忠等人只好投降,不过秦颉却不理,下令杀死韩忠。
不过黄巾蛾贼狡猾,自韩忠带兵逃跑时,尚有不少蛾贼不敢行动,因此小城之内,尚有大量黄巾蛾贼守城。他们见首领投降亦被杀,欧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儁随后进攻,孙夏败走,朱儁率兵西鄂精山,两军大战,汉军击杀数万,黄巾蛾贼最终崩溃,除少数遁走外,其余或死或降。
自此,才有朱儁挟平定豫州、荆州太平道大胜之功,振旅还京师雒阳。在交付兵权以后,被朝廷拜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户,而其麾下兵马,接受各自赏封后,全部归伏泉调派。
二月初,皇甫坚寿、张猛、贾诩三人相继入京,与此同时还有伏泉提前安排的巴郡和冀州二处,他的旧部兵马也相继赶来。
除此之外,尚有一支令伏泉意外的汉军也跟着来到,他们就是在冀州的凉州诸军,尤其以董卓旧部为主的骑兵。
这些人其实本来并不在汉军调派给伏泉麾下的序列,却是皇甫嵩自己主动上书,以冀州靠近并、幽二州,骑兵甚多,不需要这么多的凉州骑兵为由,全部由其子皇甫坚寿带领,送到伏泉麾下。
皇帝刘宏和朝中公卿百官虽然知道这是皇甫嵩赤裸裸的保护他儿子,还有想让他儿子立功的方式,但终究还是答应。毕竟,论起在凉州作战,还有谁比这些出身在凉州的边地健儿合适呢?
当然,在下令这些凉州兵划归伏泉序列时,朝廷自己人也是严格审查了一些兵将的来历,终究,凉州军中,如麴义这同样被家族抛弃,或者家族现下和凉州叛军不清不楚的人还是不少。
只是,这些注定是徒劳的,皇甫嵩既然敢把这些凉州兵让他儿子送给伏泉,自然是有所考虑的,早就提前把里面那些不合适的人划出来了,他们不是继续在冀州随皇甫嵩剿灭黑山贼,就是被调给麴义,准备去平定青州泰山群贼了。
诸事已备,将至二月中,朝会上,皇帝刘宏诏平乱诸将入朝听命,汉室即将出兵平凉州之乱。
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凉州成赤地
宽大的崇德殿内,当庭之上,群臣瞩目中,此番受命被皇帝刘宏诏入京师的三人,随伏泉一起恭敬立于当庭。
“凉州乱事,大汉心腹之患,诸卿皆为大汉肱骨,望此番西征,振旅还师。”大汉皇帝刘宏,坐于堂上,看着堂下诸人,振声说道。
堂下诸人齐齐行礼道:“臣等定不辱命,西征凉州,振旅还师。”
随后,便在皇帝眼神示意下,中常侍张让当庭宣布此番征讨叛乱的旨意,旨意宣完,诸人齐齐退去。
雒阳城西门之外,汉军一万余步骑,集结于此,刚刚得到朝廷赏赐不久的兵卒们,脸色有喜有怒。
一方面,有的人对于刚刚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不能享受太多安稳日子,就要往苦寒的西方远赴数千里,去凉州平叛而不满;另一方面,有的人却是对又可以平乱立功充满欣喜。军心士气,高低不一,尚需各部兵将安抚。
伏泉带着三人到了军队出,先是当众痛斥凉州汉羌叛军不忠大汉,祸乱西州,羌人屡降屡叛,不思尽忠,他受皇帝刘宏任命,讨伐凉州,而后便一声令下,命令大军出征。
军队缓缓行进,伏泉和被皇帝指派来为大军送行的伏完、马日磾等人告别后,便转身上马,带人直奔西方。
“君侯,平西将军已走,莫需挂怀!”见身边的伏完,依旧望着前方,那个他渐行渐远的侄子,马日磾开口安慰道。
伏完摇头笑道:“孤之陋样,倒令马射声见笑。”
“此人伦常情,君侯言重。然此番平西安归,君侯必当为万户侯也,到时一门双侯皆万户,此必吾大汉佳话!”马日磾笑着安慰道,毕竟是自己亲侄子,有这样子很正常,马日磾倒对伏完这样子有什么不满。
“谢马射声吉言!”伏完摇头苦笑道,虽然凭白升了食邑是好事,但一想到这是他那侄子,用命换来的,他只是跟着受用,伏完心里就沉甸甸的,感觉对不起他那早亡的兄长。
两人话中,所讲的平西将军不是别人,就是伏泉,他此番被刘宏任命为平西将军,假节,统辖凉州、三辅诸兵,与副将中郎将皇甫坚寿、张猛二人,出兵讨伐凉州叛乱。
至于马日磾口中,伏完万户侯一事,却是事出有因。昔日征讨鲜卑后,伏泉受功,被刘宏封为万户阳都侯时,因为自己的万户食邑比伯父伏完不其侯的三千六百户食邑多,从而开始拒绝,逼得皇帝刘宏后来改了命令,缩减了食邑才让伏泉接受。
这次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后,刘宏明显吸取了教训,为了害怕伏泉继续拒绝,他先是以先帝桓帝无子,自己愧得大位,应照顾桓帝女为由,直接加了刘华丈夫,桓帝帝婿伏完的不其侯食邑三千户,凑成六千六百户食邑,随后再赏封追加伏泉的阳都侯食邑,凑成五千胡,如此也就使得伏泉在接受赏赐时,顺理成章的接受,从而没有拒绝。
在马日磾看来,以伏泉以往的战绩,即使此番平定凉州叛乱困难,但至少也不会无功而返。而无论是皇帝刘宏还是朝臣都明白,只要伏泉不让凉州叛军继续扩大,造成前三次汉羌大战的影响,甚至缩小叛军影响规模的话,即使不能彻底平定,但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到时必然好会继续受赏。
而受赏的话,伏泉的阳都侯食邑还是要继续加的,这样看来,刘宏为了保险肯定又会继续提升伏完的食邑,这才有马日磾提前向伏完道喜的事情发生。
冲开了一丝家人离别的哀愁,伏泉带着一万余人,一路慢行,前往长安。
因为军中兵卒的情绪不一,伏泉没有贸然令兵卒死命奔赴凉州,赶在开春前平乱,他知道,想要速战速决,那无疑是找死的行为。想想看,三次汉羌大战,都没有速战速决的事情发生,凭着自己,就可以速战速决吗?更何况对面的凉州叛军里,可有那个智谋不低的韩遂,这也是个被低估的老怪物。
所以,这一路上,伏泉行军很慢,主要做的就是命令将领,安抚好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