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可知汉军意欲何为?”马胡对身边一个士人模样的青年问道,他这些日子也和这青年学了不少汉人典籍,说话也变得文绉绉起来,不过毕竟是个胡人,旁人看来还是会十分不适应。

    看马胡身边的那青年装束便知这青年人是个汉人,其实他叫秦川,乃是江夏汉蛮杂居的的汉人。他学过当地名士的私学,也算读过不少诗书,可惜因为江夏这汉蛮杂居的情况,再加上他本身过得也不如意。就算他比常人多读了一些书又如何,有一个名士师傅又如何,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他显然拥有的可以晋升的资本并不多,最终和蛮人关系还算不错的他,响应了黄穰和江夏蛮的起义,因为他在叛军里也算是颇有才学,所以被渠帅马胡留在身边,作为参谋,咨询军情要务。

    秦川对马胡行了一礼,不过看马胡不耐烦的脸色,显然身为蛮人的他对汉人的礼节十分不感冒,但是碍于秦川的学识,所以并没有阻止。待秦川行礼后,马胡便听他道:“回禀渠帅,依川之见,暴汉定有绕吾蕲春,合鄂县荆州兵马以攻鄂之意。然鄂乃荆州兵入蕲春必经之图,切不容有失,渠帅不可不防,当早有所备也!”

    话语里,这秦川充分展现了读书人的无耻,如今他已经不是大汉为了自己前途努力的无名士人,他是叛汉的江夏军里的一名军师参谋。所谓各为其主,他当然不能给敌对政权取好名字了,而且也是为了表现他叛汉的正义性,这秦川直接给大汉安了个“暴汉”的罪名,依据只是江夏郡官吏收税不均,引起人民反抗起义,如同当年汉和帝时,南郡蛮人的先祖巫蛮许圣一样,为自己的反叛找一个正义的借口而已。

    “所言有理!”马胡点点头表示赞同,然而毕竟这是秦川一家之言,他也不能全信,还有出口问道:“先生如何知暴汉之兵往鄂?此若为汉人之计,当何如?”

    “如今唯施计以察之,当可知暴汉所欲何为。”

    说完,秦川往马胡身边靠近,然后贴近马胡的耳朵,细细耳语起来。只见听着秦川话语的马胡脸色先是一愣,随后恍然,连连点头,显然对于秦川所说的计策十分认可。最终,马胡认可了秦川的计策,并且同意。

    未几,昨日一直紧闭的蕲春县城城门缓缓打开,一只数百人的汉蛮联军向着汉军离去的方向随行……

 第三百一十二章 蕲春有诈

    江夏位处南方,郡内丘陵繁多,在一处略高的山陵上,只见数名汉军兵士正潜伏于此,冷冷的观察山陵之下的一切。

    他们都是伏泉麾下优秀的斥候,由一名三十余许的老侯骑统率几名腿脚利索,头脑灵活的板楯蛮兵。随着伏泉日益掌控那已经逐渐归化,甚至唯听伏泉一人之命的板楯蛮兵,他也开始逐渐提升一些基层蛮兵为军队军官,从而让那些从京师跟随自己一路征战的心腹兵卒升得高位,只是这斥候却并未提拔。

    盖因侦查部队用后世的话术毕竟是一种技术兵种,指望那些军事经验明显不如汉军丰富的板楯蛮兵,成为合格的斥候无疑有些好高骛远了。因此,本来应该和其他同僚一样升官的老侯骑,依旧还是只是在原位上没有动弹,当然了,既然当了兵,这老侯骑也没太多怨言,因为他也清醒自己的职责,不需要正面上场厮杀,只要隐藏好自己,探得敌人情报便好。

    “什长,贼军来了。”一名蛮兵突然指着后面山下一队衣着明显不整的兵马低喊道,这老侯骑心中一惊,赶紧望去,只见那队蛮兵却不过约莫三百人左右。

    只是,这些叛军似乎行军极慢,一点也不像一只军队的速度,不过随后众人想到这支军队可能是跟随自家大军而来,查探情况,所以行军极慢却也是释然了,似乎只有这样解释,十分合情合理。

    当然,众人之中,唯有那老侯骑却不是这般看法。只见他望着愣愣出神,心中却是暗道这伙叛军尾随而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因为若是这些贼人是来追击汉军的话,这三百左右的汉蛮联军显然在己方五千余人面前看都不够看得,若是他们是来打探消息的,显然这人数也未免太多了吧,正常的话派斥候至多也就十几二十人便够了,哪里至于派三百人左右?真是令人困惑不已。

    此刻就在这老侯骑还在困惑的时候,那本一个板楯蛮的年轻兵卒却有些不耐烦,低着声音道:“什长,此刻该回营复命了。”这板楯蛮兵也是第一次真的实战侦查,若是以前和自己同族在战场上对抗汉军,他当然和族人一样凭着血气悍不畏死,然而现在就自己几个人,在这无名山丘上侦查那些叛军,他心里当然有些发慌,若是被发现了,他们几个人能打得过叛军几百人吗?

    “等等,再看一番,注意别被发现了。”老侯骑凭着经验,一股说不出的直觉否决了那兵卒的提议,命令手下几人再等一番,

    那老侯骑手下的兵卒虽然心中都不愿,毕竟虽然斥候比寻常兵卒更危险,但谁也不想送命不是?不过现在碍于上官的命令,他们不想服从也得服从,只能乖乖得将自己的身形压得更低一些,甚至将自己头上的兜鍪摘下,生怕兜鍪的阴寒反光和上面那抹樱红的流苏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远方,汉蛮联军依旧在进军,只见一杆“马”字大旗在他们军队中间升起。虽然这些江夏蛮人还保留着他们的蛮语和衣服,甚至风俗习惯,但是毕竟与汉人杂居多年,汉话还是会说得,而自从起义之后,为了汉蛮联军里的汉人和蛮人都能接受指挥,无疑用汉字书写大旗更能让联军里的兵卒接受。

    加之,如今叛军的领导者黄穰,虽然和蛮人相交莫逆,但却是正宗的汉人无疑,种种原因之下,这些起义的高层当然要用汉字而不用蛮字了。否则,不说其他,若是用蛮人的图腾语言来做联络旗帜,联军里面的汉人看不懂,岂不是会发生自相残杀的后果?

    待到这支人马完全过后,斥候队伍里的众人皆未觉得有异样,那几名兵卒面待幽怨的看着自家上司,却是不敢妄言,不过他们的脸色却是不断诉说着他们心里的抱怨。

    不过,那老侯骑却只当未看见,依旧紧紧盯着越来越远的叛军,终于他发现了异样,因为有些激动,指着叛军部队的背影急促喊道:“快看,这些不是贼人。”大概是激动的原因,声音比之前面隐藏时有些大了,若是刚才,说不得会被贼人听到,现在因为距离远了,却是无碍。

    众人被老侯骑这么一惊,脸露疑惑,不知他说得什么意思,同时暗道自己这经验丰富的老上官突然这是怎么了,一点没有老斥候的冷静了。待随着斥候所指的方向望去,脸色也是一变,因为他们也发现了叛军的异样,这些叛军根本不全是叛贼,他们可能多数都是假冒的。

    认真观察的他们竟然在叛军背后发现了一些女人,甚至还有走路缓慢的老头和老妇掺杂其中,似乎只有前面带路的那些袒胸露乳的江夏蛮兵才是真正的叛军,其他都是一些老弱百姓伪装的。

    很显然,叛军让这些老弱百姓披上一些破旧铠甲和衣服,装成前来行军侦查的军队,因为他们军队里有老弱存在,所以行军极慢。不过,叛军的想法是好的,起码这样可以迷惑汉军,可是在那老辣的老侯骑的观察下,一样还是暴露了。

    但是这些叛军怎么会让老弱百姓伪装成军队呢?而且还如此大摇大摆的行军,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山丘上的众人面面相觑,显然不得其解,就连那老侯骑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不过,对他们这些侦查斥候而言,侦查到情况,事情想不明白就不用去想,反正天塌了有高个顶着,他们只需要将这些情报汇报给上官就行了。

    几人连忙收拾行装,然后岔开刚刚离去的“叛军”道路,从另一条路快速赶去大部队。这一刻,板楯蛮兵腿脚轻快的速度体现了出来,他们自小在山林行走,步行速度不是一般的快,那汉人老侯骑因为无马,速度根本比不过他们,到最后,还是在几个年轻的板楯蛮兵的来回背着下,才赶上汉军大部队。

    没办法,毕竟汉军从水路而来,载运力有限,战马除了高级将军有外,其他人都没有,对于这习惯战马的老斥候来说,没了战马要想快速报告情况,靠着腿脚前进,显然有些勉强了。而为了能够及时汇报情况,这老侯骑不靠那几个年轻的板楯蛮兵卒帮助,说不得会路上会跑得腿抽筋了也不一定。

    汉军中军处,一直惦记着后方蕲春县城军情的伏泉在听到这老侯骑的汇报后,脸色也是一变,暗道这些叛军到底有何意思,为什么要派人假扮军队呢?

 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计为上

    蕲春县通往鄂县的官道上,四周原本应是沃野的良田此刻看得却是渐显荒芜,数里难见有人烟,或许这就是战乱的代价。远处,一支精锐汉军井然有序的向着名义上的目的地前进着,旌旗招展间,只觉得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因为江夏郡内发生了叛乱,而且多数是郡里的汉人、蛮人,可以说是乱象不断,所以一路之下难得见到有百姓经过,想来那些百姓不是死于兵祸,就是逃难到其他地方去了,不然他们就是加入到了乱军之中,毕竟兵乱之下,他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中军处,伏泉骑马听完那浑身是汗的几名斥候的报信,便挥手令几人离去,当然知道几人这一路疾行报信,没有马匹肯定劳累不已,便令人多赏钱财以慰其心,这才让那几人满心欢喜的离去。

    不过,也是因为这原因,伏泉心里也是越发急切的想要破了那蕲春县城,只有破城,战胜叛军,他才能靠着缴获凑到一批马匹才行,否则他也只能到其他汉朝治下的郡县去借调征用,但很显然现在时间是来不及的。如今,自己全军上下才十几匹马,也就他那些爱将能臣可以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