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簿王谋率先行礼出声回道:“回禀君侯,下官观此图乃秦文罕此人手绘,纸上诸般污秽应是不断匿藏所致,想来其人作此图,一直瞒于叛贼,当不得假。”

    “下官所见略同。”王谋说完后,那边杨洪也是行礼道,他和王谋一样,都认为这图纸是真的。

    “嗯!”伏泉点头,这二人与他心里所想差不多,他心里也倾向于图纸是真的,随后伏泉伸手指着一处地方,正声说道:“贼人兵势不小,战力当与今番伏击之马胡兵马相当,吾军兵弱,此番若强攻,恐难以保全。吾欲出兵,沿小路,过山道,奇袭此处,以火烧之,二位以为如何?”

    话语说完,王谋和杨洪随即望向伏泉所指之处,纷纷眼中一亮,齐齐行礼赞道:“君侯之计,必可一战而定贼军。”

    图纸上,伏泉所指之处乃是叛军主帅黄穰所扎营地,南方三十余处的一处山地,而在这山地旁边,灰污明显的图纸上依然可以看到明显的字迹,上面赫然写着“屯粮地”的字迹。

    没错,这山地正是此刻集结在庐江郡郡治舒县周边的十二余万叛军,所囤积粮草的地方,一旦这里被汉军攻破摧毁,即使黄穰手下再多来几倍兵力,其军队的下场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见两人都赞同自己所想,伏泉便与二人继续讨论如何实行,毕竟现在他麾下的大军此刻刚刚经历过一场大反击,手中能战之兵也不多,还有那么多俘虏在手上,种种军务使得他们必须讨论出圆满的方案,才能去进行伏泉下一步那冒险却又合理的收获极其丰厚的计划。

    大别山谷外,艳阳高照,那八百余被汉军俘虏的叛军兵卒,此刻都被解除身上甲胄兵刃,多数赤条条,光着上身被驱赶到大别山外一处空旷树林旁。

    微风吹来,拂过身子,虽然天气依然是热的,按理他们依然应该感到热才对,可是此刻在众人的心中,却是寒冷之极。不少人因为这阵微风的缘故,身上冷的浑身直打哆嗦,毕竟此刻他们都已经知道俘虏他们汉军的主帅可是屠俘的“戾龙”,这时候将他们聚集,很难猜测那位主帅的真实心意。

    “嗒!嗒!嗒……”

    一名年轻而英俊的将军策马在众多将领兵卒的拥簇下缓缓而来,眼神凛冽,那些叛军又黑又脏的脸上写满惊恐,多数人心中不住颤抖,就是他吗?那个屠俘的“戾龙”?他现在要干什么?难道又要屠俘?为什么?我们都投降了,他还要屠杀我们?

    伏泉坐在马上腰杆笔挺如矟,居高临下俯视着这些叛军,此刻在场的都是身体能动,能够拿得起兵器战斗的叛军降卒。至于那些不能战斗伤重的,即使经历过大战还活着,也都被汉军补上了一刀,毕竟即使汉军可以留下俘虏,但也不会留事情都不能做的累赘。

    见马上多数叛军兵卒惶恐模样,伏泉心中冷笑,缓缓开口道:“孤乃巴郡太守伏流川,尔等应知孤名。”

    治瘟郎……

    戾龙……

    叛军虽然知道伏泉名字,但还是在他说话后出现一阵骚动,此刻他们之中多数人心里面不住想着伏泉的称呼,越想他们心里就越是恐惧。

    毕竟相比前一个因为治理瘟疫,听着有些善意的“治瘟郎”的称呼,这后一个因屠俘而传遍天下的“戾龙”的称呼,却是十分让他们惶恐不安。

    说到底他们也和当初被伏泉屠杀的鲜卑人一样,也都是汉军的俘虏,而看伏泉现在的架势,在这空旷的山林,颇有一种将他们如同当年他屠杀鲜卑人俘虏一样屠杀的趋势。

 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

    空气里在伏泉报出身份之后,多了几分静谧,空旷的树林外似乎久久无声,如果有人耳朵灵敏,说不得此刻能听到无数人心跳加速的恐惧之声。

    “尔等身为汉民,无论汉蛮,皆世受大汉国恩,却从贼首黄穰起兵叛汉,今又伏杀大汉天兵,致孤麾下损兵无数,孤虽免尔等死罪,然不杀不足以平孤麾下兵愤……”

    见面前多数叛军苍白脸色,伏泉停顿之后,又正声喊道,这一次威胁震慑之意明显,言语之中无不透露出要杀他们的意思。当然,作为始作俑者,伏泉却是假惺惺的把要杀他们的理由推到自己麾下兵卒身上,毕竟除非他们能按照自己心意,不然的话,自己现在身边可不能多一个累赘。

    果然,随着伏泉这一阵诈呼,面前的叛军豁然色变,脸色惨白,他们没想到伏泉竟然真的又要杀他们。他们眼中充满绝望之色,为什么自己明知道这“戾龙”伏流川有屠俘的前科,还要投降呢?那伏流川还说什么他们世受国恩,要是大汉真的关心他们这些黎民百姓疾苦的话,又何至于让那样贪官污吏祸害我们呢?早知道当时就该拼死一搏,临死也要拉这些该死的汉军一起去死。

    叛军心中无比悲怆,纷纷后悔自己当时投降的举动,真不该怕死逃脱战场,真不该听那些汉军说“降者免死”就丢掉兵器,如果早知如此,他们肯定会拼死一搏的。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未来如此,或许还是会这么做吧,毕竟在战场上,人在未知的生与死面前,总会选择最近的生路而已,即使知道这条生路可能有阴谋,但是内心的忐忑和恐惧还是促使他们选择这条路。

    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感觉时候差不多了,伏泉冷冷的注视着面前的八百余汉军,仿佛看待死人一样看着他们,然后伸出自己的右手高高抬起……

    身后的汉军见伏泉动作,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张弓上弩,对准叛军,只待面前骑马的主将一声号令,他们就会放出手中的箭矢,收割这些注定已经反抗都没用的叛军的生命。

    此刻空气仿佛凝固一般,汉军如同静止的雕像一样,唯有面前的叛军,多数人面色绝望,呐喊着不公。

    “狗贼,汉室无道,吾等起义有何错?”

    “吾本乡野小民,家中田地为豪族侵占,难以苟活才从贼,若能活命,岂会叛汉?”

    “暴汉任用狗官,吾等不起义,如何能活?”

    ……

    那些知道自己此刻已然没有活路的叛军,此刻已然放松到了极点,临死之前,不断发出愤怒的怒吼,他们伸手指着官军痛骂,发泄着他们身为小民在被欺压之后无奈的怒吼。

    喊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他们停下,正当伏泉显得不耐烦准备进行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时,突然有一人唱起了歌谣。那人声音虽然很差劲,但不妨碍这歌谣的内容,而随着那人唱起,其他的叛军也是跟着唱起,整个树林旁顷刻间只剩下了男人们临死前绝望的歌声。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李二狗扯着嗓子大唱道,此刻他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和当初参加黄穰义军时的勇猛一样,在战场与那可恨的汉军拼死,反而在有了活路希望后,选择懦弱的投降。

    现在的话,即使他投降又能如何?不还是要被那杀人狂魔‘戾龙’伏流川杀了?而且纵然他真的得以苟活,从此得生又能如何?他现在至亲尽丧,即使得胜估计也要像以前那般,战战兢兢,养家糊口,忍受官吏豪族百般剥削欺压,直至再次无计可施、无路可退……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如今再次遭受汉朝官军屠杀,他们悔不当初,渐渐地,他们也许喊累了,都悲愤的闭上眼睛,或许他们也想通了,与其活着受尽官府的苦累折磨而死,不如就死在这里。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伏泉在心中默默念道,这是一首时下民间流传甚广的歌谣,从歌谣里就能看出被贪官污吏剥削的民众对于“吏”的压迫勇敢抗争的坚韧意志。

    这首歌伏泉以前听过,虽然不乏感慨,但哪里有现在这些明知将死,却依旧从容悲歌的八百余叛军齐声大唱来的震撼。那场景就像是历史上抗日战争时,多少民族先烈在敌寇的刀枪下,悲歌从容赴死的感觉,想想都心痛,大汉的百姓要遇到多大的苦楚才会作出这样的歌谣?

    该死的贪官污吏,无论古今,从来都只有官逼民反而已,可没有百姓主动造反。之后百姓造反成功,最终的后果只是原本的王朝被冠以昏庸无能,到头来王朝君主为之受罪,而本来一直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换了一个主君,依旧还是在贪污受贿而已。

    坦白来说,这一刻在看到这些原本只是百姓的叛军如此模样,伏泉心中有了一丝放过他们的意思,只是想到自己的计划,他还是忍住了,对面的叛军通不过自己的考验,只能是死。

    “出来!”

    话音落下,便见刚刚大喝的伏泉伸出手指,直指着刚才第一个唱歌的李狗子,他要用这第一个唱歌的人开刀。

    李狗子脸色不自然的白了起来,不过想到自己和汉朝的仇恨,还是昂首走了过来,目光里仇恨之意明显。

    “汝姓甚名谁?”伏泉喝问道,眼神冰冷,此刻他也看出这是个汉蛮混血儿,怪不得身材如此壮实。

    “狗官!某家李超是也。”李狗子啐了一口,还击道,他说到底家里原先也算是有几亩的殷实之家,自然是有本名的,这是他父亲当初请的一个游方道士起的名字。不过,他却因为身边玩伴都是小民之辈,乡里乡亲之间都是以小民问候,所以自然很少用大民,一直用李狗子称呼,现在伏泉问他,他当然不会再用小名,难道等着被笑话是吗?

    “贼子安敢!”

    身后的关羽见李狗子竟然敢辱骂伏泉,便直接上前,就欲拿刀砍了这叛贼。

    “云长,住手!”伏泉大喝一声,制止了关云长,然后转头看着李超,冷冷问道:“尔深受国恩,如何不思报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