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再加上此次西邸买官横行,稍加用钱买官,想来其入三公之位不远也。

    看了眼左右,发现四周并无异常后,伏泉这才轻声回道:“明公息怒,陛下开西邸亦是无奈之举,前番交州平乱,大司农便无钱财经用以供军费,国库空虚,已然可知。今开西邸,只为筹钱已补朝廷经用不足,早有先例可循,公岂不知?宦官为陛下亲腹,辅之无可厚非,若言两者乱国,危言耸听耳!”

    “汝岂知陛下为公乎?为私乎?余‘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先帝一生勤勉节俭,宫室简陋,不忍修葺,段太尉西征,却可于宫帑内库,提钱以为军费,方定百年羌乱,而观陛下所为,多为私利耳,岂可同言?今陛下常与先帝作比,嘲先帝诸番作为,叹先帝不能作家居,以余看来,陛下差之先帝远矣!”伏泉话语虽轻,但赵苞自然听到,他心里虽然不认同买官所为,但也知道这是大汉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并不言谈买官卖官所为,而是谈刘宏此意是为公还是为私。

    “公又如何?私又如何?若是国家安定,公卿百官又有何言?况西邸一事,公卿百官输钱得官者甚多,其为得利者,却又谏言不妥,真是恬不知耻也。”伏泉嘲笑道,他知道赵苞并不是反对朝廷卖官鬻爵,早在前汉太宗孝文皇帝时,便有晁错实行“输粟捐爵”一事,这东西即使到后世也有“跑官”的存在,历朝历代皆如此,根本禁不绝的。而且现在和后世不同,后世可是纯粹的买官,只为私利,现在可是为了中央朝廷的正常运转所做的措施。

    此时的大汉朝廷表面上国泰民安,四夷臣服,但内在却有致命弱点,那就是没钱了,政府财政赤字明显,国库空虚,朝廷无钱,又到处需要用钱,可谓入不敷出。这一点其实从桓帝开始便已经很明显了,不过桓帝自小出自民间,显然比刘宏了解如何应对此事,其开源节流,开源便是卖官鬻爵,弥补中央朝廷空虚,毕竟对于统治者来说,卖官鬻爵是效率最高的赚钱方式。而节流便是生活节俭,不修葺宫室,这才有段颎平定西羌,军费不足,其可从内帑中拿钱供其征战,结束几乎拖垮了东汉的汉羌百年战争。

    赵苞脸色漠然,冷冷道:“朝臣只恐陛下为私利以敛财,若其真如先帝,岂有人言?”

    伏泉听后脸色一愣,随即默然不语,不是无话说,而是不可说,刘宏开设西邸是公是私,谁也说不清楚,总不能不让皇帝私人一分钱不用吧。至于赵苞所说刘宏若如桓帝一样,没人敢言,伏泉却是心里暗笑,果然士人都要为同类贴金。桓帝在后世被说成什么样子,史书早就告诉他了,他怎么争辩?即使桓帝做皇帝再好,但他掀起党锢就已经注定他在士人所修史书里的名声了。

    这时候的士人虽然还没有后世宋明无耻伪君子模样,如果真要综合评判,的确多数都是道德清高、忠义节烈之士,但要是只看争权夺利的话,可一点不比后世的儒生差。

    想想看,他们阻止刘宏开设西邸卖官鬻爵真的是大公无私吗?恐怕也不尽然,要知道这其中去卖官鬻爵可大部分是那些士人,不然他们不买官,如何升官呢?他们阻止的是刘宏将国家财政收归己有,因为国家财政为公大家都可以监督使用,为皇帝私用的话,便是谁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了,这些钱财最终用途全凭皇帝个人意图调遣,极大的损害的朝堂的体系。

    对于一心要掌控权利的士人来说,没了最重要的财政大权,以后执政都要顾忌于皇帝,若是皇帝不出钱,那么他们不是什么也做不了?这也是他们阻止的原因。

    终于,祭祀车队到了明堂附近,明堂的核心地带,如今已经是由河南尹的官吏在负责,而在他们忙碌筹备春社祭祀的同时,外围还围着几重披甲持兵的北军兵卒护卫着,防止着有闲杂人等,贸然靠近明堂禁地,冲撞了即将享受凡人供奉的社神。不过,在场百姓皆不敢向着汉家天子所规定的明堂禁地多迈出一步,只是在官府规定的范围里等待,那里毕竟是天子太庙,平时就不是常人轻易可进的,更何况现在?在兵卒守卫的护卫圈子之外,此时已经密密麻麻聚集了众多的百姓,春社日乃是农事祭祀最关键的一环,关系到了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因此雒阳许多士民早早就赶来明堂,准备向社神祈祝祷告,保佑自家的田地年丰时稔,又是一个丰收季。

    百姓聚集的最外围,那里是忙于逐利的商贾聚集的地方,虽然农事祭祀对他们这些商贾而言,与贴身利益无关,但春社日这么盛大的祭祀活动,操奇计赢的商贾又怎么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数量众多的人潮,很快就让此处形成了一、两个临时的小市集,在这人流聚集之所,端是格外显眼。

    虽然祭祀的吉时还未到,但已经有诸位县寺吏员、各乡蔷夫、游徼抵达,众人都在翘首远望,等待着从城中驶出的载有天子皇后、公卿百官等人的车驾。

    “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响起,维持社祭秩序的北军兵卒脸色一变,连忙将场内清出一道可通往明堂内里的道路,熙熙攘攘的旷野里,顷刻间被清理出一块空白的区域。

    “陛下驾到!”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小民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未几,皇帝皇后、百官公卿数百车乘,车马齐至,明堂周围顿时安静下来,百姓官吏分列于两旁行礼。

    “起!”

    刘宏话落,结束了礼仪,随后拉着皇后宋氏的手,帝后率先进入明堂,身后公卿百官鱼贯进入。伏泉随袁滂身后,缀在人群中间。

    汉代的社日节一年有两次,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

    社者,土地也,汉代指的便是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中有言“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便是此意。自古以来,有国有家者,无不建宗庙,立社稷,社神和稷神,这两位最初的土地神和这位五谷神,在以农为本的华夏民族早期,都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神袛。

    各地的社神也因为地域风俗的不同而不同,《淮南子·氾论训》言道“禹劳天下而死为社”,意思是其认为大禹为天下治水导流,功盖天下,死后化身为社神,而蔡邕《独断》言道“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句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稷神,盖厉山氏之子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顼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周弃亦播殖百谷。”认为社神是共工氏之子句龙,和厉山氏之子柱一起共列社稷二神袛。

    此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后土祠,同样也是社神祠,雒阳乃大汉帝都,东汉皇帝祭祀,只祭祀青帝句芒,故祭祀时车旗服饰皆为青色。句芒,又名芒神、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和各种生命生长之神,也是主宰农业生产之神。

    明堂里,按制所建的方坛上摆满了牛、羊等各类牲口祭祀,加之一些时令果蔬,帝后百官按礼分列于坛下,脸露虔诚之色。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伏惟大汉皇帝陛下。以天覆之大,地容之厚,祈求芒神,五谷丰登,百姓富足……”

    声音朗朗,诵奏天之书,一切礼毕,鼓乐齐鸣,刘宏手挽宋氏,登上方坛,投书于坛内,行礼祈求社神保佑。公卿百官随后亦求,远处,远望到明堂景象,早已等待的百姓众人亦是行礼祈求,为了今岁的风调雨顺而期盼。

 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于朝

    雒阳城外,祭祀礼毕,坛上自有数十名身着青色制式礼服的童子齐声高歌《青阳》,之后便有两队男女,共六十四人出现于坛下,舞八佾舞《云翘》之舞。

    男女六十四名舞者随即表演,舞列之间,纵横皆是八人分布。他们身穿青色的制式礼服,其中男子三十二人,皆手执盾、戚,另外三十二人都是女子,皆手执雉翟、龠,在庄严肃穆的舞乐声中,他们跳着传承下来的礼仪舞蹈,动作庄严齐一,节奏平稳,无快慢之分,但无形之中,给人一种历史悠久的厚重之感。

    舞毕,刘宏对身边的袁赦略一点头,便见袁赦取出手中圣旨道:“皇天上帝,后土神祇……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缣者,并丝缯也,指双丝的缯布,圣旨意思便是赐公卿百官布匹不一。

    “臣等谢陛下厚赏!”明堂坛下,顿时间乌压压的拜倒一大片人行礼,一番琐碎仪式便就此终了。

    仪式之后,众臣随驾,与刘宏前往明堂外与民同乐,类似于后世的作秀,伏泉被留下率羽林郎于方坛处,护卫皇后一行女眷。

    远处走来一宫装婢女,向伏泉行礼后道:“将军,皇后有请,请将军速往一见。”

    伏泉一愣,随即应诺。为了避嫌,他对身旁关羽、黄忠点头示意,两人见到伏泉动作,立时明了伏泉意思,一左一右,随伏泉紧随宫女去得宋后处觐见。

    明堂里一处空地里,宋后坐在包着青缘的蒲席上,皱眉苦思,其身旁陪着刘华、刘坚二人,至于其他后宫嫔妃,公卿百官家眷则被安排在不远处的一端,几人面上兴致都不高,与这春社日其他百官家眷的灿烂笑容像相比,无疑是出了事情。

    伏泉令关羽二人在远处值守,自己单独走进几人,沉声道:“臣拜见皇后。”

    “起!”宋后冷漠喊了一声,待伏泉起身,这才脸露不满道:“一家人何必如此多礼?”说完,又转头向刘华道:“莫非不其侯一脉皆是学得驸马宽厚性子?若如此,以后怎生得了?”

    刘华知晓这是宋后说得玩笑话,便顺势而言,挤出一抹笑容道:“若檀奴也是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