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官集团靠拢,属于骑墙派,典型的老滑头,狡猾之极。这才惹恼了窦武,被窦武收送北寺狱,后来王甫放了他,如果不是明白窦武是一定要他命,诛杀所有宦官的话,也不会彻底与王甫合作,联合劫持了窦太后,使得窦武堂堂大将军,执掌天下兵权,却连一个皇帝太后的征讨大义都没有,最终兵卒倒戈,事败身死,祸及全族。

    话语到了这里,刘华眼神闪过一丝惊讶,似乎好奇这个侄子怎么能如此洞悉朝政。而郑飒听了之后脸上又黑又紫,阴沉得十分难看,显然伏泉对他的处境描绘得非常正确。

    “这该如何是好?”

    “常侍怎么如此糊涂,王甫所恃者,无非段颎尔,其能扶持段颎为司隶校尉全凭陛下吩咐,若其失了陛下帝心,陛下安能让段颎久为司隶校尉?”

    郑飒点头道:“小郎君倒是看到重点,然而段颎能为司隶校尉,虽有王甫之功,但也属平常,奴婢怎能让陛下随意裁撤?”

    伏泉听后一愣,怎么会裁撤不了,灵帝历史上不是最宠爱宦官?郑飒可是灵帝除窦武的重要手下,他吹些耳边风,怎么裁撤不了?而且段颎升任司隶校尉,难道不都是王甫的功劳?细细一想,他便释然了。

    历史上段颎投靠宦官,一方面是他心里名利心太重,太想升官,寻求富贵,另一方面则是他出征羌人,需要军费以及物资后勤,然而这些东西都是国家供给的,准确的来说是皇帝宦官控制的中朝,又称内朝。他若不投靠,宦官在后方使点手脚,没有后勤供给,估计也不会有他那些神乎其神的战绩了。

    而升任司隶校尉这一重要职位,则是灵帝不得已为之,一方面是为了抓捕造谣者,另一方面汉羌战争已经结束,段颎功劳之大,唯有“凉州三明”的其他两人皇甫规和张奂能与其比拟。

    但另外两人一个年岁大了,早已致仕,另一个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免,回乡教授弟子,不再出仕,这时候大赏段颎,分离其兵权就成了必然。

    盖因凉州悍卒多数听其命,即使他忠心,但也不由得不让皇帝猜忌,升任司隶校尉表面上看似升迁,暗地里实则极大的削弱他的兵权,所以升迁成了必然,王甫只是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

    想通了这点,伏泉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太天真了,把王甫最重要的依靠铲除已不可能,那现在只剩另一条路了。他说道:“是小子糊涂了,不过既然郑常侍不能罢免段颎,那只有行险计了。请常侍向陛下太后禀报,野间传闻常侍与渤海王姑父密谋,篡夺皇位。”

    此话一出,满屋惊愕。

    刘华瞪大眼睛看着伏泉,呐呐不言,她今天真的看不懂自己这个侄子到底怎么了,偷听消息救王叔的是他,现在要率先向皇宫报告谋反事情的也是他,若不是心里知道他平时懂事,此刻说不定就要上前整治他了。

    有人能忍住气,可有人就不能了,刚刚对伏泉态度有所好转的郑飒,听到伏泉让他去向皇帝禀报莫须有之罪,还是如此大不敬的,勃然色变,差点就要挥袖离去。

    “常侍息怒,檀奴说话定有深意。汝这孩子,有话直说,这等胡乱言语,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回府里定叫汝后悔。”刘华见郑飒脸色,立马帮腔道。

    开玩笑,或许郑飒马上就要被王甫收拾了,但现在到底也是宫里的宦官头目,惹他不快,指不定有什么事情发生。

    现在的大汉,在宦官面前,自己这个先帝长女都得看他们颜色,虽然郑飒对自己很是尊敬,但也千万不能让他无端惦记上了。

    “伯母,郑常侍稍安,请听吾道来。现在之局说是死局亦然,窦公之事犹在前鉴,陛下身边多为王甫爪牙,坐以待毙的话,只能等到王甫出招。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主动出击?若陛下在王甫禀报之前就已经知道谋反之事,他再禀报,可会信吗?”

    郑飒心思一转,随即问道:“为何不信?”

    伏泉指着桌上的菜肴回道:“就像这些美味,味道定是极好的,但若是吾吃了后,说此家店味道极差,不知常侍作何感想?”

    “定是不信的,奴婢常来,哪能不知此中滋味?”

    “善,若是吾伯母,常侍亲友皆言此家店味道不好,乃至朝中大臣,三公九卿,常侍还信吗?”

    “这?”郑飒眉头微皱,不再言语,若真是那样,他也许真不会信。随即,心思一动,眼神闪过一丝异彩,高兴的说道:“小郎君真是早慧,公主有福了。”

    此时,听了伏泉讲话,再笨的人都明白伏泉的话了,想想看,皇帝身边人都在传谋反的事情,都说不可能。等到其他人上奏时,再说这件事情还会信吗?

    刘华明了伏泉的计策,喜上眉梢,笑着说道:“那劳烦常侍准备了,阳安也要书信王叔以应对。”

    “善,奴婢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何事?”

    “希望公主进宫一趟,向陛下陈述谋反传闻。”

    “一定。”

 第五章 徐州世叔

    关于如何自保的密谋就如此定了下来,具体如何实施还得看刘华和郑飒的应对了,伏泉与刘华浅尝了这食肆的美味,稍后待郑飒先行离去,便离开了。

    不过,自始至终他都没感觉这家店味道如何,倒不是菜品很差,只是他早被后世美味养刁了嘴,没有调味品有些菜真得很难下咽。

    刚出了院门,两人还未走远,身后传来一阵喊闹声。

    “阳安长公主,稍等。”

    两人停下,伏泉回望,只见一个中年文士正向两人跑来,他头戴丝巾,看着有些儒雅之风,但伏泉看这人感觉有些奸猾。

    刘华回身看了来人,皱着眉头问道:“汝乃何人?”

    那人停下脚步,行了一礼回道:“朐县麋良,见过阳安长公主。”

    “东海朐县?汝识得阳安?”

    “见过一面,当年孔直兄早亡,良亦往奔丧,在琅琊见过公主几面。”孔直,是伏泉父亲伏正的表字。

    “原来是故人。”说着,刘华拉过伏泉的手对那人说道:“檀奴,见过汝父同乡故友。”

    伏泉走上前长揖,随即说道:“小侄伏泉,见过麋世叔。”

    麋良神色一喜,扶着伏泉的肩膀,上下打量道:“汝是伏兄之子檀奴?这么大了,真像乃父。好啊、好啊……如此俊少年,伏兄泉下有知,应该可以瞑目了。来,此物收好。”说完,他从怀里随后取出一美玉,不由分说的塞到伏泉手里。

    “世叔,使不得,檀奴当不得如此大礼。”来了这么久,伏泉对于宝物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知道麋良送的玉不是一般玉,看着起码价值数万钱不止,他可不敢无缘无故的受人如此大礼,别被人莫名坑害了。

    麋良脸色一正,收回手,严声说道:“此小物耳,配得上汝,汝收下,需记住,长者赐,不可辞。”此时的伏泉长约六尺,望之如十五少年,肌肤雪白,如玉一般,姿容英俊,硬朗十足,翩翩有礼,神情亦佳,单论相貌来说,无论在何地,都应该被瞩目。

    古人看人首重相貌言辞,麋良见之喜爱也很正常。外貌上伏泉在古代也是属于一等一的美男子,想想也是,伏氏出过一位贵人,两位驸马,基因如果差了,长得不好,能被皇帝看上,成为外戚世家吗?

    无法,伏泉只能转头望着刘华,待她吩咐自己手下,这才塞入怀里,同时心里暗想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刘华心里有事,无暇和麋良闲扯,语气淡淡的问道:“汝此次来雒阳所为何事?”

    “正值盛夏,难得的好日子,寻了些江东的好物件来京都贩卖。今日与友人相约此地,正巧见了公主,便前来招呼。”

    “既如此,阳安还有它事,便不打搅先生了。”

    说罢,刘华拉着伏泉转身便走,不理会他的错愕,留下一脸呆滞的麋良呆呆的看着两人背影,不知所措,似乎没想到刘华会如此决绝。

    马车缓缓行驶,和来时一样,雒阳的道路依旧拥挤不堪,虽然城里不到十万人,但多数都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及其家属仆人,出行皆乘马车。

    若是在后世还好,起码有交警管理秩序,而在汉代,除了你官大我避开以外,不然就经常发生堵车。

    伏泉不无恶意的想到,马车之所以改为坐乘,是不是以前站乘遇到堵车,那些权势人物遇到堵车根本站不了那么久,这才改了坐乘。

    把玩着手里的宝玉,伏泉喜爱非常,左看右看,直到现在他也不相信仅仅凭自己穿越了一个皇亲家族,就有人不由分说送自己宝物。

    要是这样,自己还担心什么母族涉及谋反,狗屁的三国乱世,现在出去刷一波脸,拿了值钱的玩意,招募些人逃到西域好好过自己的富家少爷日子不好?

    “别看了,此玉定是真的无疑,朐县麋氏,世代经商,良田无数,仆从近万,家资数亿,这点东西还不至于作假。”刘华显然看出伏泉的心思,笑着说道。

    伏泉愕然,真没想到那麋良这么富有,汉代能有数亿钱可不是小数目,等等,徐州世叔,姓麋,他和刘大耳的两个舅子有什么关系?

    想了想,他问了刘华:“伯母,那麋世叔也是徐州人?”

    “朐县隶属东海郡,天下除了徐州还有第二个东海郡吗?”

    果然,徐州同乡世叔,又姓麋,还是一等一的富商,肯定和麋竺有关系,想来应是他的父亲一辈。

    “麋世叔真是辛劳,家里如此富庶,不想为了经商,还顶着烈日,不远千里来雒阳。”

    刘华听了脸上冷笑,说道:“要真是如此,也就好了。”

    “怎么?”

    “贩卖货物而已,派个亲信仆人照看就行,何需亲自前来。观其三十余岁,至今还戴着庶巾,未入仕途,想来此行的目的怕是为了求官吧,主动招呼吾,只怕就是如此,可惜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