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日后,朝会,伏泉与群臣跪拜行礼,目视刘宏在羽林郎、虎贲郎的护送下,登上皇帝宝座,开始朝会。

    此番朝会的议题早就通知了众臣,没有其它内容,就是大汉征讨鲜卑之后,对于塞外的安置事情,有了窦宪驱逐北匈奴,从而让鲜卑人崛起的前事之鉴,大汉文武自然不可能灭了鲜卑之后,就此不管草原。

    毕竟虽然他们不在意塞外的土地,但也不能就置之不理,让草原经过修生养息之后,再诞生出下一个不亚于匈奴、鲜卑的势力。那样的话,无疑是在纵容自己有强敌诞生,这可不是汉室的传统,终究虽然汉室一直在让异族内迁,还给他们土地生存,但是无论是匈奴、乌丸、羌人等异族,都是在汉朝管制下,除非大汉出现极大的虚弱,否则即使他们心有二意,也根本不是汉朝的对手,甚至在汉朝的命令下,只能不断抽调兵马做汉军的仆从军,用自己的族人性命,去为汉军送命做炮灰。

    群臣的建议很多,不过在伏泉听来都很糟糕,或者说眼界太浅,就是嘴巴上说的扩地移民,利用肥沃土地牧马养边而已,都是汉室的老一套。

    待一堆朝中有名望的群臣一一慷慨陈词,谏言以后,伏泉这才幽幽出列,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奏疏,大声谏言道:“启禀陛下,臣泉有奏!”

    那边刘宏没有多想,如同往常习惯道:“卿有何言?”

    其实在刘宏心里,他根本没有想过朝会会有什么实质性建议,甚至满朝文武众臣也一样,在他们看来塞外之地,只要掌握可用的肥美草原就行,大汉只要保证草原异族不会轻易壮大,让他们在恶劣环境自生自灭就行,反正那些土包子对他们而言,数十年内不会再有太大的威胁,这样就安全了,根本不必再花费太多的精力。

    只是,伏泉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众臣大惊,只听他言道:“臣请陛下实行假贷,以征讨鲜卑所获牛马,赐天下无地百姓,出塞屯田……”

 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为汉疆

    屯田,自前汉文帝以来,便已有之,至今,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但军屯为多。

    军屯其意是以军队戍边屯田,寓兵于农,军屯养军,边防屯田,自给自足。此方法一则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的难题,二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构想。

    前汉文帝时,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至武帝时,击败匈奴后,名将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以给养边防军。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大汉三边之地,皆有边塞戍卒屯田,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

    至于民屯,便是政府组织无地流民屯田,开荒土地而已,不过随着中原土地渐渐早已被开垦,边塞土地一则不为政府重视,二则多交由胡人牧马守边,渐渐鲜有。

    伏泉在朝堂上建议的屯田之策,其实并不算新颖,而之所以百官公卿震惊,却是因为伏泉所开口的第一句话中,所提及的假贷汉军缴获的牛马给招募的无地流民屯田。

    毕竟,对于满朝文武公卿来说,这些缴获的的牛马,其实都应该是大汉朝廷用来贩卖,填补朝廷亏空的。虽然,自从刘宏开了西邸,他们也不知道朝廷现在有多少亏空,但无疑不可能将这些牛马赐给那些无地流民。

    终究肯远赴千里,去塞外屯田的人终归是少,就算是朝廷,也多是是强制让那些罪犯兵卒去军团。而且即使是有人,朝廷也假贷给他们,但是那些塞外苦寒之地,谁能保证那些无地流民能还清债务,并且如果能还清,也不能确定要多少年能还清。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对于大汉朝廷而言,显然解决燃眉之急更重要。

    更何况,许多缺钱的百官公卿早就盯上了这批汉军缴获的牛羊马匹很久了,在他们看来,朝廷除了挑选一些精良的马匹充入军队以外,其他的牲畜都应该是拿去卖钱的,到时候如何买卖自然是他们这些官吏该做的,只要上下一倒手,他们的家产肯定会有不少。

    想想看汝南袁氏为什么能够崛起那么快?

    除了其中有几代人的名望积累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当年袁家让袁赦自宫,入宫帮助汉桓帝刘志扳倒大将军粱冀,最后由袁氏族人拍卖粱冀家产的原因。

    因为,当年粱冀被桓帝设计政变倒台,粱家家产最终由袁氏族人袁腾拍卖,所得却仅仅只有三十余亿钱,相当于东汉帝国政府的半年税收,为此桓帝还特地免除了全国百姓下半年的税收。然而,粱家的全部资产,如果认真清算的话,当不下一百亿钱。

    毕竟,相对于梁氏外戚家族执掌大汉二十余年朝政,以他们一贯压榨豪强、盘剥百姓的历史来说,总家产只有三十余亿钱,实在不能算多。

    想想看前汉哀帝时,佞臣董贤受宠得到高位不过三年,倒台后政府清算拍卖其家产,便就得到四十三亿钱。

    如果这样对比,仅仅就拿梁家前后出了三位皇后,六位贵人来说,仅她们拿到的大汉皇帝的聘礼一项,依礼就至少应得八万四千斤黄金,约合八亿四千万钱,而如果在加上彩礼钱的话,仅此方面,收入就肯定超过十亿钱。

    再说梁氏一门,公、卿、守、将等俸禄达“二千石”以上级别高官多达四十余人,其中包括四位万户候,三位县侯,七位命妇,仅每年的合法收入就超过三亿钱。

    当然,粱家真正暴富的,应该是在粱冀掌权的那二十余年,毕竟粱冀可是被称为“跋扈将军”,甚至连皇帝都敢毫无顾忌的下毒毒死的家伙。在这段时间里,拥有权势的粱家还研究出了一套效率极高的敛财本领,当时粱家一党,派遣门客四处游走,把全国各地的地主富商全部登记在册,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他们,将他们以及家属关进牢狱,严刑拷打,直到把钱财尽数供出以求活命,其中这些富商中有舍不得几世积累的财富的,就活活因此被打死。

    这之中有个叫土孙奋的,以有钱和吝啬而远近闻名,粱冀正好家里有辆马车没用了,就把这辆车以华贵马车的价格卖给土孙奋,原价七千万,卖他五千万,但是土孙奋怎么打量也不值,只愿出三千万。粱冀因此恼羞成怒,勾结郡县长官,说土孙奋老妈偷盗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没收土家兄弟资产一亿七千万,并把全家人逮捕入狱,折磨致死。之后那些钱,大半都落入粱家手中,而像土孙奋这样的事情,还不在少数。

    因此,无论如何低估计算,就算粱家过着华贵奢靡生活,梁家的合法总资产都理应在五十亿钱以上,如果再算上各项灰色不合法收入,梁家的总资产恐怕最低不下一百亿钱。然而,到了主管清算拍卖粱家资产的雒阳令袁腾手里,粱家这自东汉立国以来,便崛起一百多年的皇亲贵族,其家产最终却只卖出了三十余亿,这不得不令人咋舌。

    自此以后,本来只是出了三代三公,并且前两代三公袁安、袁敞都是以清廉的汝南袁氏,彻底成为此时天下第一门阀,并且是唯一一个非皇亲国戚的门阀家族。甚至像马氏、郭氏、阴氏、窦氏这些从东汉开国,便是皇亲国戚的门阀家族,也从此以后只能仰望袁氏鼻息,以至于马氏还要十分欣喜的和袁氏联姻,而袁氏联姻也没正眼瞧过马氏,若非有马伦有那流传千古的洞房明辩,估计即使作为大儒马融的女儿,在袁家也不好过。

    究其原因,自然是袁氏在这一次倒权臣粱冀的政变中,在以往名望已经势力已经超过其他世族的基础上,经过政变后,财富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老世。自然,不难想象,在清算拍卖粱家过程中,袁家有族人远腾作为拍卖的主持者,肯定当仁不让,贱卖贱买梁家资产,上下其手,大大发了一笔横财,从此以后,像马氏这样的旧贵族世族,就得羡慕袁家的雄厚财富以及他们数代积累的“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名望势力了。

    所以,对于满朝文武诸公而言,此番大战鲜卑缴获的牛羊马匹,自然不能随意赐给那些穷腿子流民百姓去耕作,应该交由他们,合法的去拍卖弥补朝廷国库亏空,同时也让他们合法的赚一笔钱。

    毕竟,不说其他,仅仅那些鲜卑的良马,在如今的雒阳便是近百万钱,卖到南方那些地方就更贵了。而且,现在这些马匹都在边塞管理,只要皇帝派了自己人去管理,到时候先中途报一些马匹失踪,之后再低价卖给自己,送钱南方去卖,反正方法多的是,赚个几千万上亿的钱肯定不是难事。

    当即,便有议郎、大夫在伏泉话还没说完,刚刚开了出列反对,使得他的话是戛然而止。好在,坐于朝堂上首的刘宏并未因此让伏泉放弃,而是在听到伏泉话中的“假贷”后,眼前突然一亮,十分急切的问道:“伏卿尚未细言,诸卿待其奏完,可再作辩驳。”

    一句话,堵得刚刚那些出列反驳的臣子,脸色羞红,只能恭敬向皇帝刘宏行礼,道了一声“诺”之后,回到自己位置,心中却是咒骂,希望这个伏流川别把他们的好事给破坏掉了。

    见几人退回,刘宏这才对伏泉道:“卿有何策,细细道来!”

    “诺!”伏泉行了一礼,继续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如今中原土地匮乏,无地流民甚多,今塞外初平,地广人少,虽为化外蛮夷之处,然其地亦多为沃土。如此宝地,若不塞中国之民,则废之,亦有不保之虞,如昔日北匈奴北去,鲜卑崛起事也。”

    说完,伏泉顿了一下,继续道:“然百姓念故土,不愿去乡数千里,甘为屯田之民,故臣思之,若以牛马假贷,赐其广田,免其数年租税,令其屯田,可下法令,屯田十载,田亩归其私有,如此,天下无地之民,慕名屯田者,必广也。再辅以军吏佐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