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夭儿手上还在扎结,听了伏泉话语,嘴里则轻笑道:“是不是少主又未看书,待会故意去晚,想逃过君侯的考校,却推在婢子身上。”
“夭儿姐姐真是聪明,不枉是母亲留下的贴身婢女,有夭儿姐姐在,真是我的福分。”
伏泉嘴巴开始甜言蜜语,夭儿脸上一红,羞怒道:“少主不知羞,待会迟些去便是了。”显然,这女孩早已习惯,可碍于主仆身份不敢妄言,只能忍受伏泉的无赖行为。
“耶,伯父什么都好,就是太古板了,人家伤刚刚好还要考试,累死了。”
耶?考试?夭儿对于这些天少主嘴里冒出的新词已经免疫,不再言语,低头细心为伏泉打扮装束。
时间磨蹭了很久,用过餐后,夭儿领着伏泉来到前堂,伏完正在考校他两个堂弟学问,他们分别是伏德、伏雅,都未扎总角。刘华也是厉害,两人成亲时肚子几无动静,后来竟然一连两胎男孩,看她样子还可以继续生育。
伏完乃是侯爵,实际任的是辅国将军的虚职散官,很是清闲。因是亲叔侄,他容貌上和伏泉相似,只是他更苍老些,颏下留着三绺长须,更有学者气息。他看了伏泉进来,挥手让伏雅下去,看着伏泉说道:“怎么又慢了?”语气里有些怒气。
伏泉乖乖上前以父子之礼叩拜,并不言语。
伏完语气稍缓,右手虚托,淡淡地道:“起来吧。”
伏泉这才起身,说道:“早上所食肉食不干净,来时坏了肚子。”
开玩笑,前世没少逃课的伏泉,想起理由来多的是合理理由。
果然生性谨小宽厚的伏完关心的问道:“现在如何?需不需要找些医工来看看?”
“多谢大人关心,小子已好多了。”
“既然身体不好,那便改日考校吧。”
伏泉行了一礼,转身回到自己位置上,他看到其他两个堂兄弟看到自己又耍了无赖,逃避考试,纷纷闹腾起来,眼中不服之色明显,嘴里嘟囔着不公平,不过很快就被伏完无情镇压了。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等到伏尊被伏完拉去讲课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紧接着门口传来声响,刘华便来了。
伏泉和两位堂兄弟赶紧出来行礼,他感觉刘华把堂里的众人扫视了一眼,然后才说道:“檀奴随吾出去,汝二人好生念书。”
“诺。”
第三章 郑飒
出门后,早有苍头备好马车。
汉代的马车已经从早期的立乘高车演变成现在的坐乘安车,立乘,顾名思义,就是站着坐车,乘车时还讲究扶轼俯首之礼,保持端正的姿容。至西汉中期后,开始讲究舒适、享受,不再拘礼,坐乘安车才渐成风习。东汉以后,就无车不坐乘了,更有“贵者乘车,贱者徒行”的说法,所以出门乘车与否标志着人的身份的尊卑。
伏泉随刘华上车,后者对马夫说道:“去百味坊。”
上了马车,伏泉并不安分,这是他伤好后第一次出门,看什么都很新鲜。才走了不远,伏泉就已经感受到了后世堵车的场景。
街道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其中有豪门子弟、官宦人家,又有商贾富豪、仕女小娘、奴仆小厮乃至游儿乞丐,坐着马车走走停停,好生让人等得急切。不过整齐的建筑、宽广的街道,道路两旁一排排槐柳相衬,倒也让伏泉不禁暗叹古人在城市规划方面亦有独到之处。
一顿颠簸之后,伏泉看到一家食肆,上书“百味坊”,终于到了地点,自有苍头上来扶他下马。
食肆颇大,类似于后世的酒楼,其楼高数丈,长十余丈,皆由百年大木建成,雕梁画栋,显得恢弘,气派非常。
前来喝酒的人很多,都上到高楼聚餐,伏泉本想登楼,结果看到一个小厮热情地对刘华一揖,将两人带向后院。
心里疑惑,进了食肆不上高楼吃饭,去后院干嘛?
走进之后才暗道,原来这家店是别有洞天。后院有十数幢小楼,外表看着平平无奇,楼前都有一二娇俏小婢倚在门前张望,她们淡施薄粉,容颜清秀,虽然不是个个天姿国色,但看着也十分可人,心想难道古人便有了迎宾礼仪小姐不成?
被小厮带到一幢楼前,楼里传来一阵丝竹管弦声,很是动听,小厮告辞,门前两个小婢上前向伏泉两人行了一礼,便引两人入内。
进入之后,才发现小楼里装饰奢华,香气四溢,伏泉才明白过来,看来前面那座气派非常的高楼是接待一般宾客的地方,后院十数幢小楼才是招待贵宾之所,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私人会所性质,专供贵宾谈论私密消息,保护隐私的地方。
看来论起吃喝玩乐来,古人今人都差不多,不然何以有这种掩人耳目的地方,如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走到小楼里间,随着婢女打开房门,便看到一个白面无须的男人,正跪坐在包着青缘的蒲席上,欣赏面前舞伎翩翩的舞姿。
此时,那人听到开门声,随即转头,看到刘华后,急忙起身,行礼后笑着说道:“奴婢见过阳安长公主。”
奴婢?莫非是宫里的?看他样子难道是个寺人?
刘华右手虚扶,示意对方起身,同时说道:“郑常侍何必拘礼?阳安早就嫁出了宫,何况父皇也已驾崩,不需如此客套,起来吧。”
“公主说得哪里话?在奴婢心里,无论在宫里还是宫外,永远都是公主。”
果然,真是个寺人,寺人即是宦官,看这姓郑的寺人想来应该和伯母很是熟悉,关系很好,以至于伯母嫁出宫这么多年,连皇帝都换了还自称奴婢。
刘华摆摆手,脸上很是高兴,离开皇宫后,再加上桓帝已死,一朝天子一朝臣,她很少再被其他人如此尊敬了。
不过兴奋归兴奋,今天来的目的刘华肯定不会忘,只见她拉起伏泉的手,对着郑长侍说道:“这便是吾那侄子伏泉,小名檀奴。”
然后又对着伏泉说道:“檀奴儿,这就是汝口中被王甫陷害的郑飒郑常侍,还不快来拜见。”说完,放下拉着的手。
伏泉随即拜见道:“见过郑常侍。”
“小郎君何必多礼,若不是汝,奴婢早已被王甫那贼子害死了。公主,事情果如泉郎君说得那样,奴婢接到书信,随即派人调查,未想王甫歹毒,暗中调查吾,以其秉性,定要于吾不利。”
“那可如何是好?”
“莫急,咱们先坐下再谈。公主,请。”郑飒四下看了一眼,然后行了一礼道。
刘华失笑了一声,说道:“瞧瞧我,为了王叔的事情,真是昏了头了。”
三人随即在小婢的引领下就坐,不多时便有小婢上来了几分可口菜肴,然后纷纷行礼退下,先前跳舞的女子此时已被郑飒喊退,屋子里只剩三人,正是密谈的好地方。
这时候,郑飒才忧心说道:“渤海王此事难以善了,便是吾恐怕也无法脱身。”
刘华听后大惊,失色道:“郑常侍常在陛下身边游走,难道就不如王甫吗?”
“若真如小郎君所言,王甫如此行事,恐难救也。内侍中,吾与王甫素来不对付,偏偏陛下于我来说十分信任王甫,加之段纪明现任司隶校尉,若他捉拿我下狱,我便是有百口也难辩解。”
“段颎?”刘华惊呼,想到他现在担任的司隶校尉,心里一声哀叹。的确,王甫掌握了此要害职位,无论中朝外朝都可横行无忌。
伏泉眼看两人无计可施,心里着急,现在可不能拖,真要等到王甫准备妥当,下了杀招,自己肯定要受牵连。
心中思索,随即伏泉大喊道:“郑常侍此言差矣,段颎纵然是司隶校尉不假,但就真没办法了吗?”
郑飒与刘华眼色微变,刘华斥责道:“小儿家无端呱噪什么?”
“伯母,檀奴并非乱说,而是真有办法可解难题。”
“还敢胡言?”刘华脸上怒气更甚,心道这个侄子今天怎么了,如此不知礼数,就算你偷听到王甫的图谋,也不该如此妄言。
虽然郑飒与自己关系依旧,但是这样胡言,一旦说错不是让自己难堪吗?
倒是郑飒并未多加责难,出声阻止了刘华,说道:“公主息怒,小儿家聪慧说不定真有办法,听听倒也无妨。”
说是这样说了,不过语气里还是有几分不信任。伏泉心里暗道那些史书记载某些大人物少有异志豪言,引得父辈赞赏都是骗人的,有志向应该是真的,但是大人赞赏就不知道是不是后人粉饰来的。
憋足了气力,伏泉大声说道:“王甫有司隶校尉,莫非郑常无有陛下乎?”
第四章 帝心
郑常侍没有陛下吗?
伏泉年幼声音不大,但此刻却在郑飒耳里犹如拨开云雾见了青天,只见他眼神一亮,似有所悟。
席上的刘华却没有深想,看郑飒的表情直以为伏泉触怒了这位自己年少时常照顾自己的宦官,即使心里喜欢伏泉,但也只能虎着脸,厉声斥责道:“檀奴,休得胡言。”随即又对郑飒说道:“郑常侍,小儿家妄语,莫要见怪。”
谁想郑飒竟不以为意,细声回道:“公主多虑了,小郎君聪慧点醒了奴婢,只是奴婢还是不解,需要小郎君解惑。”随即又问了伏泉,语气不再似先前那样不信任,而是颇带恭敬的问道:“小郎君有何法救奴婢?”
伏泉回道:“王甫敢如此毫无顾忌,只因其爪牙段颎为司隶校尉,司隶军政皆出其手,若其编造好了证据,必会直接抓捕郑常侍。进了诏狱,内廷必已被王甫收买,而外廷因窦公前事,郑常侍即使有天大的手段,也未必能安然脱身。”
窦公即四年前想铲除宦官,事泄被诛杀的大将军窦武,党人“三君”之一。
郑飒当时为长乐尚书,管理群臣向太后递表的奏章,不过他经常私自扣押,一边与外廷虚与委蛇,一边又不立即向宦官集团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